透视是使附近物体显得更大的现象,远处的物体显得更小,透视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果你尝试练习并创造一个夸张的透视视角,建议你看看这篇内容,我们将探讨影响透视视角的三个因素。  透视是指我们附近的物体显得更大的视觉现象。摄影中影响透视的因素有3个:焦距、拍摄距离、拍摄角度。 1.焦距:使用的焦距越短越好。另一方面,透视效果越强,使用的焦距就越长,透视效果会更弱。 EOS 5D Mark III/ EF24-70mm f/2.8L II USM/ 焦距:24 毫米/光圈优先 AE(f/8、1/30
秒、EV+0.7)/ ISO 1250/ 白平衡:自动 EOS 5D Mark III/ EF24-70mm f/2.8L II USM/ 焦距:70mm/ 光圈优先 AE(f/8、1/80
秒、EV+0.7)/ ISO 3200/ 白平衡:自动 2.与被摄体的距离 (拍摄距离,或“焦距”):相机离拍摄对象越近越好。透视效果变得更加明显,相机离拍摄对象越远越好,透视效果会更弱。 3.拍摄角度:你的相机与拍摄对象越平行,就越有可能。视角越浅,透视效果越弱,你将获得更清晰的透视效果。 EOS 5D Mark III/ EF24-70mm f/2.8L II USM/ 焦距:50mm/ 光圈优先 AE(f/2.8、1/320
秒、EV+0.7)/ ISO 100/ 白平衡:自动 EOS 5D Mark III/ EF24-70mm f/2.8L II USM/ 焦距:50mm/ 光圈优先 AE(f/2.8、1/250
秒、EV+0.7)/ ISO 100/ 白平衡:自动 EOS 6D/ EF17-40mm f/4L USM/ 焦距:17mm/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8、1/160 秒、EV+1)/ ISO 100/
白平衡 EOS 5D Mark III/ EF24-70mm f/2.8L II USM/ 焦距:24 毫米/程序自动曝光(f/8、1/250 秒)/ ISO
100/ 白平衡 当使用广角镜头捕捉利用透视的图像时非常注意照片中的引导线。从独特的视角拍摄,在建筑物、道路、人行道、河流和其他元素中引人注意,看起来更斜,你还可以使用引导线在照片中创建深度,或者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个点上。 EOS 6D/ EF17-40mm f/4L USM/ 焦距:24 毫米/光圈优先 自动曝光(f/8、1/200 秒、EV-0.3)/ ISO
100/ 白平衡:日光,低角度  EOS 6D/ EF17-40mm f/4L USM/ 焦距:25 毫米/光圈优先 自动曝光(f/8,1/80 秒)/ ISO 100/
白平衡:日光,高角度 如果你在视线水平拍摄实现透视效果绝非易事,建议改为尝试从低位或高角度拍摄,即使相机稍微向上或向下倾斜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 EOS 6D/ EF24-105mm f/4L IS USM/ 焦距:24mm/ 光圈优先 AE(f/8、1/30 秒、EV+0.3)/ ISO
500/ 白平衡:日光 客厅里的椅子,使用低角度和广角焦距拍摄。当你深入观察图像时,靠近观察者的椅子部分显得更大和更窄。因此,图像显示了房间的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