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长的“倒流河”——疏勒河
日月往西
都说日月的方向是男子的方向
水流往东
都说水流的方向是女子的方向
而我要追随你西去了
径直往西去
直到你的马队和驮队驻足不前的地方
直到你干渴的双眼只能畅饮蜃景的地方
然而九色鹿不是我
护佑你巍峨雄壮的女神不是我
我只是一条伴随你西去的疏勒河……
甘肃,留给大家的印象或许是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甘肃这片土地上,除了神秘的大漠风光,还有孕育了丝路绿洲的源远流长的河流大江大河——.疏勒河
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2大河,是中国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古名籍端水。“疏勒”一词最早起源于西域的疏勒国,是有水、水浊的意思。疏勒河在西汉时叫籍端水。《汉书·地理志》记载:“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
唐代又称“独利河”,元、明时期叫“布隆吉尔河”,清代以后叫“疏勒河”。它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的疏勒南山,横跨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区,全长1000多公里,流域面积6万平方公里。经过上游山区100多公里的汇集,疏勒河在甘肃省玉门市昌马峡谷奔涌而出,然后掉头向西,穿越玉门市、瓜州县到达敦煌市,在敦煌与党河汇合后,度过玉门关继续向西。
(这里便是疏勒河与党河的交汇处)
疏勒河十景
南山涓韵——王亚虎摄
(一)南山涓韵
仰观天峻彩云间,
疏勒托来尽圣山。
对峙两峰南北亘,
归流万涧东西穿。
叮咚泉水敲声韵,
潺淙峦溪奏瑟弦。
唱罢高山流水曲,
奔腾万里入边关。
(二)北塞荻花
黄沙漠漠家何在?
武帝雄关伫眼前。
路枕亚欧联世界,
带如丝缎舞云寰。
蒹葭皓皓马迷兔,
波浪粼粼月亮湾。
谁道人生无再少,
一泓西去亦欣然。
天桥沃间——王亚虎摄
(三)天桥卧涧
千山万壑不辞劳,
行尽群峰自漂遥。
深涧千寻难见底,
束流咫尺能容涛。
神工雕就窟窿罅,
鬼斧凿成牛女桥。
莫问当年骑马事,
乡村处处有天骄。
(四)昌湖印雪
冲出叠巘过深峡,
野马收缰步广沙。
四面嵯峨清似镜,
一峰剔透净无瑕。
高堤撑起中国梦,
上善浇开致富花。
绿水青山为舜治,
河通景美到天涯。
清渠激浪——王亚虎摄
(五)清渠激浪
阡陌纵横开两汉,
平畴百里是桃源。
清渠流翠弹琴瑟,
激浪飞白草雅篇。
夹岸桃花飘烂漫,
临水仙子舞翩跹。
多情最是湖边柳,
袅袅婷婷散紫烟。
赤金峡漂流—胥拥军摄
(六)赤峡漂流
问客游玩哪里好?
久闻西北第一漂。
时值三夏炎神降,
宾到全峡暑气消。
小伙驾舟满脸笑,
美人端水劈头浇。
下船就像汤中雁,
明日还来乐逍遥!
(七)双塔玉鉴
茫茫戈壁连沙海,
倏地平湖一鉴开。
水色天光齐澄静,
云踪鸟翼共徘徊。
巍巍双塔凌虚立,
款款群鸿御空来。
试问哪得如许美,
钟灵毓秀赖三才。
望杆金屏——巨有玉摄
(八)望杆金屏
脉脉荒原水倒流,
望杆流到正中秋。
千年神树苍茫立,
万丈青龙迤逦游。
金叶编成黄锦缎,
彩云织出赭丝绸。
纵为海晏河清日,
弱水不浮使我愁。
桥湾夕照——王亚虎摄
(九)桥湾夕照
雄踞河西形胜地,
坐依要塞古瓜州。
高城突兀平原阔,
长水蜿蜒大漠流。
修殿岂能依梦断?
剥皮自可儆学尤。
行人欲说当年事,
黙默斜晖照晩秋。
黄闸春晓——王亚虎摄
(十)黄闸春晓
遗迹黄闸何处训?
分流往事自沉沦。
千畴沃野翻春浪,
万户新居绕庆云。
姹紫嫣红观画海,
莺飞草绿牧羊群。
莫言年氏能兴水,
大禹今朝遍玉门。
支流昌马河
在广袤的河西大地上,有一个名为“昌马河”的偏僻之地,山石峻峭,河水秀美,如同一颗明珠在戈壁滩上闪耀着熠熠光辉。一路西行,透过高铁车窗,苍茫的戈壁滩、雄壮的祁连雪峰、雪地里黑珍珠般的牦牛群依次映入眼帘。一望无垠的戈壁滩 祁连雪峰 风雪中的牦牛群 临近玉门,风景明和起来,放眼望去,风力发电机犹如整齐列队的战士,风大的优势被充分利用。风力发电 西出阳关 前往水库的途中,可以看到昌马河仿佛一条碧玉的腰带,系于莽莽山间。绿水如带 惊涛拍岸千堆雪 河水璀璨生色。虽然天色阴沉,但昌马河水库的风景依旧优美如画!水面宛如仙女梳妆的宝镜,通透如玉,波澜不兴,三两野鸭戏游其中。远处水天一线,雾气氤氲,像是一副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含有矿物质的山体映出莹莹的绿色,好似现于水面的仙山,倏忽便要隐去。堤坝之上,大道尽头,一座长亭肃然而立。再抬头一望,山顶竟有一只黄羊居高临下,伫立观望,真是好不奇妙!湖面如镜 碧水无波 海上现仙山 高峡出平湖 肃穆而立 长亭近景 水中戏野鸭 山顶立黄羊。
















石油河
甘肃省内陆河,属疏勒河水系,在酒泉市境内,源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祁连山疏勒峰鸭儿河脑,流经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北部、玉门市东部,没入玉门东北部花海子。下游又称赤金河,由于径流基本被引用灌溉,只有大洪水时才能到到赤金镇下游。全长150多公里。流域面积3100平方公里。靠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是玉门市工农业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石油河,清同治以前史载"鸦儿河",乾隆年间仍称"鸦儿河"。同治元年(1862),赤金采金人在鸦儿河畔,掘坑取石油,用于点灯、膏车,并始称其河为石油河。陈雅赓《西北视察记》载:"赤金堡东南九十里,祁连山北麓,有一河丐,盛产石油,天然涌现于地面。清同治年间,堡民入山采金,往来过之,遂被发现,试燃以火,烈焰熊熊,故名其地日:石油泉。并名其河日:石油河,掘坑勺取,相沿迄今。"
干流概况
石油河,在肃北县境内36公里(肃北县新志又说45公里 ),流域面积65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46亿立方米。水源有二:一是祁连山疏勒峰石油河脑(5010米)和鸭儿河脑(也称亚尔河垴、雅儿河脑(5027米 ,一说4924米 )属走廊南山,位于肃北、肃南县交界处),共有冰川15条,计7.64平方公里(玉门市资料称:45条,面积24.6平方公里 );二是泉水。河水从雪山而下,行经35公里左右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分水梁山,从分水梁山及其周围山口流出即渗入地下潜流,经20公里又形成几股泉水出露地面,汇成野马大泉。再向北流经石包城乡鱼儿红草原(原为鱼儿红乡)后,进入玉门市境内。
石油河北流68公里穿越敖包梁、鸦儿峡油矿区出山口至老君庙,偏西北流,下泄3.5公里至石油河灌区渠首,在豆腐台附近石油河灌区引水渠首下游约4.5公里处出峡谷,河道呈洪积扇状,河水以明流加潜流形式在洪积扇上下泄,至洪积扇前缘玉赤公路处河道石油河槽分成两岔,河水以明水和出露泉水形式流出,进入石油河灌区两岔河道,两岔河道在石油河灌区赤花大闸处交汇,交汇后的河道也称赤金河,该段河道沿途均有泉水汇入,河流流经石油河灌区后进入赤金峡河道,最后进入赤金峡水库,赤金峡水库以下自然河道至花海子、黄土湾等灌区末端消失。 全长150公里,总流域面积1580平方公里。
柏树洼以上流经深山峡谷渗漏较小,以下两岸和河床为砂砾层,至豆腐台两岸砂砾高达百米以上,河床复盖很厚,水量损失较大。豆腐台8公里以下河床开阔向戈壁滩过渡,水量小时全部渗入地下,只有在大洪水时,水流才能从旧河床流向下赤金。上赤金灌区被小石河子东河、西河、清水河分割为数块,各河床均有泉水出露,流向下赤金。石油河在下赤金称赤金河,其水源为泉水,为重复水量。由赤金盆地地下水出露地面,从上赤金各河沟流出,汇合在赤花大闸处引入灌溉,是下赤金与花海的共同水源。
水文特征
石油河在玉门市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为650平方公里。该站1978-1981年4年实测水文资料,石油河年平均径流量为0.3618亿立米。其中冰川融水占13%,其余水量主要靠降水补给。该河水年内分配极不均衡,来水量1-3月份占总径流量的7%,10-12月占9.7%,4-6月占26%,7-9月占57.3%,平时流量较小,6-8月为洪水期。豆腐台以上流域面积为65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16秒立方米,年径流量3660万立方米。在赤金堡以上集水面积289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46秒立方米,年径流量4580万立方米。
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河道特点,石油河洪水时间短、流量大,经常造成灾害。民国三十二年(1943)7月,祁连山区连降阴雨,引起山洪暴发,地处石油河畔的炼油厂被冲毁,7人死亡。1970年6月7日23时25分,老君庙油田31号井区发生地表塌陷。塌陷区长500米,宽150米,下沉最大深度20米。石油河河岸斜坡河床下滑20米。该区9口油井停产,地面设备遭受不同程度破坏。1960年代-198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由于玉门市区(老市区老君庙镇)工业布局不尽合理,不少厂矿单位设置在石油河沿岸,每年排放污水量为600多万吨,污水流人石油河,造成石油河水的污染。
支流冰川
石油河支流主要在上游,主要支流有红窑子、南、北天生圈沟等3条,在肃北县境内。石油河源头位于海拔5010米石油河脑冰川群和海拔4924米的鸦儿河脑雪山冰川群,据《中国冰川》,该区共有较大冰川15条(数据和肃北县资料基本一致),冰川面积5.73平方公里,总储冰量1.724亿立方米,多年融水量0.033亿立方米。 玉门志水文资料则载:石油河共有冰川45条,面积24.6平方公里,冰储量0.81立方公里,融水量0.18亿立方米,冰川融水占河流总径流量的49.4%。豆腐台以上流域面积为656平方公里。据市水文站1978-1981年4年于豆腐台实测资料计算,多年平均流量为1.16秒立方米,年径流量3660万立方米。在赤金堡以上集水面积289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46秒立方米,年径流量4580万立方米。
花海子,石油河尾闾湖泊。原为因有北山横阻而形成大湖汉代叫冥泽,唐代叫大泽,清初分别叫布鲁湖、青山湖、花海子。湖水相通,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3900平方公里。雍正间,安西兵备道王全臣,奏明朝廷开凿皇渠,引水西流,灌溉安西五营、南北工、小宛各村田地,使布鲁湖面积迅速缩小。清光绪元年(1875),开始编制的《大清会典图》上,布鲁湖的名称已消失了。近代河道湖--赤金湖也已干涸。
1 老君庙四号井旧址
老君庙四号井1939年10月开钻,钻至439.37米时发现L层,成为第一口L层高产自喷井,在老君庙油田L层发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 玉门炼油厂旧址
老君庙1号井出油后,油矿着手筹建炼油厂,购置了一个70加仑的蒸馏锅,开始炼油。炼制出的汽油、煤油、柴油和蜡油四种产品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3 老君庙一号井旧址
老君庙一号井是玉门油田的发现井,1939年3月23日人工挖掘出油,揭开了开发玉门石油的序幕,翻开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第一页。
4 老君庙油田展览室
老君庙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俯临石油河,面对祁连山雪峰。老君庙油田展览室就设在老君庙内。
5 老君庙八号井旧址
老君庙八号井1941年2月1日正式开钻。在老君庙油田L层的开发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对拓展认识老君庙油田的广度上有重要意义。
走进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