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是创造和被创造,创造可以是发挥自己的选择去实现一些目标,而被创造可以是不可选择的泅渡于现实。 也算是传统观念的“命运”,命在天不在我,运由人,但还要听天命,孔子说“尽人事听天命”可引用做此解释。 命不可选,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没有选择日月轮回、四季更替、时间流逝的权利,没有超出人性的可能,面对自然法则唯有接受,遵守适应而后顺其自然;运可以是自己选择,在昼夜里选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饥寒中选择饮食着衣,在时光里游山玩水、读书写字、遣情益智……这些选择让生命得到安定,而这也是由人而运的自由。 人生要建立很多的关系,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历史、人与宇宙等等,所做有尊卑高低之分,但是否尽心努力是自我否定和肯定的事实依据。 人类历史是人类发展史,从远古、上古、太古,通过考古的已知中应证人类的进程,从文物上寻觅,从思想上推理,确定出一些脉络,这是人类的伟大,也是地球上的神奇,更是宇宙的神秘,总归是人的创造。 创造历史的人在时间中有所为,被历史创造的人在时间中有所得。好比耕耘,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播种,是否精心耕织,产量大不相同,所以收获多少也就是人生意义的多少,而意义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奋发有为,而不是守株待兔的得到。 千百年来中国人实践着“仁义礼智信”的入世儒家,追求着“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出世道家,兼容并蓄发扬光大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佛家。国人骨子里都浸透着这些思想,指引自我的生命前行。 人不会因这些伟大思想而安然,想要薪火相传唯有践行,从践行中才能得以传承。闲散可以荒芜生命,中断可以废弃绝学。这是苛刻也是宽宏,只要努力去实践,生命会印证思想的真意。好比清明祭祖,这是千百年的祭祀仪式,什么力量使它穿透了时空,让中国人一代代传承,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不因朝代更替而湮灭,始终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存活,所以人与历史的规律之一是有无传承,而传承要与时代结合、同自我融合。 二 时空不会静止,只会奔流不息;岁月不是日月,可以轮回千年不变迁;人生不可从来,只有放弃昨天抓住今天面对明天。 责任义务是浓缩的人生意义写真,汇集了压力和动力,也注定此生缔造的内容。可以是努力创造,也可是任其发展,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注定了生命的结果。如若不留遗憾,选择努力奋进,给自己一个交代——我努力了,我尽力了,任何结果我都接受,所以人生只要孜孜以求,结果无法否定过程,反而证实过程的成就;因此结果好坏不是界定人生是否成功的依据。 人生困境逆境不多,却是含金量最高的生命高潮。被困住、难住是正常,可以受饿受冻受伤,甚至受诋毁受委屈,但不能让心困住难住,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如死灰生命没有温度,那有滋味可言,所以用热情拥抱生命,用作为来表达生命,用激情活跃生命; 而生命失守不仅是心灰意冷,还有常见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找个自我适宜的方式任由世事变迁,而不以为然,不前进就是后退,这也是生命的法则。大学所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警示生命源自不停的超越,滞后的每一步,终要用“悔恨”埋单,试想暮年之季,反观一生履历,叹息中又不可奈何,是何等的悲苦。 不用理论化的“真理”粉饰自我。轻易获取的“智慧”内藏玄机,千年的“真、至、圣、贤、哲”所总结的大道,自我无论了解有多少,掌握有多高,现实中不可用是妄学,用于装点言辞是虚学,甚至悖离所学是谬学。只有学以致用,用以修身治家理国方是真学。 不用天资附庸自我。天资聪颖是幸事,但不勤奋终是平庸一生,甚至白白糟蹋了天赋,这也是一种痛苦,所以,勤能补拙,而天资无法弥补懒惰。苏轼反其道题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天资禀赋并非绝对的优势;曾国藩天资普通,但就是用后天的勤奋扭转了天赋的不足。 易经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阶段可比作人生到中年、事情发展到高速阶段,现实中是事业顺利,生活稳定,但还要“终日乾乾”,只有如此才能在天地无常的世事中心安,做事做人更要“夕惕若厉”,这样方能少有遗憾。人生也罢、事物周期也罢都遵循兴衰成败的过程,如何在此阶段有所为而能有所创造,方得一份生命的自我成就,我想,就是踏实努力、认真严谨。 人生难,也就有了难的滋味,人生易,也就有了甜蜜,而最令人回味回首的那一味那一幕在苦难和甜蜜中,终归把经历过的苦与甜汇集成了自己的人生。 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