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语谦虚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谦谦君子,出于易经谦卦,这个词含着儒家文化的内核,也表达了语境的儒雅,即口诵“谦谦君子”一语,也是令人为之喜悦。

谦虚是包容。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任何真理知识都在天地宇宙中,所以宇宙空间,最大的是虚空,因不可知,而却知其在。故谦虚之德,就是虚空之象,包容越多,其量愈大,而其不知其容有多大;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既是谦虚之人事功法,就人事而言,以此谦虚效法,听得进闲言,容得下缺陷,其更近于道德之本体。

谦虚为何,谦虚何为。谦虚在人道上可以是丰富壮大其内涵,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千年跌宕演化兼容并蓄,多民族多文化,没有断灭,只有盛衰,所以谦虚也是生生不息的法则,没有谦虚,只有傲慢的对峙,势必是武断而无法求同存异。

谦虚是道德修养,重点是个人有深厚的学问修养,依旧抱着谦虚的态度,言行间透出广博学识,形态上流露出真诚温和,谦之又谦,令人心生敬意。古今一直推崇这种美好的道德品性,而其必在诸多因素和合方可成,方可有谦虚之境显现,谦虚不是言语态度的退让,不是博学多才的近义词,当有外圆内方的人性通达,人情练达,通才、怪才古今不计其数,有狂放不羁、桀骜不驯的,因此,当不得谦虚之士;谦虚当是一个道德品性为先的素质。

谦虚对立傲慢。傲慢为轻薄、自负,亦是自我限制与束缚,长期傲慢必狭隘,心性被自私阴暗浸染,神情少了光鲜亮丽,面容难有慈祥和善,谦虚之态难从面部流出;好比阴影下和阳光下的小草,长势一目了然。

谦虚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流淌,更是人心的滋补。相互礼让,是美,更是祥和快乐。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其家人与邻居发生争执,家人书信张英。张英回家人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感动,退三尺,于是两家之间有一条六尺巷子,成为千古美谈。

谦虚不谦行中现,谦虚不虚心中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