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桑《红字》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置身于宁静 2023-02-14 发布于浙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说《红字》中,作家霍桑用一系列象征意象来阐释作品的内涵主题,《红字》的象征意象具有多重涵义并带有鲜明特征。红字符号暗含着情节与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架构起整部小说的内容。象征主义的成功运用,使《红字》的内涵达到一定高度,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
  关键词:《红字》 霍桑 象征主义 内涵 思想
  引言
  霍桑是美国著名的浪漫派文豪,他生活在19世纪,作品的主要特点是擅长运用象征手法。而这一手法的运用典型就是作品《红字》。“红字”符号在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读者眼前,贯穿整部小说并象征着不同的含义,深层次地展现了每个主人公的思想,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中将以霍桑及其代表作《红字》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这位伟大的作家的象征主义思想,探寻《红字》中符号的本质内涵与艺术价值。
  一、霍桑的文学思想和艺术价值
  霍桑全名为纳撒尼尔・霍桑,生于19世纪,是世界文坛重要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数量庞大的文学代表作,至今都是大学课外必读的外国文学经典书目。霍桑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生活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英年早逝,母亲撑起整个家,懂事的霍桑也因环境的影响而比同龄人早熟,这也对他日后的作家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霍桑在上学期间成绩优异,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得到了在缅因州的博多因学院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是在此时他有机会博览群书,很多写作方面的知识也是在这时候累积下来的。从那时开始,霍桑便开始了自己漫漫的写作之路。
  霍桑在学业结束后回到了马萨诸塞州,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将自己在大学的见闻和生活写成了小说匿名发表,这是他最开始的作品《范肖》,事情并没有由此而得到好转,他的作品并没有引起关注,年轻气盛的霍桑选择将自己的作品烧掉。在此之后,他找了其他的工作,在美国海关工作期间他继续对生活进行细致地观察,为自己创作作品寻找灵感。1848年,霍桑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而被撤销职务。而这次的经历也为霍桑创作《红字》提供了灵感,失业后他全心投入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最终写出了流传后代的世界名著,这部描绘世间百态的《红字》让霍桑也走上了人生的顶峰,成为了美国著名的作家。
  霍桑崎岖的成材之路并没有掩盖其丰富的文学成就,《红字》后又出版的小说《福谷传奇》和《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等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在1857年,《玉石人像》诞生了,这部作品深刻地剖析了社会的阴暗面,体现的价值观引人深思,它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价值也颇为人称颂。霍桑的创作思想是通过历史寻找灵感,将过去与现在相结合,从而创作出与时代相符合的作品。而霍桑的个人信仰也注定他在作品中独具特色的浪漫派作风,以此来掩盖其细节上的疏忽。霍桑的这种独特的创作方法使得他能在想像和现实中找到一个输出的途径,这是他文思泉涌的秘诀。霍桑儿时的经历给予他丰富的小说创作素材,这不仅体现在他的取材中,更体现在构思小说时对人性的探寻,对人类内心的体会,通过揭露人的恶来宣扬人的善,在对立中深化主题。他不仅仅是成功的小说家,更是灰暗社会里的灯塔,照亮有勇气的人为抵抗不公而努力奋斗之路。
  二、《红字》的思想与象征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它内容丰厚,思想深刻。海斯特・白兰是正值美好年华的女孩,却无奈嫁给了一个年老的医生奇灵渥斯。白兰结识牧师丁梅斯代尔之后陷入爱河,并有了自己的孩子珠儿。白兰因此受到审判并被世人惩罚,但她在流言蜚语的攻击下仍坚守自己的爱情,没有说出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在这里,霍桑使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通过象征来展现这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极具有象征特色,通过对主角内心的刻画向世人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百态和人们内心的想法,具有很高的社会学价值,也是心灵文学的著名代表作。
  白兰受到审判后,她的爱人牧师丁梅斯代尔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这让白兰的原配奇灵渥斯十分好奇,他非常痛恨丁梅斯代尔,因为复仇而一直接近他,用不堪的回忆刺激他,而最后真相浮出水面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牧师丁梅斯代尔衣服里的秘密被人发现,丁梅斯代尔尽管在白兰受到审判后通过善行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但终日依旧难以平复心情,在最后他的事业走到顶峰时他决定救赎自己,说出了自己的秘密,最终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白兰在被审判后将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她没有向世人透露任何关于爱人的秘密,通过勤劳与奋斗让自己和女儿在社会中勇敢坚强地生活,善良的白兰乐于助人,在她的帮助下人们也渐渐忘记了当初对她的审判,她身上的红字符号的印记也成为了另一种意义的象征,象征着善良和博爱,人们被她感动。红字在白兰身上的印记像是一个印章,是她的爱人丁梅斯代尔,也是她们爱情的结晶。而在人们眼中,白兰身上的红十字又代表着希望和光明。
  象征手法作为一种写作手法出现于19世纪的西方,它是以某一种形式来表现一种思想或者内涵,它因代表的形象各异而采用不同的作品形式。而作家们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不同的象征手法,这种手法在运用上便有了多种形式,发展为寓意深远的文学写作方法。霍桑通过浪漫主义来避免作品中出现的纰漏,并结合象征主义来隐晦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构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逃避现实境况的不得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抨击思想。
  霍桑在作品中最擅长通过象征手法表达心声,这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秘派”文学的影响。在霍桑的理念中,人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表面和虚无的,而事物的本质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探究的。霍桑也提到小说创作思路不是将事物的本质铺展在众人眼前,而是通过象征主义的手法来以一种形象的比喻来展现。只有通过引导读者思考,才能真正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红字》中的红字符号是以象征意义的载体出现,成为了串联起整个故事的一个重要元素,所有的人物都和它息息相关。
  三、《红字》中红字符号的象征意义
  《红字》中红字符号出现多达150余次,它是白兰衣服上的图案,也是丁梅斯代尔胸前的耻辱的烙印,在周围的环境中也时常出现,即使是蓝天中也有过红字符号的出现,如此多次频率的现身使得它成为了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成为小说的灵魂。因为这一符号的反复出现,使《红字》成为了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小说,它作为基础架构起了整部小说的内容,点睛之笔地存在于整部作品中,打开了人物内心的世界,带读者领会了隐藏于文字后面的深邃思想。   (一)红字与人物之间的联系
  红字符号的初次现身是在白兰被侍卫看押的时候,它由特殊的针线缝制,象征着一种惩罚和恶行,白兰接受惩罚,将红字戴在身上。由于独特红字符号的存在,白兰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止一次地受到旁人的冷眼和指指点点,然而她更加努力生活,带着自己年幼的女儿在人世艰难地生存。尽管七年的生活中没有一个热情的朋友出现在她的身边,但内心善良的她却乐善好施、乐于助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改变他人的偏见,随着时间的流逝,被白兰感动的人们也渐渐改变对她的态度,她身上原本代表罪恶的红字符号因为她的品行而有了另一种解读――勤劳勇敢、善良博爱。
  在白兰的爱人丁梅斯代尔身上也有红字符号图案,白兰坚持不把红字符号从自己的身上拿掉,也意味着她对她和丁梅斯代尔感情的坚守。她勇敢地承担起世人对她的诋毁和惩罚,依旧忠贞于自己的爱情。而随着她从红字符号中得到由爱情衍生的勇气,她坚持去做善事,始终站在牧师丁梅斯代尔一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感情。
  红字符号也象征着丁梅斯代尔,他是一个心理矛盾反复斗争的存在,他在人前是圣洁忠贞的博爱牧师,受世人敬仰;另一面他破坏了世俗的秩序,违背前人定下的法规,与他人的妻子产生了爱情。清教徒中的牧师不得恋爱,更不必谈结婚生子,这是对丁梅斯代尔的一种禁锢,表明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他也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事情败露后他选择了懦弱地躲在黑暗中而没有勇气去接受世人的批判,最终让自己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折磨。在小说的结尾,他也经过一生的思考得到了救赎,他扒开自己的衣服把胸前的红字符号展现在众人的眼前,承认他曾犯下的错,承认了他作为珠儿父亲的身份,也得到了女儿的原谅和爱。终于可以放下罪恶的执念,平静无牵挂地离开人世。
  (二)红字符号与环境的联系
  红字符号在小说中不单单象征着人,它还有孤独的意义。比如白兰被世人冷眼与漠视,在七年的生活中形单影只无人照料。牧师丁梅斯代尔由于内心的痛苦无人诉说,只能通过对身体的惩罚来缓解自己的罪恶感,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让心灵平复,他的苦痛和孤独并没有丝毫的减少,自我救赎之路遥遥无期。
  红字符号还带有积极的人生意义,这从白兰的身上展现出来――坚强、善良、博爱。她用自己的勤劳让对她有偏见的人认识到了她的努力和善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不再消极地在人世间躲藏,而是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乐观地生活下去,给自己的人生重新赋予了新的意义。白兰也有着象征意义,她代表着对封建旧势力的反抗和宗教教条主义的抗争。
  而白兰和丁梅斯代尔的女儿珠儿也是书中重要的角色,作为白兰和丁梅斯代尔的爱情结晶,在世人的眼中却是罪恶的代表。她从小就与母亲生活在黑暗中,出生在监狱,走出去后被其他人嘲笑,尽管她的童年充满了不幸,作者在书中却将她描绘成了善良乐观的存在,更深层地象征了希望。她天真和充满童趣的性格,对世界没有丝毫恶意,是书中的一缕吹散父母悲剧的清风。她和白兰相依为命,是白兰的精神源泉,正是珠儿的单纯与天真给予了白兰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珠儿是《红字》中的希望之光,是霍桑创造出来的用来象征美好生活和理想的形象,这也是书中美最好的一面,令人动容。语
  参考文献
  [1]霍桑.红字[M].余士雄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2]林萍.从人性的泯灭到情感的回归――对《呼啸山庄》与《红字》主人公复仇人生的再认识[J].语文建设,2012(18).
  [3] 崔璨. 解读《红字》中不同的人物命运[J].语文建设,2014(08).
  [4]温彬.《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双重性格分析[J].语文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1/view-8490743.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