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牌坊:中国式纪念碑

 我心飞翔gvqwh5 2023-02-14 发布于安徽
它把守着人与天的通途,护持着王侯将相的威仪;它是天安门的前身,记载着礼义天运。牌坊,中国无处不在的地标。看牌坊,便是在解读国人的家国情怀,洞透它颠倒众生、散尽千金的秘密。
据记载,千岛湖蓄水后淹没了265座牌坊。摄影师潜入水底,灯光所到,湖底隐藏的牌坊渐渐显形。这座圣旨恩准建造的砖石坊,匾顶的盘龙图案极其精美。它与它的故事,默然于水底已将近60年了。摄影/吴立新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当闯王李自成焚毁紫禁城时,也焚烧了一座我们再也看不到的古建筑——承天门。

潜心牌坊研究20余年的韩昌凯先生说,承天门是一座木牌坊,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有“承天启运”的寓意。如果比照明十三陵陵区门口那座巨型石坊,它应该享有牌坊的最高规格——六柱五间楼式坊,并施以彩绘。1651年,清顺治帝下令在遗址处重建承天门,并在“承天启运”之上添加了“国泰民安”的寓意,更名“天安门”。自此以后,以城楼面目出现的天安门代替了“牌坊”承天门,成为国家的象征,出现在其后中国历史的每个闪耀瞬间。

承天门以“门”为名,为什么会是一座牌坊?为什么会把牌坊设立在壮丽的紫禁城前?它凭什么承得起受命于天的意义?这要回到牌坊的来历,从那里一一说起。

颐和园东宫门前的四柱三间官式木牌坊。牌楼正面刻有“涵虚”二字,意为山高水阔;反面有“秀”二字,意为由此进入山水秀美的境界。烦嚣的世界与清秀的园林借由牌坊分隔开来。据说,承天门与此牌坊形制相仿,但规格更高,为六柱五间式。摄影/陆岗

表闾阀阅,千秋化坊

对牌坊的源起,专家们说法不一。如果考究牌坊的形制,莫不是由“两竖一横”的框架延伸而出的,这极像《诗经》中“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中的“衡门”。宋代的古建宝典《营造法式》中说:“横一木作门,而上无屋,谓之衡门。”翻译过来就是: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上面若无阁楼,就是衡门了。照古意的解释,衡门内可以栖迟,具有分隔空间的功用,但显然没有牌坊的纪念寓意。由此看,衡门虽有牌坊的样貌,两者的神髓到底有些差离。

牌坊的来源尽管不确,但多数人认为它是一种门的变形,可能与表闾和阀阅相关。表闾之“闾”是闾门的意思。周朝将皇城以外、百姓居住的地方称作“闾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里用围墙封闭起来,闾便是里巷的大门。居民被这样编组起来,很方便管理。商朝时,有一位叫做商容的人,受百姓爱戴,却为纣王不容。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特意对商容居住的闾进行旌表,表示了礼贤的敬意,由此开启了表闾先河。到后来,表闾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旌表制度,当本里的人做了善行,政府便将褒扬的榜文或牌匾悬表于闾门之上,让百姓尽知,既表彰了善行,又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由此,下层百姓与上层皇权之间得以建立起一种密切的联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