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茶那点事

 刘小明一点堂 2023-02-14 发布于江西

喝/茶/那/点/事

  写这篇茶文字,我是有意放空自己去写的。按常理,该读点古今关于茶的文章,或至少百度快餐一把,便能扮成专家模样,洋洋洒洒说一通。

  放空状态写东西,有个好处,可以写出自己最本真的一面(当然,不适用论文)。

  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喝茶,都是大人的事,好像和小孩无关。一来,那年代生活苦,条件也不允许;二来小孩喜欢糖果,对那苦苦的茶根本没兴趣。讲究的人家,可能从安徽、杭州出差捎来点好茶。次之,则是本地山里人挑担叫卖麻姑山绿茶、或粗糙的山里野茶。我小时候也偷喝过几口,苦苦的,并不喜欢,只口馋那西街的绿豆冰水。夏天的黄昏,从旴江河里洗澡回来,路过冰棒店,最奢侈的要算喝一杯5分钱的绿豆冰水了。

  那年代,只有干部家和一些家境好的人家才有喝茶习惯。一般都是一个青花盖杯冲泡,喝茶时,盖子划拨一下浮上来的茶叶,杯沿送到唇边,呷一口,喉咙发出咕咕声响,一股神仙状。家里来了像样的客人,也只是一点葵花籽、加一杯盖碗茶接待,这就算高标配了。

那时的机关上班,大同小异,一杯热茶,加一份党报。新兵蛋子一上班,头一件事,便是把办公室里几个热水瓶罐满开水,供同事们泡茶备用。

  九十年代后,我去了广东,后来又到了上海,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喝茶习惯还是蛮多差异的。粤东,多客家人,喝工夫茶。我欠考据,朴素推测,这个工夫大概指的是闲来有工夫,一起喝喝茶、唠唠家常吧。粤东人喝茶,喜喝乌龙,茶叶放的多,热水冲后,第一泡洗茶,然后滤入分茶杯,逐个施茶,满屋茶香。人不分熟生,见者一杯,话题便渐渐打开。也无论生意,还是闲话,都围坐茶台,一派祥和。

  沪上饮茶,则讲究人更多。关于茶及工艺都有神论,至于器物与泡茶方法更能极至。比如壶嘴长短、烧水温度、开水入杯角度等等,都能生出一套理论。泡茶者姿态优雅、深情专注;饮茶者,声声呼应,仿佛钟子期遇见俞伯牙。

  我倒觉得两者都累。泡茶者不断加水、冲泡、施茶;饮茶者一小杯一小杯品。我真想找个大盖碗,抓一撮茶叶,泡了,入口,深深呼出茶香,那才是过瘾。

  还得感发几句,万事无一标准。无论细品、或是牛饮,只要发自真实生活状态,舒服自然为上。

2020.6.22高铁上闲来闲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