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边随笔/春联的多余话

 刘小明一点堂 2023-02-14 发布于江西

走进自然 采撷艺术

读书 | 漫游 | 写作 | 画画 | 视

-------------------------------------------------

砚·边·随·笔

春联的多余话

——无意得罪书法家

      到年关了,人家都在买鱼买肉、买鸡买鸭,准备过年了。书法家呢,则雷声大,去了乡村、机关,送福送春联。当然,这里的书法家,是不是带引号,就不得而知。

自家用

      我对朋友说,如果你有拿起笔的兴趣,你就大胆、朴素地写出你心中喜欢的句子。如果你不愿动手,那网上大把春联,不同尺寸、不同纸质、不同内容、不同书体,应有尽有,并且价廉物美。何必花人情,请人写呢。

      不是书法家自己找事做,大多是组织找活干,年终总结,又多了点汇报材料。学书初见成效者,有组织邀了去写春联,有种荣誉感。老行家,也就卷了个笔帘,领衔去了。毕竟,这是组织的号召,这点面子必须给的。

自家用

      旧时,一个村或一条街,若是有个秀才,写的一手好字,那一年是不愁吃穿的。信件、对联、契约、状纸等等,都要书法,那可是个读书人的体面活。台湾的李敖就嘲笑,大陆某范大师的字,像管账先生的。

      时代的进步,都会带来行业的洗牌。有朋友委屈地说,他写了好几幅春联,只送出去了一二幅,别人挑肥拣瘦,不是嫌内容不如意,就是觉得字不好看。

      聪明人,通过书法,弄个奖,进个协会,也就摇身一变,成了书法家。进了组织、有了头衔,感觉就不一样了,说话的底气,也厚了。有些单位重视,把他当作门面。有领导或客人来,便唤来书法家,写段诗词、题几句名言,当成礼物赠送,又是合影、又是敬酒。至于换钱,那就需要另一番操作,贾平凹的《暂坐》里,就有一些套路。

内有秘笈

      往大处看,书法对于个人,还是蛮实惠的;对于书法自身,却是越走越进了死胡同。今天的书法,无论怎么热热闹闹,都只是加足了油门,并没有找到真正要去的下一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