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经营三要务》

 斐言乱语 2023-02-14 发布于湖北

《企业经营三要务》

一、市场
尽管企业不是以利润为目的,但是没有利润企业却很难生存,而利润的来源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不仅仅是承接项目,销售产品那么简单。营销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员工高品质的产品或者服务,但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没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是难以做到的。一个初创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可能很强,利润率水平不可能很高,而企业需要资金的地方却很多。因此如果企业将利润都用于股东方的分红,那么企业做不大是一定的。上不了规模,就不可能有明确的分工,责任也很难落实到个人,更无从谈精细的管理。市场营销的工作有很多方面,市场研究、市场推广,客户跟踪,成交服务,成交后服务等等。很多的企业所谓的市场工作,实则都是跟成交,或者目的是为了成交的工作,对于市场前期和成交后期的工作投入的精力过少,于是乎市场工作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遇到瓶颈。现实中,有部分人认为最市场就是最关系,因为资源方变动,人事调整,自我的精力限制,不愿意放权,工作难以持续开展,最终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会陷入停滞。

二、创新
创新,是创造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值,是制造差异性给客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的。很多企业做旁人差不多的工作,提供同质化的产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太小,进而导致盈利水平不高。创新之中,存在大量的试错,试错其实就伴随着大量的失败,失败带来的就是成本增加。因此,一个企业要提升盈利水平,就必须投入成本用于创新,但创新不是一下就能产出成果的,因此很多没有长远眼光的企业既不愿意在创新方面投入。当然还有一些初创企业,完全不顾企业处于生死边缘,盲目的用资本金投入研发,导致好钢用不到钢轫上,使得企业陷入绝境。同样,企业有了盈利,不用于研发,盈利能力提升不了,企业也活的不会滋润。创新分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很多方面,但大多人特别喜欢谈前两者,实则是思维的创新对于中小企业带来的收益很大,而现实是很多的中小企业主大多都忙于具体事务,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长期和短期利益,生存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去权衡本来就是件折磨人的事情,取舍是件痛苦的事情,甚至很多人大多时候都不去想未来的事情,谈创新就有点奢侈了。
三、组织能力
很多创业企业的负责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组织能力建设,而这一点恰恰是一家企业能否做大最强的最重要的因素。组织能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持续投入,短期却很难见效的复杂工程,这也是很多的企业负责人不愿意投入精力去做的原因。很多的初创企业老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湛,自己决策自己执行,效率奇高,于是很多的事情亲力亲为,企业内部养成的也是单打独斗的文化氛围。很多的企业老板,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愿意去提升员工的能力,或者培养方法不当,很多的事情无法授权下去,于是老板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具体的事务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中,也是无法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还有的企业主,将所谓的核心资源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对于下属严格保密,在此情况下,其他的人只出力,不走心,心不齐,组织能力也很难提升。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负责人的精力和时间分配,而不是专利和核心资源、资产等等,民营企业的竞争利器是企业家精神,而不是所谓的深层关系。商业的本质是交换,但最重要的实则是吸引,组织能力提升了,对于客户、人才和供应商的吸引力都会提升,如此前面的市场和创新做起来也容易很多。
组织能力提升包括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个人层面,包括能力、素质和修养三个层面,但很多的企业主只愿意看到能力方面的问题。不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企业是无法授权下去的,那么企业就很难快速成长。企业层面包括文化、规则和执行(效率)三个层面,企业变大,一定要牺牲部分老板个人的效率,但大多的老板做不到,因为这涉及权威问题。一言堂的管理,规则是为了老板服务,成了一个摆设。规则建立了,不去执行就成了一纸空文,就是规则,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小公司是没有严格的监督的,规则会降低效率,监督规则也会,规则同样要讲求适用,而不是一成不变。很多中小企业的文化,实则就是老板或者部分股东的赚钱文化,或者墙上的文化和老板的行为两张皮,老板只为了成就自己,企业很难最大,就更不用谈组织能力建设了。
以上仅是我粗浅的思考,每一个方面话题都很大,只能算抛个砖而已,欢迎朋友来拍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