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就是公司

 斐言乱语 2023-02-14 发布于湖北

有句话讲“真正厉害的人,都是直击本质的!”佛家说,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一切都是表象,而事物真正的本质都藏在表象的背后。

以前我面试,会问应聘者公司是什么,公司是谁的,回答得五花八门,有的人可能读了一些书,会把书中的概念复述一遍,但书本上的很多东西,也未必都是最根本的答案。昨天公司搬了新址,我召开了一个临时会议,问了同事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公司,你认为武汉市最好的环保公司是哪家。同事回答,公司就是一群人朝着为了达成一个目标的组织,武汉最好的公司是某某公司,一位同事反问,你的答案不会是我们武汉佳园环境吧!最终我给出的答案是,“我就是公司”,最好的环保公司就是武汉佳园环境。

公司是谁的,有人说是老板的、股东的、大家的、社会的,公司是什么,有人说公司是盈利组织,是工商注册的后的机构,是公司员工的平台,这些回答基本上没有错,但知道这些,基本上没有用,因为这些回答都是理性的答案,这个回答基本上把公司当成一个物理的事物,而没有讲出我与公司的关系,没有感情色彩,对于促进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任何益处。

我的答案,“我就是公司”,公司的每一个人都代表公司,我就是公司的形象,有人估计说这个答案太过霸道,员工不就是个打工的,如此的绑架令人窒息。但现实是,抱着打工心态的人,很难干成老板,干成高管,甚至赚到令自己心动的薪水,甚至连工作都保不住。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认为自己代表公司,就会以公为先,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个人想不进步都难。如果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大公无私和自私自利的两种员工,老板更愿意将机会给前者,更愿意提供高薪,给予提拔。现在公司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没有老板会故意开出没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逼着人才离开。当然,自视自己是旷世不可多得的人才,但用社会普世的价值判断不能称之为人才的不在此列。

把自己和公司割裂开来的员工,最多只能做一个合格的员工。做到尽职尽责,很难称之为优秀。现代企业,讲求团结协作,合格的员工盯着自己的工作,而很难将眼光投向同事,更不用说积极主动了。还有就是要升职,必须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要协调关系,达成共识,沟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积极主动。只想着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但不能配合他人,顾全大局和全局,只做一个个人尖兵,是不可能成为团队的优秀分子的。

什么公司是最好的公司,说排名肯定是产值巨大,影响力强,美誉度高的公司,知道了只能算行业信息。自己所在的公司是最好的公司,就像说自己老婆是最漂亮的老婆一样,别人家的,跟自己有什么干系。公司内的任何人,要在职场上干出一番业绩,能够依托的就是公司这个平台,没有第二选择,赚薪水、赚经验、赚资历,只能通过这个平台。

有人肯定说我自恋,而且蛮横。说句真心话,一个老板如果认为自己的公司不是最好的公司,就可以将公司关掉不干,没有这个信念,公司一定会干垮,或者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一个员工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就不会投入身心在工作中,就算投了精力也是有限,没有全力以赴的状态,打动不了自己,也感动不了别人。如果认为这家公司不好,完全可以换家公司,人最悲哀的就是自己无力改变,又逆来顺受,还牢骚满腹的状态。九点领导力第一要素就是激情,有远大目标的人会催生激情,有感情温度的状态会产生热情,人是感情动物,冷冰冰的状态,只是为了责任,是很难打动人的。一个人有了激情和热情,就有无穷的动力,还可以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激情的人能当好领导,一个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的人会获得上级赏识。

现在职场上有很多的流浪汉,随随便便的入职一家公司,然后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公司和领导,凡是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顾及他人帮助他人,进而产生不满情绪,心生抱怨,进而再换一家自己认为比现在公司更好的一家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消失,负面情绪又开始滋生,直到自己不能抑制的时候,进入下一个离职入职循环。不是天下没有一家完美的公司,而是你总用挑剔苛责的眼光去评判外界而已,学会欣赏他人,包容对方,改变自己的心态才是王道。

一个秒击本质的人,和一个用半生都看不到事情真相的人,人生的状态和体验感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敢于揭开真相,也不需要所有人都直击本质,浑浑噩噩地活着自己不知道也是一种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