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春华|为“随遇随纠”点赞

 一棵树2021 2023-02-14 发布于安徽

假如有这样一所学校,生源质量不佳,学生基础薄弱,家校协同不畅,中考成绩不理想,老师们颇有怨言......

面对如此“尴尬”的发展境遇,作为学校的一员,应该选择怎样的工作态度来面对?选择怎样的工作方式来逐步解决?

学校办学章程、三年发展规划、教师队伍发展战略、绩效分配方案......一时间,脑子里充满了太多太多关于学校办学的种种术语,或者通俗地表达为“人、财、物”,或者高端地表达为“内涵发展”......

稍作思考,便不难发现:影响一个组织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心,尤其是在组织遭遇发展困境时,人心的影响不可小视。

选择怎样的价值追求,便决定了拥有怎样的职业精神;拥有怎样的职业精神,便决定了怎样的思维和行为。

存在即合理。每一个人出生环境、家庭氛围、教育背景、生活追求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有不同的诉求,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但是,作为组织——学校的一员,在学校发展面临困难时,我们更多地“求同存异”或者“大同小异”,才是应有的态度。

怨报背后的原因可以理解,“正因为关注,才有所期待”,而当发展现实远远达不到发展预期时,除了抱怨,其实可以做的工作有很多。

固然有岗位分工,固然有岗位职责,“做我该做的”理所应当,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测试、质量分析、家访、家长会,教育说复杂是真的复杂,毕竟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灵魂对灵魂的影响,生命成长的密码何其复杂;教育说简单也算简单,落实在教育一线,有其相对固定的工作流程,就那么几件事。

然而,面对组织发展危机时,每一个都有承受的责任。“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过,个人更期待更欣赏这样的一种力量——众志成城,同气相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再复杂的困难,也有容易的切入点。从可以改变的地方改变,从可以突破的地方突破。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以身示范,缺得就是这么一股力量,“实干兴校”,要得就是这么一种决心,“随遇随纠”,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抓起,贯穿学生一日常规各环节,渐进推进学生自主式、精细化管理,要做就是这份实在。

最近,看了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一时有感,写下如此文字:时下,有很多老师把“教师”这个角色仅仅当做“谋衣食”的饭碗,这无可厚非。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源于教师角色的多样性——社会表现角色和自我表现角色,为师者必须拥有更高的道德追求、专业水准和管理水平。只有如此,才不会丧失对鲜活的教育现象的敏感,才会保持对现实教育生态的深刻认识,才可以抱有对生命的持续敬畏,才不会视自己为“牺牲者”。

最好的,因兴趣使然或责任所致,在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活中,追寻“价值感”和“归宿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