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动物园|鸳鸯(张远山文/张伟图)

 张远山图书馆 2023-02-14 发布于上海
下午张伟先生发来为《人文动物园》之《鸳鸯》配的版画。他说不满意,打算重刻。我觉得很有趣味,征得他同意,今天应个景。

没有一种动物,比鸳鸯更为国人熟知。
中国人可能不知道仙鹤象征什么,也可能不知道蝙蝠象征什么,但不可能不知道,鸳鸯象征生死不渝的爱情。曹雪芹甚至为贾府地位最高的丫头取名“鸳鸯”,因为她至死不渝地忠于史太君,不愿意从丫鬟升做大老爷的如夫人。卢照邻咏叹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然而以为鸳鸯忠贞不渝,又是人类对动物的一大误解。鸳鸯并非从一而终,仅在恋爱季节,鸳与鸯才形影不离。一旦结婚生子,鸳与鸯就各奔东西。鸳鸯似乎与人类一样,坚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新婚夫妇们在绣着鸳鸯的枕头上进入幸福的梦乡,或许未曾想到:祝福可能变成了诅咒?
所以中国人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这同林之鸟,或许正是鸳鸯,一旦不同林,就成了分飞的劳燕。他们知道,再亲密的鸳鸯,依然改不了鸟性,再忠贞的人,也免不了见异思迁。鸟的本性,正是人的本性。人就是鸟,正如鸟就是人。
同一屋顶下的恩爱鸳鸯极为罕见,鸳鸯并非人类屋顶下的家禽。真正的爱侣,常常都是野鸳鸯。然而又有多少野鸳鸯,能够厮守终生?
《山海经·西次三经》的人文动物比翼鸟,似乎更接近鸳鸯的象征意义。据说比翼鸟状如野鸭,仅有一翅一目,必须两两相配,才能双飞。而且飞行、宿止、饮食都不分离,永远形影相随。死后复生,仍然双宿双飞。白居易写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是庄子江湖的第802期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