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到底是做“真实的人”,还是“让人舒服的人”

 复本归元 2023-02-14 发布于广西
面 复本归元 

小店烹小鲜,懂你味道


(点开视频,再读文章,感受别样世界)

寻遍万水和千山,终见一股清流来

每个瞬间的感悟,都源于当下生活

所有灵感的启发,来于并寄于当下

而我们,只是大自然智慧的翻译者

                           ——我是复元


正文


正 文

            

自己常说:人生就像一座围城,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而我,就是一个趴在城墙上的人。

最近,趴在城墙上的人在做“真实的人”“让人舒服的人”之间的选择而烦恼了那么一小阵子。体会到了做真实的人,在技术上非常容易,但在选择上却是有难度的。
 
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对他真实,但真正对他真实的时候,他却未必能够接受得了这个真实,而且由此可能关系就会疏远或者破裂。
 
举个例子,有人和你说希望你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你要做真实的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驳斥对方一直引以为豪的观点和观念,或许,做完这个“真实的人”后,从此你们将分道扬镳,不再交集,这就是矛盾所在。
 
对自己真实,自己会舒服,但对别人真实,则未必会让对方舒服,反而是不舒服的时候更多。
 

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朋友圈,每天铺天盖地的充斥着各种伪命题,伪鸡汤,伪正能量,伪理念。很多时候,伪得已经毫无血肉,只剩骨头了,但是在这浮躁的当下,很多人却需要它,包括我们身边的人。
 
问题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到底是做
“真实的人”还是“让人舒服的人”
 

如果坚持做一个“真实的人”,那大可把我们身边人常常引以为豪的,或者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的伪东西,真实的揭开它,甚至洒上点盐,告诉他这是伪的东西,不真实,这么大的漏洞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如果我们那样做了,或许从此他将从我们的朋友圈里慢慢消失,分道扬镳,即使不至如此,也会在心里产生隔阂,久而久之就散了。毕竟能听得进真话的人不多,况且有这般境界的人也不会揪着伪的东西当作救命稻草,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做“真实的人”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坚持做一个“让人舒服的人”,那么,就会失去一个做“真实的人”的机会,不过身边人将不会因为你的“真实”而产生距离和隔阂,唯一要突破的是,自己能不能眼看着身边人捧着伪状态,而不去指出来,甚至有时候还要去适当的迎合对方。
 
这就是我们做一个“真实的人”还是“让人舒服的人”之间的天然矛盾
 
就像大热天的房间,几个人聊天,有人脱鞋脱袜子,抠脚,因为他真实惯了,这样他自己感觉很舒服,很真实。
或者同样的场合,有人热得脚很难受,但自己受着不脱鞋,难受留给自己,舒服的环境留给大家。

这两者之间,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就像前面所说的,技术上非常容易,难的是选择。
 


这段时间,自己也看到了朋友圈很多的伪命题,伪种种,甚至都想好了辨正的言词,很想指正或者写篇文章朋友圈批判一下,但是,由此可能会伤害到身边人,想了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还没到大是大非的层面,那么,对错与和谐之间,必定是和谐大于一切。


对错只是通向和谐的一个通道,而和谐才是最终目的。

终归,只争对错不会为我们的幸福感加分,但和谐会。
 

做个真人,是对自己的真,而不是把自己的种种展现给别人的真。
毕竟,真不等于好,反过来一样,好也不等于真。
 

我们常常说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更容易。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
把真实留给自己,把舒服留给别人;


至少,我们自己还可以把自己的真调整为好,调整为舒服;
这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都有机会同时感到舒服。



本文原创_文案/图片/视频/编辑 :复元

偶尔表达思绪

「主要引发思考/增加交流 /找到感受/疗愈内心」
这里,是你心灵的后花园
点击下方____更多文章

「延展阅读,世界更广阔」
生命不需要赶场,只需全然感受
我们被朋友圈和群聊影响还是打扰了
都说_站得高望得远,但_不一定看得清。
我们是“即使也要”还是“反正不如”
随波百种红尘,还是坚守真身
好好说话,可以解决80%矛盾和问题
人生百十年,到底是赛道,还是旅途
逃跑或撤退,本质区别是态度的区别。
一切终归平寂,酒后终思清茶。
教育和教学有什么本质区别?要做什么
失控情绪毁天灭地,把控情绪风平浪静,
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我们是幸福的。
唯一能老不死的,是我们年轻的心。
生活该不该打鸡血,打鸡血=抗生素
压制住的怨恨和情绪,是爆发时候未到
道不同不相为谋?看是事道,还是人道
教育是教人好好做人,不要抢动物饭碗
打怪是人升级的过程,但别忘给了加血。
做别人的太阳,做自己的月亮
学者和智者之间,我们更多的是学习者
为什么说无是最大的有,有是最大的无
汉字不应只会说中国话,应该走向世界
为梦想量身定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尺寸
事业要有未来,生活要有平时
不要忽略路过你世界的小惬意
别让未知的明天,绑架了今天
做事要极致;做人,只要合适
去时红尘万丈,归时云淡风轻
当下,过去和未来相遇的地方
缘来,我们终归相遇在这里
皓月游心,这样的世界也挺好
蟋叫蛙鸣,净观纯享花前月下
那一味丢不掉的“稻香味”你还有吗?
别问是哪,心安的地方就是家
书香,教育最初的味道和气息
学者和智者之间,我们更多是“学习者”
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的人,是幸福的
教育本质是好好做人,不和动物抢饭碗
教育和教学有怎样本质区别?浅度杂文
道不同不相为谋?要看是事道还是人道
打怪是升级必要过程,但别忘自己是谁
人“实际的样子”“应该的样子”之间
唯一能不老的是心。相由心生所以年青
打鸡血=抗生素,而成长=免疫力
别总是把包容宽容挂在嘴边,要看人性
读书,让我们回归人性,远离动物属性。
靠压制住的怨恨情绪,是爆的时候未到
沟通才会更幸福,发生在身上的那点事
习惯了走心,走脑不适应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