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开视频,再读文章,世界更多彩) 寻遍万水和千山,终见一股清流来 每个瞬间的感悟,都源于当下生活 所有灵感的启发,来于并寄于当下 而我们,只是大自然智慧的翻译者 ——我是复元 ![]() ![]() ↓ 常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做事就是朝着目标和结果去的,事要做大,就是需要忽略细节。 也常说生活就要有仪式感 这句话也是对的,因为生活不是奔着终点去的,要的是一个过程,一切全在细节里。 迄今为止,人类有史以来 无论多厉害的人,都没办法做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长生不老; 无论多强大的人,也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最终会死去。 人一辈子的期限,最多只能以百十年来计算,时间真的不长。 ▲ 如果把我们的一生时间,放在历史长河当中,然后把几千年历史做成一个15秒短视频的话,那么,即使放慢1000倍,再用放大镜找,都找不到我们在哪一个时间点曾经出现过。 所以,在这短短百十年的既定期限里面,我们到底是该把人生的这段路,当做比赛的赛道,还是看做一段旅途?这就是我们对人生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开启的模式不一样,人生的状态就不一样。 当然,我们先不要急着贴上对错的标签,因为这两种模式的选择都没有错,只有方向的不同和状态的差别。 两者的区别在于 ▲ 把人生调为比赛模式时,人生路就是赛道,自然旁边同行的都是对手或敌人; 既然是比赛,必定注重的是结果,因为这是比赛的目的,关注的是谁能率先到达终点。 把人生调为旅行模式时,人生路就是旅途,自然旁边同行的都是旅友或同伴; 既然是旅行,必定注重的是过程,因为这是旅行的意义,关注的是一路上沿途的风景。 ↓ 把人生当赛道的,是运动员 运动员基本都是和别人比胜负,真正和自己比的极少。所以同行的人基本上不是对手就是敌人,赢了有成就感,输了有失落感,但冠军只有一个,能被记住的也只有前三名,绝大多数人跑下来,失败者占绝大多数,自然失落的人也占绝大多数。 所以,比赛的最终追求,是价值度和成就感。 把人生当旅途的,是旅行者 旅行者注重的是感受沿途的风景,在旅途中的人,有一起出发的,有途中结伴的,有一起到达目的地的,也有半路分开的,但不管哪一种,都统称为同伴或旅友,无论是一路同行还是临时结伴,都是对旅行的一种体验,风景是共享的,体验是自己的。 所以,旅行的最终追求,是愉悦度和幸福感。 当然正常情况下,自然是面对同伴比面对对手更加惬意一些。 ![]() ↓ ※ 本文原创作者/编辑 :复元 ▲ 「方寸之庐有洞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