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东西,得到的未必是真正得到,失去的未必是真正失去

 复本归元 2023-02-14 发布于广西

复本归元

「打开视频再阅读,世界更多彩」

寻遍万水和千山,终见一股清流来

每个瞬间的感悟,都源于当下生活

所有灵感的启发,来于并寄于当下

而我们,只是大自然智慧的翻译者

                           ——我是复元


序言


正 文

            

我们常常有一种习惯,就是拼尽全力去追求想追求的,想要得到想得到的,却常常忽略了是不是合适的,而这个被忽略的部分,或许往往就是最重要的,它可能决定了我们所追求的和最后得到的东西,是不是真正的能让自己幸福和喜悦。

所以,当得到的东西是不合适的时候,那么这种得到未必是真正的得到。


我们常常有一种执着,就是拼命的去维护或抓住让别人“羡慕”的东西,因为总觉得只要是大家都羡慕的东西,它就是好东西,那么它就是能让自己幸福的东西。

却常常忽略了,在大是大非范畴之外,别人眼中的好与坏,和能不能让自己幸福它是两码事,只有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而不是通过旁人的眼光和嘴巴来确定。

所以,有时候适当的丢掉别人都说好的,但却让自己变得不舒服的东西,那么这种失去未必是真正的失去。

1


正 文

            


得到的,未必是真正得到的是什么

当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常常被很多人奉为人生信条,这个法则以动物世界的规则和特性来套用到人类的身上,我们常常说人就是一种“高级动物”,既然是“高级”,那么就代表人在文明程度上已经是动物所远不能及。

而我们却回过头提倡像动物一样“弱肉强食”的生活,想必不是文明的进化和发展方向,就如同一把火把先人花了几千年建立的文明成果给烧了没什么区别。

在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里,动物所得到“肉”那是真正的得到,而在我们文明的人类世界里,按“弱肉强食”方式所得到的“肉”,实际上未必是真正的得到。

因为我们虽然以这个法则为准则,但却忘记了,在动物世界里的“弱肉强食”,本质上只是为了生存为目的,有东西吃,能活着就行,而我们崇尚的“弱肉强食”,扪心自问,可不只是为了有东西吃能活着就行,更多的是为了欲望而抛出来的一种好像很无奈的借口。


比如:明天我就要买法拉利了,还差点尾款,都是为了“生存”,没办法,我只能“弱肉强食”了,都是按“丛林法则”办事,可别怪我,等等。

总之,最终无论是作为“弱肉强食”当中“食”别人的一方,还是被作为“肉”被别人“食”的一方,都不会增加什么幸福感。或许可能会得到所谓的“快感”,但想必那也不是什么健康的心态。

因为被当做“肉”被吃掉的一方,不幸福是肯定的,而把别人当“肉”来“食”的一方,除了可能在良心上自责之外,即使没有怜悯之心,也同样时刻担心着自己成为别人的“肉”而随时被吃掉,因为总有能吃掉你的人,那般提心吊胆的日子,睡都睡不好,幸福感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这才是核心所在。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看似得到了“肉”,但这是建立在伤害甚至是毁灭别人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我们也可能或者已经是别人的“肉”了,在这种前后都充满着你死我活的氛围和状态中,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幸福的真正感受和意义。

所以,这种得到,未必是真正的得到,而被当“肉”的人,失去了却是真的失去。

2


正 文

            

失去的,未必是真正失去的是什么

有一种成功,叫别人眼中的你成功;同时有一种样子,自己总不舍得丢掉,叫做让别人羡慕的样子。

记得有一种抗日神剧,里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打仗如何的激烈,冲锋打滚的,炮火连天的,就是始终保持发型不乱,油亮油亮的,虽然很假,但觉得很帅。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无不是为了保持这油亮油亮的发型,和很帅的样子,而硬撑着做那别人眼中成功的样子,保持着令人羡慕的样子。


比如,开着代表成功的豪车,晒着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享受来自别人羡慕的目光,总感觉拥有和得到了别人没有的东西,非常的有成就感,而私底下却为了每个月还车贷和房贷,还信用卡的透支等等,弄得而焦头烂额,抑郁焦虑。

甚至还会因为成功的宣传了成功的样子,招来亲戚朋友们不断发出道德绑架式的求助,或者收到公益组织发来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邀请。很多时候,为了保住自己光鲜的成功人设,不得不被迫对自己下狠手,割肉相助。

如果是这样的成功,且不要问内心是否幸福快乐,而最应该问的是——你还撑得住吗?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这种类型的硬撑呢?撑的又是什么?明知道我们紧紧抓住不愿放的东西,实际上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难道仅仅是因为怕低头去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弄乱了油亮油亮的发型,从而失去了来自别人羡慕的目光吗?

或许,当我们舍弃了这些撑门面的东西和成功的人设后,所失去的这些东西,未必就是真正的失去,反而是一种无形的得到,得到了轻松和快乐,得到了发自内心真实的幸福感。

结语


正 文

            

往往我们一开始,只是为了有主食吃,不饿肚子,能活着,就很幸福了;

后来,需要美食,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温饱解决了,要感受世界;

可是再后来,就要猎奇了,要吃野味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也是有条件能吃上野味的人,是能进入野味圈子的人,是能让很多人羡慕的人。

但往往接下来的,就是要开始吃保健品的时候了,发现身体不行了,什么美食野味的,最后都不如自己身体的健康重要,不如能简单的活着重要。

毕竟,给别人看的终究都是给别人看的,只有自己内心真正的幸福喜悦和身体的健康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本文原创作者 /编辑 :复元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巧合与刚好」
「更多的是缘分和注定,比如在这里相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