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友主页丨范大悦:生活需要“钝感力”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02-14 发布于山东


从小到大,一直被告知做事要“敏锐”一些,没人告诉你要“迟钝”一些。在固有观念中,“迟钝”就是“愚笨”,没人愿意听到这样的评价。

为了生活各方面的精进,我们一心想要变得“敏锐”和“灵活”,力求事事完美,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本领。

可功成名就的毕竟是少数,我们最终面对的很可能是失败。于是,经历的磨难、结果的不尽如人意会让我们变得敏感脆弱。

而那些日常琐事——久别之后的重逢、亲朋好友的离去、生意场上的得意、邻里市井的纠缠——又会时不时地撕扯我们本已敏感脆弱的神经。

久而久之,他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会引起我们情绪上的“轩然大波”。

不可否认的是,“敏锐”和“灵活”固然是我们追梦路上的助推器,但如果能够对身边的事物保持一定程度的“钝感”,会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苦乐时更加淡定从容,情绪波动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我想,这才是我们更应该具备的技能。

细数生活中的诸多不快,大多是因为我们对生活中的某些事情过于敏感。那些我们本以为爬不过去的高山,越过时再回头看看,其实不过是一个小沙丘而已。

生活就是这样戏剧化,很多今天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到明天都不算什么,很多今年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到明年也都不算什么。

敏感是一种追求,钝感是一种享受。它远不止是敏感、敏捷的反义词,而是一种更深邃的、与敏感相结合的为人处世之道。

生活得越久,遇到的磨难越多,就越应该学习点钝感力,它可以让我们活得更洒脱。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给生活注入一点钝感力吧,让自己变得钝感一点,何必杞人忧天,何必玻璃心,“放过”自己吧,饥来吃饭困来眠,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才能获得持续的轻松体验,也才会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已载2月15日《德州晚报》)



■作者:范大悦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