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7年莱芜战役,为败敌军粟裕屡出奇招,毛主席电询:搞错了吧?

 海曲上人 2023-02-14 发布于山东

什么?5万多人啊,三天就都没了?就是5万头猪撒开,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啊!”

1947年2月23日,备受蒋介石宠爱的国民党将领王耀武,在得知李仙洲率领的部队5.6万人被华中野战军全歼后,当即“痛心疾首”责怪下属无能。

殊不知,他自己也不过是带着残部从莱芜侥幸撤回济南才逃过一劫罢了。而策划整场战役的粟裕也因此战而成名。

文章图片1

王耀武

这场战斗中,粟裕所出之招之奇,以致于在千里之外运筹的毛主席都差点看不懂,向粟裕发电询问:是不是搞错了?

那么在莱芜战役中,粟裕究竟使出了什么奇招?当时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随机应变,看准国民党兵力南重北轻的破绽

1946年,蒋介石出动23个师53个旅,分别让欧震在南面从陇海铁路北上,由王耀武从北线出发。

两面紧密靠拢,以全线平推的作战方式,逐个击破山东解放区,企图直取临沂,进而拿下整个山东。

文章图片2

当时解放军刚刚将华中军力整合,组建了的华中野战军有50多个团,总兵力不过10万人左右。

反观国民党,蒋介石在这里投入大量精锐,投入的兵力高达25万人左右。光是南线第十九兵团的欧震,就投入了大约65个团约15万的兵力。

所以一开始,欧震就主动出击,一度将华野打得喘不过气来。而时任野战军副司令的粟裕面对这一被动局面,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他开始琢磨改变战术,打算扭转被动不堪的局面。而在地图前站了整整一夜后,他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放弃临沂,改打北线。

文章图片3

当他把这个想法和陈老总汇报时,陈老总说:“临时改变战术,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粟裕坚定地表示:“国民党在山东最大的破绽,就是南重北轻。这个战术要是成功了,山东就稳了。

实际上,改变战术并非粟裕脑袋一热的想法。与务实的欧震相比,负责北线的司令官王耀武虽然是蒋介石近几年最为器重的嫡系将领。

可是由他率领的北线兵团并非铁板一块,内部构成极其复杂,如若加以利用,未尝不能解了山东之危。

文章图片4

而且其中第12军是张学良的原东北军改编。军长霍守义是非常能打的一位将领。他看重民族大义,对蒋介石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动内战很是不齿。

所以他对于反共始终表现不积极。而且早年间这位将军与红军关系就非常好,曾多次掩护亲共的美国国际记者斯诺在西安和延安之间往返采访。

为此还遭到蒋介石的猜忌,但其却不改初心。

所以在得知霍守义的第12军划归自己管辖后,王耀武紧皱眉头:“霍守义这个人阳奉阴违,难管的很。看吧,到了紧要关头,他一定是跑的最快的。”

确实,王耀武上任后常常拿着蒋介石的手令去警告他,霍守义也是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

文章图片5

而其实让王耀武难管的烫手山芋可不止这一个,还有整编进来的第46军。

这支军队是桂系主力,90%的士兵来自于广西,战斗力非常强。但桂系和国民党中央军向来都只是表面的隶属关系,实际不过是利益合作罢了。

军长韩练成(我军卧底)虽然作战指挥能力强,但是在46军他说了不算。整个46军是白崇禧拉起来的,真正做主的是白崇禧的外甥海竞强。

后来李宗仁将自己的外甥安插进来,蒋介石也将保密局的人安插进来,韩练成被这帮“外甥”折腾得够呛。

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彼此之间只能斗来斗去,哪里还顾得上王耀武的军事安排?

文章图片6

王耀武

所幸王耀武还有自己从抗日战争时期就带起来的第73军。这支部队是抗战期间国民党组建的第一批美械部队,当时战斗力非常强悍。

可随着内战爆发,再加上73军的大部分士兵是国民党从各个省份抓来的壮丁,军心不甚稳定,逃兵现象非常严重。

按说自己的嫡系应该多加照应,然而王耀武并没有让手下抓紧时间补充缺员,反而睁只眼闭只眼地纵容亲信占用缺损的兵额,搞各种名目的“黑兵旅”。

这些部队从旅长到少尉排长,都不是国民党政府任命的,而是王耀武的私兵,专门帮他在山东圈地圈钱。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矿警旅,他们长期霸占淄博煤矿,负责矿区警卫,帮着王耀武大发煤炭财。

文章图片7

可就是这样的建制还吃着国民党中央政府的空饷,只有遇到点验时才会拿来充数。

因此一旦真正需要调动73军上战场,这批人是不会走的。光淄博一个矿警旅,无形中就少了3个团的战斗力。

由此看来,王耀武看似坐拥三个军的兵力,实际上真到战场上,这所谓的美械部队大概就只具备一个师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让粟裕往北进攻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山东的形势对于王耀武来说并不乐观。

1943年之后,山东大部分地区就开始被八路军逐渐解放。经过多年的敌后战争,山东建立了多个根据地。这里群众组织严密,内部充实,军民团结。

文章图片8

所以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耀武来山东接受日军投降,真正能控制的也只有青岛、济南等几个大中城市,就连王耀武自己的老家泰安都在共产党的解放区内。

后来国民党仗着兵力和火力优势,再加上蒋介石派给王耀武几十万大军,足足折腾了好几年,才算摆脱了坐困济南的局面,勉强能在山东北部占领一个狭长地带。

因此,粟裕看清了王耀武的短板,决定转被动为主动,彻底粉碎蒋介石拿下山东的计划,想反手给王耀武来一招“瓮中捉鳖”。

巧用连环计,转战莱芜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

针对此计,陈老总和粟裕一拍即合,两人将舍南就北的想法上报中央军委之后,马上得到支持和批准,让粟裕撒开手去干。

而粟裕并没有马上全线撤退,这样会引起敌人的怀疑。为了瞒天过海,他将整个野战军分成9个纵队。

留下两个纵队虚张声势,装成是华中野战军的主力,继续留守在临沂,拖住南面欧震。

文章图片9

而将真正的7个主力纵队,分批次且不露破绽地向北转移。而且数万人的大转移就算再隐秘也难以保证不出万一,为了迷惑对手。

留守在临沂的第二纵队先声夺人,发起了讨伐在欧震侧翼掩护的郝鹏举部队。郝鹏举曾在1946年时就向解放区靠拢。

但后来经不起国民党钱财诱惑,又在1947年1月复叛投靠蒋介石。如今二纵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郝鹏举叛军总部。

一方面惩治了叛徒,更重要的是让国民党坚信华中野战军的意图还是在“南征”上。

文章图片10

于是国民党持续增加对苏北、鲁南的武力支持,集中火力对临沂进行猛烈轰炸,足足维持了一星期之久。

殊不知此时,华野主力已经迅速盘踞至距离济南不远的莱芜一带。而等到国民党的南线部队在2月15日“拿下”临沂这座空城后。

国民党将领们可谓是欣喜若狂,开始比赛着虚报战果,争取嘉奖。而在一应的虚报中,所谓的“战果”被不断扩大!

开始是营长吹自己带队击毙了300个解放军,团长就敢吹自己击毙3000,师长更夸张,直接是3万、5万地往上报。

最后汇总到蒋介石那里时,就变成了国民党军队“在临沂歼灭解放军14个旅”,收缴武器无数。

当时的蒋介石确实需要一场绝对性的胜利来振奋军心,于是也就相信了前方的“战报”。

之后蒋介石更是电告驻守山东的国民党各部要乘胜追击,将共产党“残余势力”清扫干净:

“共产党华野正受国军南北夹击,或是四处流窜,或是局促一隅,我军正可以把握战机,扫荡战场,方可一劳永逸。”

文章图片11

情形发展到这种地步,连国民党的最高统帅都深信不疑,看来“战神”粟裕造出来的“局”已经成功了一半。

但实际上,北边的王耀武虽然有一群不听话的手下,但他本人可不是草包。他之所以愿意围攻粟裕,是因为国军的南兵团也在向北靠拢!

如若让其察觉解放军的兵锋直指自己,那他绝对会坚守不出。如果事情真的向那个方向发展,那粟裕率领的部队就危险了!

而实际上,老谋深算的王耀武确实怀疑争夺临沂的战役捷报数据有假。为此他亲自打电话给南线部队的几个老部下。

从这些人口中,王耀武得知这场战斗中实际上没打掉几个共军,收缴的不过是几挺机枪和火炮罢了。

如此一来,王耀武对华野突然脱离战斗更加怀疑了,凭着多年的战场经验,王耀武推断粟裕的目标就是他的北线兵团。

想及此,王耀武惊诧不已。北线兵团原本的任务就是阻击粟裕并非和他们硬拼,眼下粟裕汹汹而来,自己手下互相打架,想抵挡都难,更不要说歼灭了!

文章图片12

因此,王耀武赶紧下令部队向北撤回。但是这道命令刚下达还没到一天,陈诚又严令他必须重新南下。

原来陈诚得到情报:华野在黄河上突然搭起了许多浮桥。这在他们看来就是从临沂战场上逃出来的解放军要溜的信号呀!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此举依旧是粟裕布下的“声东击西”的疑阵。

粟裕清楚王耀武多疑更不好糊弄,为了让其相信华野并非向北而行,特意调动地方游击武装做出一副在兖州运河上筹集渡船,搭建浮桥的溃败景象。

为了使这种景象逼真,粟裕要求“要多像有多像,要多真有多真”,让根据地同志散播护送解放军过河,“保存实力回大后方”的假象。

文章图片13

然而就是此举让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也是一头雾水。当初中央和华野达成一致意见的是粟裕率部北上,然后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眼下粟裕在黄河边上搞得疑阵却并不在计划之中。难道粟裕又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为了弄清楚真相,毛主席特意发电询问粟裕:是不是搞错了!

直到得到粟裕的答复后,毛主席才抚掌大笑,夸赞粟裕“脑子灵、胆子大”!其实,被粟裕障眼法迷惑的不仅是我们自己人,蒋介石、陈诚等人更是云里雾里。

他们只见到黄河边渡船如云,便判断我军在临沂受挫,此举是想渡河而逃。为此陈诚觉得立大功的好时机到了,天真的想将华野主力歼灭于黄河东岸!

于是陈诚严令王耀武部南下,与北上兵团一起夹击华野主力!

“口袋阵”成功,瓮中捉鳖拿下李仙洲部

王耀武无奈,只得按照上峰的指示来做。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他自己回济南坐镇指挥,把5.6万的部队留给了副司令李仙洲,还命令他继续南下围堵共军。

这下李仙洲不乐意了。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将领,平时屈居在黄埔三期的王耀武手下当个副职就够憋屈的了。

如今还要被他当成马前卒来使唤,内心更是不爽。所以虽然面上听从王耀武的安排,可南下途中李仙洲就直接摆烂。

无论是行军还是打仗,他都不愿担责,部队里事无巨细都要先请示王耀武,自己就跟个“传令兵”似的。

李仙洲此举搞的王耀武焦头烂额,不过他并没有着急地催促李仙洲南下,而是派出亲信前往华野活动区域进行侦察。

文章图片14

终于在2月19日,侦察部队在莱芜发现了华野一个师的驻扎地点。王耀武这算是拿到了实打实的证据,于是他便不顾陈诚的命令,再次下令73军向北回撤。

而这时已经到莱芜的李仙洲又不干了。他认为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所以他主动联系陈诚表忠心。

表示自己会坚决执行上峰的命令,要驻守莱芜,等待南线兵团北上,一同聚歼共军。

陈诚对真实局势浑然不知,自然同意李仙洲的说法,甚至直接对李仙洲下令:驻守莱芜。然而他们忽略了莱芜的地势和驻守需要粮食弹药的问题。

当时国民党在山东的军粮和弹药大多囤积在吐丝口一处。在莱芜,73军只有3天的粮食,根本不具备长期坚守的条件。

再加上莱芜周围都是山地,城池狭小,国民党军队分散不开,方便解放军猛烈炮火杀伤后一举歼灭。这也是粟裕选择在这里围歼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原因。

文章图片15

就这样,到23日时,莱芜突然冒出越来越多的解放军部队,将李仙洲的部队围得死死的。

他虽然带着5.6万的国民党军队,可既不能南下也不能撤退,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华野逐渐包围。

一段时间后,解放军已经绕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后方,各个纵队也不再挤在国民党军队的各个夹缝中潜伏,而是从四面八方出现在莱芜战场上,打算围而歼之。

最后,华野只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李仙洲带领的部队被全部围歼,他自己也被解放军俘获。

消息传来后,王耀武大怒道:就是5万头猪,共军3天也抓不完。可说完这话,他也感到了深深地无力感!

他意识到国民党此刻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自己再这么下去,迟早做了它的殉葬品!但出于对蒋介石的愚忠,王耀武也别无选择!

果然,一年后的1948年,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被我军俘获,当年的戏谑之言终成现实!

文章图片16

粟裕

结语:

其实莱芜战役的精彩之处,在于粟裕将一盘死棋以神诡手段将其盘活。期间,长途奔袭、故布疑阵等手法更是将敌军耍的团团转。

不仅让敌军被我们牵着鼻子走,更让掌控全局的毛主席也有那么一刻感到疑惑和不解。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作为将帅,粟裕拥有灵活的战法和不俗的战略眼光。

“战神”之名诚不虚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