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宁聚魁楼

 大美洛宁 2023-02-14 发布于河南

今天,是聚魁楼庙会的日子,会场上锣鼓喧天、歌舞翩翩,还有三天大戏,更有众多善男信女及众香客烧香拜佛,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聚魁楼位于洛宁旧城东南角,据旧县志记载:原址在文庙东,于明万历二十四年迁往城外涧河以东,后又于万历三十五年迁入现在的位置。
我们现在看到的聚魁楼,主体是清顺治十四年在原址上再次重建的。
聚魁楼高四层,下两层为四方体,外有梁柱飞檐,上两层正为八棱八面,上面锥顶。聚魁楼建于两米多高的台基之上,青砖结构,楼上前后楼各门洞,各面对称,有砖雕艺术图案,整体造型优美、高大雄伟,是明清古建筑艺术之精品。
传统上,各地聚魁楼供奉的是,主宰人世间文章功名的文曲星,所以又叫魁星楼,古代中状元又称文曲星下凡。魁星神庙里塑的都是青面金身、面目狰狞、赤发环眼、头上长角,活脱就是个鬼的造型。
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拜魁星能做官。古代,在终生期盼求取功名的学子心中,是无比神圣的。

中国民间的神仙都会对应着一个真人的传说故事。
据传:魁星神原是唐玄宗时期一个叫钟馗的书生,年少很有才学,威猛仗义、除暴安良,深受乡亲们敬重。但钟馗有两个缺点:样貌奇丑,还脾气暴躁。有一年,钟馗历尽艰辛赴京赶考,终获头名状元,面见皇帝之时,皇帝见钟馗样貌丑陋,半日不语,旁边李林甫进言:“我大唐选这么个状元恐天下人耻笑”。
李林甫话音刚落,钟馗就按耐不住了急性子,竟忘了自己身处的环境,对着李林甫破口大骂:“早就听说你李林甫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賊,天下百姓无不恨而欲除之,今日相见,岂能饶你。”扑上去就是一顿暴揍,宫外卫士冲入禽住钟馗,可怜年轻的钟馗丧命宫殿之上。
钟馗的壮举传入民间,百姓更是敬重怀念钟馗,皇帝也心有愧疚,下旨安抚百姓,皇帝说:他梦见钟馗死后成了仙,专管人间文章功名。又因钟馗除恶扬善,传说世上作恶的妖魔鬼怪最怕钟馗,哪里有魔鬼哪里就有钟馗,钟馗捉鬼是画家们最喜爱画的场景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高中时期,常信步聚魁楼,那时聚魁楼一派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外檐残损,除了主体,没有一处造型砖是完整的,聚魁楼就像是一个被废弃的老古董。那时,老城还是一片低矮的旧民房,聚魁楼南还是大片的麦田。聚魁楼现在看,虽不高,但在过去那可是鹤立鸡群。
传说:一个洛宁人和一个宜阳人在一起聊天吹牛,宜阳人说:“宜阳有个福昌阁,高得和天差不多。”
洛宁人回道:“洛宁有个聚魁楼,半截入到天里头。”

新世纪随着时代发展,聚魁楼已成城市中心地带,保护古迹是人们的共识,早已修缮一新,但也与现代建筑相冲突,被周围高楼大厦所掩没。如果说过去聚魁楼是鹤立鸡群,现在却是鸡立鹤群,我多么希望聚魁楼周围没有这些高楼大厦,走在街上,远远地就能看到它的雄姿。然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或许,这个梦想在不远的将来会实现。

卫光明作品集锦

南卫寻踪

蒸肉飘香

探访卫家凹

一件军大衣

洛宁卫氏家训

洛宁卫氏“老十门”

洛宁涧口白马石狮

清乾隆三十七年仲春卫氏始祖冢碑文

作者简介:卫光明,洛宁涧口院西人,六九鸡,漂泊打工半生,工作之余,读书、码字、自娱自乐,资深红楼迷,自号、网名追梦人、红楼为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