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读刘庆有五言诗的艺术探求

 杏坛归客 2023-02-14 发布于山东

游刃有余奏《桑林》

——赏读刘庆有先生五言诗的艺术探求

尹日高·晓辰莎翁

浏览诗海,得刘庆有先生一组五言诗,不禁眼睛一亮,命意之新奇,用语之灵动,内涵之丰厚,意境之空灵都深深地打动了笔者,惊喜连连,钦佩不已,写将下来,与众诗友分享。

《雪后解放村》的惊喜

坡上鸡题字,溪头鸭印花。

村童逢假日,结伴打冰尜。

“坡上鸡题字,溪头鸭印花”。惊喜,好童趣,好天真,好空濛,好灵动。普通的山坡,七八只鸡闲逛;常见的溪头,两三只鸭欲水。在常人眼里,司空见贯,绝无诗意可言,而我们的诗人,童心萌动,诗兴大发,不仅发掘了精彩的诗情,更开拓了绝妙的画意:于是小鸡成了文豪,挥笔提字于坡上,小鸭成了巨匠,波墨作画于溪头,让人想到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刻画的高人雅士,虽云雪后隆冬,却于读者心底,硬是刻画出茅檐常扫,花木成畦,水将绿绕,山送青来的唯美意象,好浓郁的诗情画意,仅仅十个字,便轻轻点染而来,有尺幅千里之势,有以小见大之功。

“村童逢假日,结伴打冰尜”,由禽到人,直奔童趣。依然,放假打冰尜,似乎太简单,简单得半点不能与诗相联系。然而在诗人笔下,读者分明可以听到挥鞭的脆响,冰尜的鸣唱,孩子们的欢笑,并伴奏着鸡鸭之合鸣,一个“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生机勃勃的山乡生活图景,便张挂于天地之间了。

《云庐向日葵》之天地

人间怜笑靥,忽视小蛮腰。

何处知音觅,年年忆梵高。

“人间怜笑靥,忽视小蛮腰”。圆圆的笑脸,灿灿的喜气,自然夺人眼球,以至那最流行最抢眼的小蛮腰,也被忽视。至此,诗人笔锋一转:“何处知音觅,年年忆梵高”,一个神奇的跳跃,不仅跳出了沉旧,跳出了平庸,跳出了僵化的窠臼,还跳出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来——将小小的向日葵,一下子拉入无限广阔的艺术天地,拉入与大师共创的崭新意象中。作者的思路跳跃如此,驰骋如此,飞动如此,令笔者惊叹不已。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细腻的化身,那富有运动感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这番对梵高画作的评论,用以评论此诗,我觉得也是合适的。

不禁想到了“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这一充满创作哲理的妙语,祝努力实现思不群的小诗能和梵高的《向日葵》一样,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云庐晓霁》的生机

朝霞山雨霁,小院看花明。

瓜蔓犹冲刺,蜗牛忘计程。

“朝霞山雨霁”,连朝霞似乎也水汪汪的了,雨洗霞映的小院自然会更加明丽。“小院看花明”,由远及近,从天边到小院,而且,镜头还在推移:“瓜蔓犹冲刺”,润物细雨,助力加油,努力进取的瓜蔓,陡然疯长起来,在诗人的特写镜头下,读者分明看到,那瓜蔓“嗖”的一下穿了上去,如健儿夺冠,有了风驰电掣般的惊人速度,惊喜不迭的勃勃生机,“冲刺”二字,夸张而不失真,细腻愈加传神,别开生面,却让您深信不疑。最妙的是,“蜗牛忘计程”,似乎连寸步难行的蜗牛也激动起来,加紧了脚步,还忘记了计时。

“朝霞山雨霁”,可谓清新,“瓜蔓犹冲刺”,堪称俊逸。于是又想起了杜甫“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的诗论,可见“清新”“俊逸”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刘庆友先生的努力,自然可喜可贺。

继续赏学:

汤沟

万缕天光绚,千林沐曙霞。

苔铺龟背渚,石挽月宫纱。

数点归巢鸟,几枝噙露花。

迷朦烟壑里,或可遇仙家。

咀嚼“数点归巢鸟,几枝噙露花”的精致,“万缕天光绚,千林沐曙霞”的仙气。“数点”让画面无限开阔而大气磅礴;“噙露”使镜头转为特写而细腻传神。

大峡谷

古磴开林翳,青峰入梵天。

烟平千道壑,瀑挂万层岩。

茅舍牵云脚,藤桥漱野泉。

山人何处去,高树正鸣蝉。

品味“烟平千道壑,瀑挂万层岩”:“平”字因“烟”虚实结合,想象神奇;“挂”字借“万层”大胆夸张,淬炼纯青;“茅舍牵云脚,藤桥漱野泉”:“牵”云脚于茅舍,画意饱满;“漱”野泉于藤桥诗情浓郁。

大峡谷云庐

歇云栖鸟处,掩映一庐新。

日照光盈户,宵来月近人。

寻常迷鹤梦,偶尔醉花荫。

峡瀑余清响,宜从枕上闻。

陶醉“歇云栖鸟处,掩映一庐新”的白云人家。“歇云”与“栖鸟”,用语峭拔,增仙境之美;痴迷“峡瀑余清响,宜从枕上闻”的闲适生涯:“余清响”与“枕上闻”,巧妙结合,添高士之风。

宿云庐

清霖浇暑气,午夜畅新晴。

枕落梧桐月,堂穿菡萏风。

闲中天地旷,眠里是非空。

一唱村鸡早,爨烟林上轻。

艳羡“枕落梧桐月,堂穿菡萏风”的意境。梧桐月的和谐,菡萏风的清新,恰到好处;钦佩“一唱村鸡早,爨烟林上轻”的空灵:唱村鸡的高古,爨烟上的陈酿,堪称绝配。以上种种,让您时时可见诗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

访云庐

地僻人烟少,林深鸟语稠。

白蓬停粉蝶,黄堇卧青牛。

今日怜花色,他年共土丘。

何须明物我,俱是梦中游。

好一个“云庐”,歇宿之后,还要《访云庐》是因为“地僻人烟少,林深鸟语稠”吗?地僻自然人烟少,林深自然鸟语稠,幽境中还藏着深邃的哲理;“白蓬停粉蝶,黄堇卧青牛”,色彩鲜明,意境和谐,若千年古画徐徐展开,让人眼前一亮。“今日怜花色,他年共土丘”,振聋发聩,醍醐灌顶,正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乍看,有些许消极,别急,继续品读,“何须明物我,俱是梦中游”,于是记起: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何须明物我,俱是梦中游”,显然,作者深谙“我”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本来不可相分,于是以此一句将庄子哲学引入诗中,将庄子希望与自然融合,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舞的美好愿望,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给人带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想必您不会还将前句简单地归于消极二字,而钦佩于作者深刻的哲学领悟吧。

五言诗,较之于七言诗运笔空间狭窄了许多,然而,我们的诗人,却如庖丁解牛,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练字锤意,抒情言志,由景及人,况味人生,堪称诗之中音者。何哉?游刃有余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