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候,陕西榆林有一个叫申学宽的人,他从小丧父,靠着母亲做针线活,为人缝补衣服,把他养大。 但是他叔叔家却很有钱,只是为人比较骄横,势利眼,看他家没落,从没有伸手相助的念头。甚至于申学宽后来去赶考,没有路费,找他借钱,他直接扔三百文钱说:“我也没钱,这点钱送你,以后不要再找我了。” 读者试想一下,你要是去亲戚家借钱,亲戚扔三百块钱说断绝关系,你是不是要气炸了肺?何况榆林到西安要跨半个省份,那会儿也没高铁,得自己走道去,三百块钱够干什么? 最后还是同学慷慨解囊,帮他凑了一点路费,给他买了一头骡子,让他可以骑着去西安。 但是申学宽这个人福报真的很差,人家好心送他一头骡子,让他体面一点,结果就被盗贼给盯上了。他走了十几天,在荒郊野外,被两个强盗窜出来打了一顿,把骡子和行李全部抢走,申学宽也被打了个半死,扔草丛里面哼哼唧唧。 幸好到了日暮时分,有一辆马车行来,马车上的人看见他倒在地上不动,连忙下车来扶他。这个人很好心,给他治了伤,还送他去赶考,知道他钱被劫走了,还承包了他的各种费用。申学宽想打听他的名字,以便日后相报,他却只回答说自己号为醉乡亭长,不肯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 等申学宽考完了,这人就悄悄离去。申学宽觉得这是遇到古代的大侠了,心中感念不已。 转眼三年过去,申学宽仕途顺利,已经在北京做了官。他回乡祭祖的时候,居然恰巧偶遇了醉乡亭长,原来这位风尘奇人,又游山玩水转到这边来啦! 申学宽喜出望外,把他请回家热情款待,又摆了一桌宴席,把邻里父老等等都请来。 喝酒到半酣之时,申学宽举杯敬酒,说道:“先生你好比是我的再生父母,如果没有你当初救我,我早已经成了路边的白骨,哪有今日荣华。我也有至亲,但是跟先生相比,简直是粪土和青云的区别。”说着就用眼睛斜睨叔叔。叔叔心中有愧,低下头默然不语。 醉乡亭长本来一直是很高兴的,听了这句话,却忽然勃然大怒起来,把酒一泼泼在地上,站起来说:“我当初帮你,是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哪里是为了求你回报?我今天来赴宴,是你盛情难却,难道我少了这几杯酒喝?我是来给你演戏,让你作筏好羞辱你的长辈的吗?你要对你长辈有意见,你可以不来往,没必要公开羞辱他。像你这样,稍微得志就开始猖狂,睥睨不顾,让人下不来台,这真是小人做派!”说完就要离开。 申学宽大惊,用力拉着他的袖子不放,客人用力一甩挣脱,掉臂不顾而去。 果然申学宽这个人,后来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在朝廷里面做官,看和珅权势滔天,就投入了他门下,做了个大贪官,后来到了嘉庆上台,开始清算和珅一党,他也因此被罢官削职。 所以一个人的好坏,归根结底不在才能,不在运势,而在自己的心相。你的器量如此浅薄,稍有成就就想去打脸出气,那你这一辈子的成就,也就不外乎如此了。 文/大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