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敬神以人为本,西方信仰上帝竟相互荼毒

 泰阳汉子 2023-02-15 发布于山东

引言

上古时期,世界各民族都流传着洪水灭世的传说。

《圣经》中记载:耶和华见人世混浊不堪,人类在大地上胡作非为,便降下洪水,荡涤一切尘埃,将大地上有生息的活物悉数摧毁。

无独有偶,《列子·汤问》也详细记录:在三皇五帝时期,颛顼与水神共工发生大规模战争,共工功败垂成,怒触不周仙山,导致天柱破裂,大地崩塌,洪水泛滥。

由此,中国才有了大禹治水的传说。

而在西方,诺亚也在上帝的指引下修筑方舟,将陆上生物各雌雄两只带入方舟。

洪水退去后,诺亚一家便成了后世先祖。

但同样是面对水灾,大禹和诺亚却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其中又包含了什么人本理念的差异呢?

大禹治水宣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人定胜天的艰苦卓绝精神

相传尧在位期间,中原大地便洪水不断,严重阻碍了百姓们繁衍生息。

在众部落首领的举荐下,尧任命颛顼之子—鲧为治水官。

但鲧采用的治水策略为“水来土掩”。他只知一味加固堤坝,以为如此便可高枕无忧。

鲧花费九年时间,修筑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堤坝,劳民伤财无数。

但这项“举世壮举”,却一夜之间被洪水土崩瓦解,鲧难辞其咎,以死谢罪。

鲧治水失败,在于他忽略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未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流淌在中原腹地的黄河含沙量极高,长年累月下来,这就导致黄河的河床越来越高。

4000多年前,黄河的河床就高出海平面3米以上,黄河也因此得名“地上河”,极易发生决堤现象。

鲧采取“水来土掩”的治水策略,想要修筑一座大型堤坝一劳永逸,一方面工程量太大,另一方面不符合中原的自然环境。

用泥土筑成的堤坝自然没有现代的混凝土结实,遇到狂风暴雨便会逐渐土崩瓦解。

鲧治理水患9年,没有得到丝毫成效,反而让黄河水灾更加猖獗,鲧因此身首异处。

父亲鲧治水失败后,儿子禹继承了鲧的衣钵,下定决心克服这场天灾,还中原大地安宁。

禹在父亲鲧治水策略的基础上,吸取了父亲失败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新的治水方案。

在大禹看来,父亲只知填堵,并不懂得疏通河道,这才导致水灾连绵不绝。

彼时大禹才与涂山氏新婚燕尔,在后来13年的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听到家中儿子的哭声,他也仅是朝着茅屋鞠躬行礼,不敢耽误治水大事。

《山海经》有言:“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

经过大禹13年的努力,原本洪水泛滥的中原地区,变成一片安居乐业的净土。

洪水被华夏先民“驯服” 成为灌溉一方良田的甘霖。

面对洪水灭世之灾,先民们并未选择一再隐忍逃避,而是迎难而上,为良好的生存环境不断抗争,挺过大自然的多番考验。

在“大禹治水”中,大禹代表了不畏惧艰难险阻的华夏民族,治水成功也表示原本渺小的人类战胜了凶悍的大自然,克服了上天降下的危难。

洪水降世虽与人类无关,但洪水消退、灾后的繁衍生息,都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大禹治水之外,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类的神话故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定胜天的抗争精神。

人类并不需要西方人所谓的上帝来拯救,中华民族虽然敬重鬼神,但并不依赖天神拯救。

除此之外,中国人推崇天人合一,认定人类可以直接参与各种生产活动,改造天地万物。《老子》中也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本主义的精神思想,自古以来就根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人本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

人是万物的灵长,人本主义思想肯定了人的价值。

历代统治者都推崇“得民心者得天下”,君王虽自称为天子,但依然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必须为黎民百姓谋求福利。

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人本主义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演变为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则囊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伦理特色,主导着封建时期百姓的生活。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中国以人为中心,西方国家则以神为中心,推崇上帝为万物之主,浓厚的宗教信仰则成为人们行事的准则。

诺亚方舟坚信上帝主宰世间万物,失去信仰便会遭受上帝惩罚

根据《创世纪》记载,上帝耶和华创造人类,让他们生活在宁静富饶的伊甸园中。

但随着人类的贪欲不断扩大,世间便充满了尔虞我诈,战争接连不断。

耶和华见到人间污浊不堪,极为后悔创造出生性顽劣的人类,便打算降下洪水毁灭世间万物。

上帝仔细探查后,发现人间独有一个“完全人”诺亚,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一颗善心。

耶和华不忍诺亚在浩劫中身死,便降下神谕指示诺亚修建方舟,让诺亚带上各种飞禽走兽,且必须雌雄结对。

《圣经》中记录,气势恢宏的诺亚方舟,其排水量接近一艘大型游轮,在泰坦尼克号的一半以上。

方舟总容量为4万立方米,分为上中下三层,内外都涂满了防水的焦油。

浩劫开始后,诺亚一家和动物们登上方舟,足足在220天后,方舟随波漂流至土耳其东部的阿勒山,这时洪水开始退散,阿勒山的山顶才露出水面。

诺亚前后放出了一只乌鸦和两只鸽子,直到鸽子叼回一条橄榄枝后,诺亚才知浩劫已经过去,便为耶和华奉上祭品。

此时耶和华在空中降下一道彩虹,以彩虹为纪念万物新生。

洁白的鸽子和翠绿的橄榄枝,那时就被赋予了和平的意义。

“诺亚方舟”对上帝创世和灭世大肆渲染,强调上帝为万物主宰。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西方盛行神本主义。

神本主义发展至中世纪,更加大行其道。

在黑暗的中世纪,西方各国人民生活在教会的桎梏和蒙昧之中。

直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始苏醒,根深蒂固的神本主义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而同样是面对天降洪水,诺亚和陆地上的飞禽走兽并未像华夏民族一样正面应对,而是等待着耶和华的宽恕,消极地躲在方舟上避祸。

无论是洪水降临还是消退,上帝在整个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脱离上帝,人类根本无法生存。

所以在西方人眼中,神是万能的,他们决不能违抗神的旨意。

这种对上帝无条件的服从,也就逐渐演变为一种宗教信仰。

在西方诸国中,以宗教立国的不在少数,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教义则为与生俱来的约束。

基督教会的教皇,在虔诚的教徒眼中,为上帝在人世的代言人,地位甚至比国王还要尊崇。

教皇得到上帝的诏示,就是天下之主。

教会鼓吹人生来有罪,只有一心一意侍奉上帝,才能赎清自身罪行。

而中国则是一个宗教观念极为淡薄的国家,历代皇帝推崇的宗教不尽相同,宗教对于国民来说并非生活的必需品。

就连伏尔泰都称赞,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内部没有宗教派系斗争, 没有被教会荼毒的狂热传教士,更没有异教徒之类的宗教迫害。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阐明中国是一个建立在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国家,认为中国人的历史书绝不虚构,没有出现得到天启的人物,或者是出现任何神迹。

在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用中国的人本主义思想,反击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

人本主义和神本主义的差异可见一斑。

结语

“大禹治水”相比“诺亚方舟”,前者强调在灾难面前,华夏民族的主观能动性,水灾消退全是人力所致。

后者则突出了上帝的意志,上帝认为世间充满罪恶,便要灭世,人类在灾害面前只能等待上帝拯救。

在“大禹治水”中,泛滥的洪水完全是烘托大禹英雄形象的配角。

但在“诺亚方舟”中,人类的渺小则衬托出洪水势不可挡,上帝主宰人类命运。

物质决定文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中国和西方各国由于客观自然环境的差异,产生了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由此衍生了不同的人本主义和神本主义观念。

两种观念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均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成为了稳定国家政局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尚书》

《列子》

《山海经》

《圣经》

《创世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