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问题”为“话题”,拓展“自读课”对话空间 ——《昆明的雨》执教感言

 傻丫头oq9h5f23 2023-02-15 发布于安徽
《昆明的雨》,教材编者是把它作为自读课的。
自读课,应该姓“自”,也就是说,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自由交流的机会。如此说来,很多老师平时习惯使用的“一问一答”、“再问再答”用在自读课教学上,就不大合适了。
我在执教《昆明的雨》的时候,想着能不能化“问题”为“话题”,从而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同时拓展阅读活动的空间。所以,在我的这节课上,我是刻意回避“提问题”的,细心的老师可能会注意到,我在努力争取“不提问”。
这节课一共有四个主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初读,整体感知。一般情况下,有些老师会抛出一个“问题”:课文写了昆明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这常规的“主问题”也是可以的,毕竟给了学生整块的时间来读书和思考,通过“提问”把学生带入文本,比“碎问碎答”好得多。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有缺陷的,它虽然避免了“碎问碎答”,主问题下的“答”,也是足够丰富,但从“问”到“答”,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来回”,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缺少“来来回回”的活动空间。
所以,我就把这个“问题”换成了“话题”:静静地读书十分钟,然后圈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字或一个词,这个字或词是理解文章的关键。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它对于文本的“整体感知”,已经超越了“景物”和“景物特点”,将阅读的触角,延伸到景、情、人、事。尤其一点,在话题讨论过程中,不在于是否能找到那个字或词,而重在解说为什么这个字或词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如此一来,讨论的过程就丰富了。
第二个环节,是选读,理解文意。课文的标题是《昆明的雨》,很多老师都会从文题切入,这个策略挺好;不过很多老师一般都采取“提问”的方式:课文哪些地方写到了“雨”?“雨”在课文里有什么作用?我以为前一个“问题”没问题,后一个“问题”显得有点大而无当。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按“套路”回答问题,什么“渲染氛围”啊,什么“借景抒情”啊,什么“描写环境”啊……这样按“套路”回答问题,容易导致“架空分析”,进不到文本里面去。
所以,我就把这个“问题”换成了“话题”:快速浏览课文,画出写雨的句子。说说如果没有了雨,表达效果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不直接发问“雨有什么作用”,而是采取“反面入手,正面解读”的策略,这样,既增强了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又“逼”着他们就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
第三个环节,是精读,体味美点。这篇散文给我们描绘了昆明之美,景物,人情,氛围,意境,无一处不美。设置一个“寻美”的活动,成为文本解读的必要环节。因为作者笔下的“美”是散落在字里行间的,是随处可见的,所以也不宜用“提问”的方式。因此,我采取的阅读策略,是“圈点批注”:读课文,拿起笔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你读到字里行间渗出了怎样的美。我先做了示范,在开头第1小节写了三个字:情趣美。然后解说理由:“仙人掌倒挂着,还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情趣美;接下来就由学生读书,边读书边圈点,就写三个字,写在文中相关的语段句子的旁边;然后分享。
这里,“字里行间怎样的美”这个话题,阅读视角不仅仅指向“美”,更是指向“美的形态”,所以这个话题讨论活动,包含两个层面的思维要求,一个是“发现美”,一个是“提炼美”。在“提炼美”的过程中,就存在“各种可能性”,正因为有“各种可能性”的存在,话题讨论的过程才更丰厚。
第四个环节,是细读,揣摩情味。如果说上一个环节“寻美”是散点的话,那么最后的环节就是“聚焦”,将阅读活动聚焦到“氛围美”。“氛围”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作者最难忘的“情味”,是那天午后小酒馆喝酒那一段,所以这段文字必须细读。如何组织细读活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提问”:作者文中所说的“情味”是什么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不信你来回答了试试。为什么不容易回答呢?“什么味”的指向是模糊的。
我依然用“话题”来组织细读活动:读课文最后两段,用固定句式谈阅读感受。这个固定的句式,是讨论的“话题”,也是话题的“引子”。在这个活动中,“我感受到淡淡的……”,既是话题交流的规定句式,也同时作为一种暗示,引导学生对相关文句进行细读,对“情味”的内涵进行微观分析。
当前,很多老师执教的自读课不像自读课,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老师舍不得“放手”,我们常见的课堂形态是:老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学生找到答案,老师继续提问题……有些老师的“问题”太多太碎,学生疲于应付,这样的课,当然不像自读课了。
“话题”也许能改善这种低效的课堂生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能拓展课堂对话的空间,一个好话题,必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凝聚力。好的话题要能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积极参与;要能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话说,愿意说。
支撑力。好的话题不是“一问一答”,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作罢,而是涵盖全文信息;或者指向多个层面的课文理解。这个话题要能上下延伸、左右勾连,拎起一根线,连成一大片。
生长力。语文课的魅力,就在于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能“共生共长”。所以好的话题,要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要能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催生出更多的新东西。
执教《昆明的雨》,其实也可以“提问”,只是我想试试“不提问”。我这么做,并不是全盘否定“提问”在自读课中的价值。我只是做一次尝试,想看看化“问题”为“话题”,对于拓展自读课中的对话空间,究竟有多大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