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人第107期(2006.5)-1

 同人杂志 2023-02-15 发布于福建

刊首语

火车,快跑

福州 张伙春

“火车,快跑”写下这几个字,想起大学时代常在一起的盲人朋友。

那年,我衣食无忧,学业不顾,只是专心等待毕业的那一刻。在那寂寞等待中,我常心无杂念地做些社会工作,他们管那叫“助残志愿者”。那时,我或许做了些事情,做做助残调查,编编残疾朋友的稿件,适逢公益活动时也跑跑腿,快乐而单纯。因此,我结识了许多残疾人朋友,他们对我很好,让我觉出几许温暖的同时,我也不再认为等待是寂寞的,起码我大学后一年半时间的回忆有他们同行。就如他们偶尔回忆起那些经历,我的名字也成了里面的一个字符。

也就在那段时间,我与福州市盲人协会主席陈君恩结成了一对很亲密的合作伙伴,在一起的时候他常笑称我“火车”。一般情况下,我的眼睛、我的手、我的脚、我的文字“借”给他,他的思想、他的身份、他的经验“借”给我,就这样,我们在其他残疾朋友及助残志愿者的帮助下,相辅相承、相依相偎地成长着。时常,我和他手挽手为着某残疾人、某事奔走在人潮车流中,我常会在脑中假想我与他的组合就是那承载着几许人期望与渴求的“火车头”,于是,心底常冒出那一种迫切的臆想:火车,快跑。

不经意,我变得更加期待毕业,我以为毕业后的我将能做更多一些。的确,我没说错,“混迹”社会大学后,我成长了许多,但所谓“做更多”却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罢了。这是以前没想到的,我没想到随时间如期而来的还有更多,无论你是有准备的,还是没准备好的,无论你是有想法,还是你正没想法。

毕业了,发现生活不再是翘课与不翘课,吃饭还是睡觉的徘徊,不再单纯是“助”人与否……渐渐的,家里的老人更老了,年壮的父母也越来越发像小孩,大事小事总爱征询你的意见……蓦然发现,我已不再是别人的乘客,自立与责任开始不由自主。渐渐的,所谓的“日子”成了成人后的“我”以及“我”背后的一系列车厢位子、票子、房子,像是那一个个期望的某种延续;所谓的“生活”成了无从拒绝和开脱的乘客,父母、妻子、儿子,像是接踵而来的那些自己的、家人的、别人的“油、盐、米、醋”……

工作了,在“自己”、“家人”、“他人”三个词语中忙乱着。“生命中,有人上车,总要有人下车,几许无奈,无需责怪。”这话本没错,只是内疚自己作为助残志愿者却不能做些什么,曾经那些该做的事,我的“助残”经历开始了偶然,偶然,再偶然……原本设想搭载的“乘客”不自觉中成了匆匆而过的风景,最后残留心底的也尚且仅剩那点内疚与感叹。

昨日,521日,第十六次全国助残日,我在金牛山公园沃尔玛广场前参加为“贫困肢体残疾人募捐拐杖”以及“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公益活动中,又见那些热心人,又见那些红帽子。作为旁观者的我突然有点感动,就如以前有人感动我们所做的那些事情;我开始羡慕这些红帽子,羡慕他们有时间、有能力为弱势群体做点什么。

在感动与羡慕中,没来得及多想,我就匆匆离开活动现场。行走在人潮车流中,放下心底的内疚,胸中豁然开朗:无论安宁或动荡,无论期待或焦灼,无论一路上空间定格的生活,无论飞掠而过、摄进了灵魂的千般景致,承载他人期望与渴求的“火车头”,依旧将从容弹奏生命不息的音符,只是牵引的不是我,而是他,是她,是他(她)们。回望那渐渐远离的那募捐现场,心底又生出那个不安份的热切期望:火车,快跑。

阳光频道

化作春泥更护花

福州 周琦

        

接到《同人》编辑部的任务,要我采写一下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黄安榕老师数年来热心公益乐于助残的事迹。然而当我与安榕老师联系,提出采访请求时,却被安榕老师婉言谢绝了,她说:“我没做什么事,不要写我。”于是我只好采取迂回战术,走访了与安榕老师有过接触的人士,向他们了解安榕老师春风化雨般感人肺腑却又平易近人的事迹,写出了这篇没有采访到本人的通讯。

李光泽:“只要用得着,你们就来找我”

2000年,为了提升《同人》的质量,提高编辑水平,我们决定邀请几位社会名人担任本刊顾问。安榕主席是福建省作家协会理事,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同时她还担任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冰心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州通俗文学研究会会长、福州市杂文学会副会长等重要职务,日常她还笔耕不辍,在报刊上发表大量的文学作品,在福州市乃至于福建省文坛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当时我们还有顾虑:这样一位名人,能不能看上我们这个小刊物?是否愿意担任我们的顾问呢?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们拨通了她的电话,谁知她十分爽快地就答应了。大家在我们的《同人》杂志上,可以看到五位顾问,而安榕老师名列其中。此后不久,《同人》编辑部召开了数次编委会,安榕老师百忙之中都抽空参加。在会上她对我们杂志的定位、编辑方向等提出了中肯而有见地的意见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安榕老师还一再表示,“只要用得着,你们就来找我。”她那慈祥的面庞,她那亲切的笑容,令我们十分感动。

2001年《同人》举办首届征文比赛,对参赛的稿件先由编辑部进行初选,而后由顾问组进行终审,评出奖项。安榕老师自始至终参加了这一活动,在评选中针对一些参赛作品发表了许多意见,事无巨细她都任劳任怨。征文结果出来后,我们举办了一个小型的颁奖晚会,除了发奖之外,还组织了一些小节目,大家自弹自唱不亦乐乎。安榕老师在晚会上对获奖作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鼓励他们不懈努力,勤于笔耕,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出乎我们的意料,安榕老师还提出了继续举办第二届征文的建议,并当即捐款1000元,说是作为第二届征文的经费。这种鼓励和鞭策,这种诚挚和热心,让我们激动万分。

2002年在全国第十二次助残日期间,福建省肢残人协会主办了首届“同人论坛:残疾人保障与社区”。为了使首届论坛开得更好更成功,此前我们在梅峰宾馆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的朋友们介绍这次论坛的宗旨、主题和意义。当时正是盛夏时节,安榕老师已年近六旬,冒着酷暑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新闻界介绍我们论坛的近况,对我们的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她还一再表示,说要致力于助残公益事业,当时她说的一句话我至今难以忘怀:“只要有利于残疾人的事,我都要尽力去做;只要用得着我,你们就来找我!”

陈美香:“她就像我的大姐一样和蔼可亲”

 20057月我们《同人》杂志出版100期了,为了纪念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我们决定出版100期纪念专刊。其中有百期纪念征文、同人大事、感动同人等,最重要的当属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的题词、贺信及贺电。6月份我们开始筹备这些活动。我与安榕大姐通了电话,告诉她我们《同人》已经出100期了,请她为我们写点文章。安榕大姐听了十分惊讶,也十分高兴,她说:“都已经出100期了!真是可喜可贺。我现在手头上还有三部书稿,工作很忙。不过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定要写篇文章表示祝贺!”她说她会统筹安排时间,写完了立即给我们邮寄过来。安榕大姐的话让我十分感动,我把这件事跟编辑部的同事们一说,他们也十分高兴。

一转眼几天过去了,期间我们陆续收到了名家为我们写的题词,还有中国肢残人协会、山东、湖北等地残疾人协会的贺信贺电,但安榕大姐的文章我们一直没有收到。由于她工作繁忙,我们也不好意思再去打扰她。直到7月初,有一天大清早我去小柳市场买菜,在那里偶然邂逅了安榕大姐。记得那是早晨7点多,一见面,她就对我说,她已经将写好的文章邮寄给我们了,问我们收到了没有。我当时十分惊诧,我们一直盼望着安榕大姐的文章,但确实没有收到。安榕大姐听了我的话,毫不犹豫地说:“没关系,我回去重写,你们明天派人来拿。”第二天,我们编辑部的小吴去安榕大姐家拿来了她写的文章,还有一首诗《贺〈同人〉创刊百期》。她的文章热情洋溢充满隽语箴言,她的诗作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大家可以在20057月出版的《同人》100期纪念刊第四页上看到安榕大姐的贺信。

与安榕大姐有过几次接触,感觉她就像我的大姐一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吴耀环:“在安榕阿姨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因为《同人》杂志出版编辑的事,我几次去安榕阿姨家里。有一次记得是20053月,当时我们举办了第二届“同人杯”征文活动,评出了各个奖项。这次活动是我们《同人》杂志与市作协共同举办的,获奖证书由市作家协会与《同人》杂志社一起签发。我事先和安榕阿姨联系好,去她家里盖市作协的章。那天,是我第一次去安榕阿姨家,过去总觉得她是市作家协会的领导,所以我挺拘束的,到了她家连头也不敢抬,说话也是前言不搭后语。安榕阿姨则十分热情,她说:“来到我家,就像到自己家一样,不要客气。”她还给我拿了一瓶饮料,亲自打开让我喝。她跟我聊了几句,问了我的个人情况、工作情况,还有我们肢残协会的情况,《同人》杂志的情况。一边聊着,她一边给我们的证书盖章。盖了一个章之后,因为她的桌子比较光滑,盖出来的章有点模糊,她立即拿了一本书垫在下面,这样盖章就清晰得多了。不一会儿盖章完毕,安榕阿姨又拿出十几本书,有几本说是给我的,还有几本是给我们编辑部其他人的,我一一收下。安榕阿姨给我拿的饮料是一瓶酒酿,喝起来很甜,坐在安榕阿姨家里,我的心就像这酒酿一样,都有点醉了。做完了这些事情,我向安榕阿姨告辞,来到门口,我正转身准备把我的鞋从鞋柜上拿出,没想到这时安榕阿姨却先弯下腰,将我的鞋拿出来放在门口。这一小小的细节让我十分感动。

此后我又去了安榕阿姨家里几趟,她都非常热情亲切,真是没有一点架子,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在人间

写少一笔的人

广州 吕奎文

不知是造物主的粗心

还是造物主的故意

将一个有灵有肉的人字

写少了一笔

自从你来到这个拥有七情六欲的世界

自卑苦恼忧愁悲哀构成了你的人生

砍一支枯枝替代写少了的一笔

支撑不平衡的人生

清明雨淋湿了路面

淋湿了痛苦的延伸

烈日烤干着地面

烤干着流泪的影子

前路崎岖前路泥泞前路不幸

你勇敢地往前走,莫回头

彼岸的双掌向你摇荡

南飞的鸟儿衔来了温馨

尽管你少写了一笔

但是你站立的影子

与地平线始终保持着平衡

——《写少一笔的人》

这是我在汕头公干时无意在《汕头日报》的“韩江水”副刊版上看到的一首小诗,诗的作者是鲁飞。我不是诗人,也很少写诗、读诗,因为太多的新生代、新新生代的所谓探索诗作,使我对诗坛的某些现象感到困惑,所以,我不太喜欢诗歌。但是,鲁飞的这首小诗,我却认真地读了起来。这不是说鲁飞的这首小诗写得很优秀,这所以能引起我的注意,首先是诗的题目《写少一笔的人》。人字是由一撇一捺互相支撑而构成的。诗为心声,我想,既然人写少了一笔,那这个人肯定是缺臂断腿的人,此诗的作者应该是一个残疾人。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全诗,短短的19行诗,却凸现着一种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诗里的主人翁面对“不知是造物主的粗心,还是造物主的故意”,使他成为一个“写少一笔的人”,使“自卑苦恼忧愁悲哀构成了你的人生”,可他没有怨天尤人,“面对前路崎岖前路泥泞前路不幸”,他“勇敢地往前走”,“站立的影子与地平线始终保持永恒的平衡”。诗的主人公不幸的人生和自强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于是,鲁飞这个名字便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真正认识鲁飞是我的一个残疾学生程安元架起的桥。程安元是我在广东师范技术学院办的残疾人中文专班的一个残疾学员。有一次,他在谈话的时候,不经意中提到了他有一位叫鲁飞的文友,于是,鲁飞这个名字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忙问程安元:“你的这位叫鲁飞的文友,是不是汕头人,也是残疾人?”程安元点了点头说“是”,不解地问我:“吕教授,您也认识鲁飞?”既然程安元说是汕头,我想我所读的那首诗的作者鲁飞和程安元所说的文友鲁飞,十有八九是同一个人,我就把我读过的一首题目叫《写少一笔的人》的诗歌告诉了程安元。程安元说:“让我问问我的这位文友吧。”程安元一问,没错,是同一个人。程安元就把我关心残疾人,搞文化助残的情况告诉了鲁飞,并把我的电话和地址告诉了他,让鲁飞和我联系。这样,我和鲁飞才算真正地“认识”了!

鲁飞很快便给我寄来了他的一些作品让我指点,我认真地看了他的文章,觉得他的文笔不错,而且他的文章基本上是围绕着自强自立和悲悯同情这两条主线来写的,有时,也写些言论杂感。鲁飞是个性情中人,厚道直率。这样,信来函往,迢迢两地的他和我,便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于是他成为我办的“金苹果艺术写作服务中心”的一位学员。

在与鲁飞的书信往来中,我渐渐对他不幸的人生有了了解。我跟他说我想以他写一篇报告文学,他婉言:“吕教授,不止一次的业余作者和报刊作者要采写我,都被我婉言谢绝,因为我自己知道,我的平凡人生微不足道。”他的话令我肃然起敬。虽然鲁飞拒绝我的采访,其实我也可以不用采访,因为凭我对鲁飞的“认识”,我就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我知道鲁飞活得很苦很累,但是,就像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经过风雨,怎么见彩虹。”鲁飞的一位叫阿俊的友人在给他的赠言中这样写道:“你走的路,是一条纯粹用一块块敲开成功大门之石砖,渗以辛勤的汗水和泪水铺成的。”鲁飞走过的路,是一首高高低低坎坎坷坷用辛酸的汗水和激动的泪水谱成的无字之歌。我想,生命之途各自拥有千差万别而又弯曲直折的履迹,毕竟鲁飞已经走出了生命中的沼泽地。于是,不管鲁飞是否愿意,我还是要写我所知道的鲁飞的一面,我觉得鲁飞平平实实的人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能给残疾一族以深思和启发。

鲁飞本是一位天真活泼、聪明颖悟的孩子。天真的幻想和神奇的梦幻充满童年的四季,幼小的心灵画着一道道美丽的彩虹。鲁飞只知道奶奶的慈爱和父母的宽厚,如一叶小舟载满欢乐的童谣让他消受。然而,这样的时光太短促了。当鲁飞刚踏上温暖而欢乐的人生小站台时,一场车祸使他失去了一条左下肢,“残疾人”这个令人闻之颤栗与可怕的称谓与他的名字划上了等号。残酷的现实,将一个还懵锰懂懂的孩子推向了人生的那片荒原。

“弟弟,不要伤心,等你出院后,腿会再长长的。”一位清纯的护士用和蔼、亲昵的口吻伏在鲁飞的耳边说。“是吗?”鲁飞用疑惑的眼睛望着她。“嗯。”她认真地回答。从她那清澈如水的眼睛流露出的那份真诚,鲁飞就像一位落水者拉住一根木头一样有了希望的慰藉。

但那只是一个十分缥渺的梦幻。面对着同龄活蹦乱跳地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唱着《少年先锋队队歌》,伤心和痛苦交织吞噬蚀着鲁飞幼小的心灵。

“我要上学,我要走路!”鲁飞大声地哭嚎着,如风声鹤唳般凄怆,泪水流干了,喉咙哭哑了,全家人都害怕他经受不起这沉重的打击而变疯。不久奶奶病了,父母累垮了,年幼的妹妹啼啼哭哭。就是在这个时候,鲁飞懂得了什么叫风雨人家,学会了孤独时躲在小角落里,失意时遁入心灵的深处,偷偷地咽下苦涩而辛酸的泪水。

既然已来到这个世上,就应该潇洒走一回。于是,鲁飞开始练习用拐杖走路。不知摔过多少次跤,倔强的鲁飞不到一个月便能从用双拐杖改变成用“T”字型单拐杖走路,接着便走进日思夜梦的校园。

灰色的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左手拿着拐杖,在泥泞的堤路上蹒跚地挪动,一步一个脚印,每挪动一步先将拐杖稳定,倾斜身子,然后右腿一跃,脚趾咬紧泥土,每一步如匍匐于波涛将溯流而上的船只艰难地前行。

蓝蓝的天空赤日炎炎,拿着拐杖的手长满小泡泡,满身的大汗渗透身上的衣服,腋下的皮肤被拐杖磨破,流血化脓,每蹒跚一步,都痛得咬紧牙关,喘着粗气,实在不能再走了,便停一下或站或坐休憩于路边。

这便是鲁飞上学路上定格的两幅平平凡凡而动人心魂的写意。

当天边的太阳冉冉初升时,一阵沉重的灰色云彩湮没了血红的光芒。十载寒暑易节的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鲁飞终于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中学课程并且毕业,还迎来了高考入围。然而命运赋予鲁飞的是一个别无选择的悲剧。“高考体检不合格”就如一只魔掌残酷地蹂躏着他多年耕耘的大学梦那片芳草地。

希望与失望就像两个淘气的孩子一次次地捉弄着鲁飞。在鲁飞经受懊丧和迷惘煎熬的苦痛中,汕头市郊教师进修学校要招两班合同制教师进修班,他报名了,并考了第一名,可同样因为身体条件没被录取。后来鲁飞的母校缺少缮写员,凭着一向表现突出且有一手好字的鲁飞被母校聘请当了一名职员。一年后,鲁飞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题为《关于做好高等院校招收残疾青年和毕业分配的通知》后,希望之火又在心中燃烧起来。他再次报考入围,再次未被录取。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关心地给鲁飞提建议:“鲁飞,按你的情况,你不该报理科,理工科没有专业适合你,你要想被录取,我建议你还是选择文科。”鲁飞觉得这位老师的意见不错,于是,一切重新做起,改读文科。虽然文科改理科,第一关首先必须熟读史地共12本书,可鲁飞还是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读着,只为能进大学的校园。可是,在边工作边学习中再次投考,仍然是再入围又再落榜!

在一次次追求和失望的结合里,鲁飞依然在凄风苦雨中不改执着的初衷,或许命运注定鲁飞要走向鲜花盛开阳光和煦的春光里,都必须经受着冬夜的凄凉和悲怆的劫难。祸不单行,失去一条腿留在心灵上的创伤尚未愈合,因为帮助人家修理电视引起截肢部位股骨架骨折。鲁飞的精神防线全部崩溃了,一向听到死亡就毛骨悚然的他竟然想到死,以死来了却他这坎坎坷坷的残生。可是妈妈说:“人总得活下去,也许会好起来的。”因为鲁飞是父母唯一的希望和慰藉。为了不给年迈的父母带来更多的苦痛,鲁飞同意住院治疗。为了不使骨骼移位,身体只能用木板固定着不能动弹,接踵而来的悲恸竟是父亲的噩耗。父亲是在沉默中承受精神和生活的超负荷下倒下的,过早用遗憾和牵挂的目光将生活与家庭沉重的包袱交给了鲁飞。当鲁飞得知父亲病逝的消息,心中一片茫然,整日整夜沉默无语,唯有让无声的泪水涓涓地流入心田。鲁飞摊开稿笺,写着浸淫感情的诗行聊以安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在医生三个月悉心的医护下,鲁飞的腿伤已明显好转。有一天,鲁飞到阳台赏花,无意中发现那几段熬药剩下弃置的伸根藤竟长出了一条条长短不一的黑色的根,紧紧地拥抱在水泥板面上,并且长出很多翠的新绿,他的心为这所吸慑。他想被弃置的伸根藤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尚能生存,何况是人?伸根藤没有什么奢望,只求一缕阳光一滴雨露一块水泥板,不论烈日暴晒还是雷雨袭击,依然无惧无畏,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全部激情,萌发片片绿叶,伸展条条藤蔓,顽强地显示着生命的价值。渐渐地,鲁飞发现在他跋涉的人生之旅上,再没有那么多碎石那么多荆棘那么多杂草,而是多了些许鲜花。不久,鲁飞再次参加高考,终于被汕头教育学院录取。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受到学院的表彰,并光荣地当上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鲁飞虽然只有一条腿,可他不但能踩单车,穿梭于车水马龙的闹市区,而且还是一位体育爱好者。他喜欢游泳、跳远、标枪、打乒乓、打羽毛球、他的游泳、跳远、标枪等项目还参加全国比赛,如果不是他的残腿因为再一次骨折,他可能还会前往巴塞罗那,参加残疾人奥运会呢。

鲁飞可以说是能文善武。鲁飞是灯谜高手,无论是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如《南方日报》、《中国谜报》、《汕头日报》等,或者是全国各地的灯谜协会主办的刊物,如《灯谜世界》、《百粤商灯》等,几乎都有鲁飞的作品。或谜作、或灯谜欣赏、或谜论,他还被全国最权威的灯谜杂志《灯谜指南》评为著名谜人(知名谜家),鲁飞告诉我,他的谜友遍布全国各地。鲁飞自己还曾经创办了《桑浦虎踪》和《青竹集》谜刊,主编和参与编辑了《鮀浦灯谜》和《鮀江骊影》等谜刊,他的不少灯谜作品被评为佳作获奖,如“蓝天万里任翱翔”猜运动员带运动项目“向宇自由体操”等;他在百余次的大小谜赛中荣获各种奖项,在首届国际灯谜大奖赛中荣获“中国灯谜优秀射手”称号。领奖台上留下他的脚印,电视屏幕里有他参赛的风采,《中华灯谜大辞典》、《新时期灯谜佳作集》、《中华当代谜海》等很多谜书、谜集里都有他的作品。

鲁飞热衷于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自1984年在《汕头日报》发表处女作《我愿……》后,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在全国近百家报刊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新闻等作品近百万字。有30多篇作品在各家报刊举办的征文中获奖和入选各种文集。其中,散文《校园人物素描》获《儿童文学》征文一等奖;《走出彷徨》获《羊城晚报》征文二等奖;《祝你一路顺风》获《南方日报》征文二等奖;《我的梦》获《南方都市报》征文二等奖……而不少的新闻报道也频频被各家报刊、电台、电视台采用,并有不少作品获得奖励,其中《自强不息携手共进》获第五届全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一等奖,他因了一篇文章的领奖荣幸地到人民大会堂。

而在书法艺术方面,鲁飞先后参加多次书法比赛,也多次获得了各项奖励……

如今,鲁飞已经是汕头市灯谜协会会员,汕头市作家协会会员、汕头市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汕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鲁飞从童年时代就在这所“不幸的大学”里学习着。生命是美丽的,当鲁飞走过挟带风雪的冬季后,迎来了人生之旅的春天,一生期待的她,用纯真的笑意和深情的目光,给鲁飞忧伤的灵魂涂上了希望的光环。

没有人会永远幸福,也没有人会永远痛苦,只要你心中充满爱,拥有一份真诚,对生活一往情深,便能进入一种幸福的境界。这便是鲁飞一个写少一笔的人走过风雨人生路之后由衷的感悟。

生活在于尝试

大连 陈常农

去年春天,妻辞职闲赋在家,便与妻商量做点小买卖,一是为打发无聊的时间,二也是为了增加点经济收入。在家合计来合计去,最终商定还是卖菜吧。因为卖菜本钱小,风险低,人人都得吃菜。有了这个念头,可是心里却没有底,不知自己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不过又想,如果真的卖不了时,还可以留着自个吃嘛,就当是自己买菜了,这样想着主意就算定下来了。

到了早上,已定好了时间的表,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看着妻惺忪的睡眼,问妻,去不去批菜。妻说去,却没有动身,迷迷糊糊的我也躺着没动。说实话,心里发怵啊,如果把菜批来了卖不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

到了晚上,妻便下狠心地说,明天早上无论如何都得去,不管怎样也要试了再说。于是第二天凌晨两点,与妻开着三轮车去了大菜市批发市场,平日很少去菜市场的我,面对名目繁多的蔬菜,真不知道拿什么菜好卖,什么菜能挣钱。妻便以一个家庭主妇的身份,东挑来西拣去,最终选定了黄瓜、韭菜、西红柿、大头菜,说这样的菜便宜,好卖。

拿上菜,便与妻一块儿风风火火地去赶早市,在市场边摆好了摊儿,面对第一个顾客,方才发现,居然没有盛装蔬菜的方便袋,也没有秤,使得顾客直笑,说你们卖菜不预备好这些东西,怎么卖啊!说得我们脸上直流汗、直发烧,等我买齐了这些东西,已近中午,早市已经散去。

到了下午两点,又到了赶夜市的时间,秤和方便袋都有了,可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左邻右舍,又喊不出口了,只好把菜摊儿摆在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结果到了晚上收摊儿时,菜没卖出去多少,倒是把韭菜颠揉得发烂。回到家清点着零零散散的钞票,还不够本钱的三分之一,面对一天惨败的结果,开始与妻总结经验,最后得出结论,第一是前期的准备工作没做好,第二是菜的品种不够齐全,第三,主要还是面子问题。

第二天早上,有了上次的经验,菜上得品种齐全了,可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仍然是喊不出口,也远没有其他商贩那样熟练与热情。结果,干了十六个小时,一天的劳累,换来的只有十几斤的土豆钱与吆喝声。有些气馁的我便对妻说:“咱别干了,咱吃不了这碗饭。”倔强的妻却说:“即使不干了,也得把买秤的钱挣回来呀。”看着妻这种不认输的精神,我还能说什么呢?

第三天早晨,又去批了满满一车菜,看着妻忙碌的身影,爱面子的我又去找了几个工友,帮着看摊儿、吆喝。这样,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菜也卖了大约有三分之二。到了下午,已逐渐熟悉市场的我们,不到天黑,便把菜卖完了,回到家一算,除了吃饭、加油等费用,还赚了五六十元。一天的劳累终于有了回报,又促使我们有了继续干下去的勇气。

有了工友的扶助,加上盈利的诱惑,放下了所谓的面子,还有同行们给予的指点,使我们很快熟悉了市场,没有了心理负担也没有了丢人的感觉。其实现在想想卖菜又有什么丢人的呢?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吃饭,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去谋生,所谓的丢人只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无形的枷锁罢了。

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洗衣、做饭没有人帮助打理,身体上的透支,几天的时间妻就瘦了整整一圈,面对朋友善意的劝告,面对亲人的怜惜与疼爱,最终还是放弃了卖菜,但妻还是不服输,说等我们下岗了,还去卖菜,这个想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也许一生也不会再涉足这个行业,但现在回过头想想,因为我们毕竟付出过,努力过,尝试过,成功过,所以我们无怨无悔。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职业不可能作为一生的选择,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人生百味都由生命中的每一次选择而组成,在行将年老之时,回首生命中的每一次成与败、枯与荣,都已经不再重要,但生命中苦与笑的每一次过程,都会成为你刻骨铭心的记忆,伴随你的一生,激励你的一生。

地址:(116021)大连市特殊钢总公司 

集美残联有位“铁拐李”

——记集美区残联副主席、热心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杜镭同志

厦门 官文捷

一大早,台资企业路达公司的门卫老远看见一个拄着铁拐、皮肤黝黑发亮的中年人,立即打开大门,恭恭敬敬迎接他的到来。这位中年人就是集美区残联副主席杜镭。路达公司管理部领导专门交待,凡是残联杜主席来本厂联系残疾人就业工作,一律以礼相待。在集美区的台外资企业,不论刮风下雨、烈日暴晒,天天可以看见他一瘸一拐的身影。由于腿瘸曾备尝求职艰辛的他,对遭遇和他同样命运的残疾人寄予深厚同情并用自己的铁拐为残疾人撑起了一片蓝天。

今年61日起,厦门市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本单位职工总数0.8%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实施后残疾人这种社会弱势群体的劳动就业形势更好了,杜镭也跑得更勤了。身为区残联副主席的他心里一清二楚地知道,集美辖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共1900人,其中已经安置的有1700人,占总数的89%。还有几百名残疾人的就业工作等着他拄拐去落实。

除了集美区残联副主席外,杜镭还挂着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的头衔,两个地方都有他的办公室,可他很少呆在办公室里。对他来说,残疾人的家中,辖区的台外资企业,有关单位这些都是他的“办公室”。几年来,他拄着单拐,往返奔走于各部门之间,使千名残疾人走上就业工作岗位。因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表现突出, 杜镭受到市政府表彰。2002101日,他作为厦门市的劳模代表赴京,参加国庆典礼,还登上了天安门,接受中央领导接见。

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杜镭最能体会残疾人的心情。去年夏天,他在灌口镇民政干部的陪同下,来到双岭村探望重残的21岁村民刘红岩。父母离异后被撇下的刘红岩智障兼肢残,瑟瑟缩缩蹲在高不过1.8米的老式石板房阴冷的墙角,腰也伸不直。房里黑洞洞潮呼呼地,没装电灯,是个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与刘红岩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已经80多岁了,生活自理都很困难,更不用说照顾刘红岩了。看到这种情景,杜镭落泪了,他当场决定为刘红岩安装电灯。说干就干,赤日炎炎的夏天,他拄着拐到几里外的五金部,自掏腰包买来电线、灯泡,又亲自请人给装上。灯亮起来了,照得这个黑屋子变了模样,杜镭开心地笑了。杜镭经常资助残疾人,为残疾人奔忙所需的费用,也全部自掏腰包。他粗粗一算,十几年来也付出几万元,区里让他报销一些费用,他总是说,“反正家里经济还过得去,就当我做点好事吧!”

在日常的工作中,杜镭看到很多台外资企业不愿要年纪较大的残疾人,而一部分残疾人则因腿脚不便无法到工厂上班。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困难,2005年,杜镭配合灌口镇政府,创建坑内村残疾人加工点。他想到台资企业义芳鞋厂加工鞋底很适合残疾人,早上送来原料,晚上就可以拿到加工好的鞋底。为了促成此事,他不顾自己一连多日被毒日头晒得头晕目眩,脸红耳赤,灌上几大杯凉茶,连着跑了好几趟。后来实在撑不住,只得到医院挂瓶。医生责怪他,中暑这么严重了才来,让他住院静养。可他一躺在病床上,面前就浮现出残疾人殷切的面容,于是又翻身爬起,不顾头重脚轻,体力不支,强打精神又出现在义芳鞋厂领导面前。面对这样百折不挠的汉子,公司经理动容了:“冲你老杜的面子,事情就这样定了”。加工部主任亲自开着车把要加工的原料送来,晚上再开着车把加工好的鞋底送走。就这样,坑内村残疾人加工点解决了30多位原来无法就业残疾人的就业难题,使他们每月有了“坐班”月收入600多元。可有谁知道,加工点建成后,杜镭又在医院挂瓶,足足一个礼拜身体才恢复。据了解,专为残疾人设立加工点,这在全市尚属首例。趁热打铁,2006年,他筹备在后溪镇也建立起残疾人加工点。

杜镭安排残疾人就业还有个“绝窍”。说是“绝窍”,其实是大多数“聪明人”不愿下的“笨功夫”。他不是简单地把残疾人塞给企业完事,而是认真搞好“售后服务”。为了残疾人就业工作,这个做事风风火火的汉子,这一次却难得地“文”了起来,隔三差五,他经常到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走访,了解残疾人就业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及时表场,对表现不好的先给予劝告,不听劝告者,给予替换。此举受到企业的欢迎,也真正地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如今,经他手安排到企业的近千名员工,除了个别害群之马,大部分都能胜任本职工作。杜镭说,良好的沟通来自于互相尊重和理解。只有真正为企业着想,才能最终赢得他们的尊重和支持。就这样,在杜镭的大力奔走下,残疾人就业工作获得大部分台外资企业领导的支持。2005年,集美全区安置120名残疾人就业,收缴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金200多万,被评为市残疾人劳动就业先进单位。其中仅台资企业厦门路达工业有限公司就超额安置残疾人35人,今年助残月,几年来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台资飞鹏企业也超额安置残疾人35人。今年上半年,截止记者发稿时,集美区又已安排80多名残疾人就业。

地址:(361021)厦门市集美街道岑东路168号集美区委报道组

电子邮件:gwj212@hotmail.com

电话:0592-8804108 6680397

传真:0592-6068372

收获感动

大连 尹萍

“或者是没有花的果实,或者是没有果实的花,但只要太阳照耀你一天,你就没有理由萎靡、颓唐!”在这个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我偶然参加了轮椅篮球队的训练和比赛,竟收获了如许的感动!

因为自身条件的局限性,成长记忆中我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脑海中对于作为运动员所付出的辛苦没什么具体概念。当朋友推荐我去打篮球时,我没有犹豫,欣然前往。真正投入到训练当中才意识到若要练出成绩,不是抱着游戏的态度就能达到目的。球队中大部分球员都是练轮椅竞速出身,无论在速度、耐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等诸多方面都要远远胜过我。训练场上,我控制住球控制不住车,控制住车球又丢了……因为大赛在即,而那种手忙脚乱、晕头转向的感觉使得性子颇急的我越来越上火:饭吃不香,觉也睡不着,渐渐地失去了心态的平和,不由得在内心深处打起了退堂鼓。加之动作不得要领,不是硌了手指头就是崴了手腕子,退出的念头就像夏季里疯长的野草一般愈演愈烈。

客观来讲,球队中其他六个人的残疾程度都在我之上;更有甚者,腰部以下基本使不上力气。本来,若要在场上跑起来,你只需坐在运动轮椅上,用绑带固定住腰、腿、脚,身体向前微倾,两手在自然下垂处握住大轮使劲一摇,然后挺起上身,腰部轻轻向前一带,轮椅就会跑出很远。但对于那些身体僵硬、腰部无力的人来说这是个奢侈动作。她们只能依靠手臂的机械摆动来支配轮椅从而带动起全身的重量。这样一整天训练下来,手臂肌肉的酸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身体中仿佛潜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大家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疲乏得吃不下饭,就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多吃一点;指甲断了、手裂口儿了,就缠上胶布坚持训练;奔跑争抢中连人带车摔倒了,起来后抹一把汗水继续奋战……那份投入、那股子拼劲儿、那种敬业精神让我汗颜的同时深深地感动!“她们能行,我为什么不行?”于是我决定留下来,刻苦训练,以备战在河南举行的2007残运会选拔赛。

就这样,在结束了短暂而高质量的集训之后我们出发了。“唱起来、跳起来,篮球的故乡和篮球的城,每一个篮球都有生命、每一个日子都很生动。啦……力量凝聚的篮球城、激情迸发的篮球城……”伴随着这曲欢快的节奏我们来到了草绿花红的篮球城——济源。迎接我们的是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那一点一滴的帮助、那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如沐春风!

这次参赛的女队共有十二支,只要打进前八就可以顺利晋级2007年全国残运会。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标。但是相对于组建多年、整日训练的球队来说,我们这群集训还不到一个月,体能储备严重不足的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那不仅仅是技、战术的较量,更是精、气、神的比试。每一个队员都受大赛气氛的感染掂量出了肩上的重任。

比赛中,要强的姑娘们铆足劲儿拧成了一股绳。虽然在进攻上我们还未能打出水银泻地般的流畅配合,但防守却是训练有素。在我们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没有给对手疯狂进球的机会。无论在场上打比赛还是在场下作替补,我的心中都充盈着满满的感动。“作为一个运动员,既然你站在这赛场上,你的身体和精神都要辐射出一种昂扬的斗志,一种一往无前、勇于拼搏的勇气;这样才对得起场外为你加油、呐喊的人们。”我们做到了,姐妹们众志成城,奋战到到比赛的最后一分钟。在对手咄咄逼人的强大攻势和盯人紧逼防守下,我们哪怕进一个球也是搏来的;不象有的弱队待到比赛结束时等着强队让球。也曾有人给我们出主意“打河南这样的强队你们根本没戏,不如先让她们进球。等她们进够了是会让你们投几个的。”“谢谢你的好意。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就有绝处逢生的机会。我们可以被打倒,但决不能被吓倒;我们可以输球,但决不输人。百折不挠、永不言败是我们的骨气。辽宁队,加油!”即使对垒这次联赛的亚军云南队,我们也没有丝毫的怯懦和恐惧。我们的如虹气势曾经让比分领先的云南队主教练数次要求暂停。尽管在汗流浃背、有心无力中最终输掉了比赛,但我们相约2007年,相约云南!我们以不足一个月的仓促集训挑战云南队成年累月的集训成果,我们进球了,这就是胜利!

我们奉献出的是一场激烈对抗的精彩比赛,对手因我们的斗志向我们致敬、观众因我们的搏杀为我们鼓掌、裁判因我们的努力而发出了以下的赞叹“你们队一场比一场打得好,进步特别快;是一支非常有希望的队伍。”从洛阳赶来看球的一位企业老板激动得语无伦次“姑娘们,我的心被你们深深地震撼了。看到你们在场上的拼劲儿,我感到自己很惭愧……你们才是真正的健全人!”够了,原来我们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如此多的人,尽管在这些发自肺腑的赞扬声中我们须要总结的还有很多很多……

互联网上无翼飞翔

运婷婷

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迅速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您在网络中畅游,感叹于虚拟世界精彩眩目的时候,是否曾经注意过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因为意外的事故失去了行走的权利,同时也失去了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东西,家庭、爱情、学业、事业、甚至自由、自信和尊严。但是挫折和苦难非但不能将他们打倒,反而成为了一种磨炼,他们的身体禁锢于轮椅,心灵却在不停地升华和洗涤,他们在互相的支持和鼓励中重新感悟着人生的价值,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在网络的天空中奋力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是一群逆风展翅的雄鹰,纵然无翼,也要飞翔!

他们是脊髓损伤者,他们的网站叫做——中国脊髓损伤者论坛(http://www.)脊髓损伤大多是由于车祸或者其他一些意外事故造成的,随着交通和道路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这些事故的受害者从此步入了残疾人的行列,他们的家庭也从此开始面临着巨大的负担和危机。人生遇到挫折总是难免的,懦弱的人倒下了,但是坚强的人却迅速地站了起来,接受现实,并努力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这就是一个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坚强者自发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网站。

他们有感于脊髓损伤患者在遭受意外而造成重度残疾后,需长时间面对心理、生理及诸多后遗症的困扰,他们渴望康复但求助无门,便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绝望中自暴自弃,甚至有轻生的倾向。为帮助他们摆脱心灵的阴影,挣脱无情的命运,让他们更加自强、自立,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也为了减少家庭及国家社会的负担,创建了这个网站。

网站自200410月成立至今,一直不遗余力地服务于脊髓损伤者这个特殊的群体。它作为一个平等交流互助的平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广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医生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喜爱。在大家的支持下,论坛也逐渐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注册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接近三千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以千计的脊髓损伤者在这里相互支持和鼓励、沟通思想、分享生活、互助学习、论坛管理人员还积极联系了众多的康复医院、康复医学专家,在他们的热情帮助下,为大家提供着专业的康复咨询服务。

网站管理员羽裳是一位来自天津的脊髓损伤患者,患病前她曾经是一名医生,经历了特殊的角色转换的她,更容易从医患两个不同的角度切实地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各方面的需要。自从2001年上网以来,她每天都坚持利用大量的时间,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鼓励和帮助大家,由于她个性开朗,擅于组织和交流,很快就赢得了众多脊髓损伤患者和医生朋友们的信任。

管理员YamEe来自海南,工商管理硕士,他是高位的颈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前是一名IT精英,曾就职国内某知名网络公司,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论坛的活动策划和所有技术工作全部来自于他的支持。去年的一段时间,网站发展速度惊人,庞大的数据库出现了错误,论坛不能使用,需要更换新版本,就是经过他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工作,才使网站正常运转,使大家能够重返这个心灵的港湾。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都使人动容!

网站的其他管理人员中,有医生、患者、家属和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他们也一直默默地为这个群体奉献着,共同爱护着这个温暖的家。在这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新朋友发出的感慨——我找到了家的感觉!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朋友用他们的热情友善和温馨的话语为新来的战友们抚平心灵的创伤。在这里,大家可以及时获得关于脊髓损伤各国研究的最新信息,国际最先进的治疗技术的介绍。网站设立了轮椅人生专栏,脊髓损伤的朋友们可以看到有着与自己相同遭遇病人的奋斗过程和成功经验,以此激起大家的决心和勇气。在这里,还可以更方便地帮助一些新患病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病情。在这里,也可以更方便地获得残障用品的资讯,了解到自己对残障用品的需求及如何使用乃至学会自己制作适用的残障用品。网站不仅竭尽所能地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的医学康复知识,而且还不懈努力地为全国各地的患者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而奋斗着。他们利用大家分处全国各地的优势,发动大家介绍各地的特产,以互相沟通,创造商机;网站还利用很多患者受过高等教育,小部分还是高校教师的优势,筹备网络家教工作,为社会尽点余力。

此外,为了让朋友们能够打开封闭的心灵,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网站在20055月举办了一次南京上海的旅游活动,让一个个禁锢于轮椅上的灵魂在春日的阳光下尽情的起舞。为了能让更多的脊髓损伤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论坛于去年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励建安教授合作,筹备拍摄一部《脊髓损伤的康复》科普影片,用于捐赠给贫困地区的脊髓损伤者,并于去年10月通过了中国科协的项目审批,相信年内可以面世。尽管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非常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但他们每个人依然有着一颗温暖的易感的心,感慨于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痛苦和无助,发动大家为贫困山区学生捐献书本,虽然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仍然希望通过这么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让那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睛绽放出智慧的光芒。

就这样,一个个坚强不屈的生命在这里相互支撑,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艰难地跋涉着,虽然他们不能用自己的双脚在人生的路上留下印迹,但是人生的价值只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与是否独立行走无关,他们一直在努力着……

追星

重庆 傅强

我原来算不上“追星族”,几年前偶然的机会应某电视台之邀,客串了几年的电视台主持人,主持和编辑《艺苑体坛》节目,让我有机会接触了许多“大腕”级的歌星、影星、笑星和体育明星。

通过采访和与这些“大腕们”的深入接触,与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朋友。这样,我也不知不觉步入了“追星族”的行列。而搜集明星的签名,与明星合影成了我一大业余爱好。我曾采访过那英、冯巩、郎平、方舒、井岗山、杭天棋等文体明星。有与毛宁、郭达、梁天、牛群、李春波、李金斗、谢晋、王铁成、陶金等50余位明星的合影。有宋丹丹、张国立、牛振华等90余位明星的亲笔签名,特别是收藏有荣获“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全体教练和队员五次集体为我的亲笔签名(80余人次)。有袁伟民、郎平、朱玲等一批明星的书信。歌星杭天棋告诉我,她最喜欢吃重庆的火锅,每次来重庆在飞机上就做好了吃火锅的准备;笑星冯巩说他来过几次重庆,对重庆的印象特别好,天气热,人也一样热情;影星方舒说她与重庆的缘份,是在《烈火中永生》的电影中扮演“小萝卜头”就开始了;歌星井岗山说他来重庆虽不是很多,但重庆歌迷给予的那份热情令他终生难忘;影星邓婕说她是在重庆大田湾附近长大的,对桂花园、山城电影院特别熟悉,而今都发生了变化、回重庆都认不出来了;舞星陶金在去逝前的几个月曾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说对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人们对他在歌舞事业上的认可,使他感到欣慰。我对陶金、牛振华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我与陶金、牛振华的合影也成了绝版。

我现在算是一个“追星族”,索取明星的签名,与明星合影,追寻明星的踪迹,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出意外,我会永远“追星”下去的,将来说不定会办个“个人追星展”什么的。

地址:(400084)重庆市大渡口区残联

她的精神感染每一个人

南宁日报记者 阿江

日前,一位满头银发、脸带祥和微笑的美国老太太来到位于广西南宁市荣和新城的“安琪之家脑瘫康复中心”,她就是玛丽女士,她选择来到“安琪之家”,是因为这里有21位同她一样患有脑瘫残疾的13岁以下的儿童,她要在这里度过难忘的一天,能够让脑瘫孩子感到快乐,对她而言是最大的幸福。

玛丽女士极其认真的观看了员工对孩子们的各种施教过程,包括拼图辨别、腰肌训练、认字算术等等,还细心的观看了孩子们的文字、绘画作业。她在指导员工们开展康复教育工作时,所使用的全都是鼓励性的语言,她总是称赞员工们“做得非常好”、“很漂亮”;而每逢遇到需要纠正的问题时,她也总是以商量的口吻说:“假如我们换一种方法,效果也许会不一样。你认为如何呢?”有一位脑瘫女孩,还不会走路,就倚在大大的海洋球上,童声稚气的称呼玛丽女士为“奶奶”,不谙中文的玛丽女士在听了翻译后,脸上露出了慈祥美丽的笑容,她马上掏出一块巧克力,作为给孩子“大胆与人沟通”的奖励。

玛丽女士是残疾人,加上年事已高,本来就行走不便,平时随身带着轮椅,但她表现得非常坚强,上楼梯时坚持自己行走;她喝水吞咽困难,就用吸管瓶饮水;她很喜欢品尝中国的饺子和茄子,就用随身带的特制刀叉进食。凡是她能够自己做的,就坚决不用旁人代劳,就连面对员工、脑瘫儿童及其家长做简短演讲时,她也坚持始终站立。这种顽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她的演讲令人感触很深

玛丽女士在“安琪之家”待了一天,其间她做了两次简短的演说,令人感触很深。以下是她演说的一些片断“我刚才给了一位可爱的孩子一块巧克力。但我想说的是,要让孩子学会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学会选择合适的事;而糖果仅仅是作为对他们的选择的奖励。”

“我就是脑瘫人士的最好例子。我的父母是天下最好的父母,他们一生都在教导我、帮助我,就像你们这些作父母的一样。”

“我建议你们,要永远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希望。他们不是残疾人,他们同所有的人一样,都是健全人,他们仅仅是肢体上、智能上遇到了障碍而已。要帮助他们坚强起来。如果我们不帮他,孩子就永远不会站起来,永远不会走路。因此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帮助他们走得越远越好!”

“我小时候不会喝水,但我坚持要喝,现在我会喝水了。我以前是软瘫型脑瘫,眼神、听力都很差;我上大学时,脖子以下的身体部位都无法正常控制;但是后来我能正常生活了。我说话发音不准,但我至少能让人听懂。后来我找了工作。上班的时候,我同样衣着整洁光鲜,很正式、很漂亮,我甚至还穿足足有4寸高的高跟鞋。我以这种最有尊严的形象进出社区,就是想告诉大家:尽管我遭遇了不幸,但我依然很聪明,很有信心,这就是我飞了大半个地球来到这里,所能够给你们的忠告。”

“我的丈夫也是脑瘫人士。但我们一家都很幸福。我会开车、会溜冰、会跳绳。我一生从不放弃,我从来都是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我从来没有去领过一美元救济金。”

“我建议你们,有些事情,当孩子们自己能做时,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要鼓励他们,告诉他们'你能做的更好’。”

“永远不要说脑瘫孩子们是傻瓜和笨蛋!”

如果你的孩子因为脑瘫,不幸受到了嘲笑和歧视,面临的选择只有一个:“带着孩子离开他们!去寻找属于你们自己的谁也没有权利剥夺的幸福!”

她的“中国之梦”让人感动

玛丽女士在她的自传体随笔《当今天变成明天》一书中提到,她从12岁起就非常向往到中国来,同中国人民交朋友。这就是她的“中国之梦”。

2000年秋天,玛丽女士接受了邀请,作为“世界之轮”的代表到中国来,向中国的残疾人免费赠送轮椅,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为“世界之轮”的首次中国之行实施了轮椅空运,还免费为玛丽女士提供往返机票。回想起58年以后才圆了“中国之梦 ”,玛丽女士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在书中写到:“我们来是因为我们是中国残疾人的朋友。我来中国不是尽管我有残疾,而是恰恰我有残疾。”

我告诉记者:“(在中国)有些人看见我的时候,会以为我是“老年之家”的成员,我想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几位中国'老年之家’的高龄老人非常想把我留在他们身边。我完成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事情。我比他们中大多数年纪大,我跨越了半个地球来探访他们。我们建立了联系,打下了基础,还交了不少新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在将来帮助我们援助在中国的残疾人。我2001年又来过一次。我计划常来我喜欢的中国……多来中国,继续为让人们彼此善待而努力。这不仅包括残疾人,还包括健全人。”

玛丽女士正在继续实现她的承诺,所以她日前再次来到中国,并来到了广西首府南宁,来到了脑瘫孩子们中间。

即将离开南宁时,玛丽女士表示,她将要做一个计划来帮助广西的脑瘫人士:如果该计划实施顺利,她将会带上200张轮椅再来南宁,免费赠送给脑瘫人士。

这就是一生充满着爱的玛丽女士。

情感驿站

何处夕阳红

大连 韩晶

近些年一直想看看夕阳,可城市里的天空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局限得没了方向,抬头看看,巴掌大的天空哪里去寻找夕阳?

记忆中的夕阳是童年的夕阳,那时随着祖父母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面南背北的村居使太阳一天的行程都可以尽收眼底,每当夕阳西沉时,西面天空的云彩像是被火点燃般红彤彤的,耀人眼目;而东面天空那几片薄云却像粉红色的纱巾,只是淡淡的几抹红晕。房上、墙上、地上、枝叶上以及人的身上,所有照得到阳光的地方,全都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这一切尽管灿烂,却并不刺目,只是给人以温柔、安谧、详和的感动。

记得六岁那年的一个午后,祖父母都不在家,家中只有我和表妹。闲着没事,我便牵着表妹,挽着两个柳条编的篮子,去房西头那片刚收割完的玉米地里挖野菜喂猪。也不知挖了多久,一抬头才发觉太阳已经往山下落了,回头看看,家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小点,急忙想往回走,可是双腿已然累得迈不动脚步了,无论如何也走不回去了。幸好表妹还在我身边,于是支使表妹快回家找大人来。表妹一路小跑的赶回家叫来了正在四处寻找我们的祖父。祖父一脸焦急的赶到我身边,紧张的问我有没有跌倒过,因为祖父知道先天不足的孙女很容易跌跤,一跌倒了便动辄伤筋动骨的,所以连累得家人整日的为我提心吊胆。当知道我只是走得太远,无力走回家时,祖父急忙心痛地伏下身子,将我驼在他宽厚的背上,迈开沉稳的步子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一边走,爷爷一边嘱咐我:“以后别再走这么远的路,家里也不用你出来挖猪草,一旦跌着怎么办?”我嘻嘻笑着应和着。小我三岁的表妹很懂事,知道姐姐的腿脚不灵便,所以也不同我争什么,乖乖地牵着祖父的衣角跟在大步流星的祖父后面跑。那时我真是觉得很舒服,感觉祖父的脊背是天下最安全的地方,我什么都不必怕了。

就在那个黄昏,祖父背着我,我背着夕阳,一起回家……

这之后没多久,我就随着祖父母返城了。没想到的是,回城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平时连个头痛脑热都没有的祖父,却得了脑血栓,病故了。一生刚强,从不落泪的祖父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为了我这个不争气的孙女竟落了两次泪,当时的影像像刀子一样刻在了我的心上。

 第一次是一个早晨,祖父由祖母搀扶着在外面散完步后回来坐在床上,不知怎么的跟祖母聊着聊着就聊到我身上来了。祖父看着我突然落下泪来,用异常凄凉的声音对我说了一句使我终生难忘的话,“晶啊,要是爷爷奶奶都死了,你可怎么办呢?”那时的我年龄并不大,但足以记得当时的情景:我扭过头看向窗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任由大滴大滴的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无声的滚落。

几个月后,祖父住进了医院,弥留之际却始终不肯咽下最后的一口气。不知是谁提议,让我去医院见祖父最后一面。当我被家人背着第一次踏进病房门的时候,只见祖父鼻腔里插着氧气管,盖着白色的被子,紧闭着双眼,没有声息地躺在病床上。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我似乎是没了思想,没了意识,只是呆呆地望着祖父一声不吭。后来听见耳边有人对我说:“叫爷爷。”我这才如梦方醒似的轻轻叫了一声“爷爷”,可是祖父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又试探着叫了一声“爷爷”,祖父还是没有动,忽然间我觉得爷爷真的是离我而去了,爷爷死了!那一刹那,我放声大哭,像疯了一样大声地呼喊着“爷爷”!这时我透过朦胧的泪眼,看到有一滴泪水正从祖父的眼角缓缓地滚落。但祖父的眼睛始终都没有睁开过。第二天,祖父便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从此,我的生命中再也没有祖父了,没有了那个每当发了工资就会给我带回许多时令水果的爷爷,没有了那个听说吃黄鼠狼肉就能长出一口好牙,便半夜三更爬起来捕捉黄鼠狼煮给我吃的爷爷。我也再没有见到夕阳。

这是一个没有祖父的城市,大概也没有夕阳。

地址:(116033)大连市沙河口区锦绣小区锦江园5-2-1-2

怀念兄长

湖南 徐晓英

9年前多病的兄长遽然离世。他躺在家对面的小山坡上已经9年了。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不过那应该是年老的人对死的感喟,对于一个只在人世活了20多年的人来说,不会有这种从容的想法。即使兄长从小就病痛缠身,但他还是想长寿的。小时候,偶有八字先生来算命,算他的命没我长,兄长总是不高兴。

兄长从小因营养不良罹患佝偻病,不是手断就是腿折,总被伤痛折磨,没过一天健全人的生活。可他走的时候,却很突然,晚饭时还好好的,吃过晚饭,说有些不适,就早早洗脚歇息,结果脚没洗完,就倒在了地上,等父亲抱他上了床,就没了呼吸。也许他觉得他折磨了父母亲一辈子,不想再拖累家人了,就遽然离世了。

兄长的去世让我想了很多,其实我对兄长总有一种愧疚,也许我只关心过他的身体,没有关心过他的心理。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治疗和教育,在别人眼里总是令人同情的对象,这才是他最痛苦的地方。他觉得自己活着只是家人的累赘,所以年龄越大,他越痛苦,到最后遽然离世。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没用了,就这样丧失了活着的乐趣。死也许是最好的解脱吧。

后来,我因工作的关系,看到过很多残疾人的稿子,他们都在艰难的人世中自强不息地求生存,我就会想起我的兄长。我对身有残疾的朋友总有一种敬佩的感情,他们的教育和生存更加让我关注。我想,他们更应该学会一些知识,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还有,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各方面要给予他们更多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及支持。

我们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关心应该多一些正常的心态才对,过分的同情和关怀对他们反而是伤害啊!其实他们也有自尊自强之心。我们肢体健全的人中,又有几个是身心完全健康的呢?我们有什么理由用廉价的同情去刺伤他们的心呢!

我心目中的晓英姐

—— 代《怀念兄长》一文作者简介

福州 马新宇

徐晓英原是团中央《辅导员》(下半月刊)杂志的编委,我是在担任《辅导员》(下半月刊)通讯员期间,与编辑部通过书信、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往来过程中认识她的。我与晓英姐虽然从未谋面,但在探讨青少年教育、心理等方面话题的书信往来中,我们成了好朋友。

记得初次与她相识是200238日的上午,我接到她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中告诉我,她刚看过我的通讯员资格申请信,想进一步了解一些情况。于是我们就杂志以及青少年教育、心理等方面话题进行了一些交流。在这次交谈中,从话筒的那头还不时传来晓英姐热情大方,充满青春活力的笑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通讯员工作通信交往中,她也逐步了解到我以及同人朋友的一些情况。因此,她对我和同人朋友写的稿件每次都认真地给予回复和指导,不断地鼓励我们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晓英姐与一些同人朋友的交往进一步加深。2002年末,乾坤大哥从广州返回家乡时,曾去过北京的《辅导员》下半月刊编辑部,见到过徐晓英。2003年春节后,乾坤大哥回到福州,谈到这事时说:“徐晓英确实是个非常热情、善良的人。”后来,在互联网上晓英姐也曾多次向我了解乾坤大哥的近况。她告诉我:齐乾坤来北京见她时,她很感动,也很想把齐乾坤留在下半月刊编辑部,但由于诸多的原因而未能如愿。

在书信等方式的交往中,我深感她热情、善良,对工作一丝不苟,经常会尖锐地指出我的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对于一些话题她敢于尖锐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与我进行“火药味”十足的争论。正是由于她的这种严格要求,我进步很快,各方面成熟很多,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20033月我被《辅导员》下半月刊编辑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同年我又有多篇时评文章在《东南快报》“东南时评”上发表,我的这些点滴进步应该说都与晓英姐的严格要求和鼓励分不开。

晓英姐不仅热情、善良,而且嫉恶如仇,对教育界与学术界的一些丑恶现象,敢于抨击和抵制。在她的倡导和影响下,《辅导员》(下半月刊)明文规定:为了防止挂号现象,署名2人及2人以上的文章,恕不发表。《辅导员》(下半月刊)还曾在“读者与海子们对话”栏目(编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栏目)中提到:有些单位公然以挂名发表文章为征订杂志的条件,被下半月刊编辑部断然回绝了,表示下半月刊编辑部决不会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现在,晓英姐虽然已经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她家乡湖南,在长沙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少儿图书。但晓英姐担任下半月刊编委期间,那种敢说真话、实话的良好编辑风格,仍被现任许多编委继承和发扬着。

活着就是幸福

天津 少戎

朋友海燕打来电话,告诉我说,她刚做完一个手术,差点就被“判了死刑”,幸亏发现及时,导管瘤还处于良性阶段,如果再耽搁一段时间,就变恶性的了。

既使结局是乐观的,听了这个消息,我还是不无震惊,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凝结在心中,久久化不开。人生无常,命运险恶。这个事实,再次让我体会:命运有时不可战胜地强大,以及生命相对地如此宝贵。

我和海燕相识,仅一个月左右,可自打沟通,就有故友的感觉。我比她大一岁,第一次见面,她就认我做姐姐。在朋友的关系中,又揉进手足之情,可想,我们最初就把情谊建立得相当贴心了。加之海燕性情开朗、心地善良,正是我喜欢的性情中人。于是我们一旦交往,就有种爽心悦意之感,彼此欣赏,彼此诚信。

友情的真挚,不在时间的长短,相互的理解、信任才是友好的根本。

一个人,一旦占据你心中一个位置,无疑他已成了你生命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如果不是你摒弃了他,你就会长久地亲近他,不舍离开他,他也是你精神、情感上的一份需要、寄托。他走了,定要带走你的情,你的爱。留下的,却是你心上一个血洞,那里流出的血,永远都无法弥补。可想,如果这样一个好友去了,那就等同于我长久处于失血的状态里。

海燕出院后来看我,还送给我一个吉祥物小挂饰。我说不清这是一件什么东西,但我非常喜欢。我想,海燕选择它,除了看上了它的式样,更看重的是坠儿牌上的两句祝福:一生平安,万事如意。海燕递给我说:我买了两个,送你一个,自己留一个,我再也不想生病了。

当然,谁也不想生病,海燕的意思是,疾病再也不要找她了,她要为自己的健康永远祝福。

当一个人健康时,他常不会对自己的身体给予关注,而往往在意活得是否开心,物质是否丰足,日子是否享受。在现实生活繁繁杂杂的事境挤压下,忽视了对自己身体的呵护和照看,仿佛身体只是用以工作、挣钱,循环往复的一个工具,忘了它和我们的生命还紧密相连,我们灵魂上的一切追求,全由它来负载运行。偶尔,我们也感到身体的某些不适,却往往不去顾及这样的警示,直至大难临头,才明白身体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尤其是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人,才真正懂得身体的重要,深切体会摶钭啪褪切腋的道理。

我早已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属于我的健康实在太短,只有婴儿期的七个多月。幸亏命运恶魔手下留情,给我留下了健康的心智。活着就是幸福,恐怕这是最令我感到亲切的话了,只要我还能思想,分析,感受和品味,我就是幸福的。不过,我也不想生病。不是害怕生病,而是怕生了病就要给别人增添负担。我已经没有健康了,请饶了我,放过我吧,我不求万事如意,只要我一生平安足矣。

生命是神圣的,她包含所有意义。

地址:300113)天津()雅安道川南里6-4-203

一枝野百合

三明 张先震

时光返回到十年前。是时,是我家最艰难的时候:我已病瘫一年,为我治病家里已一贫如洗,我之下的两弟一妹正在读书,每年需一大笔学费。而收入,仅靠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务农所得。沉重的负担,如大山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而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至今难以忘怀的一幕:一天傍晚,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从田间归来,肩上挑着一担空土箕,手里拿着一枝野百合花。母亲说,田塝采来的,真好看。先一步从山上回到家来的父亲接过花观赏一阵,洗了个空酱油瓶,把百合花养在了厅里的桌子上。

我十分意外。我没有想到,身在苦累、忧愁中的父母,会喜欢花,会有心情赏花。在我的意识中,赏花是安逸、轻松之人的行为,而一个为生计劳碌、愁苦的人,是远离它们的。意外之余,我认真想这件事情,接着我高兴起来,一直压抑的心情轻松起来,因为我由此看到了父母那颗心,那颗热爱生活的心。是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在劳苦困顿中仍怀存热爱美丽,欣赏美丽的心。

人对事物的感觉,因心情而异。一个心绪低落、精神萎靡的人,对美好的事物必定麻木,视而不见,见而不动。而一个欣赏美好、热爱美好的人,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的心中必定充满着积极的东西,比如自信、乐观、坚强等。

所以,这以后,每看到爱美的人,我就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他(她)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地址:福建将乐县万全乡万全村。

邮编:353307

电话:05982491678

Email: zhangxianzhen8@163.com

亲情无价

大连 李军

每当我坐在窗前向外张望的时候,心里的失落感就会情不自禁地溢满全身。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花花绿绿的五彩世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青春靓丽的少男少女对于我都是何等的陌生和好奇,这使我不得不面对,这个社会已经离我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模糊了。

我是一名因患类风湿病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已经很多年没有出门啦。自从八岁得病,悠悠三十载,疾病已经把我折磨得心力交瘁不成样子,这种病就是全身关节红肿、发烧,哪儿疼哪烫得厉害。全身骨骼僵硬、大小关节变形,最终导致终生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想起小时候得病到现在,如果没有家人、没有父母姐弟的不离不弃,没有这份亲情的关怀照顾,无私的付出,我想我是活不到今天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正是物质匮乏的特殊时期,人们能吃饱穿暖已经是很勉强了。我们家还要供养三个孩子念书,可是父母还是从他们微薄的工资里拿出钱来为我看病买药,四处就医。从得病到现在我吃过的药,打过的针,用过的偏方不计其数,我甚至还吃过往鸡蛋里打熊胆的偏方,花去了父母用来养家糊口的工资,可都没有彻底根治我的病。父母仍然不死心,曾去过河南、云南等城市为我求医看病。后来听同事说沈阳有个老中医用祖传秘方能治这种病,父母二话没说连夜买了火车票,我就由父亲背着去了沈阳。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颠簸,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到了沈阳,下车后先到小饭店吃了饭,然后父亲又去买返程的车票,要是看完病买票有可能买不到。我们一路打听到了那位老中医。父亲把我得病的经过详细地讲给老中医听并给他看了随身带的病志,医生给我开了药,让我们回家用药。

回家以后我就开始吃这种药,经过一段时间,果然身上的关节慢慢的消肿了,疼痛也减轻了不少,我又可以自己去上学了。以前上学都是父亲推着自行车早晨送晚上接,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可后来发现我的身体越来越胖,尤其脸部整个胀起来了。家人怀疑药里面含有激素的成分。但是看到女儿吃药以后能像健全人那样吃饭、睡觉、上学,不再受疼痛的折磨,父母也就坚持继续让我吃,一直吃了五、六年,用母亲的话说,我和父亲去沈阳拿药就像去邻居家串门一样,说去就去。

我永远也忘不了八七年初冬的一天,正在学校上课的我忽然感觉手指、脚趾、头皮发麻,不能正常写作业,只好向老师请假回了家,从此再也没有踏进学校的大门。

再后来就是四肢剧烈的疼,那种疼就像是有人在撕扯你的四肢,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昼夜不停地疼使我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晚上父亲就抱着我在屋里不停地转悠,陪着我一宿一宿地不睡觉。母亲看我疼得厉害就不停地给我摸摸腿,顺顺胳膊,可是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父母商量说不能再等了,去医院吧。

到了大连医学附属医院,医生说手指、脚趾发麻是神经末梢炎,得留院观察,先住院吧。由于没有床位,我先在观察室住下了。就这样,父母和姐姐在医院轮流陪护我,弟弟则在家里为我煎药,父亲再三叮嘱弟弟,药糊了一定要告诉爸爸把它倒掉,否则你二姐吃了会中毒的。

有时父母要上班就由姐姐在医院照顾我。我记得姐姐为了减轻我的疼痛,天刚蒙蒙亮,其他病人还在熟睡时,她就背我从医院走廊的这头走到那头,其实姐姐只比我大一岁。在我入院前姐姐为了贴补家用,利用寒假到外面批发了一些贺卡,再背上我到各个学校的门口去卖。现在想起来姐姐也真不易呀。

我终于从观察室住进了病房,因为医院有规定,病房里只允许一名家属陪护,就由母亲白天黑夜的在医院里照顾我,好在母亲单位的领导都知道母亲有一个常年生病的女儿,所以对母亲非常照顾。

再以后就是双腿下肢大面积皮下出血,表皮下面大面积溃烂。医生说这是由于我常年大量吃药而导致的药物中毒,他们对我的状况竟然也是束手无策,不敢贸然行事。后来还是父亲单位医院的医生用药物和偏方才保住了我的双腿,虽然已是伤痕累累,但家人都说我是捡回了一条命。

如今我因类风湿病在家里呆了将近二十年了,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全是由家人帮我完成,每当望着年近七旬的父亲为我操劳的身影,我就恨上天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让我的人生没有了色彩,生活没有了目标,走进了人生的绝境,还连累我的家人。

偶然间经朋友介绍,我得以拜读了大连市残联的《自强》杂志,看到里面和我有着相同命运的残疾朋友都能微笑着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勇于向命运挑战,我的心里顿时敞亮了许多。人生在世,不幸的人不止我一个,有的还不如我,可他们都坚强地活了下来,这就是对爱我们的每一位亲人最好的回报啊!

健全人、残疾人都一样。应该善待自己,善待父母赐予的生命。

地址:(116021)大连市沙河口区昌平街132303

夏天那片草地

山东 赵雪梅

男孩第一次见到女孩,是在初夏的一个晚霞如火的黄昏,站在绿茵如毯的草地上,女孩正用一双秀手轻轻的梳理着那一头飘逸的长发。女孩白皙修长,玉瓷般光洁的手指插入瀑布一样的发丝,穿梭,抖动着,那幅画面美妙绝伦,男孩陶醉在美的欣赏中,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女孩。

男孩与女孩不是同一单位的,出身也不在同一个城市,男孩是从农村考出来的,现在一家公司做广告策划,女孩是本市的,父母都是厅级以上的干部,一毕业便分配到一机关里就职了,清闲的工作,让女孩每天下班后都有时间来这片草地静静的读书看夕阳。

男孩的工作量很大,但为了能看到女孩,他每天加班加点,尽早干完一天内属于他的活,也便来到绿草地上,他只奢求一天内的紧张和疲乏在看到女孩恬静优美的身影后消失。他幻想着嗅一下女孩清逸的长发流散出的淡淡的雅香,所有事业上的挫折、异地生活的困顿和心灵的倦怠就会烟消云散,心中便盛下满满的幸福。

男孩很想能牵起女孩的手,和她在这片绿草地上一起散散步,但是男孩没有勇气第一次向女孩开口。因为男孩知道,女孩比自己优越得多,追她的男生肯定在后面排着长龙呢,而自己是从农村来的,又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在女孩的面前根本就没有力量去说第一句话。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在沉默,彷徨,郁闷中挨过。终于在一天傍晚,男孩来到这片草地却意外没有看到女孩,正在他茫然不知所措四处张望的时候,女孩好象从而天降一般站在他的身后,含笑问道:“嗨!你在找我吗?”男孩尴尬不已,窘的满脸通红,他结结巴巴地说,“哦,是的,我,我怎么没有看见你?”女孩又笑道,“你为什么要看见我?”男孩不好意思的说:“哦,习惯了,我习惯每天来这里看你。”女孩清澈的眼神里流溢着感动,抿嘴笑道“你每天来这里就为看我?”男孩低下头,轻声的说:“我喜欢看夕阳,而且这里的风景最美!”女孩有些黯然,转过身去,她哪里知道,男孩是用了多大的毅力才把口中的话咽下去的。他在等待,默默地等待着有一个时机,他能向女孩表白,能牵起女孩的手在这片草地上散步,数着风中的红蜻蜓,让爱的甜蜜弥漫整个黄昏。

终于,男孩找到了一次向女孩开口的几会。那天是女孩的生日,女孩在前一天告诉的男孩,接过男孩的礼物,手捧花束女孩在玫瑰色的晚霞里美丽得如同天使,那纤柔玉雕般的手指细腻,透明,让男孩的心狂跳不止,男孩的手克制不住的在背后摩挲着,激动的说:“让我牵你的手在这片草地上散散步好吗?”他的眼睛里燃烧着热情而迫切的火焰,但却被女孩轻轻的回话浇灭了。女孩说:“不,我现在要回家了。”男孩的手坠了下来,心也随着一点一点的沉沦。他知道女孩为什么拒绝他,在她周围在众多的追逐者中,他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可男孩没有过高的奢求,他只渴望能牵一牵女孩好看的秀手,在这片草地上散散步而已。但是女孩拒绝了他。

男孩把爱小心的收好,放在心底最深处,像生命一样守护着这份苦涩的恋情。

一年多的时光过去了,男孩要离开这个城市到别的地方去发展了,在最后告别的日子里,男孩再次鼓起勇气对女孩说:“我想牵你的手在这片草地上散散步可以吗?”看着女孩犹豫的眼神,男孩失望极了。他说:“既然不能牵你的手散步,那就让我们握一下吧!”女孩点头答应了。男孩凝视着女孩迟缓递过来的陶艺般的手,男孩的心动了动,但他最终没有握起女孩的手。只是转身他们一前一后在那片草地上走了一段路……

男孩悲伤的离开了这个城市,他找不到留下来的理由。

尽管男孩离开了这个城市,但女孩每个月总能收到男孩的来信,不同的地址,不同的季节。读他的信成了女孩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但女孩从不给男孩回信。只是偶尔这样想想,男孩此刻在做什么呢?近来过得好吗?

这样的信又寄了一年多,忽然从一天开始信没有了,女孩收不到了男孩的只言片语,女孩的心开始空了起来,仿佛一下子失落了什么。一直以来她看来毫不在乎的东西却原来对她竟是那么的重要。而那些看着她的身份和美貌在她身边存在的爱情却并不能真正带给她心灵的慰藉。在一段极度落寞的日子里她逐渐明白了,这份正在渐渐逝去的情怀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她拿出了男孩所有的来信,按不同的地址给男孩回了信,但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男孩杳无音讯。女孩茫然了,她四处打听有关男孩的消息,终于从男孩的一个老乡那里,辗转获得了男孩现在的电话号码,女孩迫不及待的打过去,铃声响了很久才听到男孩的声音。“现在,我想让你牵我的手,牵我的手在那片草地上散步可以吗?”女孩恳切的说。“我……”男孩在电话那端停顿一下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牵你的手去散步了。”“为什么?”女孩惊异的问。男孩的声音低沉而悲哀的说:“因为在一次高空作业中失事,我已失去了双腿。”

泪水,不是被鱼刺卡出来的

广西 韦雅文

端午节早上,我洗漱完毕,阿妈已把餐桌摆好了,桌上比平日多了一盘粽子。

我吃着吃着,就想到了粽子的来历: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江殉国。相传人们做了许多粽子放入江中,想用粽子喂饱江里的鱼虾,以免它们去吞咬屈原的遗体。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把五月初五这天当作节日,并有吃粽子的习俗。

我对粽子的兴趣不是很浓,倒是突然很想吃鱼,不禁脱口而出:“今天过节,要是往年,今晚我们就有鱼吃了!”因为往年我家用一块田养些鲤鱼、草鱼。每到节日,阿爸就会钓上一两尾(一两斤左右),因此,节日的晚餐就必定多了一道用鱼做的菜肴。今年我们不养鱼了,所以,想吃鱼就不那么容易了。阿妹接过我的话说:“要是有人来卖鱼,我们可以买来吃。”在我们这里,通常过节的时候会有人拿猪肉、鱼等来叫卖。因为一直下着雨,我料想不会有人来卖鱼的,就不抱太大希望地说:“但愿吧……!”

吃过早餐,我摇着轮椅进了房间。因为几年前的一次意外,我下肢瘫痪了,大多时间只能躺在床上度过。

午餐,我吃一个粽子打发了,所以没出房门,我不知道家里人在准备什么样的节日菜肴。傍晚,当我来到餐桌旁时,竟意外发现桌上有一盘令我既惊喜又惊讶的食物——鱼酥。惊喜的是,有鱼吃了;惊讶的是,鱼是从哪里弄来的(没听到有人叫卖)随后我知道,那些用来做酥的鱼是阿爸钓来的。原来,吃过早饭后,阿爸居然冒雨跋涉10里山路,翻山越岭到一个叫“龙宝山”的地方钓鱼去了。这些年,我家附近的溪流已极少有鱼了,比较远的山溪里才有,但也是不多的,大半天工夫,阿爸只钓到20来尾(总共半斤左右)。

因为我一句不经意的话,已是花甲之年的阿爸竟跑了那么远的崎岖山路,只为满足我想吃鱼的小小心愿。我想象得出他该有多么辛苦。吃饭的时候,阿爸把一个鱼酥夹到我的碗里说:“吃吧!”我吃着那来之不易的鱼肉,泪水止不住地直在眼眶里打转转……

地址:(545516)广西三江县和平乡平江屯

本刊特稿

2006年“希望救助”中期工作报告

福州 游景莹

    

“希望救助”残疾儿童康复志愿服务项目是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同人助残)与福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合作的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项目。时间从20061月至12月,服务内容是对15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志愿服务。

福建省万年青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为接受本次康复救助项目提供了9万元的资金赞助,作为残疾儿童装配康复器材、进行手术治疗、康复训练以及志愿者开展康复志愿服务活动的费用。

(一)志愿者招募、培训

1月至4月,招募志愿者91名,5名医学专家志愿者:卞正金(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副主任医师)、吴强(福建中医学院教授)、黄培青(福州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林榕光(英中耐假肢矫形器公司经理)、王少兵(福建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医师);以及86名报名志愿者。

415日至57日,从报名的志愿者中筛选出62名志愿者,分四次进行志愿者入门培训。

611日,从经过志愿者入门培训后的志愿者中筛选四十余名,参加“希望救助”志愿者专业培训,省残联康复中心王少兵医生、英中耐假肢矫形器公司林榕光经理为志愿者讲授康复救助专业知识。

(二)对既往残疾人档案进行整理,并通过进社区入户调查形式对残疾儿童的情况进行调查及核查。

2005年末至20061,同人助残组织志愿者近30人根据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个区残联提供的200多名残疾儿童名单进行第一次入户调查,从中筛选出30余户残疾儿童。(参与本次调查的是4名社会志愿者及闽江大学经济系学生志愿者)。

2006年5、6月,同人助残再次组织志愿者对筛选出的适合康复的残疾儿童家庭进行逐户走访,建立个案档案21名。其中包括15名“希望救助”残疾儿童档案和6户家庭康复志愿服务残疾儿童。

(三)组织医学专家志愿者对残疾儿童进行检查、诊断,并提出康复方案

415日在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会议室举行“希望救助”残疾儿童康复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暨专家义诊。上午,由福建中医学院吴强教授、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卞正金副主任医师、福州市第一医院黄培青副主任等5人组成的专家组为筛选出的30名残疾儿童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诊断,并提出康复方案。并确定其中15名残疾儿童:刘子宏、潘余亮、张拯、陈星辰、翁桢志、黄成彬、林佳惠、林伟根、林婷、李继玉、原叶涛、吴张玲、刘学锴、王扬武、王扬文为本次“希望救助”的受助对象。。

(四)根据残疾儿童的情况提供康复救助、“一助一”康复服务小组。

刘子宏(志愿者:张文辉 刘慧华

        邹金凤 费志明

潘余亮(志愿者:颜晓东 李冠群

        林鼎端)

张 拯(志愿者:陈梅惠 刘健林

        陈翠燕)

陈星辰(志愿者:黄高义 曾雯婧

        周艳红 过团木)

翁桢志(志愿者:林龙 韩青山 兰娅君

        林瑞发 柯素贞)

黄成彬(志愿者:苏 华 陈丹凤

        郑 洋 薛佳佶)

唐佳惠(志愿者:胡刚 王宁霞 陈娟

        陈文静 马海彬)

原叶涛(志愿者:黄而发 陈志良

        柯少奴)

李继玉(志愿者:陈瑶、过团木)

王扬武、王扬文(福建省经济干部管理学        院学生志愿服务小组)

林 婷(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志愿服务小组)

吴张玲、刘学锴、林伟根(暂时不需要志愿者)

(五)、宣传报道

1、媒体对项目进展的报道

20051230日,海峡都市报记者帅斌彬、王勋发表《榕2000多名残疾儿需救助》一文。

2006210日福州日报记者李白蕾发表《帮助残疾儿童康复期待您的参与》一文。

2006211日福州日报记者李白蕾发表。《<帮助残疾儿童康复期待您的参与>追踪之“万年青”捐出10万奖金》一文

2、媒体随志愿者入户了解残疾儿童情况,对典型个案进行跟踪宣传;

518日,海峡都市报记者马智晔与摄影记者林丹随我同人志愿者入户调查了林伟根、林彬,电话采访了丁光,并进行报道。

527日,福州晚报记者随我同人志愿者入户调查了唐莹,并进行了报道。

618日,福建教育频道、福州日报,跟踪报道了李继玉。

3、报刊宣传

《福建残疾人》2006年第5(总第38)刊登志愿者培训的报道。

《同人》2006年第四期(总第106)刊登特稿。

(六)成立督导小组对“一助一”个案追访及总结

  6 6 日,督导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进行督导小组计划,制定了“志愿服务小组评估标准细则”以及“希望救助岗位描述”

督导小组定期电话回访以及入户回访,了解服务对象以及志愿服务情况。

1812日,由督导组举办的志愿者沙龙于上午九点举行。志愿者们互相介绍了各自小组的服务情况。讨论新的更贴近残疾儿童的服务方式,以便下一步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2910日,有关残疾儿童心理问题的沙龙于上午九点举办。此次课程从人的大脑分区的角度,重点讲了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参与此次沙龙的有“希望救助”的志愿者、救助儿童以及家长。

“希望救助”志愿服务进度情况

001 刘子宏:男,199711月出生,早产造成脑瘫,一直在康复,现可行走,但不稳,右手无力,一家四口,一个妹妹,靠父亲打临时工维持,母亲在家看孩子,现在与奶奶爷爷一起住。

志愿者服务小组:组长张文辉,小组成员刘慧华、邹金凤、费志明

进度情况

7月12日刘子宏开始了康复训练。并配置了矫形器。

据康复中心王少兵医生介绍,刘子宏现在进步非常快,原来他的右脚需要掂着走,接受“希望救助”后配上了矫形器,在我们的安排下在康复中心康复,现在脚跟着地走,跟一般的孩子没有太大区别了。据医生反馈刘子宏效果非常明显。

002 潘余亮:男,19969月出生,早产32天,母亲且为高龄产妇,终致脑部功能障碍,并引起了双膝屈曲,双上肢肌张力高。无需辅助工具而能双膝屈曲行走;手工有明显障碍,还不能使用筷子;智力发展相对迟缓;说话略有含混。全家三口住在一间10平方左右的老福州当年的旧四合院中。

志愿者服务小组:组长颜晓东,小组成员李冠群 、林鼎端、王宁霞

进度情况

719,装矫形器;(2)做康复训练,将肌腱放松;(3)在矫形器的作用下,到英中耐假肢矫形器公司进一步康复。

派志愿者洪美芳心理咨询师针对潘余亮的心理问题做了心理咨询。

现在,潘余亮在做康复训练,姿势已经有较大的改善,母亲对现在的余亮充满了信心;并根据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从语言功能着手进行心理康复。从前非常内向的他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惧怕陌生人了。

003 张拯:男,19944月出生,脆骨病,人稍胖,现上小学六年级。走路时左脚会下意识往内拐。一家三口,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父亲工作维持家庭。

志愿者服务小组:组长陈梅惠,小组成员刘健林、陈翠燕

进度情况

2006625日,张拯在其家人及志愿者(陈梅惠、张文辉)的陪同下,在英中耐假肢矫形器公司技术经理林榕光的确诊后,做了矫形器。

得脆骨病的张拯非常容易摔倒,重则骨折,现在拥有矫形器之后,他走路稳当多了。

004号陈星辰:男,1998年出生,出生时窒息10分钟导致脑部缺氧,后在福州儿童医院做过脊髓松解术,可以无辅助工具行走,右足跟无法着地,上肢无功能障碍,说话清晰,言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善好。现就读于国货路小学一年级,能同健全小孩一样地学习,成绩善可。

志愿者服务小组:组长黄高义,小组成员曾雯婧、周艳红 、过团木

进度情况

2006625日,陈星辰在其家人及志愿者(黄高义、曾雯婧、周艳红)的陪同下,在英中耐假肢矫形器公司技术经理林榕光的确诊后,做了矫形器

原来右足跟无法着地的陈星辰在装完矫形器之后,原来掂着脚走路,而且走路左右摇晃得非常厉害,现在姿势有较大改善。目前仍然在康复之中。

005号 翁桢志:男,19938月出生,脑瘫,手脚无力,容易摔倒,掂着走路,主要是左脚踩不平,抬腿的最高距离不过半米。现就读建华小学5年级。三岁时看过医生,医生建议做踝关节手术,但由于经济原因没有进行,此后有做按摩,效果不错,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持续下去。

志愿者服务小组:组长林龙,小组成员韩青山、兰娅君、 林瑞发、柯素贞

进度情况

727日,到福州武警总院卞正金医生处就医。

728日,手术。部位:右腿三处,左腿两处。

817 ,做矫形器(自费)

原来要掂着脚走并且两脚交叉的翁桢志在手术之后,两脚可以分开了;而且,左脚在打开石膏之后,脚掌着地,不再掂着脚走路。现在矫形器的帮助下进行手术后康复锻炼。主治的卞医生反映手术效果不错。

006 黄成彬:男,200011月生,两个月时因发烧诱发儿麻,曾一度不能行走,后经中医学院一老中医针灸一年两脚才有知觉,方能行走,两岁时也做过一次跟腱手术,但两脚仍无力,特别是右脚已呈现出轻微畸形,走路而借助矫形器。父母外出打工,现与爷爷奶奶一块住。目前就读于家附近陆庄幼儿园,在幼儿园里的表现与正常儿童没什么区别,明年就要升小学。

志愿者服务小组:组长苏华,小组成员陈丹凤、郑洋、薛佳佶

进度情况

黄成彬在我们的帮助下,就医过福州市一医院找了骨科专家黄培清主任医生;福州军区总院骨一科符臣学主任;福州市人民医院韩大伟医生;福州武警总院卞正金医生;福州英中耐矫形器公司;为了配合家属,寻求最佳的救助方案,现在仍然在寻医当中。

007 唐佳惠:女,20025月出生,脑瘫引起双腿肌肉萎缩,只能脚尖着地走路。她一出生就被生母遗弃,现由一爱心家庭收养。

志愿者服务小组:组长胡刚,小组成员王宁霞、陈娟 、陈文静、马海彬

进度情况

2006625日星期日唐佳惠与爷爷到聂秋根医生处,决定做按摩康复,在聂医生的安排下,他的医疗康复计划为:从9月起开始进行康复,每天一次,根据聂医生所说,佳惠病情比较乐观,经过四五个月的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志愿者安排:以胡刚为组长的志愿服务小组从7月份开始,入户给唐佳惠做康复锻炼。

915日,唐佳惠将开始康复。

008 原叶涛:199610月出生,脑瘫患者,导致癫痫,智力低下,左边不能动,体质弱,非常容易感冒,每月医药费1000左右父母是永辉的临时工,现在和奶奶、爷爷、姑姑一起住在不足50平方米的出租房内,本身是拆迁户,今年14岁。

志愿者服务小组:组长黄而发,小组成员陈志良、柯少奴

进度情况

2006625日星期日原叶涛与父母到聂秋根医生处,决定做按摩康复,在聂医生的安排下,他的医疗康复计划为:从6月起开始进行康复

志愿者安排:以黄而发为组长的志愿服务小组从7月份左右开始,入户给原叶涛做康复锻炼。

717日,据家属反馈,由于夏天原叶涛不适应天气,以及公交车的冷气,经常因此感冒,因此家里决定暂停按摩一个多月,但是药物仍然坚持服用。

家人表示暑期暂无志愿者需求。

009 李继玉:9岁女孩小继玉从小由养父李继才收养。2002年,养父去世,养父的弟弟李长才带着她从桂林老家来到福州。刚下火车不久,不幸发生了,小继玉的左腿被火车碾断。

志愿服务小组:陈瑶、过团木

进度情况

200676,在志愿者张文辉、苏柳珍大姐等帮助下,继玉和她养父到在英中耐假肢矫形器公司做了假肢的模型。

志愿者经常给继玉带书去,继玉都非常高兴。

志愿者陈瑶多次带继玉外出游玩,并在平时进行学业上的辅导。

李继玉原来的假肢已经用了两年多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高,假肢也越来越不合适了。每半年,小继玉就应该到假肢中心复诊。现在,老李为了给小继玉治病,连烟都戒了,可是,现在老李的收入,连给继玉的假肢换个小配件都不够,更不用说换假肢了。现在因为“希望救助”继玉终于有了一个新假肢,她又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成长了!

010 吴张玲:女,一家五个脑瘫患者,女儿陈张玲各大医院也都去过了,但是由于是遗传治疗效果不佳。

进度情况

200663日,张玲在其家人的陪同下,在英中耐假肢矫形器公司技术经理林榕光的确诊后,做了矫形器。

620日左右,志愿者沈晓娜给吴张玲做考前辅导,四次,每次2个小时。

吴张玲是一个相当活泼的孩子,可是脚的不方便总是让她与正常的学生生活脱节,下雨时,当别的孩子可以奔跑着回家的时候,她只能一个人掂着脚走,默默得被雨浸泡,一不小心就又会摔上一跤。现在在“希望救助”的帮助之下,装上了矫形器,这样她的脚不再掂着走了,也许奔跑对于现在的她还是一个奢望,可是走路稳当一点,少摔一跤,对于张玲来说都是一个新进步!

011 刘学锴: 男,19991月出生,脑瘫,生活不能能自理。父母都是农民,父亲依靠给别人打点零工赚钱养家糊口;母亲也是一位残疾人,平时主要在家带小孩。每月有330元的低保。

进度情况

2006626日,学楷在其家人的陪同下, 经由福建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治疗专家王少兵再次确诊后,开始在中心接受治疗。

快七岁的学楷原来只能每天由母亲抱着活动,现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他已经能够自由得爬行,而且还能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目前他仍然在康复之中。

012 林伟根: 男,1991年生,先天性的重症肌无力,非常胖,移动很困难,整天困在小床上;哥哥也是重症肌无力患者;母亲57岁,父亲60岁,下岗;有一个妹妹,在上小学。全家靠一家靠杂货店支撑。

进度情况

720,张文辉与市志愿者协会商讨送轮椅与换显卡并上网事宜。

013 林婷:女,19921月出生,脑瘫引起双下肢残疾,用矫形器,智力有一定影响,现在台江育智小学就读于二年级,一家四口,低保户。今年年初父亲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经济情况非常不好,现在靠母亲帮忙带孩子补贴家用,有一个念小学六年级的弟弟。原来由我们资助的矫形器,经过两年的磨损,不仅反复裂掉而且太小。如今更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一直没有配新的矫形器。林婷的出行也非常不方便,上学都是母亲接送,可年龄的增大体重增加,母亲接送她也相当困难。

进度情况

2004,林婷就已经定为我们长期帮助的对象,并免费给她装了矫形器、助行器,医科大学的学生为长期配对的志愿者,一直坚持到现在。

矫形器修了多次,如今无法再修,但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一直没有配新的,现在林婷很久都没有用矫形器了,行动非常不方便。

现在在“希望救助”项目的帮助下,913日林婷将去英中耐假肢矫形器公司,做一副新的矫形器。

在我们志愿者近三年的帮助下,林婷从原来的只字不识,到后来读书写字画画,都倾注了许多志愿者的汗水。林婷原来就读于一般的学校,可是学习一直跟不上,在我们的建议下,现在就读于“育智学校”,如今在校学习优秀。

014015 号王扬武、王扬文:男,双胞胎,患(痉挛性)脑性瘫。1990730日出生于三明市宁化安远乡。由于脑瘫,导致肢残,表现为手脚萎缩,到两岁时还不能独立稳坐,更谈不上自己行走吃喝。父母为农民,家庭贫困,但仍然四处求医,举债数万元。去年已是15岁的两个孩子仍然不能自理,双脚曾剪刀步态,小学即将毕业就要升入初中,在读小学时都要每天接送,现即将升入离家4公里远的中学,上学成了新的难题。直至200510月份,在省肢残人协会的组织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双胞胎兄弟接受了在北京的手术,于20062月份回到福州,在省康复中心康复。医生建议:配合矫形器。

进度情况

20058月,王扬武、王扬文就已经定为我们长期帮助的对象。在我们的帮助之下,募集多方资金,引起社会关注,最终在社会的力量之下做了手术并进行康复训练。

20062月份,我们志愿者(福建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组成服务小组进行志愿服务。

现在在“希望救助”项目的帮助下,20068月,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给小文送去了助行器。

200694日,在“希望救助”项目的帮助下给小文做了矫形器。

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将在“希望救助”的帮助之下,再送一副拐杖和助行器给小武。     

现在的小文、小武,康复情况不错,小文相对更好一些,行走能力较好。另外在自理能力上兄弟俩有较大改善,原来连厕所洗澡都要父母全权帮助,现在可以自行上厕所,甚至洗澡了。小文先用上了助行器,特别是用了矫形器之后,原来萎缩得弯曲的脚可以站直起来了。而小武还需要锻炼一段时间也可以用助行器了。

颜小东,为潘余亮的志愿者队长,能站在家长的角度为整个家庭考虑。及时发现问题,例如,从治疗过程中,小东看出家长对未来的康复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以及余亮在心理上的障碍,于是,小东积极与医生沟通,从多种康复方案中尽量找到最佳治疗方法,明确未来的治疗方向;并且向我们申请心理老师入户辅导。考虑到经济以及交通的原因,小东从医生那里学习康复锻炼方法,指导家长在家进行康复,并争取到了去英中耐免费利用其器材进行康复的机会。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让孩子全方位康复救助。

陈 瑶:李继玉的配对志愿者。继玉是一个非常缺乏朋友,但是又非常希望得到交流的孩子。当陈瑶得知继玉几乎从不出门的情况之后,多次带着她去公园玩,并经常与继玉进行电话沟通,即使是在最炎热的夏季,她也没有停止家访的脚步。陈瑶付出了比许多人更多的汗水,现在的继玉比刚看到她时活泼多了,这些点滴的进步都述说了志愿者陈瑶的辛勤。

苏 华、薛佳佶:两人为黄成彬的配对志愿者,对孩子非常负责,为了慎重选择医疗方案,她们带着孩子与家长到福州市一医院找了骨科专家黄培清主任医生;福州军区总院骨一科符臣学主任;福州市人民医院韩大伟医生;福州武警总院卞正金医生;福州英中耐矫形器公司;为了配合家属,寻求最佳的救助方案,现在仍然在寻医当中。苏华老师带着小侄女与成彬成为朋友,增加成彬的沟通能力。

丰富志愿服务生活

811日我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带着9名“希望救助”的孩子以及家属来观看了由福建省文化厅与福州金色年代传播有限公司举办的童话艺术节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孩子,家境贫困,行动不便,平时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童话剧,像脑瘫双胞胎兄弟小文、小武,出生于贫困的山区的他们现在靠社会救济在康复治疗之中,出行靠轮椅,行动十分不便,这是两兄弟第一次看童话剧,显得兴奋极了!还有截肢女孩李继玉,与养父相依为命的她平时足不出户,今天她是看得最认真的一个。

我们的这些残疾孩子,平时身处疾病与贫困之中,与同龄孩子相比失去了许多应属于他们的快乐。手术、矫形、假肢、康复训练……他们每天面对的是这样残酷的字眼和冷冰冰的仪器。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找回属于孩子的快乐,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也应该像蝌蚪一样自由得成长,他们也应该有童话般的梦!        (主笔:游景莹)

福建省肢残人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

福州 吴耀环

200685日上午,福建省肢残人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福建行政学院培训中心举行,大会的主要议程是:通过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协会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

首先由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杨小波副理事长向大会致开幕辞。他感谢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对残疾人事业的长期关心,对省肢残人协会注册登记的支持;他充分肯定了省肢残人协会在过去十几年扶残助残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希望登记后的省肢残人协会按照朴方主席“三个活跃”的要求,在省民政厅和省残联的领导下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广大肢残人的切身利益,更好地为广大肢残人服务。接着,福建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林珍瑞局长向大会宣读成立批文。省残联组联处廖案上处长代表主管单位对省肢残人协会注册登记表示祝贺,对协会工作人员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表示省残联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协会工作,并希望协会按照规定,大胆开展工作,促进我省残疾人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大会由刘懿主持。会上,受注册登记筹备组委托,赵小瑜作了协会注册登记的筹备工作报告,徐世元宣读了章程草案并作了章程草案说明。

出席大会的会员代表共43人,分别来自九个地市,他们中有残联干部、研究员、工程师、会计师、作家、厂长、经理等。大会一致通过了协会注册登记筹备工作报告和章程。大会通过举手表决,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23人。随即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9人,并选举赵小瑜为福建省肢残人协会主席,李光泽、徐世元、刘懿、冯作友为副主席,张文辉为秘书长。

新当选的福建省肢残人协会主席赵小瑜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十几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规划:一是要树立“同人”品牌意识,以项目带动协会工作;二是抓好协会自身建设,提高民间组织运作能力;三是结合《中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和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的制定,加强对有关残疾人法律法规政策的督导;四是弘扬志愿精神,关注困难残疾人,助其自助。

会议在热烈祥和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会后,福建省肢残人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福州 吴耀环)

无声世界

聋人作家李圣元的两段姻缘

张培昂

山东聋人作家李圣元,家住济南郊区孙村镇,6岁时患病耳聋,此后经过艰苦努力逐步掌握了文化。年纪大了后,又开始学写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小小说开始见报,1983年,他的小说《认亲》,在《中国聋人》杂志举办的全国聋人文学征文比赛中得到唯一的一等奖,接着散文《不熄的灯火》又获得全国聋人文学创作一等奖,散文《李花魂》被收入《济南八十年代散文选》,至今,他已写下50多万字,2001年,他又出版了《爱情孤岛》一书。

1996年,李圣元54岁,《我的地平线》出版后不久,他的妻子因患喉癌去世。此时,他在孙村镇一家玻璃制品厂上班,主要负责企业宣传、文档管理。

200089日,他收到来自济南的一位陌生女子王华的来信,她说自已42岁,未婚,为酷爱写作,工作都丢了,她在信上说,李圣元写作的成功,是她“希望之星”。815日,她出现在正在上班的李圣元面前,并在孙村镇住了一晚,次日,她就把自已的身份证和结婚登记介绍信交给李圣元,说几天后就回来和他结婚。19日,她果然带着一面包车嫁妆来到孙村镇。在她决定来前,李圣元曾在信中向她再三说明他与她之间年龄、学历、生活状况等都存在巨大差距,请她慎重考虑,但她一直表示不在意。

国庆前,王华来到孙村镇已经十来天了。和刚来时迫切心情相比,她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她提出两人各住各的房间,先合作出书再谈论婚嫁。

他们之间的情感似乎由一纸新书的征订单联系着。随着李圣元新书计划的推迟,王华对他越来越冷淡了。20001022日,在经历了75天恩恩怨怨后,王华又带上自已的嫁妆离开了孙村镇。

2001年夏天,李圣元写的新书已基本完成,这时,他收到一封来自湖南新田县的信,是一位女的名谢华岚写来的,信上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起码我有爱你的权利”。信上还附有她的一张相片,李圣元回了信,此后,她一个月一连来了15封信,李圣元回了7封信。得知这事后,李圣元的同事电话约她来济南,几天后,李圣元在火车站接来了风姿绰约的谢华岚,一见面,双方印象就十分好。谢华岚来了后,把李圣元堆积的衣服全部找出来,一件件清洗干净,把他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在他下班前又把饭菜给做好。而且在李圣元拿不出印第二部书的钱时,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已积蓄拿出来,全力支持李圣元。

苦尽甘来,他们都觉得谁也离不开谁了,于是登记结了婚,

然而,昏后生活并不如一些人想的一帆风顺,四年之后,他们婚姻又陷入新的危机。

谢华岚早年在广东开了一家快餐店,由于只有她一个人整天里里外外忙着照顾生意,结果染上了一身病,母亲劝她把饭店转让出云,找个人嫁掉算了,这时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李圣元和他感情生活的文章,在这个把“作家”看得十分神圣的南方女子心目中,认为“嫁给作家就是幸福”。正是这个念头,使她义无反顾的来到济南。

两人结婚头几年时间里,生活还算和谐,李圣元的工厂给谢华岚安排了工作,两个人月收入加起来有一千多,虽然紧巴巴的,但还过得去,生活安顿下来以后,谢华岚还把老家年近七旬的老母亲也接过来了。

然而,李圣元退休后,收入从每个月五六百元降到只有三百元;不久前,谢华岚也意外失去了工作。这样,一家三口就靠这三百多元维持,根本不够,何况李圣元和谢母都有病,都要吃药,这一来家庭经济就陷入困境,为此,谢华岚的母亲养了十几头肉鸽和几只鸡,还建议李圣元到镇上摆摊增加点收入。

但李圣元子女对此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父亲已退休就该安度晚年,不该再为生活操劳;谢华岚该想办法养活自已的母亲。子女的反对,使李圣元左右为难,而谢华岚作为一个外地女子,在当地又找不到工作,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显然,对她来说,要么尽力苦撑下去,要么放弃这个家庭。她说能有个工作就好了,但她也知道这不容易。

据知道他们家情况的人说,最近他们在闹离婚,这可能与家庭经济有关。

聋人和手机

福州 丁佑

只要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现在聋人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聋人,差不多人人都有手机。他们使用手机上的“收发短信息”功能,和聋友联系十分方便。好多地方的移动、联通公司也都推出了“爱心卡”,各地爱心卡不尽相同,但大多都是摘去语音通话功能,专用于收发短信息,发300条只收5元或更少,接收免费,对聋人十分方便。今年春节,我收到各地聋友拜年短信一百多条,有的友人比我还多,近二百条。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事。

聋人由于听不见,在使用通讯联络上有不少限制。早年时候,主要就是写信。但邮递从甲地到乙地,最快也得一两天,迟就十天半月。如果有急事,写信往往来不及。另一个办法是发电报,这比写信是快多了,但电报是按字计费的,一条电报至少也有十个字,加上地址,发一次往往要四五元,比那时仅要几角钱的邮费高出数倍甚至十倍,在经济上是个很大负担,所以聋人非不得已很少发电报。

电话在城乡普及后,许多人家装了电话,健全人联系方便了。可是这类设备对聋人没任何作用:听不见,无法用。有时非用不可,就得“弯弯绕”,写下自已要说的话,托健全友人代挂;对方健全人收到后,打手语或写字给收电话的聋人看;收电话的聋人如有回音,再请健全人告知大电话的健全人,转告打电话的聋人……这么做,麻烦不说,还极容易误听误传。不错,那时还有传真电话,但它售价、初装费、月租费都很贵,传送麻烦,在聋人中还不普及。

二十世纪末期,早于手机的流行,有一种“寻呼机”,它能接收电话,显示在液晶屏上,收到电话时,有铃声或震动告知机主。这种寻呼机那时十分流行,好多聋人腰间都挂有一架。但这机有个极大缺点:可收信息而无法发信息。如果收到信息后要回电,只有找附近电话机托人挂回去才行。这么“单向流通”,无论对健全人还是聋人都十分不便,所以当手机流行后,它就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昙花一现的“过客”。

手机是在二十一世纪初逐步流行起来的,那时手机还不普及,原因很简单,一因贵,二因笨重。最早的手机叫“大哥大”,有半块砖头那么厚,带在身上非常累赘。2000年开始有小型手机进口,但价非常贵,功能也很单一。为推动聋人使用手机,2001年中残联曾会同移动公司向全国部分聋人赠送一批诺基亚8210型手机,这型号在当时是相当新式的,因为那时的一般手机型号都还又大又重,诺基亚那时主要机型还只是3100

应该承认,在二十一世纪初,不少聋人对手机的重大作用还不很了解,认为“我们聋人听不见,要它无用”,所以这批8210有相当一部分被送给亲友,我也是其中之一。等到我们明白手机对聋人的重大意义后,才后悔不及,另外买回别的手机使用。

手机在聋人中普及也是近几年的事。在20012002年,聋人拥有手机还不是很多,如大约有500个聋人的厦门市区,当时大概还只有二三十人拥有手机;但到2005年统计,厦门除了没文化无法看手机的少数聋人外,聋人几乎人人有手机,有的还有二架,普及率达到90%以上。福州登记爱心卡的名单也已有近三百个人。而且聋人手机也在更新,从过去的黑白屏换成彩屏,从过去只能记录几十个电话号码提高到可记录四五百个电话号码,从过去一次只能发出70个字发展到可一次发出150字甚至四五百字……可以说,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聋人也在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在一切现代化信息交流手段中,应该说,手机是最适合聋人使用的,也是能最快传达信息的,它已成为许多聋人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

首先,手机发送没有地域限制,全国都可交流;其次,打去立即显示,速度很快。这两点都非常重要,特别在如接送站这类事上是如此,手机的作用无可代替。20059月我到上海开亚太聋人年会,出了虹桥机场却不见接站的友人,我挂手机后,才联系上他们。原来虹桥机场有AB两个出口,我不知道,在A出口等接站人,而接站人却在B出口等。若不是有手机沟通,我怕要满心焦急一直等下去了。

生活中总有许多突发事件,如临时要召集开会,某个会原定在A地开临时因故改在B地开,某聋人因急病急需派人送医院等等。这在过去,在同一市县内的,往往只好由人骑自行车一一通知,费时费力;另一办法是挂电话,请健全人转告,这也并不好,有的聋人家并无电话,也有的健全人收了忘记转告,都会误事。手机在处理这类突发事件上得天独厚,一条短信息发过去就搞掂了。2004年,福州市聋协助残日活动原定在五一广场办,但到临办前一天,广场因另有任务不能开放,福州市聋协几个负责人研究后决定改去凤凰社区。但这突然更改好多聋人都不知道,于是立即由几个聋协骨干分头发短信息通知。第二天,除几个没有手机的聋人仍然去五一广场扑个空外,大部聋人都集中到凤凰社区,活动顺利进行。那些没手机的聋人从这事中也明白了手机的重要作用,有不少人在这之后都新添了手机。

这么多聋人用手机,自然是十分值得高兴的事,但从我使用中,感到也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要与爱心卡配套使用

手机与卡,有如枪和弹,光有枪不行,光有手机叫“裸机”,也派不了用场。但并非一切手机卡都适合聋人,现在一些手机卡是双向收费的,打一次收一次,价位都相当高;有的卡如“全球通”就是你一个月都不使用也得交月租费,聋人负担不起。所以聋人手机普及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是实行了“爱心卡”的地方,如上海、广州、杭州、厦门、福州等,各地“爱心卡”标准各异,大多是每月5元可打300条或500条,收电免费,这对聋人来说很适合。而且爱心卡都是摘掉语音功能的,用这打不了口语电话,健全人想用爱心卡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第二,健全人要学会收发短信息

聋人与聋人交流,用手机短信息没问题;聋人与健全人交流,就要看健全人手机有无收发短信息功能,健全人自己会不会收发短信息。前者比较简单,现在新式手机大概都有这一功能;后者就因人而异了,有的健全人太习惯于一拿起手机就往耳边撂,不大会用任一种输入方法组字发短信。所以有时我们发短信给健友,他收是收得到,但回不了信,甚至一些残联工作人员也不会发短信息,要通知聋人开会还只有给聋人家人或单位挂电话。我认为对其他健全人不必苛求,对搞聋人工作的残联同志尤其是组联处同志,最好学会一项中文输入,以便掌握这种与聋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可喜的是,有不少残联工作人员已做到这点。

第三,开发适合聋人用的手机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复杂,诸如可以拍照,可下载铃声,可收听广播音乐、有的甚至可以下载电视节目……不过我认为这种“高精尖”,都不大适合于聋人,因为性能越是复杂越易坏,价也越贵。现在聋人最迫切需要的倒是希望能开发一种简单化的,只能收发短信息及具备一些必要功能(如可发呼叫SOS、可以拨114急救电话等)的手机,这种手机因为功能简单,成本低,大概200300元就行,可以大大减轻聋人负担。据说,在日本就有专门为特定人群提供的福利手机,但不知是否专门为聋人制的(另据报上报道,诺基亚、摩托罗拉已开发一种只有收发短信息和打电话二种功能的手机,只卖300元一部)。另外,我还建议厂家开发一种供文盲聋人使用的手机,用图或手语图来表示意思,如“开会”、“吃饭”、“回来”等等。因为手机现在对聋人中文盲半文盲还是没什么用,如果不掌握起码文化,字看不懂,仍然根本无法使用。而聋人中文盲半文盲不在少数,几乎占了一半以上,需要特殊的手机为他们服务。

此外,使用手机的聋人,自已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不要随便去答复“中奖通知”“惊喜消息”之类骗人的短信。有一位聋友就是相信了一条短信讲“发短信中大奖”,先后发了几十条,结果一分奖拿不到,信息费就花了一百几十元(他不知这短信按字收费,每字二角);另外如“动感地带”“彩信服务”“移动梦网”等也不要随便答复,收到最好立即洗去,否则话费会成倍增加,一个月5元根本不够用,因有的彩信一条就要2元。

二、发短信息最好在信末署上名或姓,让友人知道你是谁。我经常收到聋人短信,信末没名,只有手机号。但我聋人友人有几百个,手机号也有一百几十个,全记住不可能,往往不得不查一下手册,看是那位聋友发的。其实只要你在尾署个姓就好。所以我无论给谁发信尾全署“丁”,从无遗漏,这也是给友人方便。另外,如果手机换了号,要立即通知友人。

三、多通过收发短信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现在聋人中文化高的比较少,不少人遣词用语不达意,有的想“藏丑”,就尽力少发短信。其实这没有必要。只有通过多发,多收,从中学习,才能逐步提高自己。

同人论坛

关于落实残疾人免费乘车优惠政策的探讨

福州 赵小瑜

199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公共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方便和照顾;其随身必备的辅器具,准予免费携带。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199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对全省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更进一步规定:“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可免费搭乘市(区)内公共交通工具;对探亲、入学、治病的残疾人,在本省范围内,凭残疾人证并持乡、镇、街道、单位的证明,公交部门可减免50%的车船费。”

但十几年过去了,全省仅泉州市、龙岩漳平市、漳州诏安县真正落实了“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可免费乘市(区)内交通工具”,且泉州市做到由泉州出发的“探亲、入学、治病的残疾人,在本省范围内,凭残疾人证并持乡、镇、街道、单位的证明,公交部门可减免50%的车船费。”其他各地都是有条件地执行了这一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且受益残疾人少,据粗略统计,全省真正享有此优惠政策的残疾人大约仅五六千人,对多数残疾人来说“凭残疾人证可免费乘市(区)内交通工具”还只是政府一张没有兑现的支票。对此残疾人反映强烈意见很多,多年来各地残联不断积极主动与当地公交部门协调,采取了一定的落实措施,但收效甚微。

如厦门残联2005年与市财政、公交集团达成协议,为残疾人办理乘车卡,其中除精神病残疾和智力残疾一、二级,肢体一、二级不能办证外,残疾人自负年票价700元的20%,公交承担30%,财政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支付50%,保险费一年15元由残疾人自负。这样每个残疾人每年办一张证需自负155元。至20066月共底办了1832张残疾人乘车卡。

三明市于1997年与市公交公司协调,规定五类残疾人中除智力及精神病因安全问题不能办理免费乘车卡外,其它均能办理残疾人免费乘车IC卡。目前已办理免费乘车卡残疾人444人。

南平市残联与市公交公司多次协调,但只给了300个的免费指标,每人每年还需交40元人身保险费。武夷山市经过与公交公司多方协调,200561日起凭残疾人证可以减免50%乘市内公交车。建阳市经过多次协调以及人大代表提案等均无法得到落实,目前只有西门小学特教班28名残疾学生享受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待遇。

龙岩市中心市区、永定县、长汀县为在城区居住或就业的盲人、下肢残疾人办理免费乘车证,2006年龙岩市区办理免费乘车证残疾人931名,永定、长汀分别为27人、25人。

福州市与公交公司协调结果,只为120多名盲人办理了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免费卡,其他残疾人均没有享受免费优惠。

漳州市区残疾人凭残疾证在市区范围内半价优惠;如果要全免需要交一年3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

宁德蕉城区只有部分残疾人乘坐市内公交车有减免。福安市、柘荣县持残疾人证可免半票乘坐市内交通工具。周宁县持残疾人证可给予减免20%车费,二级以上肢残人和盲人凭残疾人证可免费搭乘市内公交车。

莆田市残联与公交公司、建设局、老龄委等有关部门召开三次协调会议,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残疾人乘市(区)内公共交通工具均无减免。

“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可免费乘市(区)内交通工具”这一政府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各地残联在与公交等部门协调过程中,公交部门都强调企业运营困难,承担社会福利繁重,而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且目前许多公交企业都由个人承包了,因此要给予残疾人免费乘车优惠有困难。

情况确实如此吗?

残疾人免费乘车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压力?厦门规定精神病残疾和智力残疾一、二级,肢体一、二级除外,其他残疾人每年交155元可以办理残疾人乘车证,此证在全市范围内通用,而来办证的残疾人仅1832人;同比厦门市区老年人免费乘车证,虽然不需要交费但限制在市区范围且有限制路线,来办证的老年人约1.7万人。残疾人乘车人数大约不足老年人乘车人数的十分之一。三明规定智力及精神病除外残疾证可免费办理乘车证,但办证残疾人也仅有444人。虽然厦门、三明对残疾类别有所限制,但从厦门、三明残联办证以来没有残疾人反映需要办乘车证而被限制这一情况看,精神病残疾、智力残疾以及重度肢体残疾能够去乘公交车的也在极少数。因此,如果说现在多数公交公司是亏本经营,那么可以说这经营压力不是来自残疾人。

残疾人总数约为老年人的一半,但为什么残疾人乘车数这么少呢?我分析有几个原因:一是公交车站与站之间的距离对于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来说是个不算短的路程,因此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极少会选择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比如肢体残疾人出行更多选择的是自备的三轮代步工具。二是目前的公交无障碍建设严重缺位,车站没有语音提示,盲人即使找到车站也很难辨别驶来的公交车是几路车;没有低位门和轮椅位置,肢体残疾人上下车困难重重;多数公交车内没有字幕显示,聋人除非是很熟悉的线路,否则是否到站了也搞不清。三是目前的公交车多数很拥挤,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要挤上车难,上了车未必有人让座站着又很不安全。四是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无障碍设施建设还很差,不是为了上班等必须出行的情况,残疾人一般不怎么外出。五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包括智力残疾、精神病残疾以及重度肢体残疾人等,外出就更少了。总之,目前残疾人的总体出行率还是非常低的,实际上有许多残疾人一辈子也乘坐不了公交车。此外残疾人中老年人占很大比例,特别是听力残疾,年长的居多,他们已享受了老年人的优惠。

现在全省各地已基本实现了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区)内公共交通工具,仅福州市今年就办了8.5万老年人免费乘车证,而为什么仅占乘公交车老年人十分之一的乘公交车残疾人的免费乘车问题反而障碍重重呢?福州市能为8.5万老年人办理免费乘车证就不能为8.5千残疾人提供免费乘车优惠吗?

公交企业个人承包就可以不尽社会义务了?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是法律和政府法规赋予残疾人的福利权利,公交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事业,有独特的运营特点,不仅要保证企业的运行,还要负担社会公益义务,因为它占有了城市的公共交通资源,享受了政府给予的线路专营的优惠和特权,因此就应当担负起政府应当承担的部分社会公益事业职能,就得尽这个残疾人、老年人免费公交的义务。即使公交企业由个人承包了,也同样要履行社会公共义务。公交公司过于强调企业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义务,是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忽视,是没有尽到政府给予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事业职责。

但归根结底,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权利的实现是政府的职责,残疾人的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得到落实,是政府未尽到职责。多年来政府虽然通过财政、税收及交通政策上的支持,以低于或等于运输成本的票价,向乘客提供主要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的客运服务。但由于政府对公交政策性亏损予以的补贴有限,甚至补贴没有到位,造成了公交企业经营困难。政府的核心工作就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这是公众考核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公交车虽小,是一个窗口,从中可以折射出执政者的服务理念。政府对出台的政策督导不力,而且配套扶助措施没有跟上,致使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需要买票,这不仅是政府服务理念的落后,也违反了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违背了政府对残疾人的优惠承诺。

残疾人、老年人在市区免费乘坐公交车,是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老年人的一种关怀,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标志。政府规定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可免费乘市(区)内交通工具的目的是降低残疾人的生存成本,是法律法规赋予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权。随着我省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提高,我省经济也持续保持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786.8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31.85亿元,可比增长18%。这一经济发展速度为残疾人、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今年3月,我们再一次看到政府为公众福利做出的努力。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省物资局等8个委厅局《关于优先发展福建省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明确:“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承担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军人优待乘车,成人和学生持月票乘车等)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今年5月有,建设厅《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优先发展福建省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提出“初步建立规范的经济补贴政策和公共交通财政补偿机制。”“属于政策性亏损和承担社会公共义务(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军人优待乘车,成人和学生持月票乘车等)的支出,要制定合理、规范的公共财政补偿政策,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分发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使更多的人享受福利同时又兼顾公平的社会福利体系将逐渐建立并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府规范的经济补贴政策和公共交通财政补偿机制的建立,残疾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的政府承诺将很快能够兑现。

但对于《实施意见》中提到的“推行老年人优先、残疾人等先乘车群体计次电子化票证”的做法,我以为值得商榷。依照残疾人保障法和省政府优惠残疾人政策,残疾人免费乘车都不应该受到地域限制。山东的陈光诚,唐山市4名盲人按摩师贾秀海、董庆柱、孙敏、魏建贵,杭州的童丰都打过类似的官司,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为真正体现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为方便更多的残疾人,应当确保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可以享受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的优惠。同时,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加大对公交设施的投入,要考虑采取有利于残疾人的特殊交通设施,让残疾人与其他人员一样有同样的权利来利用公共交通服务和设施,让公交优先能够惠及更多的残疾人。

做一个和善宽容求实的人

河南 刘耀克

人”字一撇一捺,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把人字写好并做一个真正的人确非易事,我们的老祖先把“人”字造成一撇一捺,大概是要向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人在社会中是需要相互支撑、沟通、协同的,也就是今天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吧。

而一个人若想很好的融入社会,进而做出较出色的成绩,愚以为,为人和善、宽容、求实是必不可少的。相信这三点也是做人所必需的基本准则。

所谓和善,中国人历来提倡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平共处、和平解决、和谐社会……突出显示了和的重要性。善待别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周围的一切人和物,具体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应该是待人接物和气善良,为人中平,善解人意、热情大方,态度和蔼。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择善者从之,择不善者而改之。善念为准,慈悲为怀,但其前提是事理通达,唯有事理通达的人才会心气和平。综合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产生和积淀,无缝合和是其精华与核心的所在。

宽容是一种美德。有容乃大,无度不丈夫。江海之所以为大,广纳百川也。环宇之所以广博,拥有九州也。古人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说的就是宽容。没有宽广的容量,为一点鸡毛蒜皮,蝇头小利便斤斤计较,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的人怎堪称大丈夫?宽容就是要眼里容得下沙子,肚里得装下几斤糠,能广纳言,博采众长。北京大学的校训里说的:兼容并包。肚子能容天下事,长江东海航大船,做一个大丈夫、做一个有宽广胸怀的人,有容忍之量的人。

求实。什么是求实?求实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一是一,二是二,脚踏实地,石磨砸碾盘——石(实)打石(实)。求实就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铁面无私、一律平等。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求实还要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迷信、盲从别人,别人敢做的事我也敢为,别人不敢为的事我敢为;别人做过的事我要重做,得出自己的,切合科学的论断,说简单一点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求实就是要靠自己,流自己的血,滴自己的汗,自已的事情自己干,不依赖别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科学出发。求实就是诚实、诚信。信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做一个可以让别人充分信赖和依靠的实实在在的人。凡是求实的人都是“傻瓜”。“聪明人”例外,相信“聪明人”只会聪明一时,而不会聪明一世,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那就是把自己挤进死胡同。

然而,要做一个真正和善、宽容、求实的人,确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充实、改变并超越、战胜自己,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地址:(462002)河南省漯河市长江路东段39号三剑客奶业包装车间 

向蚂蚁致敬/

三明 西风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有自己生存的技能与优势,不管这种生物是高大还是柔弱,它们生存的勇气与智慧,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值得我们人类学习与借鉴,并从中感悟到一些深刻的思想。可以肯定地说,蚂蚁是地球上最弱小最不起眼的生物,但它们的生存勇气与精神,却是我们玩味不尽的,蚂蚁值得我们投去钦佩赞许的目光。

蚂蚁的负重勇气。一只在地面上缓缓爬行的蚂蚁,它的实际重量会不会有一克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是极为弱小的生命,有时候弱小到我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我们侮辱或威胁一个人时,会蔑视说踩死你比踩死一只蚂蚁还容易。这就说明,我们根本没有把蚂蚁放在眼里。但尽管蚂蚁很小,它们依旧是地球生物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不能漠视蚂蚁的存在。蚂蚁最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的负重勇气与胆量。我们知道,一只蚂蚁可以驮起超过自身体重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食物,然后不紧不慢地搬运到集体温暖的巢穴里。在搬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蚂蚁是勤奋的,是坚强的,是不可思议的,是不遗余力的。由此我们联想到我们中间的同类,甭说负重的物品超过自身的体重了,就是肩上扛着较轻的一点东西,他们也会习以为常地装作累得够呛,叫苦连天。这可能从骨子里印证了我们一些人,并没有蚂蚁忍辱负重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我郑重地举起右手,向可爱的蚂蚁致敬。

蚂蚁的团队精神。在乡村,甚至在城市,我们有时会看到爬行在地面上的蚂蚁,它们有时形单影只,有时成群结队,有时会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蚂蚁队伍,在地面上首尾相接地向前缓慢移动。这种时候,我们会感到十分惊诧,因为这种喜欢群居的微弱动物,纪律是如此严明,步调是如此一致。而正是这种和谐的集体行动,使我们窥见了这种弱小生灵生存的秘密,那就是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就像民间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或“一根筷子折就断,一把筷子折不断”一样,蚂蚁知道团结就是力量,这恐怕是这种微弱动物在地球上存活至今没有灭绝的原因之一。众多的蚂蚁共同抵御灾祸,共同营造自己生机勃勃的家园,它们依靠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创造了生物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蚂蚁们深知单个的能力微不足道,就像一只蚂蚁撼树一样可笑,但是几十万只几百万只蚂蚁共同做一件事情,那力量可就大了。一棵挺拔粗壮的大树,经过众多蚂蚁成年累月的破坏,树心就会被彻底蛀空。在蚂蚁眼中高不可攀的大树,总有一天会轰然倒下;中国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古训,非洲的大象有被数以几十万只蚂蚁吃掉的传闻,可见蚂蚁集体的团结力量不可小视。而于人类,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力量,不是个人卓越的智慧,而是精诚合作的抱成团的团队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如果没有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那是没有多少盼望的。从这一角度出发,我有充分的理由举起右手,向可爱的蚂蚁致敬。

蚂蚁的快乐品质。每一只蚂蚁都是快乐的,都充满了幸福的美妙体验。我们没有看到蚂蚁哭泣流泪,或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它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劳动和随遇而安的基础上的。或者说蚂蚁根本没有时间忧伤,闲着没事挤兑自己的同类,它们忙忙碌碌只争朝夕。我不敢肯定蚂蚁能否活过寒冷的冬天,我相信几岁的小孩子都会成为蚂蚁中望尘莫及的老寿星。所以寿命短暂的蚂蚁活得很快乐很充实,它们在极为有限的领地上觅食、分享食物、嬉戏、交配和繁衍后代,一片树叶或一块蒲扇大的地面,对于小小的蚂蚁来说,就相当于人类一座繁华喧闹的宫殿了;而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的漫漫旅程,估计跟人类坐着宇宙飞船到月球上旅行的路途差不多。所以属于蚂蚁的生存空间很狭小很逼仄,但它们却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不像我们聪明长寿的人类,自寻烦恼,痛苦多多,欲望多多,望着这山比那山高,欲望就像气球一样膨胀,搞得衣衫渐宽人憔悴。从这一角度出发,我要庄重的举起右手,向可爱的蚂蚁致敬。

我说过每一种生物都有它们生存的能力、勇气与智慧,就像我们人类自己,不管我们自身的能力有多差,不管我们的生命是多么平常卑微,不管我们的命运是多么的糟糕,只要我们不自暴自弃,不自己瞧不起自己,我们就会找到无穷快乐的理由和生活下去的勃勃雄心,我们的人生就会有所改变。因为同一只小小的蚂蚁相比,我们简直就是它望尘莫及的整个宇宙。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文化馆   张月军365000

EMAILxifen6015@163.com

心桥

组稿人的话: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也许这些事情会给你带来许多烦恼和忧虑,也许你深刻地体悟到“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的滋味。但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正确运用“自我暗示法”和“心理幻想法”,在生活和工作中正确地处理诸方面的关系,无论还会经历多少风雨,以平常心做人,以公益心做事,相信最终一定会拥有一个“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美好前景!

另:心理咨询员丁闽江(联系电话:13235900550)愿继续通过本栏目与朋友们进行真诚的交流。

本栏目组稿人:马新宇

地址:(350025)福建福州鼓楼区达明路138号新村8306  

“心桥”Email:m333@163.com(请注明“心桥”栏目收)

“心桥”QQ:526877446(请在认证请求上注明《同人》“心桥”读者)

“心航工作室” Email:xinhang99@126.com (请注明“心航工作室”清心或航林收)

“心航工作室”QQ:271244435(请在认证请求上注明《同人》“心桥”读者)

自我暗示

福建师大 高焕地

许多人有这样的感受:当你第二天有事,必须早起,往往不需要闹钟,到时间了就自己会起来,其原因是,前一晚上睡觉时潜意识就已对自己做了强烈的暗示:“明早有事,必须提前起来。”其中,暗示就起到了神奇的作用。

人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也许这些事情会给你带来许多烦恼和忧虑。比如:失眠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第一天没睡着担心,第二天没睡着紧张,第三天没睡着害怕焦虑,久而久之,就患上了神经衰弱,像这类情况就是因为烦恼忧虑没得到排解而导致的心理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第一天睡不着担心,第二天就会想:我昨天睡不着,今天会不会睡不着?在潜意识里就已经对自己进行了消极的心理暗示:晚上可能会睡不着,越想就越睡不着了。而到了第三天,就想前两天都睡不着,今天也肯定睡不着,大脑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就真的睡不着了。

我们虽然会被消极的心理暗示影响,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进而调节自己的生活。常用的自我暗示有两种方法,即表情暗示和心理暗示。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通过强迫自己做出愉快的表情,使心情随之好转,或者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处于愉悦的情景中从而使自己的精神放松。像前面的失眠那种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积极自我暗示的话使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自然就能安心地睡了。

比如:有一个并不漂亮的女孩子,有一天老师让所有的同学以假作真打心里认定她是漂亮的女孩,并经常向她献殷勤,就会使她从心里感觉自己漂亮,从而对自己产生暗示:“我是漂亮的”,经过一年,这位女孩举止与以前判若两人。她还是她,没有变,只是心理获得了新生。

消极的暗示会使你的生活更糟糕,但是只要能有效地利用积极的暗示,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自在。

自我松驰“心理幻的想法”

福建师大 王丽双

很多人都喜欢幻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做白日梦”,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喜欢做白日梦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哦,这是有其心理依据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幻想是一种神奇而有效的自我放松方法,它可以有效地缓解人的神经紧张,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达到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状态,从而找到心理上的平静……

假想一下你坐在戏院中,幻想出令你感到轻松的风景来。如果你喜欢前往海滩,站在海边望着一望无垠的大海,那就去吧,在你脑中,在这些你所喜爱的风景中放松心情。把这些风景的美丽之处都回想起来,感觉太阳照在你的身体上,暖暖的,听着海浪拍打着海岸的声音,闻着清新、带着咸味的微风。看着头上晴朗的天空,听着小孩子在海边玩耍,发出快乐的笑声。觉得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如果这样的一个海滩美景能为你带来心灵的平和,你不妨在脑中一再地把它幻想出来,感觉到你就在那儿,心情轻松,没有任何忧虑。不断地幻想这种情景,直到阳光照透了你的全身,把黑暗的思想从你身上逐出。在想象中看清楚每一种细节,把快乐轻松的感觉带回你的身边。

你将很惊讶地发现,如此积极地应用你的想象力,你会很快地帮助自己找到心灵的平静,使身心进入一种和谐的状态。

其实,这只是应用幻想法的一个很普通的例子。你可能找不到令你心情感到轻松的任何海滩,没有关系,你可以幻想出任何你所喜爱的,能为你带来满足感的一种风景、画面或场景。

当你紧张时,美妙的幻想将可以帮助你。现在就去做这项练习吧,以后只要你觉得紧张、焦虑而想要大喊大叫,或是要把你的怒气发泄到朋友身上时,你仍然需要回头来做这项练习。因为紧张可导致你得高血压,松弛可令你身体健康,所以,适时适量地做做“白日梦”还是有必要的。

心理幻想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例如,很多催眠师往往利用幻想法来帮助被催眠者放松从而进入催眠状态。此外,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幻想法也是普遍使用的一种辅助方法。

文苑诗廊

生命之惊奇

新疆 吴美颉

人生之路难免有各种不幸与坎坷,人只要活着就必须面对生存的挑战。当苦难与不幸降临,如果不能正视现实,理性地应对激变,生活的勇气与信念便会随之丧失。沉重的打击对任何凡人来讲,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生存的本能使身受苦难者不得不去适应、习惯因不幸而改变的生活。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之际,郭丞却历经了巨大的不幸,一起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原本活蹦乱跳的壮小伙变成了高位截瘫的病人。为了生存,他开始努力创造……生命中因此拥有了奇迹。

大难临头,人生发生重大转折之际,如何面对未来充满苦难的人生;艰难的日子里如何适应天壤之别的变化;如何面对亲人们的忧虑与痛楚;如何面对现实的残酷努力生存下去?这可能是每一位不幸者最初面对的问题。

郭丞最初面对这一切难以承受的痛苦时,也曾自暴自弃灰心过,甚至想一死了之,他感到自己生活在黯淡灰色的天空下。在家人的关爱及呵护中,郭丞从消沉中走了出来,挺过了最难熬的两年,从最初的只能躺着,到后来可以坐起来就练习了半年,生存的意志推翻了医生只能活两年的判断。两年后,他重新调整步伐走出一条无悔之路。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郭丞开始练习书法,因为手毫无知觉,他用嘴执笔,用舌尖、上下牙咬笔杆,脖子转动当手腕运笔。因为身体颈部以下没有知觉,家人将他的身体紧紧绑在轮椅靠背上,口水混着汗水一并往下流。苦练了半年,他终于写出像模像样的毛笔字,博得了诸多赞誉,期间有失败的痛苦也有胜利的喜悦,欢笑和着泪水化作彩虹,天空变得晴朗明净起来。

在好友的赞助下,郭丞拥有了电脑并掌握了打字技巧,他每日侧卧在床上,用略微能动的残臂带动自制的支具一下一下在键盘上敲击着。他兴奋了,自己终于又能够有所作为;他欢欣了,心中的话儿可以尽情述说。从此,生命的乐符在键盘上跳跃。六年来,他利用简易的支具一下下敲出了几十万文字,心底无限的激情流淌在字里行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日记在百倍于常人的努力下一篇篇成就,一些诗歌、短文渐渐见诸于报端。乌云逐渐散去,阳光暖暖地照耀在他的周围,他欣慰了,自己还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郭丞并不因此沾沾自喜而知足,在新疆福海县残联理事长乌买尔江的扶助下,他装上了宽带,学会了畅游浩瀚的网海。精彩的网络世界为他枯燥的日子平添了许多色彩,生活不再单调、乏味。郭丞对生活再次充满了信心,他努力创造着充满激情的生活。为了将所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公诸于世,为了改变自己所处的困境,尽可能为年迈的父母减轻经济上的压力,他为自己的小说四处求助呼吁、辛勤奔波,无数个日日夜夜地期盼,一个新的生命终于诞生了,郭丞的两部长篇小说《躺过长夜》《风中的胡杨》在县残联、地区宣传部垫资帮助下合集出版,署名为《躺过长夜》。他的散文、诗歌被地区文明办编撰成宣传手册,署名为《生命的阳光——读读郭丞》。

郭丞曾经写过一首诗《无悔的路》,他在诗中写道:

踢开紧闭的窗户

空气中灰尘与阳光共舞

冲出阴暗的小屋

陪伴闪电相互追逐

我用头脑闯出了一条路

肢体的麻木

思维的凝固

浩淼的迷雾

哪怕这是个错误

怆然回顾

停止哭诉

肢体残缺

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

看我从日出到日暮

走出孤独

走一条无悔的路

“人生的价值很少能体现为最高目标的美满实现,而主要体现为不息的奋斗中高扬人格的尊严”。生命不止,奋斗不息,郭丞的人生价值在文字中怒放,在这条充满艰辛坎坷的路上,他无怨无悔地走着,在创造中获取无穷的乐趣。生活永远同时间并行,不因遭遇不幸、过于追悔往事而裹足不前、消极懈怠,人活着需要向前看。郭丞正是领悟到这点才能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创造,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苦难磨砺出郭丞坚毅的品格、执著的韧性,生命的光泽在艰难中闪耀。成功的同时也赢得了各种荣誉,郭丞的精神世界发生了质的飞跃,欢欣之余,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唯有珍惜时间更加发奋。

让我们且抛开虚罩在郭丞头上的荣誉光环,看看他生存的现实,对于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来讲现实依然残酷。郭丞不仅高位截瘫,还身患严重的糖尿病、双肾积水、高血压、尿路感染、胃炎多种病症,因为缺乏锻炼体质极差,动辄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每月都靠高额的医药费维持生命。郭丞和母亲都是低保户,父亲是退休工人,几个月前才从600元退休工资调至1000元,自郭丞躺在床上近八年来,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并欠下很多外债,况且年迈的父母自身也都患有糖尿病、风湿、心脏病等各种老年综合性病症。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郭丞把希望寄托在了《躺过长夜》上,以期售书还款完毕后,能有一定的利润收入来弥补经济上的窘迫。把自己送到福利院是他的另一个心愿,父母年事已高已无力照顾身体孱弱的郭丞。外面正是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而郭丞只能一天到晚躺在他那张小床上,他多么想出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来到鸟语花香的外面世界……

为了尽快将《躺过长夜》首版售罄甚至期望再版,在此向朋友们发出倡议:购一本《躺过长夜》(每册定价36元),就能帮助郭丞一把。在获得《躺过长夜》的同时,我深信,它将带给您一份心灵上的震憾,在人生的苦旅中为您点亮一盏心灯,面对困难时不再烦恼。

郭丞专栏链接:http://www./alt/jsrw/gc/

郭丞联系方式:新疆福海县平原林场0906-3471523

郭丞QQ号:398033342

危机也是书写奇迹的机遇

湖北 曾文寂

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大,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每个人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让人自觉不自觉地都会产生一种危机感。

危机对于朝三暮四,意志薄弱的人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对于目标坚定,意志坚强的人来说,则是一泓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打开历史可以发现,无论中外大凡事业有成者都经历过危机,有些为了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还特意为自己制造危机。实践证明,能够经受危机的人,是真正有希望的人。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21岁时突然丧失语言能力,肢体瘫痪,全身只剩下右手的三个手指能动弹,被确诊为不能治愈的肌肉退化性疾病。这种病的患者平均只有两年半好活。那时的他很痛苦,很迷茫,也曾酗酒,也曾失望地等死。就在这场生命的严重“危机”面前,她的女友却宣布与他立即成婚,婚后他们有了3个孩子(二男一女)。有人说,霍金能这样奇迹般地活下来,最后干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全是由他勇敢而挚爱的妻子赐予的。而我却要特别强调,如果霍金没有超强的意志才华和人格魅力,他的护士妻子就不会在他最“危机”的时候嫁给他了。在这场同时也是事业的严重“危机”面前,霍金放弃了自己熟悉的应用物理学研究,勇敢地选择了能够发挥大脑作用的理论物理学研究,并最终完成了科普巨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从而使生命和事业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还有闻名天下的微软公司,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也正是其总裁比尔·盖茨常说的那句危言耸听般的“本公司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经典告诫,从而强烈地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生存危机感,爆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终于将微软建设成为全球最大最优秀的企业、世界500强巨头之首。比尔·盖茨本人也同时成为世界首富。

这就是生命和生活中的危机给予我们的挑战。血肉之躯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但又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在翻云覆雨中见证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给了人一切的可能。同样的灾难面前,有的人倒了下去,而有的人则站了起来,这需要的是一种气概——英雄气概。在与一些来自外界的或者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苦难遭遇时,这种气概便是救世主,是黑夜里的太阳。这种冷静、信念、豁达和坚忍,都是人生的好品质,都可以将人载向光明的彼岸。

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懦弱的人不这样认识和解决危机。有的一味等待、观望,乞求别人的帮助,盼望着“天上掉馅饼”,待美梦破灭后,继而又一味沮丧、叹息、怨天尤人,无所适从,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随波逐流;有的开始还是雄心勃勃地要拼搏一番,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当努力一阵子感到无望后,就在“实在是太难了”的畏难情绪下半途而废了。

还有一些心地阴暗的人,不是努力奋斗、设想自己如何解决危机的办法,而是挖空心思地谋划如何把危机转嫁给他人的“高招”,结果,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加重了危机,而且还臭了自己的名声,毁了自己的一生。

人生在世,期盼人生安全,工作安稳,生活安定,都是很正常的。虽然,人人都不想遇到危机,但人人都不可避免。因此,惟一的办法是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根本的出路就是提高解决危机的素质和本领。在我看来,危机就像一块石头,把它背在身上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把它垫在脚下就是进步的阶梯。在危机面前永远没有绝望的理由,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充满信心,奋力拼搏。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处理危机的人,才有了一个辉煌的人生。

哲人言:如果你认为自己一生都不会遇到危机,那么只能证明你正走向危机。如果你已经陷入了危机,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青睐。危机就是突破自我,超越常规,书写奇迹的机遇。无论何人,只有经过拼搏走出危机之后才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要比想象中的我伟大、坚强、智慧得多!

秋日私语

湖北 窗子

我的秋在秋天里流淌,风的清凉,叶的金黄,天的高远,路的悠长。我的秋,充满了低徊婉转的忧伤,而这忧伤是美丽的,这忧伤令我幸福舒畅。

我愿在秋深独寂里胡言乱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流露我深藏的情意,这样深的痛才会有这样深的记忆,永不能忘。

永不能忘,那一段失去的记忆里成就的命运,每一个未来的日子,每一次迈步,每一次落脚,每一次深深的疼痛,都是前世的罪孽,今生的注定。

可我在春的繁华、夏的热闹、冬的冷漠中找不到回响,而秋啊,那个落叶缤纷、树静风凉的秋才深合我的心意,我哭也畅快,找到了可以诉说的理由;我痛也畅快,找到了可以倾情的风景。我用长歌当哭,听到的人也懂得应合我的忧伤为了各人命定的疼痛。我的忧伤啊,汇成合唱,化作倾盆大雨,滔滔倾泄,绵绵不绝。

我懂得秋的语言,落叶、细雨、空朦、清冷,无不包藏着深刻的同情、丰富的怜惜,让该流的泪流下来,让该谢的花凋谢。我愿在秋日里漫步,沿着高高低低的凄凉,踏着深深浅浅的忧伤,要冷就冷到极致,要痛就痛到惊心。让秋风秋雨秋寂秋凉助我的哀愁,我只愿痛痛快快的哭上一场!

秋懂得我的语言,无论我面容多么平静,内心的波澜秋都知道,秋赠我以叶黄、木褐、树青、花紫;无论我的神情多么平静,内心的痛楚秋都知道,秋赠我以愁云、惨雾、冷雨、凄风;我在秋的怀抱里安睡,梦里,也能听到知音的共鸣。

秋日里,我沿着落叶的方向,去寻觅我的秋意,心中的情丝与眼中的风景相对唱合,一时宛若小提琴如泣如诉的旋律,一时宛若大提琴悲天悯人的低吟,我的心,也随着这风景奏出的绝唱,时而轻叹,时而深忧,让泪水在不知不觉中流落,而心中深藏的哀愁啊,一点点涌出,随着相知的风景,随着风景的旋律,倾泄喷薄,化作泪滴,化作深红、浅黄、淡褐、轻白,向高远的天空飞去,化作轻云,化作薄雾,升腾、飘散,释放了难言的忧伤、无尽的哀愁。

我向深秋里走去,走成暮秋里的风景,秋与我同在,我与秋共醉。我就是秋,秋就是我,让我沉醉在秋里,就象庄周沉醉在蝶梦里,我之人生,正如秋之梦语。

文学茶座

第五讲,情节及其安排

广州 吕奎文

吕老师: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请教您:情节是什么样子的东西?它在小说里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要怎样安排才好?您能给我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河北省唐山市 杨巨友(肢残)

巨友:

你在信中提出的问题,我只能利用短短的休息时间作个不着边际的答复,很可能不会达到你的要求。

过去,我在信中跟你谈过: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是题材和主题,而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则是结构和情节的安排了。在诸多因素中,情节在小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说到刚才的提问:情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东西?高尔基曾给它下过一个精确的界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的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就小说而言,它是指作品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及整个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一系列显示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的。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情节。其中,贯穿于作品中的大事件所构成的情节为基本情节,小事件所构成的情节为细节。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它因人物活动而产生,并为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服务。其生动丰富性是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在悲剧艺术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引自《诗学》)。英国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温在她的《小说家的技巧》一文中说:“小说是什么?我说,小说是一篇臆造的故事。但是,故事尽管是臆造的,却又能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小说情节的真实可信从何而来?主要来自人物的真实性。因为小说的核心是塑造形象鲜明、性格典型的人物。不同性格的人物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矛盾,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情节。因此,我们在构思作品的时候就不要离开人物去编去凑离奇古怪的故事,而要首选考虑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便以说明问题,请看朱建才的小说《抓阄》。

“社员同志们,大家出力流汗总算把稻子收割完等着脱粒了。可眼下只有一部脱粒机,据天气预报,近两天有大雨,为了赶在下雨前,家家户户都能及时脱完粒,我们队委商量,决定以抓阄来决定先后脱粒,就看大家有没有那个手运了,开始抓阄吧!”

队长说完把手掌摊开。

“嗬!”好一堆阄,白纸做的,折合成小团团,望着大家挤眉弄眼。

于是,各式各样的手都不约而同地伸了出去,抓起各自认为满意的阄来。朱大嫂也抓了一个阄,急速地拆开,匆匆瞥了一眼,又马上把阄折合成团等待着,不动声色……当她看见有只枯皱的手快要落到队长掌上时,她猛然把那个阄抛出去,阄恰好落到队长掌中,立刻,就被那只枯皱的手抓走了。然后,她重新抓起了一个阄……

“不好,有人作鬼!”

“是她,朱大嫂!”

突然,有人大声叫道,社员发现了朱大嫂换阄的情景,瞬时,人们都停止了抓阄,停止了嗡闹,把目光盯住了朱大嫂。

“朱大嫂,你耍赖皮!”

“她混水摸鱼!”

“把阄交出来!换上你扔下的那个阄。”

“我看到了,她扔下的那个阄在缪金大伯的手里。”

缪金老汉吃吓地看看自己的手,抖抖地想松开,然而却捏得更紧了。

“大伯,快把阄还给她。你老人家,孤孤单单,辛辛苦苦才打下这么些粮食,要是真的明后天一下雨,你的稻子来不及脱粒,还不得全烂掉,你老人家真是人老眼花,就没看到她往你手里塞阄呀!”

“啊”缪金老汉如梦初醒,他浑身颤抖,呆呆地注视着朱大嫂,温顺的目光渐渐流露出一丝怒色,干燥的嘴唇嚅动着。

朱大嫂却异常的平静,甚至脸上还挂有一丝微笑,人们越发愤慨了,他们看来,朱大嫂这样毫无顾忌简直是在对他们挑战。

“大伯,快把阄还给她!快呀,别抖抖索索了,你看她多得意呀!是呀,她换了个好阄,可以抢先脱粒了,可她这是做贼,比做贼还恶毒,欺骗孤寡老人,不觉得害臊,亏她还高兴得出,大伯,你快点呀,快把阄还给她,快呀,啊。”

缪金老汉在人们不断地催促下,慢慢地很是勉强地把捏紧的手松开,坚硬的掌上稳稳地躺着那个阄朱大嫂扔下的那个阄。

人们连忙把目光凑上去。

“啊,第一号!”

没看错,是第一号,白纸黑字,一清二楚,唉!想不到,真想不到,真想不到……啧啧……唉!

人们惊呆,随即也就恍然大悟了,他们纷纷把感激的、悔恨的目光朝朱大嫂射去。

可是,朱大嫂已经离去了!

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是先抑后扬。其情节沿着抓阄换阄开阄这条线索展开。朱大嫂换阄后,情节顿生跌宕,接着交替、重复地描写了缪金老汉愤懑难言的神情和社员群众的指责、怒骂,层层进逼,气氛越来越紧张,使人感到朱大嫂作弊无疑,是个地地道道的自私狭隘的女人。但到末尾,疑团突然解开,真象大白,原来朱嫂换阄是先人后己,把方便让给缪金老汉,从而展现了朱大嫂那颗美好的心灵。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先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压抑感,而且越压越重,然后用情节出人意外的急转,使读者心理来个豁然开朗,从而对朱大嫂的可贵品德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使人物形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关于情节的安排,我认为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种完整的,可以原封不动搬进作品的情节。我们只有在大量的生活现象中进行精心的筛选和综合提炼(即进行一番改造),使之典型化,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得到深化。你写的《莫道此中无》、《他》、《心意》和《爱》等几篇作品我都看过了,正如你信中所说:“……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发现的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因为没有经过仔细的加工提炼,谈不上典型化,所以自然就缺乏生动性和合理性。”屠格涅夫说:“在着手……组织情节之前,我总是需要……直接知道一些生活中的事实。”《木木》便是直接取材于他周围的真人真事,然而他进行了筛选和提炼。比如说小说的主人公盖拉新,原型是对女主人百依百顺的奴仆,虽然被女主人勒令淹死木木,仍然死心塌地忠实于女主人。但是作者对原始材料进行了改造,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处理为盖拉新的出走,于是便深化了主题,写出了农奴制俄国尖锐的阶级对立,写出了当时农民的可悲命运和无言的抗议,读来震撼人心。由此可见,要安排好小说情节,一是要注意生活素材的积累;二是不要停留在原生活素材的水平上,要有比较和取舍,要先进行筛选;三是要对原始素材进行改造,也就是提炼和典型化,使情节更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更真实可信,更生动,更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你有较为厚实的生活底子,又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只要从个人的得失和恩恩怨怨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认真读书,认真生活,认真筛选和比较,一定能写出有一定份量的作品来。歌德说得好:“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我把歌德的话送给你,希望你也像玫瑰那样,开出惹人心痒的鲜花来。

匹夫锻剑

从丛飞的离开想到的

广西 吴永棠

2006420日,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在他的生命刚走过37年年轮的时候,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丛飞走了,带着他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对娇妻、女儿、父母等亲人的不舍,带着他对大山里他的178个“孩子”的牵挂,他匆匆的无奈的走了。亲人们、孩子们和全国千千万万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的泪水托起了他通向天堂的灵魂之舟,向好人丛飞道最后一声别:丛飞,一路走好!

他是清贫的。患癌症住院时连住院费也交不起,住房逼仄局促,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和电器,一个电冰箱还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些年他靠演出的收入,衔泥啄米般为山区孩子捐款三百多万元,让178个失学的山区孩子重返校园,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他是富有的。他有一个美丽而和他一样善良的妻子,二个可爱的亲生女儿,还是山区178个失学孩子的“爸爸”。在他住院期间,从大山里像雪片般飞来的饱含着孩子们真挚的祝福和告诉他学习取得进步的字笺,常常令他可以忘掉病痛,露出幸福和欣慰的微笑,所以,他是幸福而微笑的离开我们的。他走后,他网上的灵堂,香火旺炽,泪雨纷飞!

从丛飞的离开我想到了我们的慈善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据报道,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收入差距为38倍,而捐献慈善事业的差距却为7千多倍,中国人的人均慈善捐款仅为9元多钱,90%的中国企业从未进行过慈善捐款。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贫富差别发展较快和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别较悬殊的国家之一。这种趋势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不利因素。

死而富有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商业巨子洛克菲勒在他的遗嘱中的遗言。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富翁除生前热心公益外,死后还将他们的大部或全部资产捐献社会,而国家也采取开征遗产税的经济杠杆来进行调整财富的再分配。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有所发展,如开征了个人所得税和利息税等,但要真正遏制贫富差别的过度分化仍需要为政者有很大的勇气,下很大的决心,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是不人道,而是无渠道。这往往是当前影响我们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还在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捐赠衣物送灾区之前,我曾为我市(钦州市)一位贫困残疾人代她向某省的肢残人协会申请赠衣。该女孩从小到大,家里从未为她买过衣服,都是捡别人的衣服穿。信寄出半个月左右,她便收到一编织袋的衣服,有毛衣毛裤和外套等。据该协会负责人介绍,他们现在根本不敢发动大规模捐赠活动,因为捐赠的东西太多了,没地方放。现在的东西都是市民主动捐赠的。该协会向全国二十几个省区的贫困残疾人长期赠书赠衣,给他们带去了温暖。由此,我曾疾呼,建立我市爱心超市和爱心车队,让有爱心的人士有一条奉献爱心的渠道,同时,也让一些贫困家庭获得一时之需的帮助和利于老、弱、病、残的出行,此为一举两得的好事善举,何乐而不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翁对农夫说:“我很有钱,有很多的金银珠宝,可我为何找不到快乐呢?”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说:“放下就是快乐啊!”富翁顿悟,于是接济穷人,专做善事,他终于有了快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们的先辈贤达们尊崇的为人处世的信条。如果我们人人都像他们那样做人做事,我们的社会将会更人文、更温暖、更和谐和更温馨,而我国的经济社会也必将发展得更快更好。

地址:(535000)广西钦州市机械厂

E-mail:wuyongtang88@126.com

我们遗失了什么

福州 王钦娟

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不再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了,可是却越来越觉得生命中一些东西在离我们远去,让你感觉不到,但在某个时间里却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很多很多珍贵的东西。然而面对这些失去的你却无力挽回,只能站在原来的位置呆呆地望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生活的面前一点点消失殆尽。我不明白:难道长大、成熟就只能以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快乐的纯真作为代价吗?也许是因为“责任”作为成年的礼物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开始学会承受那些原本我们承受不了的,接受那些我们原本认为不可能的事。或许这就是生活,它不可能让你一生一世都快快乐乐地过,总是要留下一些遗憾让人们去回味,去思索。

记得小时候,总是充满对未来的渴望,渴望万物星晨的完整,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渴望心情的那片天空有蔚蓝色的装扮。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写满“坚持”,坚持信念,坚持理想,坚持友情,坚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希望那些充溢着我们生活的简单、快乐、天真、纯朴能够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老去,希望性格中那份天性的倔强、自信和骄傲能永远坚持下去。时光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岁月刻下重重叠叠的日子,我们在无意间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好像现实生活离我们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渐渐发现记忆由于沉淀而空洞起来,生活也由于习惯而越发黯淡。是的,我不再拥有青春带来的永挫不败的优越感和连绵不断的梦想勇气。像凋零的树叶,丧失了生命的绿,亦不再有生命的热情,风主导了它的一切,单薄的叶子微笑着面对风替它决定的归宿。也许,这是一种洒脱,无所谓好坏不计较得失,任由不定的风掌控生命的舵。老庄哲学的“无为”捎给残存躯壳的自是随遇而安。可悲的是,我还没有老去,还只是一个年青人呀!

我越来越不明白,那些风雨中飘摇的灯火,飞逝而过的站台上陌生的面孔,廉价的外卖咖啡,喧嚣的车厢,飞满眼泪和离别的站台,延伸的铁轨,寂寞的飞鸟和我之间,究竟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生命中的点缀。人与人之间竟如此的冷漠,宛如有了道无形的屏障,我走不进去,你也走不出来,所有人情冷暖都消失在这片人心的沙漠里。望着这一切,我们却只能像暗夜哭号的婴儿那样无助。其实,每个人都应把自己最原始的人性释放,都应找回自己的权利,都应去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冰释。我们依旧害怕接触,生怕与外来的空气起化学反应,生怕外来的灰尘污染了我们自以为洁净的空间,生怕自己的付出不被人理解,却受到无谓的伤害。而我的心也似乎变成了一张蛛网,柔韧地承受每一次无奈的碰撞。那种迫切希望摆脱周遭种种,重新开始的想法,也只是不愿意承认和面对自己懦弱的一种虚伪的掩饰,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坚强的,可是现在却觉得坚强只不过是一堵为了藏匿懦弱的屏障。因为我无法保留那些我珍视的东西。如果说喜可以伪装,愁可以伪装,快乐可以加以粉饰,忧郁能够掺进水分,那么什么可以是真实的呢?还记得,和友人谈笑间的温馨恍如隔世一般撞击着我的心灵。我开始感觉到害怕,害怕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对朋友,对家人,对自己,对这个我生活着的空间。

也许,落花纷纷没有谁能够强求保有它往昔的色泽,流水匆匆也没有谁能挽留它清清的脚步,可是我总觉得忘记过去就意味着否定现在,背叛将来。这些是我们不应该遗忘的。

如果将第一声鸣叫还给蝉,将每一个悲伤的伏笔还给小说,将海的声音还给人鱼,将茉莉的清香还给夏夜,将晶莹的宝石还给公主,我唯一愿意留下的是那些纯真的东西。我拒绝平平淡淡养生式的生活态度,也不愿消极躲避,我需要满怀希望、激情、尊严、自由地活着,尽管这就注定了在心灵的舞台上将上演一幕幕现实与理想的你争我夺。人们都说“青春像朝露,蒸腾着热气,散发着热量,放射着光艳;青春像溪水,洋溢着欢乐,奔腾着希望,创造着自我”,可我们却把它忘记了。

我希望可以为自己找一条路,让心情永远能回头,看时间匆匆地溜走,那些带不走的永留心底的梦,可以在忘却的瞬间忆起,许个心愿就能留住所有青春的喜悦,找个空间给我那单纯的岁月,用我的真心收集所有的快乐。

漠视生命也是一种犯罪

汕头 鲁飞

在长沙市芙蓉区救助管理站门口,派出所、救助站、120110四个救人的机构共同参与了一个患病流浪者的救助过程。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缘于一场先救治还是先救助的争论,三方都认为自己不伸出援手是有道理的,都选择了拂袖而去,流浪者最终在救助站门口于528日凌晨6时许孤独地死去。读罢《潇湘晨报》一则题为《先救治还是先救助?一流浪者在救助站门口死去》的报道,笔者在对流浪者的去世扼腕长叹之余,不禁诘问:在一个濒临死亡、举目无亲的流浪者面前,无论是派出所、救助站,还是110120,你们作为负有救助义务的机关,你们应当负责将流浪者送到一个最妥善救助的接收单位,直至其得到医治。然而你们都认为制度没有规定你们有这样的职责,而都没有履行。可是,笔者问你们,既然纳税人用税金供养着你们,你们不管是警察、民政、医院这三个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承担起扶危济困的社会责任的,因为公权力机关在面对这些危重病人、传染病人、精神病人时,有义务将病人送到负有责任的单位。我想,这种见死不救,漠视生命的态度,也是一种犯罪。

社会救助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出于人类恻隐之心或宗教信仰而对贫困者施以援手的慈善事业。孔子在《论语》中宣称人是通过“仁”这种表示爱心的方式来相互约束的社会的人,“仁”通常表现为全心全意地帮助穷人。在一个文明法治的社会,获得帮助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可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竟然还有需要救助的人因为得不到救助而死去,而且这种所谓得不到的救助是因为派出所、救助站、120110四个救人的机构有关人员的互相推诿,让一条生命在痛苦中死在了救助站的门口。这的确令人心寒!所谓物伤其类,本来悲剧完全可以避免,然而,在他们的眼里,患病流浪者的生命可以漠视,患病流浪者的人权可以不尊重!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明明规定,对流浪乞讨中的危重病人、传染病人、精神病人实行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由市及区、县()各级卫生部门负责确定救治定点医院,由120就近送定点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待病人病情稳定后,由医院负责通知所属地救助管理站及时认定病人的属类,确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要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予以救助。文件说得明明白白,是要对“生活无着”的人员实行“救助”而不是丢弃不管,其基本价值是要对他们实行人道主义。可是,这四家机构却是“马路警察各管各”!请听他们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警察认为自己的义务就是将他送到救助站;救助站认为文件规定的就要先救治再救助;而120又认为除非是110送来的,否则他们不愿意救“无主病人”。这种用制度的具体规定,来反对制度的基本精神的做法,其实是在为自己推卸责任。

生命之悲,莫过死于不当死。漠视生命也是一种犯罪。当然,人死不能复生,如今我们对这四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再怎样对他们的道德进行拷问,对他们的行为口诛笔伐,对患病的流浪汉已经无济于事。但是,从这件事的身上,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那就是及早在政府机关和及其工作人员中培养尊重人权的意识,在这种尊重人权的意识下,认识履行救助患病流浪者是政府应当承担的道义上的义务,尽职尽责地对每一个需要救助的“生活无着”的人员实行“救助”,让公民的获得帮助权这一项基本的人权的落实不再落空。试想,如果救助不是基于对人的生命的关爱及其权利的尊重,救济不是发乎人类基本情感及道义原则的承担,那么,什么法规条文和职业操守都只能形同虚设。

我们又能怎么样?

北京 秦泽忠

有媒体讲:香港市民对贪污不容忍、乐于举报,而在国内,很多人坐下来骂娘,站起来斥责腐败,但很少想到去举报。

不才先给这媒体更正一下:香港早已回归祖国了。可"香港……而在国内"的句式,无疑将香港排斥在了“国内”之外,此提法大谬。“国内”其实就已经包括香港在内了,正确的提法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而在大陆"

确实,提起腐败,大陆人骂娘的不少,斥责的更多,但相对而言,举报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这并非说明咱大陆市民对腐败的容忍,否则,也就不骂娘、不斥责了;举报的虽不多,但并不是“很少想到”。既然想到了,为什么不能像香港的市民那样积极地举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先要弄清香港市民为什么乐于举报了:香港市民所以乐于举报,是因为“他们知道廉署执行的工作有效,举报之后,廉署绝不会不理不问,如果被举报的人确实是贪官,那他就一定跑不掉”(《大河报》语);而且呢,“市民实名举报,绝不会被暴露身份”(同上)。再反观一下咱们大陆,就端的不容乐观了。比如被群众称为“叶霸天”的国营淮海农场场长叶秀河,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受贿中饱私囊及生活作风极其糜烂等劣迹在淮海农场已是家喻户晓,可当农场二分场小学教师顾汝汉将举报材料交给上级主管部门江苏农垦总局后,却因顾的举报材料“没证据”,“叶霸天”非但没受到查处,反而致使他对举报自己的顾汝汉“往死里整”,“整”得顾汝汉沿街乞讨、妻子远离家乡、儿媳与儿子离婚……(据《人物》周刊)。 

这就让人弄不懂了A:人家香港廉署接到举报后绝不会不理不问,可咱的上级纪检、反贪部门接到举报,为什么不积极主动地抓住这线索认真地查一查,而非要等举报者拿出“证据”呢?一是身为普通群众的举报者不具备诸如查帐等取证的权力,二是倘取证的工作也要由举报者去作,纪检、反贪等部门的任务又是什么呢?B:人家香港市民实名举报了绝不会被暴露身份,咱大陆的举报者是将举报材料交到了上级主管部门而不是交到了被举报者手中,那么,“上级主管部门”中倘无人向被举报者通风报信,被举报者又是何以知道有人举报了他以致对举报者大加迫害的呢?其实,顾汝汉还算是“幸运”的,历尽艰辛地熬过8年后,毕竟终于扳倒了“叶霸天”。

君不见,有多少被举报者非但未受查处,举报者却被他们“整”得戴上了脚镣手铐身陷囫囵家破人亡!更有甚者,即便最后事实证明被举报者确实是十恶不赫的巨贪,可其倒台前“整”得被开除工职、被投入进监狱的举报人却仍难得昭雪!比如退伍军人、浙江省兰溪市交通局下属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站长金永华,凭着一颗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不惜遭受着打击报复,经过多年的举报,终于扳倒了在浙江兰溪有“不倒翁局长”之称的腐败贪官兰溪市交通局局长叶金福,为反腐工作做出了贡献。然而,贪官被扳倒了,当初贪官未被扳倒前出于打击报复而无故强加给举报者金永华的“处分决定”却仍保存在金永华的档案袋里,尽管金永华多方申诉,但一直没被单位撤销(据《人物》周刊)。这同样让人感到费解——举报腐败贪官,在当地的有关部门眼中,是对还是错?是功还是过?

当地组织部门、纪检部门、反贪部门倘真的痛恨腐败,就该对腐败贪官的举报者给予应有的支持和保护,却为什么让举报者背负着本不该背负的“处分”的黑锅?至于因举报鞍山市国税局的李文娟被单位辞退遭刑事拘留、因举报河北省大贪官程维高的郭允光被开除党藉劳教两年落个妻离子散、因举报原平顶山市政法委书记李长河的吕净一被雇凶刺死、因举报沈阳“慕马案”的周伟被迫害身亡……这些已是“地球人都知道”了的令人心寒的实例就无需一一细说了。

这就是答案——面对腐败,香港市民乐于积极举报而咱大陆举报者不多的根源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当局对反腐所持的态度和工作成效及对举报者的保护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存在决定意识,耳闻目睹着举报者纷纷屡遭打击迫害甚至付出生命的惨重教训,对官方的信任感能不丧失?没了信任,怎敢举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腐败难以容忍却又无职无权不能举报的“匹夫”,除去藉“斥责”、“骂娘”渲泻心中的愤慨以进其“责”外,又能怎样呢?“骂娘”自然欠文明,却也是被招骂者逼迫的。哀莫大于心死,待何时百姓们面对腐败连骂也懒得骂了,那才最可悲可怕呢。

康复与保健

手机放在哪里危害大

邓颖(摘自《每周文摘》)

不放枕头边 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专家介绍,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危害较大,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

莫垂挂胸前 许多女孩子喜欢把手机挂在胸前,但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周围电磁波辐射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勿揣在裤袋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匈牙利科学家发现,经常携带和使用手机的男性的精子数目可减少多达30%。有医学专家指出,手机若常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将辐射到人体的精子或卵子,这可能会影响到使用者的生育机能。

当使用者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使用耳机来接听手机也能有效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

(邓颖  摘自《每周文摘》)

简讯

宁德肢残人协会成立/32

根据宁残联[200643号《关于同意采用信函方式召开宁德市肢残人协会代表大会的批复》和宁民政[2005119号《关于同意登记宁德市肢残人协会的批复》,依照相关程序,选举产生了宁德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副主席、 秘书长、委员等人选。主席:冯作友;副主席:龚巧生、钟泽春、陈光龙、叶建浩;秘书长:钟干良。

封面照片

福建省肢残人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

封二

约翰·库缇斯—— 世界上最著名的激励大师

他,天生严重残疾,但他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观念。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却形成了世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

他去过190多个国家,接受过南非总统曼德拉的接见。他的演讲雄伟壮丽,震撼人心,每到一处都掀起泪海与热潮。曾经在澳洲对超过250,000个人和世界上超过100,000个人的企业及社团演讲过。

他,蹲踞在那里。用一种伟大、优异的风度蹲踞在那里。像狮身人面像,或者某位伟人的上半身石雕像。他,只有一半。但并不让人怜悯,只让人惊异!

他没有腿,完完全全的没有。但他却是自由、灵巧而有力的。当他用他的滑板从我们的身边"哧溜"一声滑过,就像一滴水滑过海洋。

他不坐轮椅,他坚持用滑板和手走路,于是,上天给了他一副最孔武有力的肩膀。就是这副孔武有力的肩膀,托着他骄傲的头颅。

约翰·库缇斯一出生,腿就是畸形,医学上称为先天性骶骨发育不全。他没有肛门(医生只好给他割了道深口,让他能痛苦地排便),而且他的膀胱和肠也不正常。

由于腿部完全没有发育,刚刚出生的小约翰看起来只有一个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医生们没有指望他能活过24小时。

"抱歉",医生对小约翰的父亲建议道:"看来您需要举行一个葬礼。"

可是,当做父亲的含着泪准备好葬礼之后,却发现他的儿子还活着。小小的生命,挣扎着又维持了一个星期。医生又预言,这个孩子不可能活过一个月。但是,小约翰活过了一个月。医生再次预言,这个孩子不可能活过一年。但是,小约翰活过了一年。(直到今天,这个叫约翰·库缇斯的孩子还活着)

望着这个特别的孩子,他的父母充满怜惜、微笑或者叹息。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决定像对待所有正常的孩子一样抚养他,给予他人间的爱和美好的品格。

拥有纯正希腊血统的父亲坚强地接纳了这个并不完美的儿子,并且他清楚地知道,儿子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将会遇到怎样的挫折与痛苦。娇惯、宠爱以及过多的呵护,都可能会让儿子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弱者。他必须给他的儿子真正经历生活的机会和开端。

童年的约翰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恐惧,特别是对狗。当任何一条狗,摇着尾巴向他走近的时候,他的神经都会垮掉。

他的父亲决定改变这一切。一个下午,他一把将小约翰拎起来,让他和家中那只叫做"肯蒂"的狗一起呆在后院里,并且关上院门。

小约翰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尖叫,尖叫又尖叫。吓得他们家附近的邻居几乎要报警。可是当3个小时候过去之后,他的父亲就展开了欣慰的笑容,因为小约翰正骑在那只狗的背上,挥舞着拳头,在院子里到处走。

 “如果你觉得恐惧,那么你就学会去面对它!”父亲给小约翰上足了这堂课。

站直!父亲一直都这么对他说。对此他永存感激。

而母亲,母亲那双温暖的手在他每次放学回家都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爱你,约翰!""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

但是,约翰·库缇斯对生活的全新体验,却是从一次公众演讲开始的。

在一次由当地"社团"举行的午餐会上,他应邀做了简短演讲。在整个过程中,他一直为自己打气,尽可能让自己站得高。结果15分钟的演讲结束之后,他赢得了全场最持久的喝彩。

做完演讲之后,约翰·库缇斯一个人坐在中海岸的礁石上,望着大海,一会儿颤抖,一会儿哭泣。他坐在海边掐自己,还不时大笑。因为在他的一生中,这是第一次,别人不仅仅是盯着他看,而且还真实地听他讲话,并且愿意听。

他的话有分量了,他的观点有分量了,他的人也有分量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当约翰真正开始他的公众演讲事业之后,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他不同于常人的生理特性会对他的听众们造成一种影响力。但是,如果他不能讲出有价值的话,那么他的演讲事业将会十分短暂,因为类似于"怪物展览"这一类型的演出,从来不会有太持久的票房。

而事实证明,这个没有受过任何公众演讲训练的家伙--约翰·库缇斯,天生拥有着演讲家的风采,他在演讲台上,用手踱来踱去,威武得像一头雄狮!并且,他明白真正的演讲,就是忠实于内心真实的表白,源于内心真正的爱。

不,不,不要放弃这个世界,充满了伤痛和苦难。有的人在烦恼,有的人在哭泣。而他,约翰·库缇斯清醒地认识到,对于痛苦的命运,人,应该拥抱而不是与之苦斗。

他说:"正是对残疾的接纳态度,为我打开了人生的大门,造就了我这样一个人。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让我的太太爱我,让我成为我儿子的父亲。一个人必须勇于面对,勇于尝试,如果赢了,则赢了,如果输了,就是输了。不管怎样都好过,你一屁股坐在家里面,将一事无成!哪怕我的演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去除一个人的无力感,那我就过了美好的一天。"

这个人,这个"半人",这个用手走路的人,巍然坐在那里,用他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奇迹!

封三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封底照片

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参加汇天羽信息咨询中心培训活动

读者来信

《同人》编辑:

您们好!

我是《同人》的新读者。

当吉林的庄艳把《同人》介绍给我时,我涌起了两份感激之情:一是好朋友传来快讯;二是知道了《同人》是为残疾人办的,而且有赠刊。

我下肢瘫痪,身居偏僻农村,道路坎坷,出行极为不便。所以,一向热爱读书的我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很难借阅到书籍。虽然亲朋好友想方设法为我弄到一些书报,但毕竟有限,无法满足我的热望。我对书报的渴求如同久旱的土地期待雨露,每获一份未读过的书报(哪怕是破旧的),都如获至宝,欣喜若狂。

我在获知《同人》的第一时间,给李光泽主编写信,表明想得到《同人》的心情,令我惊喜的是,很快就收到了5本《同人》(随后又收到2006年第3期)!

我迫不及待地翻阅着。那些感人至深、发人肺腑的文章跳入我的眼帘,感动着我的心灵。我仿佛置身一个温馨的残友之家,感觉着残友们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精神;又好像喝入浓郁的香茗,激荡出阵阵兴奋,一下子感觉到生活的勇气被灌得满满!

感谢《同人》,感谢办刊的全体人员!我想,以后可以通过“心桥”找到释放心情的“情感驿站”了,生活将不再孤寂。我“在人间”能与《同人》“牵手”,真的很惬意!

遗憾的是目前我经济很拮据,不能及时支付《同人》工本费,万望谅解!随信附拙稿一篇给“情感驿站”栏目,以表对《同人》的一份支持。稿件中不足之处,恳请编辑老师批评指正!祝同人们平安!

韦雅文

地址:(545516)广西三江县和平乡平江屯

尊敬的编辑老师:

你们好!首先衷心地感谢你们给我寄赠了五期《同人》,读后,对你们那种博爱情怀致以深深地敬意。对残疾朋友的那种自强、自立的精神深表敬佩。

这是我第二次给你们写信了。在一位同人推荐了《同人》后,我就给你们写了信,不知何故没有寄到。后来从那位笔友又替我申请了赠阅,前几天果真收到了。本想筹钱寄去,怎奈终究没能如愿,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

我是《同人》的一位新朋友,名叫饶占升,30岁。十年前的六月份,正当我积极准备参加高考时,突然不明原因地全身瘫痪,自颈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不能自主呼吸、吞咽和讲话。经宁夏附院ICU科长达两个月的抢救治疗,命保住了,却落下了重残。由于没能确诊,况且家里已欠下8万多元的债,无法继续到大医院治疗,后来只好回到县医院又住了几个月,身体有了一点恢复。怎奈家里困难,营养跟不上,十年来,没有多大好转,现在只有右手还算可以,能握笔写字了,但全身没劲,不能自理。近两年不仅没有向好的方向恢复,反而腰部经常痛,腹腔内也有几处疼痛,可是没有条件上医院检查了。

我也曾希望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事情来做,那样可以增强活下去的信心,但尝试了很多都不成功。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开一个书屋,拥有一台电脑,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去年九月份,我给县委书记写了信,县残联的工作人员到家里了解了情况,建议我把户口迁到县城,办理城市低保,就能减轻家里的一点负担。开书店贷款的事,却没有结果,残联也没有资金,让我先自己筹钱开店,以后再向县民政申请补助,可是我连房子的租金都没有,怎么去买书呀!像我这样没有资本,全身又没劲,连轮椅车都无法操作,再没有人来帮我根本就什么也做不了。现在的我真的好烦,好无助,不知道以后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像我这样的状况,呆在家里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除了开书店自己养活自己,我想到了外出乞讨流浪,如果不死,或许会筹集到一些钱来开书店的,像我这种状况,冬天是最容易出现病态的,现在的心情很坏,根本就没心情再加强锻炼了,如果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事做,天冷了,我就没有信心坚持下去了,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呀?!

看了《同人》里的故事,的确令人很受鼓舞的,坦率地说,以前我也想过搞写作,又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最主要的是由于当初治病时输错了药,昏迷一周,记忆力有了很大的损害,学习什么都记不清楚,以前所学的现在都忘完了。也许将来随着与社会交往多了,待记忆力有所恢复时,我会尝试着写点什么的。

好了,就写到这儿吧!如果以后有机会再给你们写信吧!

最后祝你们万事顺利!祝《同人》越办越好!

饶占升

地址:(751500)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岐府计生办(转)

《同人》编辑:您们好!

今天,我真的好开心,收到了您们给我寄来的《同人》,也感谢我的唐山好友李小清!是她的介绍,使我认识了《同人》这个迟到的知己,这么好的良师益友,这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读了几篇文章,真有种相见恨晚,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啊!捧在手中,真舍不得把她一口气读完。我要一字字,一句句地慢慢品味,我对她的喜爱真是难以言表,不知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形容她,我的心情真是太激动了,真是爱不释手。虽然她不如其它刊物装祯精美,但她的内容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给人奋发,励志的一种精神享受,是适合我们残疾人阅读的一种期刊!

这真是我们残疾人甚至是健全人的精神大餐啊!让我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也了解了《同人》背后,很多鲜为人知,感人的故事,以及创刊的艰辛!我也非常赞同2006年第一期上,刘云飞的建议,开辟一个适合各种残疾人的技术、信息交流园地。

这次,就先写到这里吧,做为一个坐轮椅的肢残青年,在这里衷心祝愿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切都好!也祝愿《同人》越办越好!

侯跃鹏

地址:(076150)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镇曲龙屯村

尊敬的《同人》编辑部负责同志:

您们好!带着如同这炎热夏季火一般的热情,我从南国广州给您们发出了这样第一篇稿件;认识《同人》得感谢我的恩师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吕奎文教授,一位非常非常令人尊敬的慈祥的长者,他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指导着像我这样的有志于文学事业的残疾青年。在广州的残疾人中,提到吕教授,无人不知,虽然,我知道他还把他的爱心散播到全国各地;当某一天,吕教授把《同人》介绍给我,并建议我多向贵刊投稿时,我仔细阅读了几期的《同人》,觉得它确实有别于那些我平时经常投稿的刊物,首先它紧紧抓在“残疾人刊物”这个切入点,把与残疾人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介绍给那些由于身体原因造成信息获取相对滞后的残疾朋友,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其次,真正做到了“由残疾人自己来写自己的事”,尽管稿件水平有高低,但真切感人……

在此,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和我的这篇作品,希望不至于太浪费编辑同志的宝贵时间,实在抱歉。我是一位下肢残疾的女青年,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师从吕奎文教授。毕业后,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工作之余,常常“捣弄”些自得其乐的小文章并不知“天高地厚”地把它们投寄出去,间或侥幸刊登出来并获得了若干次的奖项,心中窃喜之余,更坚定了追寻文学之梦的决心。

这篇《今天,明天……》反映的是残疾大龄女青年的婚恋问题。长久以来,随着我所接触的残疾女子的增多,一些关于她们恋爱,婚姻的问题越来越鲜明地凸显在我的脑海中,作为特殊的群体,她们中的大部份人其实是很优秀的,通过努力,不但自身的文化素质较高,且能自食其力,况且她们的人品一般都比较淳朴,但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女孩,却往往因为是一个残疾人而失去了被爱的权利。她们当中,有的郁郁终生;有的与外来打工者相恋,却苦于世俗的眼光与经济上的窘迫而最终选择放弃;有的即使侥幸嫁给了健全人,却因为现实中的种种原因未能相偕到老……这些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很想替她们呼吁一下,以引起世人的关注,现在终于借此机会把它写出来,一抒胸臆。

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望编辑同志指教,万分感谢!

黄丽红

《同人》编辑:您们好!

感谢您们这么多年来为《同人》默默无闻地付出辛苦,有了您们辛勤的耕耘,我们才能得到这份美好的精神食粮。《同人》不仅是我们精神的支柱,也给我们提供了互相了解认识的平台,使我们在这平台上彼此鼓励携手并进。

我于1993年在一次意外的工伤中胸椎受伤,失去行走的能力,这十多年来靠轮椅代步,很少外出。去年托亲人在福州买了辆三轮摩托车,现在我自由多了,也给我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藉此机会我愿在同人影集里展示一下我和车子的风采。谢谢您们。

祝您们平安、喜乐!

残疾人:黄松洪

地址:(351168)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江堤村溪顶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