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骈赋)壶口瀑布赋

 ari3z2i58gsly0 2023-02-15 发布于贵州

壶口瀑布赋[1]

导河积石,源出紫山[2]。釜底洪荒,泫沄洑湍。雷霆湓霜,冰花漩寒。沧桑渲恸,天堑第一尤晋补[3];荣湫华衮,气象百二慎秦关[4]。黄涓怒滔,瑶池谪液倾世;古汛大渢,星汉其间蹒跚。骇有漾,动治汤之伟业;济如漴[5],降九州之溟顽。禹门错天,守在四夷臣中国[6];壶口遐迩,发声悍史王三秦。峭陈壁垒,削青云而慕雨;霞赐采虹,亡野溪而浺泙。水德西来,若渴象生有道;寂寞东升,如盼善下兹邦。混仪表之委曲,泛文明之滥觞。序行知之先后,定尊卑之阴阳。激荡璇贶,鬼斧神工塞北豁;淙玉碎雪,书图河洛蕴阙璜。如庙只遵天意,洞房听涛,合卺人祖兄妹[7];临柏或贵衣冢,嫘母绥波,先蚕龙蜕霓裳[8]。昆仑岂问出身,皇土有幸跌宕。自然乖戾,丰碑端庄。不羁摄远,逝川洄疆。槽方十里,东溟胸臆凭远上;瀑仄七色,万仞孤城空高堂。


[1]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黄河河道相峙处,高度一般在1520米之间,为我国第二大、流量最大的瀑布。滚滚黄河水从高空跌入只有3050米宽的石槽里,形成了“混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的喧嚣澎湃之景象。壶口瀑布由此得名。

[2]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3]位于山西吉县县城西北方45公里、西南距壶口瀑布约20公里处的人祖山,上建伏羲庙,塑有伏羲、女娲二像。相传为女娲炼石补天和抟泥造人的传说地之一。在壶口瀑布的“壶嘴”正中,有一块闪亮的石头,如游龟戏水,民间称之为“龟石”。有传说此石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来的“神石”,或伏羲兄妹成亲之“媒石”。

[4]《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后用来形容秦陇地势险要。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意思是山河地势极为险要。

[5]漴,此读[zhuàng] (水)冲击:“长河漴石壕。”

[6]汉语“中国”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中国以外称为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7]见本注3

[8]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的黄帝陵,柏树森森,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在此升天,故该陵为衣冠冢。嫘母为黄帝元妃,据传其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纺织,被后世尊为“先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