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5年,秦始皇让16岁的大女儿华阳公主,带着100名宫女去迎接70岁的大将军王翦。与此同时,秦始皇下了一道密旨:遇处成婚!千万将士合拢为城,公主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被迫和王翦行合卺礼......
秦始皇嬴政的宫闱事留下的记载并不多,他将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宏图霸业,他宠爱过谁,有过多少个妃子如今都无从知晓,唯独有三个孩子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
其中一个是亡了大秦的小儿子胡亥,一个是让众多秦学意难平的公子扶苏。最后一个就是史书中边角中一闪而过的华阳公主,据猜测应该是始皇帝的长女。
华阳公主名叫嬴元曼,在嫁给王翦之前,也曾想过自己会遇见什么样的郎君,是否和父亲一样伟岸高大,不可一世,又或者是个白面书生,经纶满腹舌灿莲花。有坊间曾杜撰其和高渐离有过一段缠绵肺腑的爱情故事,不过在正史中没有蛛丝马迹。
这一年正是嬴政意气风发的时候。他用六年不到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三国。接下来他将目光放在了势均力敌的楚国身上,他心里明白如今楚国虽然大不如从前,可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必须要派一个得力干将,有经验,有头脑,还要有胆量的,最后一击即中。
否则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只怕会有损秦军士气。
他心中有三个人选,分别是战绩突出的王翦、王贲父子还有黑马李信。前不久,李信提着燕太子丹的人头回来复命,那少年将军的模样刻在嬴政的脑海中,也许他会是下一个王翦也未尝不可。
嬴政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王翦父子已经付出了太多,也得到了太多,如果整个江山都是靠他王翦来得到的,那么他日封功加赏时,到底还能赏他什么呢?
功高震主是功臣的大忌,也是君王最大的担忧,因此,嬴政的心中不得不浮现出一些年轻的面孔,想要培养一些能将王翦取而代之的人,也是要将功劳分给其他人。
于是,大梁城里泡水的魏国善后工作就交给了王贲去做,至于王翦这个老家伙,嬴政心里盘算着该怎么让他交出兵权。于是,次日上朝,嬴政一张不怒自威的脸扫视下群臣后,开口问道:“攻打楚国,各位可有良策?”
一时间朝中争吵不断,王翦默不作声地看着嬴政,心中似有盘算。很明显他不赞成攻楚,但同时他也了解嬴政,攻楚是势在必得,并不容人反驳。嬴政面向主张攻楚并且一副成竹在胸样子的李信开口道:“李将军可有信心?”
李信傲娇地一挺胸,“那是自然!”
“好!”嬴政拍拍手很满意,“李将军需要多少人马?”
“20万人马,我踏平楚国之地。”李信信誓旦旦,话一出口,就听见不远处的王翦冷哼一声,摇头叹息。
嬴政颇为不满地扭头看过去,示意王翦:“王将军呢?若是攻楚需多少人马?”
王翦犹豫了片刻,伸出手做了个六的手势道:“非60万人不出兵!”嬴政在心底翻了个白眼,将王翦抽筋剥骨了一万次。整个大秦的劳动力都凑不齐60万,这王翦老家伙狼子野心,这哪里是出兵,这简直是要将我大秦的身家性命都要去。
“老将军胆子小了,机会留给年轻人吧!”嬴政言外之意是王翦不如李信,岁数大了就不要逞强,该退休了。
王翦也不解释,借坡下驴,没多久就称病离休,在家卧床不起。
嬴政知道王翦在和自己赌气,也懒得理他。可是不久后,李信领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城,惨惨淡淡回营,被楚国项燕打得落花流水损失惨重,让原本就不富裕的秦军雪上加霜。
这一次惨败终于让嬴政意识到老将王翦对于大秦的作用,只要他不反,嬴政一统江山必须要仰仗这个老家伙。后来,嬴政为什么终身不再重用李信了,仅仅因为这一次惨败吗?当然也不全是。
而是因为李信的失败,让嬴政在王翦面前失去了先机和主动权。为了让王翦出马,嬴政舍下一张脸,亲自登门相请,这对不可一世的嬴政来说等同于是一种卑微的讨好。
那一天,嬴政来到频阳的夜里,他屏退众人和王翦开诚布公的聊了很久。王翦起初故作为难道:“老夫年岁已高,不能再为王分忧,也该给年轻人让道了。”嬴政被噎了两句也没生气,哀怨地说道:“将军独弃寡人乎。”
你难道真忍心抛弃我吗?
三日后,王翦带着嬴政全部的底牌60万秦军从频阳出发。为了让嬴政安心,王翦索要了诸多良田美妾,但他没有料到,三日后的行军途中,嬴政竟将长女华阳公主派了出来,并下诏“遇处成婚”。
王翦行军五十里处见到李斯领着公主队伍迎面过来,李斯拱手一笑:“老将军,合卺喜帐已在林中立好,李斯斗胆请一杯喜酒。”
王翦蹙着眉头暗自猜想嬴政所图,暮年白发徒拥红颜实在是罪过。可如果抗旨不尊,便说明他索美妾是个幌子,可若真占了公主......难免有居功要挟,胆敢染指王室的非分之想。进退两难之际,王翦叹口气,走进那喜帐之中,士兵们迅速地围着锦幄列队围城,等待老将军的“凯旋”。
但王翦只接受了赐婚却没有行夫妻之礼,他让李斯等人回嬴政话:“大战在即,老夫不容分心。”
如此一来,嬴政便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