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山居“围炉”

 微言喜语 2023-02-15 发布于江苏

韵之
      记得清代有一个叫柴桑的曾在《燕京杂记》中写道:“冬月,士大夫约同人围炉饮酒,迭为宾主,谓之'消寒’。好事者联以九人,定以九日,取九九消寒之意。”九人相聚,轮流做东请客。九天一次聚会,等到人人都做过主人后,正好九九八十一天寒冬也过去了。山稻居的“围炉”虽没此架势,但一个冬天“围炉”二三次还是有的,只不过山稻居“围炉”煮的是茶而不是酒。
       上周末,城里的好友三家齐聚山稻居,晚餐后,女士则楼上牌乐去了,男土则在楼下酒后围炉煮茶,畅叙至夜深。在这春寒料峭山居的夜晚,红泥小炉中的炭火、袅袅的烟气茶香、壶中微沸的茶汤再加上好友间的畅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围炉”,古已有之。 朝代更替,斗转星移,火炉上的酒醺茶香其实从未断绝过,“围炉”不仅入画图,“围炉”更入诗文。   

       唐朝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南宋词人蔡伸《镇西》:“记红窗夜雪,促膝围炉,交杯劝酒。”明朝杨慎《初寒拥炉欣而成咏》:“围炉似故人。”清代王永彬撰格言集《围炉夜话》……炉火的温暖,即便百姓人家也与士大夫一般无二,简单快乐,得来容易。明代有一首五言绝句描述了这一刻:“深夜一炉火,浑家围团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只不过我想说的是:山稻居的“围炉”夜话味更浓。


       围炉向火,与其说是时人对煮茶的兴趣重生,不如说是期望与家人好友一聚的愉快。毕竟围炉而坐,炉上煮的是茶还是烤的红薯花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家人或好友一起的温情时光。
       悠闲的山居生活,围炉不仅仅只是烹茶,主要的则是温暖。人世匆促,值得珍贵的大抵如此。


作者: 韵之 2023年2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