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党营宋(三章)宋英宗赵宗实登基后,为何称病让曹太后垂帘听政

 梦想童年594 2023-02-15 发布于江西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皇权更迭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使新皇帝无法亲政,出现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状态。这种情况在历史上频繁出现,大多数都是因为新皇帝年幼无法执政而导致的。但宋英宗赵宗实即位的情况却令人不解,他即位时已经是三十一岁的成人了,不可能没有执政的能力。然而他在即位的第一年内依旧无法亲政,反而以称病为由让曹太后垂帘听政,让宋朝朝廷的政治舆论议论纷纷。对于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历史爱好者对此也非常疑惑。实际上在这种奇葩政治态势的背后,却隐藏着宋朝朝廷与宫廷中不可明言的政治斗争。

众所周知,宋英宗赵宗实并不是宋仁宗赵祯的亲生儿子,而是赵祯表哥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为赵祯的子息困难,多位皇子没长大便夭折了,这使得宋仁宗末年出现了储君难产的困局。在当时朝廷宰相韩琦、欧阳修等人的推介下,赵祯选了赵宗实作为皇嗣子,按照宋朝的礼制培养成自己的储君。在此过程中经过了不少的折腾,使得赵宗实在宫内和宗室的地位非常不稳定,给皇权的传承埋下了隐患。由于赵祯去世得突然,并没留下遗诏。而当时赵宗实成为皇嗣子还不足半年,这就让他即位登基显得不太名正言顺了。

按照宋朝的礼制和流程,皇子要成为太子得需要一大堆的进阶过程。比较重要的是会封为亲王、并兼任开封府尹,然后再立为皇太子。最后皇帝会把传位遗诏提前拟定完毕后封存,等到驾崩后由两府大臣、宗室王爷、皇后一起确定并拥立新君即位。可赵宗实即位却比较麻烦,他的这些流程都还没来得及走,严格来说并不是国家的储君。因此受到了很多反对派的质疑,比如北海郡王赵允弼便是其中的典型。而赵允弼的质疑也是有道理的,当时的赵宗实只是岳州团练使、巨鹿郡公,距离储君的政治地位相差太远了。

尽管面临各方面的反对压力,赵宗实依旧在以韩琦为首的两府大臣的支持下登基称帝,是为宋英宗。然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赵宗实即位后的第三天便开始推脱权力,第四天更是称病不上朝了。他一开始是想以守丧的名义,让韩琦代理军政事务,但韩琦不答应。然后又生病为由,下诏请求曹太后和两府共同处理军国要事。于是曹太后出面垂帘听政,国家大权掌握到了后宫之中,成为了宋朝政治上少见的奇葩景象。如果说当时的赵宗实真的病重,或者是年幼无法执政,这么做还能够理解。但实际上他的身体很健康,不存在任何执政障碍。

宋朝出现这种难以理解的政治现象,笔者翻阅了当时的历史典籍,却发现这些乱象后面隐藏着很多不可告人的政治斗争。从各方面的历史资料来看,促使赵宗实做出暂时放弃皇权决定的最大原因,是宋仁宗后宫发生了惊天大案。这个案子叫“韩虫儿遗腹子案”,它直接威胁到了赵宗实继承皇位的可行性。众所周知宋仁宗赵祯是无后,这才让赵宗实有了成为皇嗣子,最后才登基称帝的。就在他登基后的几天时间内,皇宫中暴出了“韩虫儿遗腹子案”。一名叫韩虫儿的宫女怀着宋仁宗赵祯的遗腹子,这就让刚刚即位的赵宗实尴尬了。

赵祯在世时总是想着生个儿子继承皇位,所以赵宗实作为备胎的地位总是不稳固。赵祯的儿子夭折后,赵宗实便被送入皇宫养育。当赵祯的儿子出生后,赵宗实又被送出宫。就这么反复几次,搞得赵宗实心惊胆颤,备胎都当不安稳。此时他刚即位,就遇到了这种事情,本就不稳固的皇位便出现了更大的危机。

如果韩虫儿生下了赵祯的遗腹子,这让赵宗实这个皇帝如何能干得下去?朝廷中对于他即位本就有不少的争议,如果有人拿这个孩子做文章,他的皇位就更麻烦了。况且自古以来,被人废掉的皇帝,有几个能够善终的?正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赵宗实才选择了退让,静观其变。

案子的主角韩虫儿是皇宫的一位低阶宫女,身份叫做私身。她名义上是宦官收养的女子,在宫中做一些杂务,地位非常低。据说当时是赵祯偶然看到韩虫儿打水,一时间心血来潮,然后便临幸了这个宫女。可赵宗实刚登基,却曝出韩虫儿怀孕了,而且可能是男孩,这事情一下子就复杂了。对于这个宫女的处置,后宫中出现了争论,宫廷内外谣言满天飞。这极可能是赵祯唯一的亲生子嗣,曹太后自然不能不谨慎对待。于是她安排韩虫儿开始保胎,各种保育措施一级一级地提了起来。而反对赵宗实当皇帝的人,也开始兴风作浪。

赵宗实受到这样的政治压力,也开始佯装发疯,说出了很多语无伦次的话语。比如他说曹太后以前对他不好,甚至不支持他当皇帝。于是在韩虫儿保胎的半年里,宫中出了不少幺蛾子,赵宗实与曹太后的关系也每况愈下。以任守忠为首的宦官本就反对赵宗实当皇帝,此刻更是抓住了机会,在曹太后面前各种挑拨离间。而曹太后也对赵宗实不满意,两人的矛盾很快激化。韩琦、司马光等文官集团的大臣各种灭火,但依旧无法消弭两人之间的矛盾。最后韩琦以废除皇帝相威胁,才让赵宗实消停了下来。

最终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韩虫儿养了几个月胎,最后却承认了自己诈孕。她说自己的理由是不想干重活,便找了个机会编造怀孕的谎言。这样她不但不用干活,而且还好吃好喝的。这案子最后的处置也让让人啼笑皆非,据说韩虫儿只是被打了二十大板,然后送到承天寺出家了。要知道这个案子可将整个大宋朝上下搅得一片混乱,而且冒认怀龙子是砍头的大罪。可曹太后就这么大事化小了,而以韩琦为首的两府大臣就这么认了,简直太不可思议。而且整个过程中疑点重重,却没有一个人继续追查下去,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皇帝身边是有起居注的,而且有宦官跟着,是否临幸宫女也会记录在案的。韩虫儿说自己怀了赵祯的儿子,这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了,至少需要有人证明。可能够作证的宦官已经被派到蜀中公干了,事发后却没有被召回来调查,这就让人觉得可疑了。韩虫儿说自己怀孕,第一时间就会有御医诊断,怎么可能搞了半年才暴露出来?一个小宫女,诈称怀孕就搞得宫里鸡飞狗跳,直到半年后瞒不住了才暴露,难道宫里的其他宦官和宫女都是瞎子么?这里面种种的不正常,都预示着这个案子非常不简单。

实际上从这个案子曝出来开始,朝廷内外就不安宁。赵宗实称病,但却不老实养病,反而是各种作妖,引发了朝廷内外动荡不休。在此过程中,除了韩虫儿的事情外,朝廷中以王珪为代表的文臣又多次上书请曹太后归政。整个朝廷乱成一团,显然不只是为了宋仁宗是否有遗腹子这么简单。根据当时的史料,以及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来分析,可以发现这背后有两股力量在争夺着朝廷的主导权。其中一股是以韩琦为首的文官集团,他们以两府大臣为代表。另一股则是曹皇后背后的北方将门势力,也有依附于曹皇后的宦官集团。

分析案子发生过程中的政治动向,可以看到很多政治斗争的痕迹。文官集团明显是倾向于赵宗实的,但对宫里的事不方面插手,所以在韩虫儿的案子上曹皇后有着主动权。没有宫里的宦官、宫女配合,韩虫儿的案子也掀不起这么大的风浪。文官集团在弄不清楚真假的情况下,自然不敢贸然决定。如果真出了个赵祯的龙子,可就是惊天动地了。曹皇后明显是要借这个案子掌握朝廷大权的,实际上她也完成了垂帘听政的目的。不论韩虫儿怀孕的真假,至少当时曹皇后及其身后的势力是最大的赢家。

从整个案发过程来分析,实际上是以曹皇后为代表的将门家族在文官集团面前争取政治利益。赵宗实是文官集团捧上台的皇帝,代表着文官集团的利益,他们的目的是延续文官政治路线。但这个路线在宋仁宗后期是出现过多次动摇,比如宋仁宗提拔武将出身狄青为枢密使,后来又大量提拔了以任守忠为代表的一大批监军出身的宦官。可以说在宋朝的政治环境下,这对文官集团垄断朝廷的权力是极大的冲击。韩虫儿作为宫女,正好在曹皇后的管辖范围内,又有宦官们配合,这是再好不过的政治斗争的先发优势。

可以说这个案子表面上看是对是否继续让赵宗实当皇帝的争执,背后却是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的博弈。从最后的政治变化看,曹皇后也不是一定要废除赵宗实,只是想要为武将家族争取一些政治空间。而赵宗实各种作妖各种闹,其实也是浑水摸鱼,想要拉拢更多的文臣支持。

最终的结果是曹皇后与韩琦达成了某种政治妥协,将赵宗实作妖当作病中发疯来处理,这才平息了这段风波。从事后的政局变化来看,双方都是有所让步的。半年后曹皇后撤帘归政,赵宗实终于亲政。而两府大臣中枢密使富弼、参知政事张昪被解职,也说明了文官集团在军队事务上的让步。

从整个案子来看,与其说曹太后是想要夺赵宗实的权,不如说是夺文官集团的权力。曹太后秉承的是宋仁宗的执政理念,讲究的是文武制衡的策略。即便是在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皇祐、嘉佑年间,宋仁宗也让将门势力暗中掣肘其发展。赵宗实是被文官集团推上台的,如果政治上全面依靠文官集团,这将会使朝廷政治失衡,进而出现权臣的危机。曹太后利用整个不知真假的案子,逼文官集团退让,这对于赵宗实控制朝廷也是很有好处的。赵宗实完全看不懂曹太后的手段,为了皇权各种闹事作妖,弄得自己像个小丑一样,可笑至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