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治维新——日本狂飙之路的开端

 遇事明言 2023-02-15 发布于甘肃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处于亚欧大陆的最东端,东面是广袤的太平洋,地理位置算不上多好。

与中国、印度两个巨无霸相比,日本国土面积、人口都少得可怜。

因此,在欧洲疯狂殖民扩张的四百年里,日本是一个根本就不值得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耗费精力去开拓的地方。

被欧洲蔑视,当然是日本的不幸,同时更多的也是日本的幸运。

因为不被强盗重视,所以也就避免了被强盗抢劫的下场。

但有个国家看中了日本这弹丸之地。

原因在于日本处于美国通往东方的航线上。

随着美国在19世纪的崛起,美国势必要打开日本的国门。

在屡遭拒绝之后,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直抵日本江户湾海面。

佩里率领的舰队由两艘巡洋舰和两艘炮舰组成(仅仅只是四艘军舰)。

四艘军舰通体着防止腐蚀的黑色柏油,蒸汽机中燃烧的煤炭散发出滚滚浓烟。江户市民形象称这四艘军舰为“黑船”。

日本官员在仔细观摩了舰上的巨炮后,明白了自己是无力抵御美国的进攻的。

打不过,怎么办?


日本人心想:与其选择无谓的抗争,不如接受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友好致意”,于是美国就这样兵不血刃的敲开了日本国门。


美国获得了在日本的两个通商口岸和领事裁判权。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当时日本有三种势力,名义统治者是天皇,实际统治者是幕府将军,拥有较强实力的地方强藩。


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地方藩王于1868 年推翻将军的幕府统治,恢复了天皇权威, 随后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政府推行“富国强兵(提升军事实力)”“殖产兴业(兴办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思想)”三大政策。


日本踏上了快速发展的狂飙之路。


当然,日本也有和西方明显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天皇。

(图片来自网络)

天皇是神,不是人,这是当时日本人的共同信念,因此天皇是日本的国家象征和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不仅如此,天皇而且还可以统揽一切,议会、内阁、军部都只不过是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天皇专制下的狂飙会把日本推向巅峰,同时也会把日本推入地狱。


日本人通过向中国学习,走上了封建道路。


近代面临民族危机之时,日本迅速转向学习欧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命运。


国家如此,人亦如此。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就是对自己、对情人最好的报答。


2023.2.14

复制搜一搜划线划线并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