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授衔,他没职务没军衔,评级时惊动主席,被特批享元帅待遇

 格林书屋 2023-02-15 发布于广西

在我党内部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 “血比汗值钱。”大意是说,在整个行政体系中,同等级别的军事人员可以领到比行政人员更多的津贴。虽然说革命并不是为了这些黄白之物,但是物质基础的确能够安定人心,为前线的战士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就有许多英勇的革命前辈用自己的血汗赢得了应有的荣誉。但是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将领,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职务,却依然享受元帅级别的待遇,他就是郑位三。

01革命战士

在二十世纪初,清政府腐朽无能,整个华夏大地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就在这时,郑位三出生了。随着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走出紫禁城,中华民国建立起新的政权,各地群雄并起,军阀混战,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夹缝中艰难求生,而郑位三仅仅二十出头就参与到革命斗争当中,用自己的鲜血书写爱国的华章。

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革命的环境愈发恶劣,我党创建了自己的人民军队,以井冈山为中心,建立起许多的革命根据地。尤其是在秋收起义之后,郑位三在湖北河南一带又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为我党的奋斗之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建立起鄂豫皖根据地,郑位三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02艰苦斗争

可是在我党发展自己有生力量的同时,遭到了来自敌人的强烈反扑。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我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与此同时,为了保存南方的革命火种,郑位三受命留守鄂豫皖一带,与敌人展开游击战争。要知道,那时候的敌人数量是我军的数倍不止,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存活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还要发动反抗呢。

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郑位三没有任何抱怨与消极,果断接受党的任务,利用太行山的有利地形,开始了长期的游击战。毕竟缺少大后方的战略支撑,郑位三的斗争十分艰难,不仅先后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双亲,就连他自己,也因为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精神紧张而落下了病根,不得不退出一线工作。

03特殊待遇

离开一线战斗之后,郑位三也并非放弃革命事业,而是将视线转移到理论研究和干部培养的工作中去,为此,他研读了大量的书籍,掌握当时最先进的革命思想,用来武装自己,得到了刘少奇的高度评价。但随着身体情况的不断恶化,郑位三不得不暂时放下工作,到延安接受治疗,尤其是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他几乎都没有参与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战争胜利之后,我党内部要对革命时期的有功之人进行授衔和定级,可是工作人员到了郑位三这里却犯了难,因为他在近几年都在疗养身体,没有任何职务或者军衔,可是他曾经对革命事业的付出又是不可否认的,这该如何定级呢?这件事被层层汇报上去,最终放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当时我党的行政待遇按照从高到低,级别的数字也由小到大,其中国家级待遇为1-3级,毛主席认真听取了关于郑位三过往事迹的汇报,最终将他的行政级别定为3级,与开国十大元帅等同,还将他接到北京疗养,一切待遇从优。

04两袖清风

曾经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固然是好事,郑位三也十分高兴,可物质的提升并没有改变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当时党中央安排了一个警卫班专门负责郑位三的日常生活,可他却从不依仗自己的功绩,尽量不在衣食住行方面提任何特殊要求,甚至连一名普通的退休老头都比不上,日常穿的衣服也是补丁摞着补丁。

而且郑位三对于自己能够拿到三级领导的津贴感到不安,将这笔钱统统捐了出去,用于帮助一些烈士子女的生活,可以说十分无私了。对于子女的教育,郑位三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从来不允许他们特殊行事,因为在他的心里,为革命事业而付出是自己的光荣,并不需要因此而得到什么。

结语

就这样,安贫乐道的郑为三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特殊时期受到波及,被下放到基层劳动,这给他本就不健全的身体再次带来重创。所幸周总理对他时刻挂怀,不久后为他平反,可郑位三还是离开了这个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世界。郑位三虽然一生艰苦,但他两袖清风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