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古代的中国人是如何度过的?聊一聊继承至今的习俗

 茶香飘万里 2023-02-15 发布于山西

引言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为“非遗”。

这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终于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日月更替,沧海桑田,中国时令节日在代代的传承与发展下,最终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各种习俗活动,如立春鞭春牛,冬至吃饺子

对于二十四节气,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虽然拥有大相径庭的庆祝方式,但都不约而同地表达着对健康平安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的中国人,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展现节日欢腾景象,让人不禁好奇,古代的中国人是如何度过这些重要的日子?二十四节气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二十四节气哪里来

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农村长大的老一辈,一定是颇为熟悉二十四节气歌,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对于长期躬耕的农人来说,每个节气都像是一种指令,告诉人们此时应当做哪些农事。

二十四节气歌

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从始至终就是一种农耕历法。

古时的农业生产需要依赖自然环境的变化,节气的内容正与自然的气候物候息息相关,从而可以作为指示。

那节气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呢?

很久之前,在黄河流域,我们的祖先已经脱离了饥吃兽肉渴饮兽血的原始生活。

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依旧不能充分地认识大自然,也缺乏用文字记录的能力。

但是此时人们已经可以进行种植和耕作活动。

渐渐地,人们发现植物的增长有规律,阳光温度等自然环境也在发生着某种变化,于是试着对这种规律性进行总结。

这也成为节气的起源。

根据史学家的求证,人们最早是从“二至”即夏至和冬至开始,划分时节。

在距今4000年前的陶寺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种仪器,是为圭尺,上有刻度。

我们的先祖就是通过以尺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二至”:日影最长即冬至,最短即夏至

此后,到西周时期,据考察,春分、秋分已经存在,并且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亦被逐渐确立。

圭表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四时八节”。

后来唐诗有描述,在四时八节时,人们总要祭祀祖先,这时家家总能听见对先祖的祷告与哭声。

说明在中国古代,四时八节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祭祀时令。

到了汉代,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基本完善。

西汉之前,在一些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惊蛰”和“雨水”的节气。

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中的二十四节气与如今广为人诵的版本大差不差,只是“惊蛰”被称为“启蛰”。

《周髀算经》

汉代甚至还进一步细分二十四节气,确立了“七十二候”。

从此以后,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沿用汉代以来确立的节气。

这种时间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现代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春祭芒神,夏食鲜笋:古代人的节气生活

古代中国人,在确立具体节气的过程中,更赋予了这些节气特殊意义,包括祭祀、养生、观赏和娱乐等等。

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布衣平民,每个阶层都有着堪称丰富多彩的节气活动。

古人认为是阴阳二气的流转导致二十四节气运行,气在一年四季中轮回。

为了顺应这种“天道”,人类也要依据不同的时令来安排各种特殊活动和日常生活。

这其中,由于春季为四季之首,也是农业耕种的开始,所以,立春成为了一项最重要的节气活动。

祭芒神

根据《礼记》记载,立春日,周天子要到国都的东郊“迎春气”。

在立春前,天子要斋戒三天,期间要沐浴更衣,不能进行喝酒吃荤等娱乐活动,以示虔诚与庄敬。

立春当日,天子率领三公等高级官员和各诸侯王,在东郊,向掌管树木生长的勾芒上贡祭品,同时还要伴以音乐和舞蹈表演。

天子迎春气的传统被后来的朝代继承。

如汉承周制,在立春日,皇帝和大臣们都到东郊去举办祭祀礼仪,人们会穿着青色的衣服,唱祭祀的歌,跳祭祀之舞。

直到明朝时,北京的官员还会穿红戴花,在东直门外举行迎春仪式。

和严肃庄重的朝廷迎春活动不同,民间的迎春仪式更为有趣生动。

“鞭春”活动原始于宋代,本是由官府主持,向宫廷进献“春牛”,让皇帝鞭打以示劝农,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主要由百姓参与的习俗。

如在苏州,人们会有“摸春牛”“打春”和“拜春”的习俗。

立春前一天,苏州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争相用手摸泥土做成的“春牛”,以求好运气,认为摸牛脚能够带来财运。

等到了立春日,地方太守会在府堂里用鞭子打碎土牛,这就是“打春”。

同日,人们会用米粉做成的丸子祭神和供奉祖先,还会拜访亲朋好友,这就是“拜春”。

打春牛

直到民国前,许多地方还有“打春牛”的习俗。

人们用土做成春牛和勾芒的塑像,在“打春牛”后抢着把碎土带回家,认为可以带来好收成。

百姓们还会张贴“春牛图”,图上画着春牛和儿童装扮的芒神,以祈求生活吉利、天下太平。

到了夏季,古人们又有不同的节气习惯。

立夏之日,天子要到南郊“迎夏气”,回朝后要实行赏赐之事,以顺应时气

而在民间,由于夏季是“阴阳相争”之时,故古人在夏季特别注意饮食。

立夏时节,古代的人们希望通过改变饮食来强身健体

如北京,会制作“宜夏”,即小儿所食面点。

浙江有些地区的百姓,会在立夏吃鲜笋,以强健脚力。

民间还有吃“立夏蛋”、喝“驻颜酒”的习俗。

为了预防夏天的高温潮湿所带来的不适宜,江南地区的百姓会在立夏时节开始饮立夏茶、吃立夏饭。

明代有人记载,杭州地区的人们在立夏日会制作新茶送给亲戚邻里,这种立夏茶被称为“七家茶”。

而“立夏饭”就更加五花八门,里面有腊肉、烧饼、烧酒、莴苣等食材,甚至还有玫瑰花。

冷淘面

而到了大暑、夏至时节,为了安然度过夏天,许多百姓闭门静养,有“伏日”的习俗。

清朝,为应对三伏天,江南地区的城市,民间会有窖冰售卖,人们会享用凉冰消暑,还有喜欢做好事之人会在给过路人送消暑药物。

北京人在夏至时,则会吃冷淘面,又称“过水面”,许多地方同样也有冬至吃饺子、夏至吃面的习俗。

当秋天来临,人们的时令活动则变得更加频繁。

在宋代,东京的百姓有在立秋戴楸叶的习俗,立秋日,百姓们,特别是妇女和小孩,会将楸叶剪成不同形状戴在头上,以迎接到来的秋天。

对于湘西和贵州地区的苗族百姓来说,立秋是一个同往偕游,男女之间促进感情的好日子。

江南地区的人们会在白露节气后“斗赚绩”,其实就是斗蛐蛐。百姓们会提着虫笼,成群结队,一直持续到重阳时节。

斗蛐蛐

除了玩耍活动外,古代百姓还有“咬秋”等传统。

诗经有言:“七月食瓜”,人们认为在立秋时食用秋瓜、秋桃等可以免除夏天带来的不利影响。

秋分时,许多地区的人们会有祭月的习俗,只不过这一习俗后来被挪移到了中秋。

在白露时节,山东地区的有些百姓会贮存豆棵上的露水,认为将其用来做饭可以医治疾病。

随着凉爽的秋天过去,寒冷的冬季到来,古代的帝王需要在立冬之日前往北郊迎气,朝廷也从此时开始正式处决被判死罪的犯人。

民间在立冬时开始制作酒水和咸菜,为冬天做准备,如果不在立冬时节准备食物,对于古代人来说,冬天将会变得非常艰难。

对古人来说,冬至是也是传统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意义重大。

从汉代开始,冬至就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官府和百姓都共同庆贺,宋代官府在冬至时放假。清代的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区的百姓则会在冬至之时合聚在祠堂,共同祭祀祖先,举办宴会一同庆祝。

等到了大寒小寒,人们常常食用各种米类和豆类杂煮的“腊八粥”驱寒。

冬日农闲,百姓在无聊时会进行“数九九”的游戏,而闺中小姐和文人雅客们则会描画消寒图,先画一枝梅花,上面共有八十一瓣,然后每天把花瓣涂满一片,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消寒图

结语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农耕时间制度安排,不仅体现古代中国人“以农为本”的传统理念,更蕴含着中华民族“顺应四时、天人合一”的深厚智慧。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古人在长期的自然生活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后人赋予了这种经验更多民族特色。

如马来西亚的华人,就发明了“二十四节令鼓”,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认同。

而现在,中国人依旧走在传承和发展它的道路上。

人类的智慧,归根究底来源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们要记得,无论拥有多么非凡的创造力,只有顺应自然,遵循时序,才能走向更美好幸福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