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营轶事系列短文(九)《手榴弹,在身后炸响》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军营轶事系列短文
(九)
《手榴弹,在身后炸响》

作者 邵小兵

铁流滚滚兵车行
旌旗猎猎枪炮鸣
塞上高原摆战场
胸怀祖国抒豪情
……
——摘自五连黑板报

1969年,38军改装完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摩托化军。一年后,113师就在内蒙古兴和县组织了换装后首次检验性师进攻演习,这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非常有影响的军事活动,引来了各方的关注,总部和各军区都派人来观摩学习。此后,38军所属部队几乎每年都要远赴塞上高原进行战役战术训练。笔者认为,部队拉到千里之外的陌生环境下训练的目的:一是熟悉未来战场;二是检验部队长距离摩托化机动和远程投送能力;最后是解决部队"藏、住、打、走"的问题,提高首长机关的谋略能力和官兵在野战条件下的技战术水平。


1979年夏,我所在的团千里机动来到了内蒙古集宁东部地区进行战术训练,当时我是5连的8班长。
内蒙古给人的印象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白云下边马儿跑的迷人景色。其实并非如此,它有近一半的土地是沙漠、戈壁和荒芜的丘陵地貌,而且人烟稀少,林木短缺、水资源不足,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我们连驻训的地点就属于丘陵地区,用穷山恶水形容它不过分。


连队所住的村子不是很大,这儿的老百姓生活困难,居住条件与我们常去的河北易县西陵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而且这里的群众消息闭塞,对外边的世界知之甚少。记得一次放电影,因为下起了雨,我打开了一把自动弹簧伞,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举动,却引起了周边的群众一阵惊叹,他们纷纷围过来看个究竟,我反复演示了多次,仍满足不了大家的好奇心,混乱的场面至今仍有印象。不过,这里东西很便宜,一只鸡只要几毛钱,我经常买几只鸡回来给全班同志改善伙食。现在回忆起来,老乡家里养的鸡就是好吃,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在内蒙的训练收获是非常大的,也是我入伍以来在战术训练中打实弹最多的;单枪战斗射击、班战斗射击和带有各种战术背景下的射击已经无法统计打了多少次。可以讲:这种接近实战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和锻炼人的,对提高战士的技战术水平相当有帮助。战士们训练热情很高,也很刻苦,不怕流血流汗,有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冲锋陷阵的劲头。


就在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火热的训练之中的时候,一次训练事故给全连官兵的头上浇了一盆冰水,拔凉拔凉的。

八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内蒙高原的太阳火辣火辣的,强烈的紫外线把大家晒得脸色油黑,我们从驻地到训练场步行需要近四十分钟的时间。当天训练的科目是排防御,每个班都发了实弹和两箱手榴弹,我们全班战士轮换交替扛着弹药走向训练场,热的是汗流浃背,累的气喘吁吁。


进入阵地后,蔺连长宣布了训练科目和下午要进行的主要内容,并反复强调了防止出事故的问题。因为这个科目之前已经练了较长时间,谈不上成竹在胸,最起码也是轻车熟路,我看大家的表情都是信心十足,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下午三点多钟,开始演练敌人接近我前沿,各班统一向阵前投掷手榴弹。当时全军普遍使用的是67式木柄手榴弹,这种型号的手榴弹,使用便利,操作简单,是近战歼敌的利器,也符合中国军人传统投弹的习惯;缺点是战斗效能不高,杀伤力不足,投掷时易脱手。现在我军步兵基本上改用了新型的手榴弹(手雷)。

老兵们都知道,在堑壕内向外投弹,必须注意不能由下向后引弹,否则碰到堑壕的后壁,容易造成手榴弹脱手掉弹,引发事故;教材明确要求必须举起手臂投掷。因为没有了助力,所以投的距离都不太远。对此,我反复提醒大家:弹出手后不要看落弹的情况,马上低头躲在掩体内,千万小心别被弹片和炸起的石子崩到。


我班防御的正面有八十多米,我和副班长董兴林还有两个老兵分别站在几个新战士旁边,随时注意观察弹出手后的运动轨迹,防止出意外。并由我统一下"投"的口令,全班在我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开始作业。
正在大家紧锣密鼓地向外投弹时,在一阵阵的爆炸声中,我隐约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怪了,怎么后边炸开了"?正在我纳闷的时候,就看到左邻九班方向一阵骚动,一朵烟尘升了起来,紧接着他们班的人都一窝蜂地跑出了堑壕。我知道肯定是出事了,马上命令全班停止投弹,迅速向九班靠拢。


等我们心急火燎地跑到九班阵地,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只见今年刚入伍的新兵赵X毛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他满脸是血,不停的左右翻滚、哭喊,给人感觉伤的很重,快不行了;九班副班长李X林,趴在堑壕内,他脸色苍白,表情痛苦,左臀部以下的裤子已经被鲜血染红,估计伤得也不轻。因为他是75年入伍的老兵,有老同志的素养,表现得还比较镇静和克制,他还召呼大家快救赵X毛。
因为身上没有带急救包,又不知伤在了哪里,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大家急的团团转,见此情景,我掏出一块脏兮兮的手帕,按在了赵XX出血多的地方。经过观察,爆炸点在堑壕后八、九米左右的地方;此刻空气中弥漫着炸药的味道,蓝色的烟雾在逐渐地扩散。
"谁干的?手榴弹怎么扔到后边了。"我冲着九班的人大声问。
"是,是我。"一个怯懦的声音传来。我抬头一看,是与我同年入伍的何Ⅹ新在回答。他一脸的恐惧,躲闪着大家埋怨的目光,全身不停的颤抖,站在那里紧张的不知所措。


很快连长等跑了过来,他焦急的大声询问赵X毛具体伤在了什么位置,可他不停的哭喊,根本不回答。此时连队已将出了事故和有人受伤的情况用861指挥机向营里进行了报告。不大功夫,营长就带着一台解放卡车风驰电掣地开了过来。车停在了山角下后,大家是连背带抬迅速将伤员送下山,放到了汽车的大厢板上,连长让我们几个人随同他去医院。我发现营长也很着急,他亲自驾车,以飞快的车速向团卫生队所在地急驶而去。汽车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飞奔,大家的心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舶,七上八下的。


十几分钟后,车就开到了团卫生队。因为赵X毛哭叫不止,医生们都围着他抢救,当消毒棉球擦去他脸上的血迹后,在他左脸蛋上一块比大米粒稍大的小弹片划落了下来,经医生认真仔细查看,没有别的伤口。气的医生一拍他的肩膀,不满地说:你没事,别叫啦!原来这小子发现险上出血了,用手来回一抹,弄得整张脸血乎乎的,特别的唬人,再加上他因为恐惧和害怕,大喊大叫,把我们也吓得够呛,完全是虚惊一场。不知是谁指着他的鼻子,气鼓鼓地说:你没事,别躺着啦,快起来吧。赵XX一看自己没什么大事,翻身下床,站到一边不吭声了。


九班副的伤要重一些,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弹片伤的处置过程。弹片是直接击中了他的左臀部,而且进入到体内较深的位置。屁股上肉多,而且厚实,为了找到弹片,医生用手指直接从伤口处插到肉里边,前后左右的搅动,为的是寻找弹片。一会的功夫,医生停止了动作,说了句:在这儿,弹片还不小呢。此番操作的情景,让我头皮发麻,身上冒汗,真是惨不忍睹。不知是麻药打得剂量不够还是别的原因,九班副疼得直咧嘴,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滚落,衣服都湿透了。可能是看我们围观的人太多,医生把我们撵出了抢救室。所以,后边的处置过程我就不清楚了。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汲取教训。何X新是造成事故的源头,所以他是调查的重点对象。实事求是讲:如果是投弹失误,应该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正常投真手榴弹这种事常有发生,况且是在战术训练中,出现失误的概率要更高一些。何X新老实、诚恳,说出了真相,使事故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原来,在投弹过程中,因为前边投得多了,他放松了要求,违反了操作要领。教范规定:投掷木柄手榴弹时,应该将拉火环套在小手指上,才可以投出。可他不知为何?可能是图省事方便,他将拉环套在了中指上,结果引弹时候没握牢,也不可能抓紧,手榴弹被甩到了身后,造成了伤人事故;因为他是老兵,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确不应该,所以他的行为被认定为违反操作规程的责任事故。咳!偷懒耍滑真是害死人啊。但何X新能够实话实说,不隐瞒自己的错误,还是值得称赞的。


根据当事人和目击者的描述,我们还原事发的过程:
何X新将手榴弹甩到了堑壕后边,他发现不妙,大喊一声:不好!快卧倒,紧接着他趴在了地上。在他右手边不足3米远的赵X毛听到何X新喊声,本能的转头张望,当看到滋滋冒烟的手榴弹时,他没有迅速卧倒,而是面对着即将爆炸的手榴弹惊慌失措、头脑发蒙的往后倒退,结果被弹片从正面击中脸颊;在何X新左侧将近5米的九班副当时正在聚精会神的往外投弹,没有听清楚何X新的叫喊,因为堑壕是修在山坡上,地势后高前低,再加上工事挖得比较浅,所以弹片击中了他的臀部。现在想想也真后怕,太危险了!如果是一块大弹片击中赵X毛的头部或者是九班副的后背被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营连首长经研究决定,处理的结果是:何X新受到了行政警告处分。他党也没入成,年底就复员了。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挺有意思。

九班副住了两个月左右的医院,伤愈归队后,正常复员回到了安徽老家,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因为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们常联系。前几年战友聚会,我还问了他的伤情,他讲:基本上没有影响,只是天气不好时伤口有点不舒服。他对负伤的事看的很淡,如果换成叫真的和不讲道理的人,还不闹着评残或者是高额的医疗补助,我十分敬重他。


来自四川省眉山的赵X毛是个文学青年,在部队时就喜欢舞文弄墨,经常点个蜡烛挑灯夜战的写作,人还不错。但是他复员后就没有踪迹,老乡们也找不到他,几年前我通过有关部门专门查询他,但发过来的几张同名同姓的照片都不像他,而且年龄也不对。咳!真不知道他在何方远游。


最有传奇色彩的要属何X新,命运和机遇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过去总认为他老实巴交、不善言辞,厚道平庸。但谁都没想到,他的人生经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且丰富有趣。其实,他是个很有心机和胆量过人的人。后来得知:在部队时就结识了营房附近农村的一个地方女青年,两个人还谈上了恋爱,保密工作做的极强,周围的战友没人发现,他隐瞒的功夫真高。何复员后将女孩带回到了唐山迁安老家。两人结婚后,因为日子过得不如意,当地的生活又比较差,两口子又回到了女方家,他们从贩卖菜开始,经过勤奋努力,逐渐发了,现在是涿州市小有名气的菜商,他现在不仅有了自己不小的店面,还购置了多套房产和汽车,连大学毕业的孩子都在帮他经营卖菜生意,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可以说:当兵对他而言很有收获也真实惠。作为他的战友,我真诚的祝福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部队训练因为怕出事故,减少和放弃了不少危险科目的训练,甚至有不少当了几年兵的人,没打过枪没投过实弹,可以不客气的说:他们的兵算是白当了!我始终认为,训练就要接近实战,在危险条件下、在枪林弹雨中锤炼部队,不要怕出事,不要怕伤亡,只要是组织严谨,措施得当,完全可以减少和消除训练事故的发生。


有人统计过,战争时期我军被己方火力杀伤约占3%左右。哪怕是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也是如此。海湾战争期间,"联军"战斗阵亡154人,期中被自己人打死的占20%多。因此,一旦投入战斗,激烈的枪炮声中就很难判断是敌是我打的了。


写此文的目的,不是揭示过往的事故,而是提醒大家如何防止事故,加强心理素质的提升,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并以此文献给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献身使命的战友们!

~~完~~
下篇:《高尚与丑陋》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