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难堪的时刻 》军营轶事系列短文(十八)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1927-2022

热烈庆祝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5

八一建军节 · 铁血铸军魂

爱我中华·扬我国威

军营轶事系列短文

(十八)

《 难堪的时刻 》

作者  邵小兵

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岁月,又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记载着无数人的成长与进步,光荣与梦想,坎坷与挫折。
两年前的一个周末,几个战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侃大山。席间,一个战友悲催地说:一次夜间三练习射击,我因为没有好好验枪,出现了枪走火的事故,虽然侥幸没有打到人,但被连长在全连大会上骂的狗血淋头,班长事后还狠狠地踹了我几脚,有一段时间根本抬不起头来见人。另一个战友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我当兵十几年,没被领导批评过一次,听到的都是表扬。其他的战友也纷纷加入到此话题的讨论之中,言谈话语中挨骂受罚和囧事还真是不少。


听着他们口无遮拦的谈吐,我也开始回忆自己在部队期间有无被领导批评和难堪尴尬的事情发生。思来想去,还真没有被领导在众人面前点名批评和训斥的经历。不过有自知之明的人都清楚:谁敢说自己没有毛病和缺点呢?我能肯定,背后一定有人对我发泄过不满或议论过我的不足。当然,好话癞话我还是听得懂的,被首长旁敲侧击和指桑骂槐的批评是有的,我也曾遭遇过非常难堪和尴尬的事情。是啊!有些往事回忆起来是苦涩的、羞愧的,今天就讲一件记忆犹新的故事吧。

1982年底,我们的营房改为它用,教导队整体搬迁到我入伍时的老部队,借住在该团在外执行任务的一营营房,没有想到这一住就是近三年的时间。


每年的十月中旬到第二年的三月初,因为没有学员训练的缘故,是教导队比较清闲的时光,除了办一些短期集训班外,大部分时间几乎没有什么事可做。离家近的和拖家带口的可以回家团聚休长假,而我们几个光棍汉,只能去师里的有关科室帮忙打杂,或者是外出学习和干些临时性的教学工作,但总体来说是轻松自在,闲得无聊。
这期间,最让人头疼的是吃饭问题。俗话说: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但我认为并非如此,在部队人少吃饭就是个难题,往往就是对付和简单,而且还没个正点。我们大队部本来人就少,而且干部是大多数,所以伙食一直比较差劲。"冬眠期"因为没有了学员,人就更少了。还好回到了老部队最大的优势是认识的人多,朋友不少,所以我是经常跑到团机关宿舍在朋友处打打牙祭或者去家属院找熟悉的人家蹭吃蹭喝。


1983年元旦放假期间,所有连队都在欢天喜地地张落着过节,营区内开始弥漫着肉香酒美的味道。可此时的教导队却显得十分冷清,毫无过节欢乐热闹的气氛。队部管理员发了点肉和面,让我们几个人自己包饺子过节。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在我发愁和寻思到哪去找口过节饭吃的时候,团军务股的朱保密员给我打来了电话,邀请我到保密室去吃饭,同时他还叫了作训股的隋参谋参加。因为我们三个人名字的后两个字的谐音相同,而且又是要好的朋友,平时走得又很近。所以我乐得够呛,兴高采烈地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

三兵合影

团保密室在机关办公楼二楼的最西边,因是保密重地,安装了铁门,窗户上加装了铁栏杆,平时很少有人光顾;它是个套间,里间放了几个装档案和文件的保险柜,外屋是专门阅读不能带走的重要文件和收发文件的工作间,来的人通常都在这儿活动。因为是节假日,整个办公楼显得空空荡荡,冷冷清清,除了值班室有人之外,各个房间都是门窗紧闭,空无一人。
此时,保密室的工作间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的餐厅,桌子上放着葡萄酒和罐头,还有一些青菜水果,地上的电炉子上炖着香气扑鼻的猪肉土豆;更有情调的是,窗台上放了一台当时还比较少见的双声道卡式录音机,正播放着港台明星甜美浪漫的歌曲。
此情此景,让我心情愉悦、胃口大开、舌尖发痒,恨不得快点甩开腮帮子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我们几个人有开罐头启红酒的,有伴凉菜的,大家说说笑笑,哼着小曲儿,完全陶醉在难得一遇的喜庆之中。可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灾难"就要降临。

很快,碗筷摆好,红酒倒上,香喷喷的土豆炖肉出锅,各种罐头和凉伴菜摆了满满一桌子。看着眼前的美味佳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压抑的笑容,眼光中充满了解馋的渴望,有准备一醉方休,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劲头。


正准备开席,突然传来了敲门声。"你还找谁啦?"我问朱保密员。"我没找别人,可能是听到动静,跑来凑热闹的吧,不用理他。"朱满不在乎地回答,说着拿起了酒杯准备开喝。少许,敲门的力度逐渐加大,到后来已经不是敲门而是砸门和踢门了,铁门在重击之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 快开门吧,估计有什么急事。"隋参谋急切地说。"真扫兴!"朱很不情愿地起身去开门,开门之前还冲外面喊了一嗓子:"谁呀?"
门打开的瞬间,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惊呆住了,大家好像被突然电击了一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了,我吃肉的嘴也停止了运动,两腮鼓的老高,我的余光发现,隋参谋悄悄的把酒杯放在了桌上。
我永远忘不了当时的场景。只见团长像铁塔一样站在门前,他凶神恶煞的样子让人不寒而栗,平时见到我们和颜悦色的表情一扫而光;他脸色铁青、目光如炬、双手叉腰,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朱保密员呆若木鸡,十分尴尬地小心翼翼地轻声说了句话:"一号,您,您没回家呀?"
团长没有答话,黑着脸大步走进了屋内,当他看到桌子上的酒菜,窗台上正播放歌曲的录音机和地上散发着余热的电炉子时,气得他嘴唇发抖,两眼冒火;他指点着桌上的东西,欲言又止,可见他是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停顿了片刻功夫,他转过身,凶巴巴的扫了我们每个人一眼,气急败坏的吼道:
" 胡闹!不像话!保密室简直是个酒吧间,酒——吧——间。"
团长带有四川口音的训斥,如同鞭子抽在我们的身上。吓得我们不敢言声,都深深地低下了头。
说完,团长气鼓鼓地转身而去,随手把门摔得震天响。真是乐极生悲、头上浇冰水啊!此前的喜悦心情已经荡然无存。我费解地问:"今天的值班首长是团长吗?""不是,值班首长是参谋长。"朱一脸懵圈地回答道。"怪了事了,团长怎么没回师部的家呢?"隋参谋也是一头的雾水,望着窗外自言自语。
被一号首长怒批可不是小事,过去我被班长不点名的批评都会好几天睡不着觉。此时,大家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坐在椅子上长吁短叹。我无奈地给自己找台阶下,说道:"我是师教导队的人,团长不会把我怎么样。""隋参谋也是强打起精神,半推半就地说:"咳!反正我的调令快到了,马上要走了,团长不会难为我的。"最难过和发愁的就是朱保密员了,他哭丧着脸,抓耳挠腮,气鼓鼓地说:"你们都没什么事,我可要倒大霉了!"
饭是没法再吃下去了,我和隋参谋安慰了朱几句,脚底板抹油,灰溜溜地跑了。临走时我回头看着还没有动筷子的一桌子好菜,真是难舍难分,心疼得很。
不久传来消息,团长毫不留情面地批了参谋长,参谋长又把朱保密员叫到办公室狠狠地熊了一顿……


当晚,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睁着眼睛望着黑洞洞的天花板,心事重重,难以平复。回想着今天下午的遭遇,既丧气又窝囊,总感觉有一股火堵在胸口。

我和团长认识十多年了,他在军作训处当参谋的时候我们就熟悉(我父亲是处长),我入伍后走动的也比较频繁;记得79年4月份是他提议送我到军区防化九团参加军区举办的"三防"集训队学习的,也成为当时唯一的战士学员(军区要求每个团去一个防化参谋);他与朱保密员家关系更密切,朱的父亲是他的老首长,对团长是重点培养,几乎是看着他成长进步的。同样,隋参谋过硬的军事能力和参谋业务是团长很欣赏的,隋也是司令部才华出众的参谋之一,如果不调走,必有重用。
那为什么团长今天对我们发那么大的火呢?对我们毫不留情面的狠批呢?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渐渐地我有了答案。是啊!作为一支部队的主要首长,单位的一把手,当发现自己部下,触碰了底线,跨过了红线,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不闻不问的,否则就是失职。哪怕是认识的时间再长、关系再好、背景再深的人。我们吃饭喝酒是在机关的办公区域,已经违反了规定,再说了我们是在保密重地犯事,更是错上加错,罪加一等,所以他绝不会迁就姑息我们,必须要严厉批评,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想到这儿我也释然了,理解了首长的良苦用心。
后来,我与团长也经常见面,他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依然有说有笑,问长问短。可我心里面已经有阴影和障碍,说话谨小慎微,生怕再出问题。
这个教训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说话办事要多动脑子,多想后果。没错,一个人在原则问题上出事,犯了错,等着你的就是挨批受罚,无论你是什么人,真的!
~~完~~
下篇:《凄美的杏花》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