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经常问我海南哪里好玩,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三亚,不是陵水,是海口府城的大街小巷,那些纵横交错的巷子,身在其中走不尽看不够。如果问我感受,由衷地说,“耐看,真的耐看!” 说到海口的老街,一定要提到两个地方,府城和骑楼。它们犹如海口的两张名片,代表着海口的过去与现在。更犹如一首奏鸣曲,府城是叙事部分,骑楼是再现部分,两部分相互依托,让这首曲子更加丰满流畅。 老街府城和骑楼虽然都是老街,其中蕴含的文化却各不相同,如果让我说哪个更好,真的说不出,各有千秋吧。 说到府城,可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如果坐在府城的老爸茶店里和身边的老府城人攀谈两句,他们会话里话外地流露出骄傲感。也是,早年间琼山立县的时候府城是县府所在地。后来几经变革才有了现在包含琼山区的海口市。 走在府城的街巷里更加地有烟火气,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传地住在老房子了,外面世界的变化和这里有关,又好似无关,祖上流传下来的习俗,至今还在,不管你白天是在写字楼里穿着西服领带操着英语谈着多大的生意,晚上回到府城的家里,依然是脱去外衣,趿拉着一双拖鞋到从小吃到大的店里吃上一碗粉,到了初一、十五拜神的日子,同样会来到自家祠堂,倒地磕头,回来后,再把祠堂带回来的香火,插到自家门口的香炉里。 大大小小的祠堂在府城的巷子里随处可见,这些祠堂在拜神的日子里供人们祭拜,平时则是人们聚会的地方。孩子在里面嬉戏,老人们聚在这里喝茶打牌聊天。祠堂文化既庄严又亲切,伴随着巷子里的人们长大。无论成人后走多远,当他们风风仆仆回来的时候,还是要先到祠堂拜一拜,因为这里才是他们的根。 不但祠堂里要供奉,每户人家也都有供奉。大户人家,进门就是大厅,正对门,一定是放着供桌的,摆着佛像和香炉。 小户人家,则是在卧室里找个安静的地方,摆上佛像香炉。家里的佛像如同自家的成员一样,保佑着一家人的平平安安。 巷子里的老人们是最不寂寞的,每天下午,睡好了起来,走到老爸茶店,点上一壶茶,两样点心,聊天说笑,高兴了再买上一两张彩票,开开心心地一天就算过去了。 文化是有传承的,老爸茶文化也是一样。放假的时候,巷子里的孩子们空闲的时候多,亦如他们的长辈,会三五成群地聚在店里,聊天、打游戏、追剧,文化就是这样生生不息的流传下来。 府城巷子里就是一个小世界,包罗万象,生活的一切都能满足。青菜鱼肉,出门口就有的卖;理发店,家电修理店、转个弯就是;各种的小饭馆,粉面店更是一开就是几辈子,味道始终不变。 鼓楼就在府城巷子里,建于明代,又称文明楼。高高的城门,宽宽的城墙,能看出当年的壮观。早年间历经战火,如今仅剩下城门楼一段。 我去的时候刚刚过了正月十五,过年时挂的红灯笼还在,鲜艳的灯笼映衬的古老城楼愈发有年代感。不禁让人想起牡丹亭的那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在府城的街巷,老街特有的味道吸引着你不断向前,走过一条还想再走一条,总是期望着再看看,再多看看,看不够,看不尽。 站在鼓楼下,细思量,一方面我惊叹府城文化得以留存至今,又为不断失去建筑的一砖一瓦,内心倍感惋惜。同时又为自己所生的年代感到幸运,至少还能赶上它们原汁原味地存在,不管剩下多少,终究还是赶上了。如果再晚几年,这里的街巷、历史或许已被泯灭,又或许被包装以后拿出来的都是残片的符号。 可能历史终归就是这样。 我在伤感中恍然醒过来,长长地一声叹息,“跟着时代走吧。”再回头又看看身后的府城,自是明白,眼前的一切就叫做历史。 上一篇:我想画一幅画 佳丽陪你一起看细水长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