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在承德为官4年 ,4个字叫响承德!

 承德皇家园林 2023-02-15 发布于河北

武烈河水之西 

有峰名曰半壁 

山下一座小城 

人称文明福地

这首顺口溜中提到的

半壁山

承德人都熟悉


半壁山位于承德市区武烈河畔,海拔420米,山势临流而断,半壁陡立,气势巍峨,形若刀削,十分险峻。山脚下武烈河傍崖流过,青山碧水相映成趣。

图片

半壁山上有一眼,清水常注,满而不溢,名聪明泉。半壁山下山水之间有一条石道,相传当年清康熙皇帝北巡曾由此经过。北侧陡壁之上有梵文“弥陀碑”,今字迹模糊。半山腰上刻有“文明福地”和“半壁山”七个大字,笔力苍劲,字迹清晰。

图片

半壁山上的石刻

文明福地、半壁山

还有山顶的魁星楼

都和一个叫海忠的人有关
图片
图片

文明福地

海忠,字靖堂,清代满洲正红旗人。1826年(道光六年)至1829年(道光九年)任承德府知府,1830年(道光十年)升任热河兵备道道员。

中国百姓讲究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做官则信奉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位海忠大人在担任知府期间

为承德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图片

海忠重视教育,上任后重修振秀书院,书院经费不足,他就带头捐出自己的'工资'。他主持修建了半壁山上的魁星楼,供承德学子瞻仰膜拜。
图片


魁星楼

承德魁星楼始建于清代道光八年(1828年),由时任承德知府海忠为佑一方文化昌盛而建,因主奉道教之神“开文运点状元”的魁星神而得名。

原魁星楼年久已毁,1998年重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为全国最大的供奉魁星的道观,承德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魁星神能保佑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取得成功,有很多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前来朝拜。

当年武烈河上没有桥梁,百姓来往困难,海忠就捐置两只渡船免费摆渡,为防止有人趁机勒索,还把有关事项刻在石碑上立于东西两岸。

图片

∆承德老照片,致谢拍摄者

他还带头捐款筹集了一笔钱,在热河街建起13间房屋,称'留养局',专门收容无家可归的人。热河巡检夏熙建的粥厂经费无保证,海忠筹款,用利息维持粥厂在每年严冬向乞丐和穷人施粥。他举办纺织技术的培训,以促进承德纺织业的发展。

图片

∆承德老照片,致谢拍摄者

海忠办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将自己的'养廉银'捐了出来,作为编纂经费,主持编写了《承德府志》,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图片

承德府志|
《承德府志》从1826年(道光六年)开始编写,到1887年(光绪十三年)经当时的知府廷杰和教授李世寅修订才正式出了书,前后有60多年时间。
海忠上任不久,便开始编纂《承德府志》,自己担任“总纂”(总编辑),让两个候选的官员当“分纂”,府学教授当“总校”,本府28名举人和秀才任编者。海忠将自己的“养廉银”捐了出来,作为编纂经费。《承德府志》编完时,海忠已离开承德府在热河道任职。
《承德府志》共86卷,可谓乾隆47年至道光初年近半个世纪的热河地方史志。它是研究承德及原热河地域历史、地理、民族、经济、文教、军事以及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治国方略和思想修养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清史、民族史尤其是避暑山庄文化的重要文化典籍。
除了上述这些事迹

我们没有找到海忠任何影像资料

海忠留给承德最珍贵的礼物

就是半壁山上的四个大字

文明福地

这个美丽的称呼

让承德这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显得更加美丽

图片

文明福地、半壁山

这几个大字

为道光年间太子太保内大臣

热河都统吉林英和所撰

承德知府海忠书写

由此

承德便有了文明福地的美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看到这里

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

前面照片里文明福地的

里面多一横变成了

图片


两种解释:

1.康熙字典:“眀”古同“明”,为异体字。

2.民间说法:多加一横,有民族团结,一统江山的意思。

人过留名

雁过留声

文明福地

当谢海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辑/摄影:百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