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榜样 | 滴“血”之恩,当涌血相报……

 引水思源 2023-02-15 发布于福建

滴“血”之恩

(原载《做人与处世》202305期)

星光虽小,却可汇成星海---

“我没有献血上瘾,而是为了报答'滴血之恩’,最后救人上瘾了。”2022年8月12日,距上次献血仅14天后,杜润群再次走进湖南郴州市中心血站,这是她第107次献血,当天护士一共从她体内提取出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杜润群熟悉地跟血站的护士打招呼,填写完登记表,进行初筛后,护士将针扎入其手臂抽血,经过管道进入血液分离机,分离出血小板后,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她,一个半小时后,完成捐献。

献血一次不难,难的是坚持13年,而53岁的杜润群就是这样的人。杜润群是郴州市北湖区交通运输局的一名职工,提起与无偿献血的缘分,至今她还心有余悸。那年,杜润群因车祸失血过多,急需输血治疗,在抢救中她输入了大量血液,最终才转危为安。作为一名受血者,切身的经历让她更加明白血液对于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如果失血过多,就性命难保了。2009年7月10日,是杜润群的生日。“感觉到别人用血救了我,我是不是也能献血救下别人。”恢复健康的她走进了街头献血屋,第一次顺利捐献了400毫升的全血。她把这次无偿献血当成了自己的生日礼物,从此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天,杜润群在网上看到“求血”的帖子,有些病人因为缺少血源而无法做手术,只能躺在病床上苦苦等待。杜润群担心献血时间间隔太长,不能及时帮助到更多人,于是她来到血站咨询,并表达了“我身体里流淌过陌生人献出的血,也希望我的血能帮助陌生人延续生命”的想法。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捐献机采血小板,每隔两周就可以捐献一次,同样可以救助很多饱受血液病困扰的患者。杜润群喜出望外,捐献血小板休息半个月就可以再献一次了,从此就开启了坚持不懈的献血之旅。

不同于其他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车、献血屋捐献的全血,杜润群是捐献机采血小板,不仅每隔14天可以捐献一次,更重要的是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救治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如患有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移植等血液病患者。此后,杜润群便跟血站约定,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就定期来献血。2011年,杜润群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中,用亲身经历号召身边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在她的感染下,女儿唐聪在18岁生日时走进了献血屋,完成了第一次献血。女儿远嫁南京后,又带着丈夫一起每年献一次全血,以妈妈为榜样,将爱心继续传承下去。

2020年初,郴州市用血量猛增,采血工作面临困境,在接到市中心血站的求助电话后,杜润群不顾个人安危,赶来参加应急献血。“刚到大厅就看见许多和我一样逆行赶来的献血者,这让我大为感触,也更加坚定了献血的决心。”杜润群说。多年来,杜润群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湖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奖等荣誉,面对诸多褒奖,杜润群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无论是无偿献血还是志愿者服务,我都会坚持做下去。哪怕今后年纪大了,不能献血了,我也要继续做一名无偿献血宣传员,让更多的人知道无偿献血的意义”。

杜润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可在郴州市中心血站,她却是大名鼎鼎。13年的时间里,她累计献血107次,总量达39500毫升,相当于近10个成人的全身总血量,可供100次生命输送。是什么支撑着这位普通女性,默默坚持着这样伟大的奉献呢?杜润群说:“滴血之恩,当涌血相报。”她并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向善的力量。


投稿信箱(关注本公众号,每期免费推送

本期推荐:《安源工人报》副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