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水后头晕 2 小时猝死,他的死因被全球医生争论 50 年(还没吵明白

 医学abeycd 2023-02-15 发布于湖北

中国功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李小龙的答案是:似水无形(Be water,my friend)。

这位首次将中国武术推广到全世界的一代宗师,在生前留下了经典的影视著作,而在死后,也给世界医学领域留下了一个未解的谜题:李小龙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最近,一篇发表于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的论文给出了新的观点:李小龙的死,可能正与「水」有关。

巨星陨落:药物诱发脑水肿?

探寻李小龙的死因,要将时间倒回 50 年前。

1973 年 7 月 20 日,彼时 32 岁的李小龙正值壮年,事业如同香港潮湿而炎热的夏季一样如日中天。

这天下午,李小龙与电影制片人邹文怀一起驱车前往女星丁佩住所讨论《死亡游戏》的剧本。讨论非常热烈,李小龙还兴致勃勃地表演了一些即将上映的电影中的场景。

图片图源:参考资料 17

晚上大约七点半,邹文怀离去。结束了讨论后,李小龙感到一阵口渴,然而,他如往常般饮水后,却突然感到头痛眩晕,丁佩给他服用了止痛片 Equagesic,随后,李小龙上床休息。

又过了两个小时,晚上九点半,丁佩进屋试图叫醒李小龙,却发现他已经失去意识。丁佩立刻联系了邹文怀和医生。医生就地对李小龙实施了约 10 分钟的心肺复苏,仍然无法唤醒。而后,李小龙被送往附近的医院,经半小时的抢救无效后宣布死亡。

至此,一代巨星陨落。人们无法相信一个正值青年,身强体壮的武术明星竟突然离去。一时间,关于李小龙的死因众说纷纭,情杀、谋杀等说法甚嚣尘上。

1973 年 9 月 24 日,香港法庭给出了官方调查结果:

尸检结果显示,李小龙脑部严重水肿,重量高达 1575g(正常约 1400g),此外,没有外伤和舌头咬伤,胃内含有大麻。根据病史调查,死亡当天李小龙服用了大麻和止痛片 Equagesic,鉴于大麻与脑水肿的发生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官方推测,李小龙死于止痛药 Equagesic 过敏诱发的脑水肿。

然而,对于这一说法,民间和医学领域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

图片

李小龙逝世占据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图源:参考资料 17)

首先,这并非是李小龙第一次发生脑水肿。在死亡前 2 个月(也就是 1973 年 5 月 10 日),李小龙在为电影《龙争虎斗》配音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失去方向感后摔倒,起身后大汗淋漓,并伴有呕吐、抽搐。随后,被送到医院后确诊为脑水肿,并给予甘露醇治疗后康复。

这一病史或许意味着,导致李小龙死亡的脑水肿可能不是一次偶发事件

其次,被官方认为是罪魁祸首的止痛片 Equagesic,其有效成分为阿司匹林和甲丙氨酯,用于短期缓解紧张和焦虑引起的肌张力异常或头痛。在 Equagesic 的使用说明中曾提到,颅内压增高和有头部创伤的人中慎用,而李小龙不仅有过一次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并且头部也因工作受过创伤。但尽管如此,没有证据表明该药物会引起脑水肿这类副反应。

同时,官方公布的药物过敏也存在诸多疑点。此前,李小龙也曾因为头痛服用过该药物,不太可能突然过敏。而且在当天服用药物之前,李小龙已经出现了头痛的症状,这意味着他可能已经出现了脑水肿。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认为,药物过敏引起的水肿多为颈水肿而非脑水肿,同时应伴随其他过敏体征如皮疹,而尸检结果表明,李小龙在死亡时并没有出现其他药物过敏或者中毒的体征。

那么,李小龙的死因,还有可能是什么?

多年医学探讨:癫痫还是中暑?

2006 年,美国芝加哥一位法医专家 Dr.Filkins 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发表观点认为,官方的结论是错误的。真正导致李小龙死亡的原因,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癫痫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

SUDEP 指的是癫痫患者在良性情况下发生的突然、意外、目击或未目击、非创伤性和非溺水死亡,无论是否有癫痫发作的证据,但不包括记录在案的癫痫持续状态,尸检未发现死亡原因。而患者一般由于癫痫发作引起急性脑缺血,进而诱发脑水肿导致死亡。

遗憾的是,这种疾病在李小龙逝世后 20 年才首次被发现并命名。

2020 年,一篇发表于 Epilepsy and Behavior 的论文回顾了李小龙的症状,再次肯定了 SUDEP 的可能[1]

图片论文截图

研究认为,SUDEP 常见于 20~40 岁的男性,并且可能由睡眠不足和精神压力诱发。而在当时,32 岁的李小龙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不仅如此,SUDEP 的发生与癫痫病史相关,尤其是在慢性癫痫患者中更为常见。而此前李小龙曾在 5 月 10 日为《龙争虎斗》配音时曾有抽搐和晕厥发生,尽管没有被诊断为癫痫,但医生还是为李小龙开具了苯妥英钠的处方,直到去世,李小龙依然在服用这一药物。

同时,李小龙生前有严重的头痛,这与癫痫的发生有紧密关联[2];另外,也有研究报道,止痛片 Equagesic 的有效成分之一甲丙胺酯可能诱发癫痫患者的发作[3]

以上种种证据都指向,李小龙出现 SUDEP 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但是,对于这一假说,也有反对声音认为,首先,李小龙到底有没有被诊断出慢性癫痫,本身就是存疑的。而在第一次出现抽搐和晕厥后,他一直服用了苯妥英钠,一定程度上来说进一步减少了癫痫发作的可能。

此外,SUDEP 死亡患者的法医报告中,有 20~40% 出现舌头咬伤,但在李小龙的尸检中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

在「癫痫派」争论不断之时,另有一派人马认为,李小龙可能死于急性中暑引起的脑水肿。

这一理论主要来自 2018 年 Matthew Polly 撰写的《李小龙的一生》。书中,作者为了尽可能还原细节,采访了和李小龙相关的 100 余人,并详细完善了他的病史资料。

生前三个月左右,李小龙曾手术切除了腋窝汗腺,据他所称,这是为了使他「在镜头前的表现更加完美」。作者认为,正是这一手术大大增加李小龙了中暑的风险。

在 5 月 10 日配音时,李小龙为了录音效果更好曾关闭空调通风系统,这可能导致他中暑,随后引发了抽搐、昏厥以及脑水肿。而到了 7 月 20 日,天气更加炎热,中暑风险则进一步增加。

不过,「中暑派」的理论中同样存在不少疑点。比如,单纯去除腋窝汗腺不太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常,这是因为汗液主要通过皮肤表面排泄,而在第一次晕厥事件中,当事人也描述了李小龙「满身大汗」的情景,这就说明他的体温调节系统应该在正常运转中,中暑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中暑引起的死亡通常需要 24~96 小时,很少出现猝死,而在尸检中也未见中暑死亡的典型特征——多器官功能障碍。

最新研究:水是致命真凶吗?

2022 年 12 月,一篇发表于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的论文提出了新的可能:李小龙的死,很可能是因为水中毒。[16]

图片论文截图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容量保持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主要由血钠维持),当机体缺水时,血钠水平增高,产生口渴的感觉促进水摄入,同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 ADH,ADH 减少肾排水。

而机体水过多时,血钠水平降低,肾排水增加。通过调节水摄入和水排出,维持正常水容量和血钠水平,通常不会出现水中毒情况。

但是,当短时间内摄水过多(如几小时内摄入 7~8L 水),或肾功能不足使得水排出减少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引起水中毒。水中毒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渗透性脑水肿,或产生致命危害[5][6]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对李小龙生前的情况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分析。

在关于李小龙事迹的《Unsettled Matters》一书中,作者记录道,李小龙在 5 月 10 日发生晕厥时,医院在检查出脑水肿的同时,检测到他血尿素氮(BUN)高达 92mg/dL。不过,在 5 月 25 日的体检中已经恢复正常。

这一异常数据可能说明,李小龙在第一次出现脑水肿的时候,可能已经出现了急性肾损伤的情况,阻碍了水的排出,因此诱发水中毒和脑水肿。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电解质失衡,尤其是血钠偏低的情况,可以表现为癫痫发作,这也与李小龙第一次脑水肿出现癫痫类似临床表现吻合。[7]

那么,李小龙的急性肾损伤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李小龙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健康而富有活力。尽管他常常在电影中展现出强健的体魄,但实际上,为了使得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更加完美,他长期以流体饮食(胡萝卜和苹果汁)为主,以降低自己的体脂含量,同时服用利尿剂以减少肌肉水分,塑造肌肉线条丝丝分明的「撕裂感」。

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李小龙开始依靠大麻、酒精和止痛药来缓解精神痛苦。在生前的 2 年时间里,他就已经消瘦了约 18 斤。

图片图源:参考资料 17

而这些药物,尤其是利尿剂、苯妥英钠和止痛药(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很可能是引起李小龙肾损伤的主要原因。

虽然李小龙生前使用的利尿剂类型不明,但噻嗪类利尿剂可增加钠钾排泄,导致尿液钠钾浓度高于血浆,引起血钠偏低;而袢利尿剂虽然可以增加正常肾脏的水排泄,但是低血容量引起 ADH 释放,如果同时摄入水过量而肾功能不足时,则可能引起水中毒[8]

抗癫痫药物中,诱发癫痫患者低钠血症的常见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而苯妥英钠的报道相对较少[9][10]

有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可能通过促进 ADH 分泌或其他形式促进水中毒[11][12]。而 NSAIDs 抑制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对 ADH 具有抑制作用,在 ADH 分泌过多的情况,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或血容量不足(可见于利尿剂使用者)时,促进水中毒的发生。

除了长期服用大量药物,李小龙生前几个月也有过量饮酒的经历:「有时候一晚上喝十到二十杯酒」、「喝到最后,通常感到疲累和晕眩」……饮酒不仅加重了肾排水的负担,长期的酒精摄入也可能促进肾损伤的发生[14]

同时,李小龙平时也有大量饮水的习惯,并以流体饮食为主。在死亡当天,就记录他有多次饮水的动作,这可能与当天他频繁吸食大麻诱发的口渴感有关[15]如果,这时他本身的肾功能已经将岌岌可危,那么,过量的饮水无遗是引发致命水中毒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片图源:参考资料 17

「Be water,my friend。」这是李小龙的武术哲学,也是被无数后人敬仰的人生哲理。在围绕李小龙死因的众说纷纭中,基于医学思维的探讨和延伸也成为了过去 50 年里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或许在未来,还会有更多不同学科领域的假说与推理诞生,正如同这位武术巨星在 50 年前留下的那句话:「让你的思维如水一般没有束缚,招式变幻的伟大可以在水中得到启迪。」(策划:z_popeye|监制:gyouza)

致谢:本文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温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徐德宇 专业审核


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徐德宇 审核意见:

李小龙是否死于水中毒?在这篇文章的讨论中,有几点意见供参考:

1)研究推断李小龙是否存在急性肾损伤,采用的是尿素氮结果偏高这一指标,但是,尿素氮受饮食和饮水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同时能报告血肌酐的数值,则更加有说服力。一般而言,临床通常会在检查尿素氮的同时查血肌酐,因此在实际中,如果血肌酐不高而仅仅尿素氮升高,第一考虑可能和脱水等有关,但不能诊断急性肾损伤。

2)饮酒引起急性肾损伤的例子在临床实际中非常少见。

3)利尿剂一般是排水消肿的,所以利尿剂引起脑水肿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利尿过度,低钠血症,大量饮水,排泄受阻。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实际临床中也不多见。

参考资料:
[1]https://www./article/S1525-5050(20)30489-3/fulltext
[2]Kim DW, Lee SK. Headache and epilepsy. J Epilepsy Res. 2017;7:7–15.
[3]https://www./pro/equagesic.html
[4]Epstein Y, Yanovich R. Heatstroke. N Engl J Med 2019; 380:2449–2459
[5]Nehring SM, Tadi P, Tenny S. Cerebral edema. Stat-Pearls https://www.ncbi.nlm./books/NBK537272/ (29 September 2021, date last accessed)。
[6]Chawla A, Sterns RH, Nigwekar SU et al. Mortality and serum sodium: do patients die from or with hyponatremia?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1; 6: 960–965
[7]PMID: 26754778 
[8]https://www./contents/diuretic-inducedhyponatremia 
[9]PMID: 27737595
[10]PMID: 33310304
[11]Bhat N, Balliu E, Osipoff J et al. Opioid-induced hyponatremia in a patient with 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independence from ADH.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17; 30: 693–696。
[12]Husebye ES, Pearce SH, Krone NP et al. Adrenal insufficiency.Lancet North Am Ed 2021; 397: 613–629
[13]https://www./contents/nsaids-electrolytecomplications?
[14]PMID: 28988579
[15]Breijyeh Z, Jubeh B, Bufo SA et al. Cannabis: a toxin producing plant with potential therapeutic uses. Toxins 2021; 13: 117。
[16]https://academic./ckj/article/15/12/2169/6546216?login=false#381527383
[17]http://www./tpsj/zhuye.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