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视角家庭教育智慧(五)

 培训班文摘 2023-02-15 发布于山西


         图片

我们前面着重讲了两个方面的教育管理错误:

第一,专制主义的错误,即机械主义的错误,即变化视角必须机械地符合对比视角。

第二,自由主义的错误,即让孩子随意发挥,最后发现对比视角已经发生变化,对孩子也无法控制,家长只有懊悔。

这两种错误都给我们带来困扰和伤害,今天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来学习处理家庭中的问题,最后给大家一个思考案例。

图片

我家女儿姐妹两个下楼梯,妹妹在楼梯摔倒,用脚踢姐姐来出气。

如果是专制型的家长,就会对妹妹说你动手打人是不对的,就会动手打妹妹进行管教。

如果是一个放纵型的家长,可能就会置之不理,只是一味地劝姐姐,你要忍让妹妹,因为妹妹小,不懂事。这样对姐妹二人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妹妹来说就会非常放纵,越来越自我,不受约束。对姐姐来说,她的内心会永远都觉得不服气,很憋屈,因为她永远要让妹妹,这两种方式都有是错误的。

图片

案例二:一个孩子(晓丽)在学校里用花言巧语骗取了同学的文具盒,因为她很喜欢同学的文具盒。面对这种事情,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专制型的家长肯定会用严厉的话语责备孩子,把文具盒还回去,让孩子的行为方式符合道德的规范。

放纵型的家长觉得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儿,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孩子对别人的东西会产生一种贪欲。

晓丽家庭并不丰裕,晓丽的奶奶却花了不少的钱,买了一个更漂亮的文具盒给她。并且告诉她:你喜欢的东西,奶奶可以给你买,不要贪恋别人的东西。

当奶奶这样做了之后,晓丽的内心就萌生出很多的羞愧感,就自动自觉就把文具盒还给同学。并且内心受到了很大的教导,从此以后不贪念他人的财物,奶奶很智慧的纠正了孩子的行为。

图片

三视角有对比、变化、分布三个视角,而过分强调对比视角,忽略其他两个视角,就会形成机械主义的错误;只注重变化视角,则导致自由主义的错误。

今天我们来看另外一种错误,分布视角出现的问题。就是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上的问题,这是忽略型的家长出现的问题。我们来看几个案例,这些案例都表达了被忽略孩子的心声。

案例一,《一个孩子的日记》

我的爸爸是一个警察,有高高的个子,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笑的时候,眼角布满皱纹。爸爸是个工作狂,不是加班就是值班,不是值班就是开会,不是开会就是出差。爸爸的工作很辛苦,经常三天两头没日没夜加班到深夜,然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打电话问爸爸是否回家,爸爸回答单位里有事儿,要加班。可是我已经三天没见爸爸了,我喊着对爸爸说:要见你一面都这么难吗?妈妈哭了,爸爸也沉默了。

爸爸超级忙,上个礼拜,模型的材料买好了,可是爸爸又出差抓坏人去了。我等呀,等啊,转眼又是一个礼拜,他还是没有回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看来水车模型没法装了。我的心里又失落又沮丧,哎!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日记中的孩子特别希望爸爸能够陪陪他,他写了日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我们很多人会觉得,这只是孩子一个暂时没有实现的想法,大概不是很要紧,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片

案例二,《我的生命就像家里养的植物》

我妈在家里养了几盆植物,她总抱怨别人家的植物都长得好,为什么她的就不行呢?

我以前总是绞尽脑汁思考原因,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跟那些植物很像。这些植物跟我一样,一身的病,叶子上有黄斑,缺水,颜色难看,原因是我妈忙起来就忘了浇水,有时候植物的根部都干四五天,她才想起去浇水。

她以前总说她忘记了,当时我心里想你没时间打理,干嘛养它?后来我发现我的命运和植物是一样的,她一忙起来,我就被放置,被忽视,被敷衍。

而我爸一出差就两三天不在,回来就出去玩,我和那些植物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起来的,所以结果也是一样。

我妈说她搬家时一盆植物摔碎了,她发现植物根部长满了肥大的不知名的虫子,现在我也想,是不是要等到我的根部也坏了,长了虫子,她才会有心疼的感觉呢?

图片

案例三,一个爸爸的反思

孩子的快乐时光里没有爸爸,让他十分震动,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平日工作紧张而又忙碌,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37岁的王先生发出感叹。

他在一家金融机构上班,常常是早上出门,孩子没醒,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孩子快六岁了,马上要上幼儿园大班,他亲自接送孩子的次数屈指可数,好不容易送孩子一次,还走错了楼层,进错了班。

虽然每次看到女儿渴望陪伴的眼神的时,心里会感到愧疚,但转念一想,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奋斗的时候,愧疚感就减轻了。

前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王先生一直无法平静。因为六一节快到了,幼儿园让孩子画我的快乐时光的画,这幅画让我的心理久久不能平静。这张画上,女儿画了她自己,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家人站在一起,喜气洋洋,就是缺少爸爸。

我自己心里十分好奇:自己哪去了?

第二天,王先生特地推迟了上班时间,等待女儿起床之后问。没想到孩子扬起脸,坚定地说:“玩的时候我非常快乐,都是妈妈陪我玩,每次周末出去玩,爸爸都说要加班,我的快乐时光里没有爸爸。”

听了这番话,王先生的心里感到酸酸的,在女儿心里,爸爸就是一个名称。从女儿出生到现在,自己陪她的时间太有限了,王先生突然想起六岁的女儿经常习惯晚睡,其实她是为等待自己回家亲亲她,王先生心里有些痛,他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真的忙到没有一点时间陪女儿吗?

两个孩子的心声和爸爸的反思都是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已经非常严重,就算大家思想上是重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更不知道这个问题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

图片

身边经常看到很多孩子被父母忽视,带来很严重的影响。网上也流传着这样的段子:爸爸下班就上网,妈妈整天逛商场,生下孩子姥姥养,姥爷买菜下厨房。

这个段子描述的就是许多家庭的现状,由于现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社交生活非常丰富,年轻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因此就请老人代劳。看起来老人的帮助使他们从与孩子陪伴的琐碎事中解放出来,但是不经意之间,使得很多的家长成了缺席的父母。

孩子缺乏陪伴,在现实当中主要出于什么原因呢?我总结了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父母外出谋生,被迫与孩子分离,这在中国产生了一批留守儿童;第二,父母亲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第三,父母亲的社交娱乐生活非常频繁丰富,导致他们没有时间来陪伴孩子,这种孩子差不多就是父母身边的孤儿。

第一种父母外出谋生,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的群体是非常大的。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从乡下农村或者县城里来的工人,没有时间陪孩子,他们的孩子怎么办呢?

放在老家,由父母代管或者是叔辈代管。这种代管的弊病是非常大的,因为隔代的代管教育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要么就是迁就顺从,不加约束,放任自由,就犯了自由主义的错误。要么就是管教不当,被孩子误解,产生冲突逆反的心理。

长期在外的父母,因为对孩子的爱,内心就会产生愧疚感,因对子女的爱缺失,驱动他们要对子女进行补偿。长年累月聚集的炽热的爱,要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喷发出来,就产生溺爱。

孩子因为常年无人管教,肯定会有很多行为上的不足,那父母亲回来肯定不会过多的管教。你一回来就说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谁都受不了。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亲的要求放松了,原则让步了,导致孩子更加娇惯和任性。更有父母因为想对孩子给予表达补偿,就给予物质的享受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爱的缺失。对孩子抚育上面的失职,就在经济上大大地补偿,这样会导致孩子乱花钱,攀比沉迷于钱物,不思进取。

我们理解这样的父母生活不容易,不过一定是有其他的生活方式。我见过有从家乡来城市谋生的,但是他们依然把孩子带在身边,给孩子陪伴和安全感,这样孩子就会身心灵更加健康,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丰盛。

图片

另外一种忽视,就是父母明明就在身边,但他却没有时间来陪伴孩子。这样的父母通常是怎样的父母呢?

通常有两种: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因为这个时代是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时代。要追求个人的成功,就要全心投入工作,追求事业上面的成功。这样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和被社会认可,同时事业成功的时候,家庭的财富会增加,为了这个家,你投入工作。

所以跟你的事业工作成功比起来,你的孩子短时间之内无人陪伴,你觉得无所谓,反正孩子还小,以后会有很多的时间来陪的。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因为时间转瞬即逝,你的孩子很快就会长大。就像上文中孩子说的,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另一种情况,父母工作也不是特别忙,忙的是社交娱乐生活,导致没时间陪孩子,其实就是心思没在孩子上面。这样父母的孩子看起来就像父母身边的孤儿,这类父母自身成长的环境通常是溺爱型或者放纵型的环境,导致孩子他们长大以后,缺乏责任感,随心所欲做事情。

这种人长大以后通常是忽略型的父母,因为他们在溺爱型的家庭长大,他们长大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忽略型的父母。他们就忽略教养,不负责任,把孩子扔给父母,而不是自己来陪陪伴孩子,教养孩子。

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没有认识到亲子的陪伴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通过父母的陪伴,孩子才能逐渐构建对自己的认知,才会判断周围环境是安全还是冷漠。

有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的孩子,才觉得自己是可爱的,是被接纳和有价值的。否则孩子会觉得我是不被接纳的,这个世界是可怕的。

图片

心理学家认为,爸爸陪孩子的好处很多,总结出了五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令孩子的情绪稳定,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强化性别的认同 ,养成爱劳动、爱运动的好习惯。

反之,如果缺乏父母的爱,性格大多会变得孤僻,敏感内向。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其中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自杀或者伤人的新闻时有发生,父亲的角色长期缺席,孩子的性格就会孤僻敏感,容易冲动。少年看守所里常见一种叫激情犯罪,他们很敏感,容易冲动,这叫父亲缺失的综合症。

图片

最近我补习班来了一位孩子,他的妈妈跟我说这个孩子现在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但是问题非常的多,数学只考了九分,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很不和谐,老师非常不喜欢他,因为他经常给班里惹问题。甚至送到午托晚托的辅导班,老师也不情愿接受他,因为他会给别的孩子带来很多问题。

究其原因,这个男孩的父亲在外工作,常年不在家,没有父亲的陪伴。所以,虽然他是个男孩子,他的母亲说他有女性化的趋势,他的同学朋友都笑他娘娘腔。他很喜欢画画,可是他画的都是很女性化的东西,喜欢美少女等,甚至画一只鞋子,在最后把鞋子画好之后还要画一只蝴蝶结,这就是少女情结。

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父亲的角色长期缺失,而母亲是个工作狂,经常工作到很晚,很少时间跟孩子待在一起,很少管孩子,所以导致孩子产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母亲看到孩子许多的问题,首先是学习的问题,然后是性格的问题,与人相处的问题。

当我接触这个孩子的时候,他性格很不受约束,在我们这里学习也十分不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他也不很好地完成,问题很严重。我劝导这个母亲要父亲多一些陪伴,可是母亲说他父亲不愿意多花时间来陪伴孩子。

父亲常年在外,要以事业为重,哪怕父亲回来陪伴孩子的时候,他会带孩子去什么场所呢?把孩子带到茶庄喝茶,都是成年人呆的地方,那里有抽烟的,唱k,乌烟瘴气,这样的父亲并不是在陪伴着孩子,而是孩子陪他自己要出入的场所。

这样的孩子,性格都很孤僻,也非常内向,很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这样的孩子们,成绩好的少之又少,当他们不好的时候只想找补习老师来补习。这就是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孩子学习不好再去找补习老师。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孩子心情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因素。如果父母亲双方都不愿意做出改变的和牺牲,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的,而寄希望于老师和补习老师,这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完全是天方夜谭。

图片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缺少陪伴会导致怎样严重的后果?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之前英国没有女人做过首相,她却做到了,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士。

由于一直忙于政治活动,撒切尔根本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儿女。她有一对龙凤胎儿女,女儿跟她的关系非常冷淡,儿子跟撒切尔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一直不争气,学习成绩很差,而是依仗母亲的权势,在学校里称王称霸,连老师都不敢管。成年之后,儿子参加拉力赛,在沙漠中走失。

得知儿子出事的撒切尔儿出任首相以来,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落泪,恳请各国政府帮忙解救她的儿子。被解救之后,撒切尔的儿子又因在酒店里消费大量的酒水,并且认为解救是理所应当,与外交官和酒店的工作人员争执不休,最后以警方的介入而告终。此后又借着母亲的地位和妻子的钱财,进行冒险活动,最终因参与几内亚政变被监禁四年,罚37.3万英镑的罚金。撒切尔闻讯,立刻带着罚金去南非把儿子捞回来。

77岁生日之时,撒切尔就只收到了四张贺卡,摆在桌子上发呆,儿子远在西班牙居住,女儿在瑞士,孙子在美国。撒切尔的女儿说:母亲不应该过于期待,成人的儿女不时回家看望,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谁都经历过,我们年幼之时,也总是见不到母亲。

晚年的撒切尔饱受双重折磨,除了身体的病痛和铁娘子的烙印,还有子女关系的冷漠和疏远,弥留之际,房间里放满了女儿、儿子、孙子的照片,却没有一位至亲陪在身边,唯有医生和护士在她身边。

即便去世之后,儿子和女儿也不愿第一时间赶回来打理撒切尔的后事。撒切尔令人唏嘘的凄凉晚年,又怨得了谁呢?家怎么是没事可做的时候去的地方呢?在本该需要关爱儿女的年代,忽略了儿女,最后得到的是女儿对她的冷漠,又把泛滥的爱给了儿子,儿子在他溺爱之下成了混世魔王。

我们看到一个成功的撒切尔夫人是如何凄惨的状况,我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然你可以说这教养儿女,是为了晚年他们的陪伴吗?这是一方面,他们在感情上与父母亲生疏,确实是因为父母经常对他们忽略。

图片

第二个案例,堂姐因对父爱已经彻底死心,在大学四年,堂姐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渣男,打了四次胎,她对爱情的失望和对父爱的失望一样。缺失父爱的女儿,长大以后之后,择偶方面会偏离正轨,只要有人稍微关心她,就感动,很容易上当受骗。

大学毕业之后,堂姐留在了大城市,很少回家与家人联系,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小父母亲就忽略孩子,与孩子感情上非常生疏,导致孩子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懂得怎么跟父母亲建立亲密关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例子,关于父母的缺失忽略,导致孩子很多的问题。首先,我们很容易看到他们在性格、品格上有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父母亲缺乏对他们有效的陪伴。

图片

其次,会导致他们在学业上不佳,缺乏上进心。他们缺乏足够的关注还有激励。我们对孩子有期望,不能够只是让他们自己去做,我们不能够说我只是负责挣钱,养家糊口,你就负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孩子与父母亲应该有亲密的关系。

当孩子受到父母亲的忽视的时候,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孩子在学业上一定会出现问题。夫妻交往当中也是一样的,作为丈夫不能说我负责赚钱养家,你就负责貌美如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只管赚钱养家,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你的妻子,他也不可能有心思天天去貌美如花。为什么呢?

因为“士为自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啊,如果你只顾赚钱养家,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你妻子,而她依然那么兴致勃勃地貌美如花,花枝招展,我想你应该有担忧而不是开心,很可能红杏出墙了。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陪伴他们,他们肯定会出问题,不要再有错误的幻想:你们小时候都是这样,长大了就好了。实际上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在成长的过程中间,他们非常期待我们的陪伴,当我们跟他有真实的陪伴的时候,他的成长就会很健康。

我们也不要有错误的想法和虚幻的念头:静待花开。静待花开没有什么好结果,一定要积极的参与孩子的成长。

我们要如何陪伴我们的孩子呢?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我陪着并不等于有效的陪伴,我只是在那里,那不能算有效的陪伴。有的父母陪着孩子,一边看手机一边陪着孩子,身在,心不在。你不能忽悠孩子,孩子能够感受到的。

图片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陪伴我的孩子。最近,为了激发我的孩子读书兴趣,我就跟他立下一个赌约:孩子!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竞赛,同时读一本书,我们谁先读完谁就赢。如果你赢了,爸爸为你庆祝,我要请你和妹妹还有你的堂弟堂妹去吃肯德基;如果你输了,你要给爸爸捶背按摩;孩子就很开心地说没问题。

孩子今年八周岁,所以我们就从图书馆借了《水浒传》,我们借的是原著,就是文加白的语言。让孩子读不快,这样平常我读书的时间没有他读书的时间那么长,我故意借这种文夹白的语文字让她读得慢一点。但是我的孩子很兴奋,她读得很快,借回来的第一天就读了200页。到现在她已经读了三四百页了,我还在第一回,她已经到第三四十回了。她读到第几回了,会跟我分享里面的情节。武松怎么样,杨志又怎么样,跟我分享里面的情节和他们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特点。

我也会持续地关注她的读书进展,问她里面的情节,我虽然读的不多,但我也会跟她分享。我们就有了沟通了,孩子很开心,她觉得读书这件事不仅仅是她自己在做,还受到了父亲的关注,而且我们两个共同来做一个事情,她特别开心,就很有兴趣做这个事。

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你已经有了一个万能钥匙,怎么样来带动你的孩子读书的万能钥匙,那是不行的。要知道,当我跟孩子打赌两次三次的时候,每次都是她赢,我都没有时间把书读完,很快她就知道我是在骗她读书。这招就会不灵了,开始的时候会很兴奋,因为赢了爸爸。每次都是她赢的时候,她就会说没有意思了,我不跟你玩了。这时候就要想换一个新的方法来做,不过目前我还在第一阶段。

图片

我的孩子也练钢琴,练钢琴一开始很枯燥,我们不能把这件事情扔给孩子,我们就要在这方面对她们有很多的关注,她才可能在练琴的时候坚持下去。

为了激励她去练琴,让她有这个兴趣,我是做了不少的铺垫,带她去听钢琴演奏会,平常我自己听音乐的时候,也是注意听古典音乐比较多,很少听流行的曲子。给她觉得我在往这方面走,父母亲也是注重往这方面来参与,而不是送她去学古典音乐,但是父母亲却一直唱流行曲。

同时她现在学到一定的程度,她会弹几首简单的曲子的时候,目前我们在家里筹划小型的音乐会,邀请几个亲朋好友或者几个家庭聚在一起,为了听她弹一首曲子,而特别举办的一个音乐会。虽然很普通,但是她会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她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这些会给她带来很大的激励,这是我给她专门主办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跟孩子有很多的互动,她就会感觉到我对她真实有效的陪伴。她做起事情来就会很有动力,很有冲劲。这是一种陪伴,当这种陪伴常常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内心会充实,有安全感。不需要指责孩子,为什么你不做这个事?为什么你这个事情做的这么差?

当那个恶劣的程度发生,我们尝到苦果的时候,我们再去想办法来帮助,那已经是错失了很多的良机。

图片

今天我们重点分享了第三种错误:孤立主义的错误,我们以为孩子在一个孤立的环境当中会成长得好,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他们必须跟我们联合起来,跟父母亲有亲密的关系,他们才能够成长的好。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有三种重大的错误:第一种是专制型的错误,即机械主义的错误;第二种是溺爱型的错误,也就是自由主义的错误;第三种是忽略型的错误,也就是孤立主义的错误。

如果我们大人犯这三种错误,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我提供了一些负面和正面的案例来给大家做借鉴,让大家学习怎样来操作。

更多三视角教育、管理、心理学、营销......智慧尽在饭团(华小明为王德生老师的新媒体秘书,负责编辑发布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