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改前非,我决心做好这5件事,继续带娃进步带娃飞

 帝都果妈不焦虑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之前我提到,果果在寒假期间,一度偷摸着沉迷于玩游戏而“不可自拔”。

斗智斗勇来得太早,我检讨,绝对有我的责任。有时候我事情太多,精力没有放在他身上,他就……拉挎了。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好了,带上正轨了,以后或许就能轻松一点。但“行百里者半九十”,首先得坚持到上路的那一天呀!

好在我及时纠正,他现在已经(暂时)戒掉了玩游戏的瘾,并且再也没有办法乱花钱了。

为了能购买他心爱的玩具(比如奥特曼卡片)和零食,他不得不通过学习和劳动,重新换取零花钱了。

(看到奥特曼类玩具,就走不动路)

趁着刚开学不久,我们有必要理一理思路,帮孩子做一份全方位的规划。

1. 拟定并执行计划表

开学之后,不像假期那么灵活,有大块儿自由时间。所以想持续进步,必须要有规划有路线,利用好琐碎的时间。

比如,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尽量早读一会儿,放学回家/吃饭前后,抓紧时间。

放学后,如果孩子想和小伙伴们自由玩一会儿,都很正常。但要有限度,如果一玩玩到7点,回家吃饭和洗澡再一顿磨蹭,时间便白白浪费了。

我们要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下,和小朋友约法三章,每天能玩多久,一周大概如何安排,要做到彼此心里有数。


以我家为例,大概列了这学期周一到周五的安排。

周二、周五晚上,都是一小时围棋日,雷打不动;

周末有1.5小时思维课,但还得在周中抽出来至少一个晚上完成作业; 

英语只能每日输入一些,争取持续进步; 

马上三年级了,争取每周带孩子写一篇看图写话或者日记……

2、及时沟通校内情况

孩子在校内表现如何,爸妈也得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如果他们不主动说,那就趁着吃饭时,上下学路上时,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解答他们的烦恼。

果果最近就遇到了烦心的事情,和我说了好几次:

我每天上课都举手了,但是老师很少叫我,总是叫另外一名女生。

多么挫败!

其实,之前上网课时,我就发现了,班里有2位女生被叫到的次数超级多,得有其他孩子的好几倍。

也许是她们表达能力强,也许是跟得上思路,总之,更多的机会就给了她们。

没有被叫到回答问题的孩子,就会觉得受挫。作为过来人,我们就得帮孩子分析原因,鼓励他继续积极举手,在适当的时候,也和老师沟通一下。

自我认定太重要了,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才能有正反馈,持续保持进步啊!

3. 相信积少成多

如果能利用好早读,哪怕就20~30分钟,收获也是不少的。

半年前,我带着果果开始读《中华古诗文诵读》(337朗读法,实践后我才发现……),其实也就早上花费10~20分钟,还并没有每天坚持,但他已经把前2本书背诵得差不多了。

一共12本,半年完成了1/6的任务量。照着这个进度,其实小学毕业前就能全部背完了,尽量给初高中腾出来时间。

很多人说,这套书买回来就是吃灰,但我们截止目前完成度还凑合,继续坚持下去吧。

同理,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以raz为例,哪怕每周坚持读3~5本分级,那一年也能至少进步3个字母吧。

没能做到的,检讨一下下……

4. 学会外包和“双打”

孩子的学习,有一些是可以“自鸡”的,父母带着学习;而还有一些,如果父母自己不太懂,不能勉强,那不如报个班儿。

我们家大人都不会围棋,更不会网球(瞎打打的肯定不算),所以都选择了报班。围棋报班学习,目前看来效果还可以,进步还算明显。

所以,上学期我给娃报了个数学思维精品班,只有3-4个学生的那种。我只负责接送,及时帮他打印题目,监督他做题,并给他讲解。

再后来,我发现孩子他爹完全可以贡献力量。于是,我都让果果先做一遍题目,再由队友远程给他讲解一遍。

姐妹们,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生出来的,一定要让队友贡献一份力量。

5. 学习成果,必须及时监督

虽然说数学思维外包出去了,报班+孩子爹,但如果小朋友搞不懂的地方实在太多,也不能糊里糊涂就过去了。

我会鼓励孩子变身小老师,给我再讲解一遍题目的思路,确保是真正搞懂了。

(说到这里,我就佩服曾经一口气报三四个奥数班的家庭……)

读英语分级也是,我现在也让小朋友自己独立用原版APP读,看着他哗啦啦20分钟读完一本。但是,我突然想到,是不是真那么理想?

结果嘛,我一登录教师账号,发现N本书,小朋友都是一开始只做对了3道4道,再改一遍,变成对了5道6道,再变成7道8道,直到全对为止,就知道他没有认真对待。

完全脱离了父母的监管,效果就是几乎没有。

于是,我就让他整个级别都重读一次。他知道我能看到做题情况之后,倒是认真了不少。

哪怕让孩子独立学习,我们也必须从旁监督,观察态度和效果。



寒假过得有些随便的,但毕竟开学了,新的一年,还是要追求进步的嘛!

对了,别忘了星标我哦,不然下次就见不着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