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用户86133137 2023-02-16 发布于江苏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在徐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圆满完成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顺利进入全国百强县。

一、保增长成效显著,经济发展逆势提速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部署,准确判断,积极应对,相继制定出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证外贸出口、稳定房地产市场等政策措施,全市经济逆势而上、健康发展。预计(下同)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8亿元、增长14.6%;财政总收入47.11亿元、增长54.9%;一般预算收入19.21亿元、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7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7370元、增长13%;工业用电量10.24亿千瓦时、增长9.3%。

有效投入大幅增加。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沂州煤焦化一期、金象冶金二期、乐孚新能源、台雅服饰等项目建成投产;三仪生物、恒鑫化工二期等项目基本竣工;富山医疗二期、沂州煤焦化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亿元、增长4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达167.7亿元、增长21.8%。

社会消费持续增强。加大促进消费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共销售家电、汽车、农机等下乡产品3.5万台(辆),销售总额3.34亿元。新增汽车9000辆。销售商品房72万平方米、增长125%。精心组织节日促销活动,消费需求旺盛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亿元、增长18.6%,消费对GDP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规模经济效益提升。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5家,总量达581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增长21.8%。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施民营经济“1+1”工程,千方百计加快企业用地、房产等手续办理,增加企业有效资产,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帮助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大部分停产企业复产、转产或成功嫁接。全年新增民营企业842家、个体工商户5323家。

二、调结构步伐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8.6:46.1:35.3。

五大百亿产业培育成效显著。精心制定实施产业发展规划,板材家具、冶金机械造船、食品医药、电力能源、环保化工五大产业共实现产值480亿元。板材家具业逆境突破,50多家企业成功转型,第二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在我市召开,国家林业局认定我市为全国林业产业第一市(县)。造船业后发崛起,造船平台达500个,年造千吨以上船只2000余艘。环保化工业异军突起,7家化工企业竣工投产。以春兴合金、三仪生物、徐塘电厂为代表的冶金机械、食品医药和电力能源产业都有新进展。

服务业发展层次有效提升。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18%。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东泰路商业街基本竣工,新区超市、万兴市场步行街等主体完成,中奥大厦嫁接成功。宝石玉器城开张营业,大蒜、石膏、银杏、板材家具市场效益提升。新增苏果便民店等连锁经营网点100家。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艾山九龙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土山古镇通过3A级景区验收,成功举办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节暨红色旅游发展研讨会,旅游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总产连续六年增产;大蒜亩均收益2850元。新增高效农业19.35万亩,其中设施农业7.8万亩。港上草莓、碾庄蔬菜两个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建成达效,四户、邹庄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正加快建设。新建大中型养殖场70个、养殖小区320个。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粮库5万吨,粮食仓储条件明显改善。整理开发农田3.4万亩。新增绿色食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建成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市(县)、省级观赏鱼标准化示范区。邳州白蒜成为徐州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92家。农机总动力达99.6万千瓦、增长2.8万千瓦。

开发区建设全面加快。以建设省级一流开发区为目标,狠抓功能设施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和服务环境优化,化工集聚区四路一桥全面竣工,无锡—邳州工业园获省批准,开发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80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亿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5000万美元,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徐州同级开发区前列。

三、促统筹更加科学,城乡环境进一步优化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总投资8.49亿元的250省道邳州南段工程全面推进,251省道邳州北段大修、310国道中运河大桥、刘山一线桥竣工通车。中运河扩大进展顺利,沂河及邳苍分洪道治理、尾水导流等工程加快实施,323省道启动建设。新城长途客运站投入使用。新区火车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铁道部批复。北京路北延等22项市区道路建设整治工程全面完成,新增道路69公里。新增供排水管网21公里。3G网络正式开通,城区无线宽带实现全覆盖,“数字邳州”正快速推进。

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总投资160亿元的139项城建重点工程已完成127项,12项跨年度工程加快实施。大力推进功能性项目建设,“七校同建”进展迅速,17.3万平方米校舍当年开工当年投入使用;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体育中心、新区中医院建成使用,陇欣阁主体竣工。全年拆迁安置小区开工53万平方米,已交付使用30万平方米,使2400户群众喜迁新居;商业开发116万平方米;城区高层、小高层建筑达80幢。大力推进市容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城区控建,全面加强出租车市场管理,精心实施亮化工程,城市形象整体提升。

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快。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狠抓100个试点示范村提升。八路镇祠堂村缩并一期工程完成,提供城乡挂钩土地指标783亩,耕地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建农村公路126公里,改造危桥100座;疏浚河道200公里,整治河塘510个(条);新建沼气池4610个,改造户厕35593座;完成旧河头西站扩建、小吴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解决27.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80%的行政村主要道路装上路灯,80%的自然村实现水泥路户户通。小城镇开发水平明显提高,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镇域经济不断壮大,5个镇财政收入过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开始运行,开发区东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基本完工;大运河水泥等四家企业立窑生产线全部关闭。完成两起山东过境含砷污水治理,大运河等水源敏感区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整治。盛和木业、恒鑫化工分别被批准为省、徐州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绿化工作实现新进展,新增城区绿化50万平方米,成片造林2.53万亩,被确定为全省20个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市(县)之一。

四、抓创新力度加大,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一是深化改革注入新活力。市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三牛纺织等多家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护。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工贸大厦成功改制。公务员津补贴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全面完成。

二是扩大开放增添新动力。加大工作调度和推进力度,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组建专业招商局,实行分线招商,提高利用外资的考核权重,招商引资生命线地位持续强化,利用国资民资外资大幅增加,实际到帐注册外资9600万美元、增长218.7%。全力稳定外贸出口,出口总额达3.8亿美元,成为全省首个农产品出口超亿美元市(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新增外派劳务人员80名,春兴集团成功并购澳大利亚HMC公司。

三是优化财税金融增强支撑力。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深入开展综合治税,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可用财力进一步增加,公共财政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总部经济成效显著,完成税收4.5亿元。规范黄砂开采效果明显。市级8大投融资平台建设不断加强,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创立,江苏银行落户邳州,天德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营业。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143.82亿元和101.27亿元,增长28.71%和48.99%。

四是强化创新提升竞争力。科技创新深入开展,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官湖镇被评为全省板材加工创新专业镇。大蒜深加工等6个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富民强市(县)项目,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达41个,省和徐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挂牌。国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和认监委、认可委验收。新增专利授权188件,新增江苏省著名商标4个、徐州市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3个。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面向全国招聘了一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五、惠民生措施有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28项为民实事和新8项实事基本完成,25项小康指标完成15项,其它指标按序时推进,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富民增收力度加大。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城镇就业2512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4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9%。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8112人。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67个。发放财政涉农补贴1.26亿元、农业保险理赔资金132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70个,发放扶贫贷款2200万元,7.7万名贫困群众脱贫。

社会保障步伐加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2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4%。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2万人,总数达3.9万人,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83元和160元。9576名企业退休人员获得免费健康体检。敬老院达34所,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439名贫困大学生得到有效救助。440户住房特困家庭领到住房租赁补贴,816套经济适用房即将交付使用。489名经济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教育现代化扎实推进,38所学校建成徐州市级标准化学校;36所幼儿园建成省合格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食宿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加强,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全部对外开放。“邳州蓝印花布”和“邳州绣花鞋”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游泳馆等体育“新四个一”工程投入使用,荣获省体育强市称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转型,13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省规范化服务站验收。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人口和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95%以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序进行。连续六届被评为省“双拥模范城”。

平安邳州建设扎实开展。健全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实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平安邳州”建设成效显著,大调解、大防控和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八类案件破案率达97.1%,被评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县)。“法治邳州”建设深入开展,被评为徐州“五五普法”中期先进市(县);已建成1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省级民主管理示范村(社区);港上镇港中社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应急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强化。

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老龄、慈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武装、人防、民族宗教、人事、档案、外事、台侨、统计、物价、物资、供电、公用事业、邮政、烟草、气象、地震、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进程中,我们按照为民、务实、创新、高效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强化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始终坚持依法行政。重新修订《政府工作规则》,完善市政府常务会议事制度;全面加强政府法制和行政复议工作,深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贯彻市委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群众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267件,办结率100%。二是进一步提高抓落实水平。将市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目标分解,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跟踪问效、严格问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执行力明显提高。进一步扩大人民评议范围,深入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得到强化,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完善。三是努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清理压缩行政许可事项,优化服务流程,大力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阻止施工”等行为,为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加快推进“勤廉邳州”创建,深入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实行工作日禁酒,认真查处公务人员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全年查处各类案件166件,树立了从严治政的良好形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产业层次偏低,经济总量偏小,龙头项目偏少;群众增收长效机制还不稳定,民生保障仍需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效率效能不高,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创新发展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困难重重、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我们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念和勇气,经受了重大考验,创造了新的业绩。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和帮助;得益于全市干群的精诚团结、拼搏奉献。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人民团体,向在邳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向驻邳单位、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邳州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0年工作总体部署

各位代表,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推动邳州在全国百强新平台上实现更大跨越、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今年的宏观环境,总体趋势向好,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积极变化,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迹象,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市场萎缩等不利因素依然较多;国家出台的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但经济持续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既为进一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提供了政策空间,同时也对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将努力做到正确分析判断形势,主动顺应国家政策,超前谋划工作措施,牢牢抓住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长三角扩容、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机遇,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同时,把更大精力放到调结构上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徐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更加美好苏北新昆山”的奋斗目标,着力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努力实现城乡统筹,更加注重普惠民生,协调发展各项事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以上。(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以上。(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4)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增长50%以上。(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我们将牢牢把握三个关键:一是立足转变方式谋发展。正确处理“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坚持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举,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努力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二是突出“三重一大”求突破。把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建和实事工程项目,以及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力推进。三是坚持改善民生促和谐。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立足点,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积极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大项目突破不动摇,全面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层次。

加快项目推进,夯实发展基础。把主攻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入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调整完善项目考核办法,重点考核投资规模、科技含量、经济和社会效益。严格对照项目合同,确保项目按期达产达效,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狠抓招商选资,推动产业提升。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配强专业招商力量,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突出重点企业和外资项目,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龙头项目。板材家具产业,积极延伸新型板材、特种板材及中高档家具产业链,加快引进一批知名家具生产和销售企业,努力实现板材加工基地向名牌产品的跨越。环保化工产业,依托沂州煤焦化等企业,加快形成煤焦化、甲醇、二甲醚、醋酸等煤化工产业链。冶金机械制造产业,重点加快春兴合金新厂建设,确保年内投产达效;重点扶持金虎工具、大长实机械、装载机及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努力壮大规模;积极支持内河船舶、特种船舶和配套产业,打造沿运河船舶产业集聚带。食品医药产业,重点扶持三仪生物等一批企业尽快达产达效。全力做好徐塘电厂三期前期各项工作,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

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实施“民营扩张152工程”,重点扶持海天石化、春兴合金、军霞健身器材、盛和木业等10家骨干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推进50家中小企业实现产品转型、技术升级。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企业200家。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支持服务力度,力促春兴合金、正昌饲料等企业上市进程。深入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加强银政企合作,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推进科技创新,形成竞争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实施“人才引进816工程”,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加大对三仪生物、江昕轮胎、木易星火、中森通浩等企业扶持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0个、高新技术企业3家,争取省以上科技项目28项,建成省级新型木质复合材料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创建自主品牌,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年内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000件;1—2年内全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1—2件。

强化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实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国家级再生铅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申报省级木业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禁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二、突出优化结构,坚定不移地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

一抓旅游开发。精心编制旅游业总体规划,推进艾山九龙景区、土山古镇等景区整体开发,完善功能配套,增强吸引力。依托绿色生态、红色革命和古迹文化等旅游资源,加大推介力度,强化管理服务,提升邳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抓商贸物流。组织实施海河路商业街等17个重点商贸项目建设,进一步繁荣城市商业。抓好板材家具、大蒜、银杏、铁皮、玉雕等专业市场提升扩容,增强辐射力。加快邳州港改造,推进东方航运集装箱码头建设,启动沂州煤焦化港口建设,打造区域物流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抓新型业态。深入推进总部经济,建设总部经济发展中心,稳定发展一批总部企业。加快农村商业银行建设,加强市镇两级担保机构以及商业性、互助性担保机构建设,促进镇村银行发展,扩大小额信贷范围和规模,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构建多层次信用体系,争创全国金融生态市(县)。积极拓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中介服务、家政服务等服务型消费。

四抓消费拉动。完善消费品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和新网工程,新增连锁经营网点100家;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继续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充分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徐州市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支持农村居民无障碍进入城镇生活,鼓励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进一步繁荣房地产市场。

三、突出农民增收,坚定不移地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全面加强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和生态农业。提升港上、碾庄设施农业示范水平,建成四户、邹庄两个万亩设施园区,扩大炮车、铁富设施种植面积,推进各镇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年内新增高效农业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5万亩。重点发展生猪、肉鸡、肉兔和蛋鸡养殖,使肉鸡蛋鸡饲养量在1.2亿只基础上再提高30%,保证肉兔饲养量达到全国第一。引进1—2家知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力争益客食品年加工肉鸡能力突破5000万只。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1个,新增“三品”认证5—8个。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新增“三大合作”组织100个。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推广水稻插秧机、秸秆还田机等新型农用机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全力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坚持把全民创业作为促进农民致富的根本途径,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鼓励村组干部、驻村大学生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启动镇级民营经济产业园建设,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民培训,年内完成各类培训22.4万人次。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增加涉农补贴,切实安排好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资金,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各类保险。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程,20个经济薄弱村年内达到省“八有”标准,1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办好“农村六件实事”,加强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危桥100座,扩大农村公交车通行范围,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逐步拆除小型村、缩并空心村,扩大试点村示范效果。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无害化卫厕3.5万座,抓好市镇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解决15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在城镇新建小区、新建示范村开展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试点。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基本原则,推进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

四、突出增强后劲,坚定不移地加快城镇化进程

简化手续,减少成本,降低门槛,积极探索让更多农民变成城镇居民的有效途径,刺激消费增长,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抓好250省道邳州南段、323省道、运河特大桥、房亭河大桥等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徐洪河1、2号桥建设;组织实施世纪大道东延、沈阳路贯通、南京路立交桥等路桥工程;加快启动新区火车站建设。抓好新区供电、广播电视、通讯增容及线路改造,推进“数字邳州”建设。加快新老城区供排水管网建设,重点提升新区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垃圾处理厂和中转站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大力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围绕增强服务功能,重点抓好党校建设和新城中学、第一中学、职业学院、邳州高级中学配套设施完善及续建工程,启动新区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围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重点抓好二庙、袁场等9个城中村改造,加快新区金侨、升辉等16个小区建设,实施老城原职教中心、种子公司等21个重点地块开发。围绕提升城市形象,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工程,抓好四个城市出入口改造,沟通五杨大沟、丁场大沟等城区水系,启动建设新运河水景二期,实施六保河景观综合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重点抓好园林景观、新建道路及节点、游园、小区、学校等重要部位绿化,新增城区绿化150万平方米。

扎实开展“四城同建”。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加大创建组织力度,完善创建网络,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进一步扩大城区保洁覆盖面,提升保洁质量。深入推进交通秩序、市容管理、违法建筑拆除等专项整治,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积极建设小城镇。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徐州市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对中心镇的规划引导和扶持力度,启动开展中心镇创建达标工作,努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工业强镇、旅游强镇和商贸强镇。

五、突出创新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

一是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按照“突出重点、上下衔接、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原则,全面完成市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有机统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上半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深化药品“两网建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建立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民政大病救助对接。加快市属商贸企业改革,深化工业企业改革,着力解决已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二是加快拓展对外开放。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省级板材、大蒜出口基地建设,加快自有品牌培育,促进产品升级、出口转型。重点扶持富山医疗、黎明食品、三合木业等出口规模企业,推动企业出口供货转自营,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组建营销网络,提升境外工程承包规模,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三是大幅提升开发区的承载力和竞争力。围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修订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有效预留发展空间。强化开发区功能开发,重点抓好道路、热电厂、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能力。全面推进家具制造产业园、环保化工产业园、台商工业园等8大特色园区建设,实行错位竞争,提升整体竞争力。

六、突出民生优先,坚定不移地建设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

发展的目的,就是让百姓得实惠,就是满足不断提高的民生需求。今年我们将实施9大类100项为民实事,在解决影响民生突出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形成普惠民生的制度性安排。

以完善的社会事业促进民享。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等重点工程,加强职业教育品牌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有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完善人口和计生工作利益导向机制,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争创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县)。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抓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实施科教文卫下乡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统筹抓好人事、档案、人防、双拥、史志、统计、物价、物资、供电、邮政、电信、公用事业、烟草、盐务、气象、政府法制、民族宗教、台侨外事、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以健全的保障体系改善民生。抓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强化就业培训,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促进非公企业、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继续扩大低保覆盖面,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失地农民实行生活救助。加大济困助学力度,对贫困大学生和孤儿上学进行有效救助。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扩大残疾人免费服务范围。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完善敬老院配套设施,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标准,探索居家养老新路径,对孤寡老人生病住院实行免费陪护。完善城乡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000平方米廉租房。

以高效的社会管理保障民安。全面加强质量监管,扎实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治理,争创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认真做好灾害救助和防灾减灾工作。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进一步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大调解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现代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大力推进“五五”普法,全面提升法制教育质量,高水平建设“平安邳州”和“法治邳州”。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以增强政府执行力为核心,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培养一支“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公务员队伍,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勤于学习,勇于开拓,全面提升政府创新力。强化终生学习理念,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适应发展形势,勤学习,多思考,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学以致用,加强调查研究,听真言,见真情,讲真话,在群众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找到思路。大力提倡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奋力进取,创新创优,敢于摆脱定势、突破传统、超越常规,以思维瓶颈的率先突破,带动发展瓶颈的全面突破。

二、注重操作,强化落实,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坚持把提高执行力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建立目标具体、职责明确的落实机制。着力增强狠抓落实、操作到位的能力,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整合多方力量,把复杂的事情办好,把难办的事情办成,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稳步推进。

三、依法行政,科学履职,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查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广开参政议政渠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加强监督,廉洁从政,全面提升政府凝聚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惩治腐败更加有力、预防腐败更加有效,推进“勤廉邳州”创建深入开展。加大监察、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铺张浪费,以优良的政风带动民风,形成凝聚民心的强大力量。

各位代表,科学发展前景广阔,和谐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邳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励精图治,奋力争先,为加快建设更加美好的苏北新昆山而努力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