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卡米拉王后在一片骂声中,终于放弃了"光明之山"钻石王冠

 鲁晓芙看欧洲 2023-02-16 发布于卢森堡

鲁晓芙看欧洲”,第一个全欧洲范围内的财经生活公众号。

鲁晓芙(Xiaofu_Lu),财经作家旅居欧洲,已经出版《欧洲投资实用手册》等财经书籍。

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为基地,以英法德三种工作语言,从事全欧洲范围内的投资并购业务。

已经开启“快捷转载”,欢迎其他公众号按照规定转载。

英国新国王查尔斯和王后卡米拉,将在5月6日举行加冕典礼。本来加冕典礼上佩戴的王后冠,计划肯定有巨型钻石“光明之山”,重达105克拉。

巨型钻石来自于印度,印度和巴基斯坦网民痛骂当年英国殖民历史,也带动了非洲和加勒比一些国家对于殖民历史的痛苦回忆,巨型钻石“光明之山”闹的沸沸扬扬。

卡米拉害怕政治敏感性,不敢再戴这个巨型钻石。今天宣布将重复戴前辈王后的王冠。

另外,关于这个钻石,还有一些邪门传说......

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下葬仪式上,王室皇冠被放在了女王的棺材上。这顶王室皇冠奢华至极,一枚钻石镶嵌在王冠上,配着紫色天鹅绒帽和貂皮饰边。

这颗钻石重达108.93 克拉,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钻石,叫做“光明之山”。

镶有“光明之山”钻石的王冠,本来很可能将由查尔斯三世的妻子卡米拉戴上,这个钻石,也将名义上归“尊贵的”卡米拉王后所有。

但是,现在新王后卡米拉改变了主义,在加冕典礼上,不敢戴这个钻石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1,这光明之山钻石,原来印度的宝物,在殖民统治时期沦落到了英国,印度民间一直强烈要求收回,对于英国殖民统治历史骂声不断。

去年9 月 8 日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印度用户在西方网络上开始了“征讨英国”的网上行动。葬礼上对于钻石的展示,使部分印度人深受刺激,大为不满,要求把钻石给印度。

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英国的殖民历史被人挖出来,目前除了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也声称拥有这颗巨钻,要求英国交出它。

面对如此大的舆论压力,新上任的查尔斯国王会怎么做?光明之山钻石最后能如印度的愿回到印度吗?

印度应该不可能收回钻石,虽然印度在经济上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把英国挤到了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是印度还没法指挥英国。

但是,为了照顾印度等一众殖民地的情绪,卡米拉王后选择息事宁人,加冕典礼不再佩戴这个钻石了。

英国女王的后冠,这颗巨钻会先从白金基座取出,另行保管。世人可能不会在电视转播画面中,再次见到这个105克拉的巨型钻石了。

2,光明之山钻石,传说太邪性,新王后也不敢再戴它。

英国王室的神秘传说,任何佩戴“光明之山”的男人,都会受到诅咒。曾经拥有它的男性都是厄运连连,有的丢了皇位,有的丢了性命。

因此,英国王室为了安全,一般把这个钻石给女性,历史上配戴“光明之山”钻石的,不是女王,就是王后,男性国王是不戴的。

对于这个比较有名,也比较邪性的巨型钻石,新王后卡米拉也心有余悸,不敢再尝试,敬而远之吧。

英国皇室在2月14日情人节宣布,卡米拉皇后将会采用玛丽皇后的旧王冠,不再启用印度“光明之山”钻石。

英国皇室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环保和皇家活动的效率问题。

旧王冠是戴詹姆斯二世的妻子摩德纳的玛丽(Mary of Modena)的王后,摩德纳的玛丽,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王后,1685年至1688年在位。

玛丽是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任妻子。由于两人都是天主教徒,当两人的儿子詹姆斯在1688年诞生时,英国国会为了避免英国未来成为天主教国家而发动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和玛丽流亡法国。

虽然戴旧王冠,但是还是会增加一些最珍贵的钻石,新王冠将会镶嵌其他著名钻石,例如库里南III号、IV号和V号钻石,这些钻石都属于已经去世的伊丽莎白女王的个人收藏,这些钻石她经常用来做胸针。

附:一位女性朋友坐在对面,房间里放着轻柔的音乐,对着比利时精酿啤酒和法国玫瑰酒,西班牙小吃和意大利火腿片,我们聊聊欧洲。

网红经济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现象,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中国的网红经济在发展中迎来了爆发点,实际上,欧洲各国的大小网红们,也将目光投向了神秘的东方大国。

德国学者说:“中国是全球网红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世界第一网红经济国。

在网红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活力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