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熟地滋腻碍胃之名​

 岐黄之舟 2023-02-16 发布于江苏

摘要: 熟地黄是地黄加工炮制的产物,在其蒸煮过程中,性味、功效发生了改变。对此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最大的争议就是熟地是否滋腻碍胃,这也影响了熟地的临床运用,使其不能更好地发挥临床疗效。

通过剖析有关地黄加工炮制、临床运用的代表著作,梳理其制用源流与相应的功效变化,着眼于临证之用分析对比代表医家的不同学术观点,能够对熟地是否滋腻碍胃有深入客观的认识,从而纠正观点之偏颇,并指导临床,使熟地之用尽其全能。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 以块根入药, 功能凉血清热,滋阴生津。其加工炮制品繁多,历代本草中记载的有鲜地黄、干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熟干地黄和地黄炭等。其中熟地黄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药品化义》记载其能“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神,宁魂魄,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

然熟地虽为良药,其性味效用历来有争议, 有主张重用、泛用如张景岳、叶天士,亦有斥其滋腻碍胃而应慎用如陈修园、徐灵胎。受历史沿革影响,自清后至今,医家多遵陈、徐观点而畏熟地滋腻,常使熟地不得其用,或虽用而量不足,从而不能尽其全能。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以纠过虑熟地碍胃之误,而正熟地良相之名。

图片

1、地黄制法源流

地黄以干地黄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以下称《本经》) : “干地黄, 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生者尤良”。此处“生者尤良”, 比之于甘寒之干地黄,生者当指鲜地黄而言,至于干地黄是“阴干”而成, 还是“蒸干”得来,《本经》未予解释。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载蒸干之干地黄: “防己地黄汤……生地黄二斤,口父咀蒸之如斗米饭久”。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则记载了阴干之干地黄: “生成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至此, 地黄制品有鲜品、阴干之干地黄、蒸干之干地黄三种。

至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创拌酒蒸地黄的制法: “凡使, 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则详细记载了“作熟 干 地 黄 法”“造 生 干 地 黄 法”。

《千 金 翼方》云: “候好晴日便早蒸之,即暴于日中, 夜置汁中以物盖之,明朝又蒸,古法九遍止,今但看汁尽色黑熟,蒸三五遍亦得”,指出熟干地黄以久蒸而得、以尽色黑为准。同时,酒制地黄法也得以传承: “酒二升渍三宿出暴,还内酒中取尽暴干”。

以上可以看出, 唐代虽未明确提出熟地黄之名,但早有熟地黄之实,其炮制方法也已经成熟,即以蒸法而成或拌酒制之。宋人苏颂所编《图经本草》,正式提出熟地黄之名,并对生地黄、熟地黄从炮制方法上进行了明确区分: “地黄……二月、八月采根阴干,蒸二三日,令烂,暴干,谓之熟地黄,阴干者是生地黄”。

至此,地黄制用已趋成熟,至于后世在蒸制地黄的过程中或加姜、或加砂仁为辅料,则不出于此法。现代研究也发现,与清蒸地黄相比, 酒炖熟地黄、九蒸九晒熟地黄( 加砂仁为辅料) 、九蒸九晒熟地黄( 无砂仁辅料) 均可明显提升大鼠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以及 P 物质的含量,可以消除熟地对大鼠滋腻碍胃的影响。

可见熟地滋腻碍胃与否, 与炮制方法密切相关,不可一概论之。

图片

2 功效辨析

《本经》对鲜、干地黄只强调了“生者尤良”,说明《本经》认为二者在功效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药效强弱有所不同。唐代陈藏器指出,地黄“蒸干即温补,生干则平宣”。张元素又言 : “假酒力洒蒸,则微温而大补”。

概而言之, 蒸干之熟地黄其温性增而偏于补,经酒炮制则更添补力,需要与性甘寒的生地黄进行明确区别。及至明代,张景岳对地黄不同制品功效做了进一步论述,《景岳全书·本草正》言生地“味苦甘, 气凉。

气薄味厚,沉也,阴也……能生血补血,凉心火,退血热,去烦躁骨蒸……”,强调生地其性属阴而气凉,故“若脾胃有寒者, 用宜斟酌”, 指出脾胃有寒而当慎用者为生地。言熟地: “味甘微苦, 味厚气薄, 沉也, 阴中有阳……其色黄,土之色也。

其味甘,土之味也。得土之气,而曰非太阴, 阳明之药, 吾弗信也……至若熟则性平,禀至阴之德,气味纯静,故能补五脏之真阴,而又于多血之脏为最要,得非脾胃经药耶”。

可见,张景岳认为熟地黄得土之气而性平,禀至阴之德而味纯静,乃太阴、阳明之药,故太阴、阳明脾胃之病所当用之,并无碍脾腻胃之虞。并再次指出: “惟是生者性凉,脾胃喜暖,故脾阳不足者,所当慎用”,说明若虑及脾胃,所当斟酌者为生地,而非熟地。

《本草图经》也言熟地黄“味甘如饴糖”, 饴糖者仲景以之补中脏,脾阳如足无惧运化,脾阳不足,得甘饴而补,何来碍胃之理?研究也发现,熟地其在炮制的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果糖、葡萄糖等成分明显增加,水苏糖、蔗糖等含量则明显下降。

而随着加入酒、砂仁等辅料的不同,糖类、蛋白质的改变程度也会不同,这为其加工炮过程中性味的改变提供一定科学支持, 但具体成分与功效、性味改变的相关性目前还无从解释。

图片

3、名家之辩

历代医家畏熟地之弊者,或惧其碍胃如明代陈嘉谟《本草蒙荃》云: “夫补血剂,无逾地黄、当归, 若服过多,其性缠滞, 每于胃气亦有亏尔”; 或恐其助湿如清代杨时泰《本草述钩元》云: “凡胸膈多痰,气道不利,升降窒息,药宣通者,汤液中禁用熟地”。

而又以清代陈修园之批判为最,《医学从众录》云: “且熟地之用滞,非胃所宜。其性湿,非脾所喜。彼盖取滋润以填补其精,而不知精生于谷,脾胃伤则谷少,久而不生其血,血少自不能化精”,陈修园强调熟地湿、滞,非脾所喜,但熟地为何湿、滞并未给出解释。

其批治咳名方金水六君煎:“若用当归、熟地之寒湿助其水饮……而气逆咳嗽之病日甚矣”; 批治妇人思虑过度,致伤心脾之源,血气日枯, 渐至经脉不调之逍遥饮: “兹方地黄非所宜也”; 批治真阴精血亏损的大营煎: “若徒用熟地、当归、牛膝、枸杞等, 湿伤脾而滞妨胃, 反竭其精血之源也”; 批治疗肾虚腰膝疼痛之当归地黄饮: “服此方必剧,以助湿留邪也”。

分析陈修园之观点不难发现,其对熟地所述观点颇为偏激,也有不尽合理之处,这与其人、其时不无关系。考量其人,儒医出身,半为官半为医,极崇仲景而尚经典,曾言: “儒者不能舍至圣之书而求道,医者岂能外仲师之书以治疗”,由此或可推测其人较难接受新论。

考量其时,明代以前,河间学派及丹溪学说的相继盛行,使得彼时之医大多拘泥于火热、阴虚而恣用寒凉,景岳针对此况力纠时弊,用药多以温补,此后温补学派的兴起更助其势。

及至清代,流弊遂生,为纠时弊,又出现了以徐灵胎、陈修园等为代表的医家,掀起了反对滥用温补的旗帜。以至于景岳新方 186 首, 陈氏以“庸”、“全不足持”评价的有 63 首,“方佳”的仅有23 首,这显然是有悖于中医届对景岳新方的整体评价的。

考量其论,陈氏多偏执于一词,即反复强调其滋腻碍胃助湿,而不从患者、病证、方药整体周全考量,这有悖于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观。以陈嘉谟、杨时泰、陈修园等为代表的医家,其所持观点至少有三处

偏颇一:唐后所用熟地黄,经反复蒸制而得,且多为拌酒或添加其他辅料之炮制品,或假酒性而添宣散,或借砂仁而助湿化,无滋腻之虑; 

偏颇二:是熟地之用,常有它药相佐, 不可忽视配伍之用; 

偏颇三:熟地之用,及其滋腻与否,当由临床效果评价决定,陈氏之类以一纸之词偏执一端,出于纠时弊、立己说或可理解,忽视临床证据则难辞其咎。

图片

4 、临证之用

熟地之用, 以张景岳最具代表性, 其因善用、广用熟地而得“张熟地”称号。张景岳用熟地有两大特点,一是几无禁忌而适应症极广,诸劳虚损,阴阳俱虚皆可用之: “凡诸真阴亏捐者,有为发热,为头疼, 为焦渴,为喉痹,为嗽痰,为喘气; 或脾肾寒逆为呕吐,或虚火载血于口鼻,或水泛于皮肤,或阴虚而泄利,或阳浮而狂躁,或阴脱而仆地”。

文献研究表明《景岳全书》中熟地配伍它药之用,或滋肾填精,或养血益气等竟有43 种之多, 足见其效用之广。二则用量灵活多变, 以量大为主。

如治疗梅毒之五加皮饮, 熟地最少用至一钱,而治疗虚劳的两仪膏,熟地最大则可用至一斤。针对彼时医家患熟地滋腻,景岳予以驳斥曰: “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 

阴虚而火升者, 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肠胃?”可见其对熟地之用,态度鲜明,即非熟地不可聚神,非熟地不可降阴火,非熟地不可厚胃肠。

叶天士是善用熟地的又一大家,《未刻本叶氏医案》一千一百余则医案中,用熟地者近 200,这说明叶氏用熟地之广。该书中熟地黄除了用于滋阴补肾填精外,无论是外感病,还是咳嗽痰喘、脾虚呕泄等内伤病,甚至痢疾病,均可度而用之,亦无滋腻碍胃之虑,说明叶氏用熟地之活。

可见叶氏和张景岳在熟地之用上,颇有共通之处。对叶氏这种临床大家而言,脾胃病、咳嗽痰多而多用熟地,说明从临床角度,无需多虑熟地碍胃问题。

国医大师裘沛然尤尚重用熟地疗年老体衰、久病不愈之咳嗽,他在《从来此事最难知》一文中曾分享金水六君煎治疗痰喘久治不愈的案例。患者有痞满纳呆、痰多湿盛苔厚等诸多书本禁忌症,裘老以熟地为君重用至 45 g,仅 3 剂就将遍访名医半年不效的痰喘治愈。

裘沛然总结: “一药之用,掌握非易”。除此之外,有大量看似禁忌但重用熟地起效的文献报道, 如重剂熟地治疗痰多湿盛苔厚、脾胃血虚之胃脘痛、消化不良、进食不下等。但少见有此类患者服用大剂熟地后出现脾胃运化不利、纳呆等不适现象的报道。

图片

5 、小结

综上,熟地黄是经由蒸法加工得到的产物,炮制过程中其化学成分较之于原药材发生了改变,相应性味、功效均有变化。而自南北朝起,习用酒( 黄酒) 、砂仁等作辅料加工地黄,使地黄其性更温,更助滋补,而无滋腻之虞。

后世医家畏熟地滋腻,原因大体有五: 

一是其所用熟地黄,未经九蒸九晒或加酒等作辅料,质量不合格; 

二是时代背景所限,或为树立学术新说,而观点偏激; 

三是人云亦云,或由传道受业人处得知后,尽信其说,而未经自身临床严格检验; 

四是忽视中药配伍作用,而偏执熟地一端; 

五是误把生地之弊作熟地之弊。

目前针对熟地滋腻碍胃的现代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代谢组学或动物实验层面,并无熟地作用于人体滋腻与否的实验研究报道。因而临床实践成了可信度最高的检验标准,上述分析也提醒我们,熟地之性不可人云亦云,更不能偏执一端而略源流及临床,一切当以临床为准。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