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当代艺术家

 WQ_AI_LYS_999 2023-02-1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年龄分布来看,“60后”仍是TOP100榜单的主体,约占三分之一。与去年有所不同的是,“70后”所占份额从21%上升至24%,几乎追平占比26%的“50后”。

而上榜的“80后”艺术家数量更是直接翻了一番,从去年的3位升至今年的7位:除了去年也上榜的陈飞、郝量、赵赵外,今年又新增了闫冰、夏禹、高瑀和邬建安4位在2022年的拍场上屡破纪录的“80后”年轻艺术家。


图片


纵览2019-2022年的TOP100榜单,“40、50后”(出生于1942年后)的数量从12位下降至10位,“60后”基本持平,“70、80后”的数量则稳健上升中,从2019年的18位,2020-2021年的24位,一直上升至2022年的31位。

榜单中“40、50后”艺术家,年龄最大的去年80岁(生于1942年的尚扬、李山),年龄最小的去年64岁(生于1958年的张晓刚、李津、段正渠),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作的减产和个展频率的下降是自然规律,与此同时,他们的很多经典作品也被列入美术馆的收藏,很少流通于二级市场,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拍场成交总额数据。由此看来,“老艺术家”在影响力榜单上人数的减少实属正常现象。

而数量与前三年基本持平的“60后”依然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上榜人数不减以外,“60后”还牢牢占据榜单前20位的多数席位,要么凭借过往十余年傲人的拍卖成交总额霸榜多年,如曾梵志、方力钧、刘野、刘小东等“老炮儿”;要么凭借个人影响力或名人效应,突破当代艺术的小众范畴,自带高人气和高流量,如蔡国强、陈丹青、冷军等。

“60后”的坚挺并未影响“70、80后”的高歌猛进,和其他领域一样,艺术界同样渴求新面孔和新血液,新一代的艺术家崛起并非单独的现象,随着“70、80、90后”的藏家和观众群体的逐渐成熟,能与他们同频共振的同代艺术家自然更受关注。


图片

从性别角度来看,TOP100榜单中,男女比例依旧悬殊,女性艺术家占比不到十分之一,仅有9个份额。

排名第一的是位于榜单第29位的50后艺术家闫平。其余几位上榜艺术家分别是陈可、喻红、梁远苇(新上榜)、宋琨、向京、彭薇、夏俊娜、段建宇(新上榜)。虽然几年来女性议题一直是当代艺术界的热点,但女性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的“失语”仍在持续。


图片
图片
如果说过去两年的TOP100榜单的关键词之一是“天王易主”,那么2022年曾梵志再次回到榜首,则印证了什么是“绝对实力”。


图片

2022年佳士得香港春拍中,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 (三联作)第四次现身拍场。该作曾于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以1.13亿港元成交。如今484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4202.8万元)的成交价已是腰斩,但曾梵志依然摘得“年度成交额”“历史成交总额”桂冠,也让他再次成为TOP100榜单的领头羊。但《协和医院系列之三》 (三联作)的遭遇,也代表了某些早期中国当代艺术的处境:从价格洼地到全球市场热点,达到市场高点逐步跌落。这一作品的成交价,或许也印证了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已过市场巅峰的现实。


图片
曾梵志 《协和医院系列之三》 (三联作)150×345cm 油彩画布 1992
成交价:484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4202.8万元
2022佳士得香港春拍


综合2022年的市场表现及传播影响力,方力钧凭借拍卖纪录及在西安美术馆个展“人间仙境——方力钧水墨”,登上亚军席位。2022年中国嘉德春拍中,方力钧创作于1992年的《系列二(之四)》以6382.5万元成交。值得一提的是,方力钧个展中一幅描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画像引发争议,一度成为热搜事件,这一点也在艺术家的微信指数方面显现出来。与《系列二(之四)》同一专场的刘炜《全家福》以5750万元成交,同样打破了艺术家的个人成交纪录,这也为刘炜的作品累积了仅次于曾梵志的年度成交额,成为榜单上的TOP5艺术家。


图片方力钧的经典之作《系列二(之四)》200×200cm 布面油画 1992
成交价:6382.5万元,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2022中国嘉德春拍

图片
“人间仙境——方力钧水墨”展览现场
西安美术馆 2022.7

图片刘炜《全家福》 200×200cm 布面油画 1992
成交价:5750万元 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2022中国嘉德春拍


紧随方力钧其后的刘野也是近些年行情逐渐走高的一位,2022年佳士得香港春拍中,其1998年的作品《拿红旗的海军》以3765万港元成交(3071.33万元),成为刘野第五高价的作品。从历史成交总额来看,刘野也成为仅次于曾梵志、周春芽、张晓刚之后的第4位。


图片
刘野《拿红旗的海军》120×140cm 亚克力 画布 1998 
成交价:376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071.33万元
2022佳士得香港春拍

图片
刘野《夜》220×190cm 亚克力 画布 2005
成交价:2397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079.29万元
2022香港苏富比春拍
如果说市场指数是影响艺术家上榜的决定性因素外,微信指数也至关重要。比如2022年榜单上排名第4的陈丹青,除了拍卖成绩表现突出外,更重要的是凭借一骑绝尘的微信指数,另其他艺术家难以望其项背。有相似情况的是2022年度成交额排在第15的冷军,由于成为活跃在短视频中的“网红”,微信指数排名第3,也跻身TOP10之列。


图片
陈丹青《一对年轻的牧羊人》100×74.5cm  布面油画 1986
成交价:1038.4万港元,约合人民币900.76万元
2022华艺国际香港春拍
图片
冷军《文物—新产品设计》97×127cm 布面 油画 1993
成交价:4830万元
2022中国嘉德春拍
图片
张晓刚《血缘— 大家庭:全家福 No.1》
250×330cm 布面油画 2007-2010
成交价:1725万元


榜单的前十位也是一份艺术市场的绝对蓝筹名单:2020-2021年夺得榜首的刘小东此次排在第7;过去十年里除了曾梵志之外,同样坐上过第一席位的罗中立、张晓刚去年没有拍卖纪录诞生,但由于历史成交总额的积累,此次排名第7、第8——2022年,罗中立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了大型个展“重返起点:罗中立回顾展 1965-2022”,“父亲”的光环一度引来无数人观展;而张晓刚原本在龙美术馆的个展则因为疫情延误至2023年,但仍然令人期待。


图片
罗中立《打豹子》250×400cm 布面油画 2001
成交价:1656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436.5万元
2022华艺国际香港春拍

图片
“重返起点:罗中立回顾展1965-2022”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2022中国嘉德秋拍


而始终进入TOP10的周春芽,此次仍然在前十占据一席。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前十席位仍被以“50、60后”为主的老一辈艺术家占据,还未有“70后”及更年轻的一代进入榜单。


图片
周春芽《绿狗系列》150×120cm 布面油画 1998
成交价:1046.5万元
2022永乐春拍

图片
与TOP10完全被绘画艺术家占领一样,TOP11-30基本依然是画家的阵地,但类型更为多样化。既有杨飞云、艾轩、陈衍宁、王沂东、何多苓、庞茂琨等写实绘画的代表性艺术家,又有以丁乙、张恩利为首的抽象艺术领军人物,还有李华弌、田黎明等水墨画家,以及黄宇兴、贾蔼力等“70后”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但总体来看仍以具象写实画家为主,虽然近几年该板块受到较大冲击,但“写实老炮”们的榜单排名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见这一类型的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树大根深。


图片


和2020-2021年一样,黄宇兴、尹朝阳、贾蔼力是“唯三”进入TOP30的“70后”,黄宇兴以2022年超过8400万元的成交总额在榜单中较去年前进一位,位列第17;尹朝阳虽然没有格外醒目的市场成交,但也凭借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和四川美院美术馆的两场个展赚足热度,挤进TOP30榜单;贾蔼力则略逊一筹,2022年在二级市场中达成2523万元的成交额,名次比照去年有所下滑,且因为微信指数较低,名次从第14位跌至第30位。


图片
黄宇兴《乐园》370×545cm 布面丙烯 2015
成交价:1610万元,艺术家第二高价
2022年北京永乐春拍

图片
黄宇兴《万疆》200×400cm 压克力画布 2015
成交价:1179.9万元,艺术家第三高价
2022年佳士得香港秋拍

图片
贾蔼力《燃烧的少年与赫拉克利特 》 132x113cm 布面油画  2016
成交价:402.5万元
2022年中国嘉德秋拍
除了拍场纪录外,TOP11-30中还有几位凭借超高微信指数提升了个人榜单排名的艺术家,各艺术家在大众中具有高人气的理由不尽相同,如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烟花总设计师蔡国强、登上知名访谈节目《十三邀》,与许知远对话的何多苓,在上海浦东美术馆举办超大规模个展的徐冰,以及因曾为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画像的陈衍宁,也间接因女王的离世而增加了一些热度……


图片
蔡国强《人类、老鹰与天空之眼》230×75cm×4 纸本综合材料 2003
成交价:299万元
2022开拍国际

图片
何多苓《自画像》75×55cm 布面油画 2007
成交价:287.5万元
2022北京保利春拍

图片徐冰《新英文书法》150×150cm 水墨纸本 1997
成交价:149.5万元
2022永乐春拍

图片
陈衍宁《茶缘》117×137cm 油彩画布 2007
成交价:138万元
2022西泠印社拍卖
图片
TOP榜单的前十位是绝对蓝筹,变动不大,TOP11-30也基本稳定,名次的上下浮动以个位数为主。从30名往后,名单可浮动的空间开始显现。

新登TOP50的艺术家共有9位,除了李华弌外,其余8位皆分布于TOP31-50区间之内,分别是陈可、谭平、陈飞、梁远苇、韦嘉、沈尧伊、欧阳春、宋琨,在这之中,只有沈尧伊是“40后”,其余均为“70、80后”。


图片

在此区间,排名第42的陈飞和第46的郝量,也是TOP50中唯二上榜的80后艺术家。陈飞2022年上拍作品7件,虽没有新纪录诞生,但拍场成绩稳定,全年共有1170万元的总成交额,其《勤劳致富》以448.5万元成为艺术家第四高价作品。


图片
陈飞《勤劳致富》200×180.5cm 亚克力 画布 2008 
成交价:448.5万元
开拍国际北京春拍


郝量也是上榜年轻艺术家中,表现较为稳定的艺术家之一。全年共有5件作品上拍,虽然数量不多,但表现稳定,年度成交额高达1852万元,过往总成交额更是超过1.47亿元,在整个“80后”梯队中也名列前矛。


图片
郝量 《竹骨谱(一组14件)》
32×20×14cm 彩墨 绢本 2009
成交价:805万元
2022中国嘉德秋拍


韦嘉在2022年的成绩斐然,16件作品上拍,成交率高达100%,在中国嘉德上拍的一件《白头到老II》更是创下了437万元高价成交,刷新个人拍卖纪录。 

欧阳春也是2022年的二级市场上最热门的艺术家之一。多个拍行的封面作品均是欧阳春的力作。《王朝》《孤独症》也是接连刷新艺术家最高成交纪录,分别以368万元、724.5万元成交,拍卖势头在稳扎稳打中,不断攀升。除了那两件作品外,《纯洁》《王者不死》也是2022年成交的高价作品,在2023年初,仍有几件重磅作品等待上拍,总体看来,欧阳春的艺术市场的火爆还将继续下去。


图片
欧阳春《孤独症》260×370cm 布面油画 2007
成交价:724.5万元,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2022中国嘉德秋拍


除此之外,在此梯队艺术家中,女性艺术家占比数量较大。在TOP100总榜中,共有9位女性艺术家,集中于31-50名的女性艺术家就有4位,分别是陈可、喻红、梁远苇、宋琨,这几位中,除了梁远苇是新上榜的艺术家外,其余几位一直活跃在TOP100榜单之中。

喻红在2022年上拍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历史成交总额可观,话题度又是累年不下,所以上榜是十有八九之事。陈可也是话题度颇高的艺术家之一,且2022年有两件作品高价成交,年度成交额高达900多万元,历史总成交额8819万元,成为继向京、闫平之后,历史总成交额最高的女性艺术家。宋琨排名第50位,她的历史成交额不算太高,但2022年度的成交业绩却颇为亮眼,年度总成交额高达1284.6万元。其中,在开拍国际上拍的一幅《这就是我的生活》以437万元创下艺术家最高成交纪录。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作品都拍出了不错的成绩,这也是宋琨能够跻身TOP50的重要原因。


图片
陈可《英雄归来》
215×215cm 布面油画 2006
成交价:288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45.8万元
2022华艺国际 香港


梁远苇在2022年所取得的成绩在整张榜单中都可圈可点。首先,她从2020-2021年的第155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45位,是上升幅度最大的艺术家;其次,梁远苇2022年在中国嘉德秋拍中的一幅《双联绘画2010-1(双联画)》创下了1725万元的成交纪录,几乎超过过往历史成交总额,不仅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也跻身千万级艺术家行列之中。再者,从个人活跃度来看,梁远苇去年在画廊周期间于北京公社的展览也让人耳目一新,为其上榜年度艺术家助力良多。


图片
梁远苇个展现场,北京公社,2022.6
图片
来到TOP100艺术家排名的后半段,这份榜单中的艺术家面孔仍旧以“50、60、70后”艺术家为主。51-100名中有很多新上榜的面孔,有的是下榜再上榜,有的甚至第一次进入TOP100,例如闫冰、夏禹、马轲等,他们的出现都与二级市场的出色表现有着密切关联。


图片

虽然老一辈艺术家占很大比重,以赵赵、闫冰、夏禹、高瑀、邬建安为代表的“80后”艺术家只占极少数,但他们的2022成交额成绩表现也可圈可点。其中,邬建安《白昼的虎 夜晚的虎》(一组两幅)以126.5万元刷新艺术家拍卖的最高纪录;闫冰《五头牛之五》也以312.8万元的成交额打破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图片
马轲《成语故事》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7
成交价:172.5万元,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2022荣宝拍卖

图片
邬建安《白昼的虎 夜晚的虎》160×120cmx2 亚克力 水彩 线 蜂蜡 宣纸 2019
成交价:126.5万元,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2022荣宝拍卖

图片
闫冰《五头牛之五》160×280cm 布面油画 2011
成交价:312.8万元,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2022开拍国际


相比2021年度榜单排名,这一区间的年轻艺术家比例逐渐缩小。与上一年度的排名相比,有部分艺术家的排名变动或多或少出现上浮和下沉。例如段正渠、仇晓飞、夏俊娜、王劲松、展望、张洹等艺术家的排名相较于往年有所下降,原因主要在于这几位艺术家的微信指数较低,且缺少成交量,如段正渠、王劲松在2022年没有作品成交,因此对排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与此相反的是,隋建国、丁方、陈彧君、王玉平、谢南星、张培力、熊宇、赵赵、彭薇、季大纯、徐震、王音等艺术家排名则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他们不外乎都具有较高的微信指数,其中王音的2022成交额破千万。纵观去年的拍卖行情,多位艺术家的2022成交额较之往年缩水严重,例如王玉平、陈彧君、谷文达、曹力等艺术家的成交额都不足百万,其客观原因应该可以归结于疫情时期艺术生态现象级的艰难境况,由此引发艺术市场的表现乏善可陈也是在情理之中。另外一方面原因也在于,2022秋拍除了中国嘉德按照原计划进行之外,其他拍卖行都未如期举办,而将时间推迟至2023年。


图片
程丛林《华工船》183×183cm 布面油画 1984
成交价:3105万元,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2022中国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图片
谢南星《第一顿鞭子No.2(浪No.2)》219×384cm 布面油画 2008
成交价:42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60.43万元
2022保利香港现当代艺术

图片
秦琦《夜来香(四联画)》300×200cm×4 布面油画 2018
成交价:287.5万元
2022中国嘉德秋拍


相比于榜单前半部分的艺术家,排在TOP50之后的艺术家去年的拍场表现也有出彩的地方。尤其有个别几位艺术家2022年的成交数据在这段排名中较为可观,比如程丛林的《华工船》以3105万元成交价刷新个人拍卖纪录;谢南星的《第一顿鞭子No.2(浪No.2)》以420万港元(人民币364.33万元)位列艺术家第五高价作品。而“70、80后”板块也有惊喜:秦琦的《夜来香(四联画)》以287.5万元成交于2022年中国嘉德秋拍,成为艺术家第四高价作品。“80后”艺术家高瑀凭借作品《防川(四联作)》和《这样的夜晚我们该如何相爱》,分别刷新艺术家第一及第二高价纪录。


图片
高瑀《防川(四联作)》380×157cm×4 亚克力 画布 铝板 2012 
成交价:RMB 425.5万元,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2022华艺国际北京春拍

图片
高瑀《这样的夜晚我们该如何相爱》200×300cm 布面油画 2009
成交价:184万元,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2022中国嘉德“无问西东1900-2000: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虽然这份名单中,名列前茅的艺术家大多不乏人气流量的加持、艺术界一定的影响力或是历史成交额的优秀表现,但是综合这份2022TOP100榜单来看,隋建国、邱志杰、朝戈、王玉平等几位前辈艺术家的市场表现并不出彩。他们能进入TOP100榜单的最大因素可以归结为基于流量加持下较高的微信指数。

图片

虽然“70、80后”在这份TOP100榜单中的最高排名仅为第17位(黄宇兴),且大部分集中在榜单后半段,但从整体数量上,“70、80后”已经能够和“60后”抗衡,以31位的总人数占据了TOP100的三分之一。

图片

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则是,大部分上榜“70、80后”艺术家的排名都有显著上升:首次上榜就蹿升至45位的梁远苇、75位的马轲、82位的夏禹……可以说纪录频出,势头强劲。

“70后”黄宇兴、尹朝阳、贾蔼力、陈可、王光乐、韦嘉、欧阳春、宋琨、尹朝阳、彭薇、谢南星、秦琦,“80后”陈飞、郝量、赵赵等已经是TOP100的熟面孔,他们普遍成名较早,在二级市场上已积累了较为坚实的成交总额,再加上近几年“70、80后”艺术家备受关注,他们作为同辈中的代表性人物,拥趸众多,自然也得到更强力的市场加持。

不得不提的是在2022年创下个人最高拍卖纪录的7位“70、80后”上榜艺术家:梁远苇、欧阳春、韦嘉、宋琨、闫冰、马轲、邬建安、夏禹,其中梁远苇已跃入千万级别,欧阳春则在2022年两破纪录,仅用5个月时间就把最高成交则从368万元提升至724.5万元,韦嘉和宋琨的纪录也超过400万元,闫冰的纪录超过300万元,后起之秀夏禹也成为少数步入“200万俱乐部”的80后艺术家之一。


图片
梁远苇《双联绘画2010-1(双联画)》
250×300cm×2 布面油画 2010
成交价:1725万元 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2022中国嘉德秋拍

图片韦嘉《白头到老 II》
240×190cm 布面丙烯 2008
成交价:437万元,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2022中国嘉德秋拍

图片
宋琨 《这就是我的生活》
油彩、画布,2006年作,27×35cm×90
成交价:437万元,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2022开拍国际

图片
夏禹《桃园(四联作)》300×600cm 蛋彩画颜料 铝 2020
成交价:24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04.7959万元
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2022华艺香港


除了拍场成交以外,榜单的另一要素——微信指数与则与艺术家的个展影响力密切相关,2022年先后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和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的赵赵,上海艺术周期间在香格纳画廊举办个展的徐震、在龙美术馆(重庆馆)举办个展的陈彧君、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回顾展的尹朝阳等艺术家,也凭借着较高的微信指数提升了自己在榜单中的排名。


图片
赵赵个展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2022.1

图片
徐震个展“走神”现场
香格纳画廊,2022.11

图片
尹朝阳个展“重建理想 1995-2021”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22.3

图片
陈彧君个展“艺术'家’”现场
龙美术馆(重庆馆),2022.6

图片
图片

对比近10余年上榜的女性艺术家,除了2022年新上榜的梁远苇外,其余人员皆为榜单熟客。向京、喻红、夏俊娜、陈可、闫平5位女性艺术家连续霸榜多年,在结束了2013年的垄断局面之后,徐华翎、蔡锦、彭薇、段建宇、崔岫闻等人先后出现在榜单之中。


图片

图片
闫平《青庄稼》180×200cm 布面油彩 2003 
成交价:575万元,刷新艺术家交易纪录
北京保利春拍

图片
喻红《繁衍》185×230cm 布面油彩 1999
成交价:304.75万元
2022北京保利春拍
段建宇为例,她曾几次入榜,又几度出榜。每次上榜,都和她当年作品的上拍数量,以及上拍结果紧密相关。2016年、2019年、2022年,段建宇分别创下了自己个人成交纪录的最好成绩,这对于段建宇重新回归榜单来讲,如虎添翼。

图片

段建宇《他的名字叫红》181×217cm 布面油画 2010

成交价:322万元,艺术家第二高价

2022开拍国际春拍

但想要稳居榜上,仅靠一时的数据爆发是不行的,稳定且持续的作品成交,以及话题热度也是帮助艺术家稳居上榜的重要依据。

图片

在榜单上的100位艺术家中,谁的名次比上次排名更进一步?谁又出现了倒退?我们整理出了一份直接反映出名单变化的涨跌幅榜单。

在这份榜单中,分别是TOP1-30中涨跌幅大于或等于5,TOP31-50中涨跌幅大于等于10,TOP51-100中涨跌幅大于等于15的艺术家名单。


图片

其中名次上升最明显的是排名第19的李华弌,由2020-2021年的第60名向前提升了41个名次,这也源于他的作品《不老》在2022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1247.5万港元(1084.97万元)刷新了最高拍卖纪录;而去年整体市场行情有所提升的“70后”板块中的陈可、韦嘉、欧阳春、谢南星、彭薇、李松松,也因为不错的拍卖数据而前进了20余个名次。同时也有一些艺术家是由于微信指数的上涨从而上榜,比如写实油画家沈尧伊就因为作品陷入“丑化”争议而一度引发热搜。


图片
李华弌《不老》168.5×185cm 水墨绢本 2011
成交价:1247.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084.5万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2022香港苏富比春拍

图片
彭薇《雪景寒林》83×158.5cm 设色纸本 镜框 2007
成交价:176.4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63.35万元
2022佳士得香港春拍


与之相对的,也有一部分艺术家名次有所下降,主要由于缺乏亮眼拍卖成绩的缘故,比如往年排名靠前的刘丹、刘韡都由于2022年缺少上拍数量及高价且微信指数排名有限,名次均倒退了60余位,成为名次下降最为明显的艺术家。
图片

图片

与此同时,我们也分别盘点了一份新上榜与新下榜的艺术家名单。新上榜的主要由于艺术家2022年的市场拍卖表现亮眼的缘故。


图片
赵刚《散步者》300×400cm 布面油画 2015
成交价:80.5万元,艺术家第三高价作品
2022北京保利春拍


其中,“50后”艺术家程丛林与“70后”艺术家梁远苇都刷新了过千万的纪录,同为“70后”的马轲也在2022年两度刷新个人拍卖纪录;“80后”艺术家邬建安、闫冰、高瑀、夏禹也都因为刷新了自身成交纪录而影响排名上升。其中,高瑀的2022成交额位居“80后”梯队的首位。还有的艺术家因为受微信指数影响而上榜,例如范勃因为履新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而进入榜单。


图片
范勃《花开花落之十》230×120cm 布面油画 2008
成交价:138万元
2022华艺国际广州


而新下榜名单中的艺术家,原本就位于榜单中下游,一些艺术家在2022年上拍数量有限,并且大多缺少高价,年度成交额甚至不足百万;也有一部分艺术家如就因微信指数词条不存在而受到影响。
图片
在这份TOP100综合榜单之外,我们也梳理出了一份依据2022年度成交额而诞生的“市场最爱TOP20榜单”。


图片


这份名单名单与TOP100的前20席基本一致,除了中国早期当代艺术的指标艺术家之外,也包含了乡土写实派的冷军、罗中立、程丛林、艾轩,他们均在2022年创下过千万的成交单价。在写实油画市场行情辉煌不再的今天,他们的上榜也成为该板块为数不多的“遗珠”。同时,王怀庆、赵半狄两位艺术家也因为有破千万的高单价而名列其中。


图片
艾轩《圣山》190×220cm 油画画布 2009
成交价:2300万元
2022北京荣宝春拍

图片
王怀庆《一根红线(双联作)》200×120cm ×2 油彩 画布 2008
成交价:2121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841.47万元
2022嘉德香港秋拍

图片
赵半狄《小张》214.5×139.6cm 油画 画布 1992 
成交价:1495万元,艺术家第三高价作品
2022永乐春拍


在这份几乎被“老炮”艺术家垄断名单中,也出现了几位“70后”身影:其中排名第5的黄宇兴、第19的贾蔼力与第20的欧阳春。他们也是近几年最被看好的“70后”代表性艺术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