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2023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解读:小器件与大格局

 圩岸学堂 2023-02-16 发布于江苏

吴玉英
【作文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艺术大师在米粒上展现“赤壁大战”的壮阔场面,在头发上刻出《清明上河图》的盛世风情,刻画逼真,气象恢弘。大师们做的是“小器件”,呈现的却是“大格局”。
创作如此,生活亦然。
请结合材料,以“小器件与大格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读】
这道题跟上学期高三泰州期末联考推开最窄的门,走向最宽的路,如出一辙。审题立意的基本思路,可以互相参考。
它们的共同点是:用看似对立的词语,窄和宽小和大,表达的却不是辩证命题。主题的内在关系,首先考查了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才是写作能力。
 
一、基本概念——格局
其他概念无关紧要,只有“格局”这一概念至关重要。
为什么用格局,而不是见识、气度之类呢?
从字面看,格,格式;局,局面。格局这个词有空间上的形象感,你想到棋盘,想到人有思维和思想认识的边界——在边界之内的范畴,就是格局格局的大小,就是范畴的大小
人的见识浅陋,我们说他见识——假如你评价说,他的格局小,就添加了一层他被某种边界束缚无法挣脱的意味:他不但见识小,而且固步自封走不出来。
人的格局大,虽是说他的见识大,但同样是有边界的,只不过比一般人更宽更广。
怎样突破自己的格局呢?——承认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为什么是最有智慧的人?他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是最有智慧的人,后来,他观察那些被认为有智慧的人,和他们交谈,总结出一个结论:他们都是承认自己的无知的人。苏格拉底自己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有知识的人。
有句话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是我知道自己不知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关系
两层关系:
第一层,是器件和格局
第二层,是小和大
 
格局看不见摸不着,总要借助于看得见的东西来体现。
器物和格局的意思,就是让你用器物来写格局。
人的为人处世中有格局,作文材料为写作画了一个圈,器件”——你只能在器件的范畴内来谈人的格局。这比较难,难的原因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举不出材料之外的例子。
材料举的是创作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有哪些呢?
我举一个例子:手机。苹果打败了诺基亚,就是格局的不同。苹果突破了当年按键手机划定的边界,突围而出,拥有了更广阔的世界。
小和大,在这里并不真要你谈辩证关系,只是要求你举器物的时候不能举例子,只能举例子。
“小器件与大格局”,合起来,重心落在名词上的,是落在“器件和格局”上的。
 
三、写法
抽象地写“小器件与大格局”的关系,不好写。
落实到具体物件上,比如手机,才好写。
道理很简单,题目看似给的是二者关系的主题,但实际上要你回答的是:举出其他小器件的例子,解释它如何体现了大格局
如何构思立意呢?
我的建议是:
详细讲述分析具体器件的故事,得出结论——格局不是天生的,通过我(你)举的这个“器件”的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大格局是通过“成长思维”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要承认自己的局限,不断突破自我,让自己的格局越来越大。
 
【结语】
这道题,对习惯写套路作文的同学,是一个提醒:你的套路对付不了这样的题目。要老老实实地读书,生活,思考,写作。
你还在高一,一切还来得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