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 — 《迷人的动画片》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美术组01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迷人的动画片》,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迷人的动画片》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0课的内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程,即
通过欣赏、评述、绘画等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自由地把动画形象表现出来,体验欣赏和创作的乐趣。
(二)说教学目标
1.在欣赏动画片的过程中,了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和制作要领。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和初步体会制作简易动画时,认识到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方面最主要的
艺术手法。
3.通过了解动画片的分类和结构,初步建立学习国产动画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类别的兴趣,认识到国产
动画的美,产生对国产动画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思维,分析想象,大胆创作,力求创新。
2.发挥小组合作才干,创作独具特色的动画片。
二、说学情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是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
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和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时期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
仍旧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然而,这一年龄阶段也是儿童想象
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天真、童趣、不受限制的想象会像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因此,只有让孩子在“玩
中学,学中乐,体会趣味感、成功感”,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三、说教法
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及教学方式的优化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打算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入到媒体欣赏,把学生
带到动画的世界中。
2.启发引导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进行,引导学生从欣赏动画形象出发,主动参与
讨论,了解动画造型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临摹或创作出一个动画形象。
四、说学法
本课以“活跃学生的想象思维”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因此,我采用以下两种
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
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
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思考“怎样创作动画形
象”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构图的多种方法。
2.合作交流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
1
学习对象,使他们能够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思路并开发思维创新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利用动画,激趣导课
1.播放动画,激发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不受时空约束地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是在童
话故事和动画片的陪伴下长大的。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之以往;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则
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于是,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学生都熟知和喜爱的动画片段,从贴近学生生活
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各种有趣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强烈愿望。
2.引出本课课题— — — 《迷人的动画片》。
3.讨论交流。你知道一部部动作连贯、形象逼真的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
么?它有什么典型特点?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动画形象? (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动画形象)
(二)大胆创作,点拨引导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创作,注意色彩的运用。学
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解决诸
如构图、色彩搭配等问题,并适当引导突破。
(三)评价阶段
展示评价:交流经验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
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1.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仪上展示,说说自己的画面内容,觉得自己的作品好不好?什么
地方画得棒?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2.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
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找出其优点,并发
自内心地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
所有的创新意识。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先整体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要求
学生回去后把自己的作品给家人看,并把自己变成动画人物后的故事说给他们听,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情
沟通的情感意识;最后,收拾整理周围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说板书设计
迷人的动画片
类型:3D、水墨、木偶
特点:色彩鲜艳
人物可爱
内容丰富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2
美术— — — 《墨与彩的韵味》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美术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墨与彩的韵味》,本课属于人美版美术教材八年
级上册中的第三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按照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美术教育学内容的划分,八年级属于美术教育系统中的第四个学段,
今天这节课则属于学习绘画的基础课。在本册教材第二篇课文中,学生了解了如何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
空间关系等知识,于是本课的安排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表现基础上,进一步对作为国粹的国画进行认
知,从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并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因
此,本课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绘画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在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并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形、
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从而
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达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目的的基础上,本课的教学目标意在指导学生体
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并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教学目标也
正好和新课标三维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的培养目标相呼应。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难点:运用中国画独特的工具表现出国画笔墨的韵味。
二、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情况,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素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学生是快乐学习者”的课程改革新思
想,我主要采纳“启发— — —引导法”,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先通过我的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从而使学生人人都想参与,也都能参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水墨画,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再根据
前面的尝试提出几个问题,而后引入课题,运用欣赏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墨画韵味的特点与表
现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
三、说学法
首先,让学生先欣赏大师作品,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解决。遇到难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解决,这样一来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都可以有所提高。
其次,我在教学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引导学生绘画并学会一些绘画的独特技
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运用实践自己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本节课的关键内容与知识
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并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3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多媒体展示出学生都熟悉的生活中物象的多视图,增加直观性。学生
在随后的手绘多视图练习中又能进一步增强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所以我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练习
中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的学法。
整个教学过程以“感受环境美— — —表达情感— — —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的线索展开,在教学过程的
各个环节都注意将引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激发学生的情感与课程理念相呼应。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我将通过新课导入、课程新授、共同探究、小结阶段四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新课导入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我会让学生从回顾旧知、激活基础开始,先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有关中国画的一些
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体验。
学生活动:用水墨在画纸上随意涂抹、感受。
提出问题:
1.纸张与以往有何不同?
2.水在其中起着什么作用?
3.墨色先后涂抹产生的效果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等工具所产生的笔墨效果是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主要特征。
通过学生的体验、探讨和回答引出课题— — —墨与彩的韵味。
(二)课程新授
在课程新授过程中,我会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揭示教学目标。我将会通过出示范作,并提出问题的
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问题: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教师总结:中国画作品中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墨与彩的浓淡、干湿
效果,其中运用泼洒、点染、堆积技法所产生的墨、色、水交相辉映的奇妙效果,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1.学生做水墨游戏
(1)让学生动手用笔着淡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浓墨点在其上。
(2)让学生动手用笔着浓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淡墨点在其上。
(3)先用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色点在其上。
(4)先用色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墨点在其上。
待学生全部做完后,互相观赏评论。
2.教师总结
刚才大家做的几种笔墨游戏,就是水墨画的几种表现方法:淡破浓、浓破淡、墨破色、色破墨。利用水和
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了墨、色、水相交相呼应的效
果。这种效果给人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之感,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也是水墨画不同于其他
画种的独特之处。
(三)共同探究
用多媒体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师生共讨作品中的韵味: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
4
回味无穷、遐想联翩。其特点在于水、墨、色交融变化,十分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
一— — —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无以构成美的。
接下来,我将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几种水墨画的表现方法,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
幅水墨作品,表现内容不限,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四)小结阶段
我会将学生的作品放到一起,首先由学生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融,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恰到好处,画面体现出水与墨的
韵味。
而后我将对本课进行小结:这节课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验,好多同学的作品都
非常优秀,希望大家课后多加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使自己的作品更富有新意。
五、说板书设计
墨与彩的韵味
笔墨的韵味特点:
1.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水与墨在宣纸上自然融合的变化
韵味的表现方法:淡破浓、浓破淡、墨破色、色破墨
绘画练习应注意:
1.水分的干湿把握
2.墨和色的浓淡变化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