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脉不断 其韵悠悠

 栖桐饮露 2023-02-16 发布于广东
      达摩祖师原本是天竺国的和尚,因其对佛教的理解和造诣与天竺国的政治教义不太合卯,在天竺国不受待见,佛陀观其言行,知道日后必成大器,于是便指引他到北魏来传教。
     达摩祖师来到北魏后首创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禅宗经后来的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
      可这样一位伟大人物刚到北魏时,也是不受主政者梁武帝待见的。后来达摩与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在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站立其上,飘然过江(这就是“一苇过江”的故事)。
      再有传说:达摩将衣钵法器传给慧可以后,便离开少林寺去禹门(今洛阳龙门),禅栖在千圣寺,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达摩死后,他的尸体按照佛教的礼仪装殓入棺,十二月隆重地移葬在熊耳山。达摩之死,对禅宗界来说,好像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星石,僧徒们为他顶礼祭拜,皇帝群僚为之合十赞叹。
     然而,事出蹊跷,达摩圆寂后两年,出使西域多年的宋云从西域返回洛京,在途经葱岭的时候,看见达摩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一只鞋子,身穿僧衣,赤着双脚,由东往西而来。二人相遇后,宋云急忙停步问道:“大师,你往哪里去?”达摩回答说:“我往西天去”。接着又说:“你回京以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将有灾祸。”二人道罢,各奔东西。
     宋云以为达摩给他说的是戏言,丝毫没有介意。回到京城以后,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提到了他途经葱岭遇见达摩祖师回西天的事情。谁知话音未落,东魏孝静帝就发了火,怒斥宋云:“人所共知,达摩大师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么说在葱岭遇见了大师?这分明是欺君,岂有此理!”说罢,便令侍卫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绑投入南监。
     事隔数日,孝静帝坐朝审理宋云欺君一案。将宋云传上殿以后,孝静帝问道:“你在葱岭遇见达摩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说来”。宋云叩头说道:“葱岭见达摩祖师光着脚,一手拄锡杖,一手提只履。僧衣随风飘,翩翩向西行。称要回西天去,并嘱咐我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假若说出去,便会有灾祸。臣以为是戏言,兼之不敢欺瞒圣上,便如实奏陈。臣所言,句句是真。不敢欺圣上,万望圣察。”孝静帝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无所适从。群臣们也是议论纷纷。有人建议:“既然真假是非难辩,可以开棺验证。”孝静帝采纳了建议,遂命人开棺视之,棺中空空,只剩下一只鞋子。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遂平反昭雪(这就是“只履西归”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的,只是凡人大多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终日“追名逐利”,“迷茫而行”至到有一天要西归了,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可我净顾着胡折腾了,我的使命还没干呢!佛说:算了!换人吧!你先回。

故事早已有之,三斤铁听闻说说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