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在宋朝,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第一支城市消防队,是如何建立的?

 茂林之家 2023-02-16 发布于湖南

引言:

消防队这个字可能许多人认为是近代特有的一个机构。其实早在宋朝的时候,世界上第一个消防机构就诞生了。

当时的宋朝为了能避免和及时救火,特别设立了一个消防机构。这个消防机构就像如今的消防机构一样,哪里失火就去哪里救火。

在古代天灾人祸是不可避免的东西,火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古代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无数人因此丢了性命。宋朝就为此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消防队。

当时宋朝救火的不叫消防队,实际上叫做军巡铺。军巡铺的设立大大的减少了火灾的发生和伤亡。

一、灾难与死亡的化身,随风而起的灿烂之火

古代的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对于火灾的预防和救治更是身心俱废。火在古代作为生存与照明的的主要工具,在生活中处处需要用到它。

人们在利用火的同时,火也在收割着人的生命。古代死于火灾的人数非常巨大,但对于火灾却是无从下手。

对于火灾的发生,只能被动的采取一些简陋的灭火措施。火的预防措施和意识更是低的可怜,每个朝代被大火杀死的人数都让人心惊。

古代的建筑大部分都用的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城里更是拥挤在一起。古代又没有现代的取暖设施,只能靠火焰来让寒冷的冬天多那么一丝温暖。

不仅在古代,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对于一些大火也是无从下手。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因为一些操作不当等一系列原因发生火灾,导致许多人因此丧失了生命。

对比今天,可想而知当时的古代对于火灾控制是何其的艰难。宋朝因为当时的经济比较繁荣,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消防机构—军巡捕。

宋朝当时整体国家非常的繁荣昌盛,比最为强大的盛唐的经济水平还要高,也仅仅是经济,军事和国际影响力是没法比。

宋朝的经济高,自然房屋的建设就多,密集程度也高,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更大,火灾更难控制。《武经总要》记载中写道火灾造成的损失之大:

“太祖建隆二年三月,内酒坊火,焚屋百八十余间,酒工死者三十余人”

宋朝时期经济发达,大量农民迁移城市,城市的房屋拥挤程度更大,几乎是一个接着一个。发生火灾几乎是不可能及时扑灭,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宋朝的一些存放古籍历史的楼阁,因为存放需要干燥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保存。干燥的地方往往就极易有可能发生火灾。

宋朝当时的一些存放书籍的楼阁因为一些意外频频被大火烧的只剩一片残渣。这种被大火烧坏书籍楼阁的事情每个朝代都有。

就比如我们现在能看见的故宫,在以往的朝代不知道发生了几次火灾。多少人因为救火失去宝贵的生命,损失了不知道多少财富。

《袁氏世范》就记载了古代对于火灾的预防措施“茅屋须常防火,大风须常防火,积油物积石灰须常防火”,蚕房因常“烘焙物色,过夜多致遗火”、厕所常倒“死灰于其间”、“余烬未灭,能致火烛”。

其余的朝代可能因为经济不发达,人口密集小。火焰因为缺少助燃物无法需迅速变得无法控制。

因为火焰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宋朝当时的人口密集程度从宋朝的画中就可以看出,但宋朝因为经济足够发达也找出应对的方法。

其余的朝代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预防和及时救治。宋朝的一任皇帝看见火灾的威力之后心惊胆战,久久无法忘怀。在自己登基不久,就下令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消防机构。

军巡铺因此而诞生,这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消防机构。军巡铺不是皇帝的一时兴起,军巡铺的人员是以当时的官兵为核心,有正规的编制的,跟今天的消防队差不多的样子。

穿梭于火灾中的身影,奏起时代的赞歌

宋朝的统治者并不是建个军巡铺闹着玩的,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军巡铺的数量在1000多人。可见当时的军巡铺有多被统治者重视。

《东京梦华录》记载到军巡铺的人员制度:

“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

这也说明了火焰对人们所造成的灾难之大。军巡铺其实主要是在夜间执行巡逻任务,有点打更人的意思了。

但肯定不是那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种话语。军巡铺夜间主要是提醒人们早点睡觉,不要没事把灯开着。

古代照明基本都是蜡烛和油灯之类的东西。这种东西照明不是很好,在夜晚人们的精神状态又不是很好,极易发生因为迷糊发生的火灾。

军巡铺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直接提醒人们早早入睡,在源头消灭隐患。军巡铺工作肯定不是简单的提醒这样的工作了,这种工作打更人就可以胜任。

军巡铺的分部有很多,有很多的捕头和专属的门面。军巡铺当时可是设备齐全,根据地就跟当时的衙门一样,但根据地数量可是比衙门多的多。

根据地里面放着水桶,梯子,一些简易的洒水车之类的灭火工具。在是军巡铺的装备,最主要的还是在每隔一些地方建一些高的塔,有人站在上面观看下面的有没有火情。

这个东西特别想现在的瞭望塔,但今天是用来警惕和治安的。军巡铺是用来观察火情的。

军巡铺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统治者对于军巡铺的建设更加用心。火灾的发生和破坏性要比之前小了很多。

当时的宋朝人民对于军巡铺十分认可,也侧面的推动着军巡铺的规模扩大。军巡铺属于国家机构,里面是有官兵参与的。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极高的证实,要是没有钱,怎么养起这么多人。

古代对于祖先的祭奠是尤为尊重的,清明节烧纸钱就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但这也伴随着诸多的火灾隐患。

当时的宋朝对于火灾的防范有多么重视,从宋朝清明节军巡铺做出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军巡铺每年在清明节这天都需要严加看守。

对于烧纸钱做出严格的规划,烧纸钱的地方必须向军巡铺事先报备,有军巡铺的批准才能烧。如果你私自烧,被军巡铺发现肯定是直接泼灭。

军巡铺几乎覆盖整个城市,由于占据至高点的原因,整个城市都一览无暇。火焰的燃起十分明亮,往往你还没烧,军巡铺就找到你了。

军巡铺对于工作的任务可谓是完成的非常好。虽然清明节这种事让人非常的变扭,但又没有不让烧,对于度的把握非常好。军巡铺这种卖力的行为,让宋朝因为火灾丧生的人急剧下降,人们也没有反感军巡铺,毕竟人都是惜命的。

军巡铺这个机构可没有啥年假,相反年假可能是最忙的时候。人们都在家吃饭,又恰逢冬天,火炉等东西肯定是有的。

这无疑是大大的增加了消防隐患。有句话说的好“只有对国家没有用的人才休息,有用的人没有假期”军巡铺的工作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军巡铺的工作朴实无华,机构性质十分正直。对于那些不服从管教和不听取意见的,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平民,一视同仁。有点西厂的味道了。

宋朝经济发达的原因,可要归功于夜市的繁华。军巡铺对于夜市的看管力度十分巨大。

在夜市这样人群和建筑十分密集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十分巨大的。

夜市一直从军巡铺被建立起来就被列为严加看管的地区。军巡铺的装备后面得到提高,都拥有了座驾。

为了军巡铺能快速的前往火灾现场,宋朝特意给军巡铺配备了马。马在古代可是很珍贵的东西。

有了马的加入,军巡铺的救火速度和拯救人员都更加的迅捷。救火时能更快的到达现场,阻止火势扩大。

马的加入让军巡铺救火是如虎添翼,军巡铺的救火速度达到登峰。后面军巡铺的不断扩大,装备更新了许多。

比如像今天的滋水枪的东西都被造了出来,但肯定没有今天的远和水量大。对于当时的军巡铺属于技术上的革新。

还有一些沾水抹布,像拖把,用皮制成的简易水袋。这些东西都让军巡铺的救火效率大大增加。

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消防队来说可能根本就没法比较。但在古代的封建社会,这种配置已经相当的豪华了。

时代在进步,宋朝当时能建立起军巡铺就已经惊艳整个世界了。这更能反映出古代对于火灾的重视,以及火灾造成的伤害之大。

军巡铺的出现预示着人们对于火灾的警惕性更高。人们对于火灾有了应对之策,不在是单纯的听天由命,墨守成规的救火。

结语:

火是光明的化身,同时也是死亡的预告。在享受火焰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承受火焰带来的危害。

火灾自古以来都是笼罩在人们头顶的灾难,今天的科技很发达,但火灾频频发生。相比于古代我们的消防队不知道先进了多少,对于火灾也能及时制止。

人员伤亡已经降到非常低的情况。宋朝的军巡铺在当时已经非常的先进了。可见当时宋朝对火灾已经产生了极高的警惕之心。

我们生活在如今的中国,每年多少消防战士为了救火而英勇牺牲,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比宋朝的防火更好,经济更强。


参考文献:

《东京梦华录》

《武经总要》

《袁氏世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