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拉河代表着莫斯科城外的第二道,大概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10月18日,天上下着雨,温度很低,道路变得越来越泥泞,德军坦克的前进不得不停顿下来,但是,苏军配备着宽履带的T-34坦克却迅速从他们防守的山丘上冲了下来。 在泥泞和雪地中,这种坦克的表现非常出色,从而给德军造成了大量伤亡,一般情况下,只有88毫米高射炮平射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形势,尽管如此,第19装甲师的摩托化部队和坦克,还是继续推进,到达了纳拉河。 师属工兵营在夜间,以创纪录的速度搭建起一座浮桥后,先头部队冒着苏军猛烈的迫击炮火力,在公路北面渡过了纳拉河。 德军坦克通过奇袭夺取了纳拉河东岸的一处高地。“成功了!”士兵们相互传递着这一消息。 第20装甲师辖下的第59摩步团,目前暂时隶属于第19装甲师,他们也迅速渡过河去。 现在的一切,都取决于能否到达公路上,以及是否能粉碎戈尔基城与尼科利斯科耶之间的苏军防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通往克里姆林宫的道路就将敞开。 紧接着,德军第98步兵师不顾道路的泥泞,通过强行军赶了上来,在杰奇诺地区,该师冲过苏军巧妙构设的阵地和碉堡,这些防线呈纵深配置,由苏军蒙古族和西伯利亚士兵据守,这些人宁死不屈,坚决不做俘虏。 激烈的战斗一连持续了5天,德军部队遭受了严重的伤亡,该师第282、289、290步兵团严重减员,许多营长和连长阵亡或负伤,工兵营也损失了100人,运输的马匹贻尽,炮兵和步兵们深受影响。 现在,激烈的战斗还因雨水、寒冷和虱子而愈发困难,而且,到目前为止,德军部队还没有得到冬装,只有拿下这决定性一战的念头,促使着他们继续向前跋涉。 10月23日,第290步兵团在公路南侧的塔鲁季诺渡过了纳拉河,该师立即转身向北,以支援第19装甲师清理出通往莫斯科的公路。 第289步兵团辖下的第1和第2营,在冯·博泽中校和施特勒莱因上尉的分别带领下,冲上了戈尔基城外树林茂密的山丘,苏军立即发起反击,将第289团逐出。 接下来的一天里,战斗持续着,每一寸土地都要经过艰难的白刃战才能获得,到最后,德军距离公路仍有200码距离。 第282步兵团第1营代理营长埃默特中尉,亲自带领着他的第1连发起了冲锋,该连连长鲍尔少尉在进攻中阵亡,他左右的士兵也纷纷倒地。 德军士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冲入戈尔基市内,并牢牢地据守住既得阵地,苏军士兵只得向后退去。 不过确实,德军士兵只占领了城市的南部,但至少他们已到达莫斯科门前最后一道防线的后方,戈尔基城距离莫斯科仅有64公里了。 “64公里,这一距离就像从纽伦堡到巴恩贝格。”第198步兵师反坦克营的弗赖少尉这样说道,但他只向前又前进了5公里,然后就没了,他就葬在戈尔基城外的库索列沃。 可以说,针对莫斯科的进攻基本上是一场与道路的搏斗,整个夏季,这些道路是运送物资重要的交通动脉。 但现在是冬季泥泞期间,连乡间小路都不可得,更别说粗糙坚实的路面了,不仅仅是补给物资的运输,实际上,坦克和步兵的一切行动都取决于道路状况。 对于进攻者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障碍,但对防御者而言却是幸事,一个由碉堡和阵地守卫的那些交叉路口,由于道路状况恶劣,无法绕过去直接进攻,只能通过正面攻击予以夺取,这样一来,交叉路口便成了通向莫斯科途中的战场。 ![]() 在废墟中阻击德军进攻的苏军士兵 纳拉河上的戈尔基城就是这样一个交叉路口,斯摩棱斯克—卡卢加—莫斯科铁路线上的纳罗福明斯克也是,而莫斯科公路与著名的邮政驿道之间的克里姆斯科耶,则是另一个路口。 还有另一些关键的地点,它们是兹韦尼哥罗德、伊斯特拉、德米特罗夫、图拉以及加里宁,这些地点围绕着斯大林的首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形。 这些特殊的要点位置,代表着苏军守卫莫斯科的第二道防线上的重要据点,在它们身后,无数的交通线一直延伸进苏联的首都,而莫斯科位于中央。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包括加强它的其他部队,有60多个师参与到这场代价高昂的莫斯科战役中,平均每个师以5000~10000人计算,60多个师就意味着60倍的力量。 每个师都应该被单独提及,但我们只能探寻少数部队的遭遇:他们走上了一条可怕、残酷的道路,其命运中,充满了人类和军事的戏剧性事件。 德军第78步兵师从维亚济马出发,他们沿着布满弹坑和水坑的道路朝莫斯科进发,天上下着雨,接着,像是要换换花样似的,又下起雪来。 ![]() 在泥泞道路上行军的德军摩托化部队 士兵们饥肠辘辘,战地厨房车被困在后方的泥泞中,身上脏兮兮的军装也湿透了,现在,他们再也无法像炎热的夏季那样追击前进。 他们在苏联的攻击经历了夏季,也经历了秋季,现在,他们正在经历布满雨雪的泥泞冬季。 就在第78步兵师排成长长的队伍,沿着道路右侧向前推进时,第87步兵师的队伍正在他们的左侧前进,道路的中间保持着畅通,以便让相反方向的车辆通行。 公路的南面,在尤赫诺夫与格扎茨克之间,德军第197步兵师正沿着一条糟糕的道路奋力向东。 截止10月19日,星期日,雨雪交加,该师辖内的步兵团,步行里程已达到了1488公里。 第229炮兵团第1营营长屈佩斯上尉对部队的进展深感不耐,他们所在的道路上,布满了车辙印和深深的泥泞,以至于他的火炮车辆根本无法取得太大的进展。 得到上司吕德尔中校的批准后,他率队转身走上了从尤赫诺夫到格扎茨克的横向道路,以便能赶到公路上去,他认为,这里的路况能让他的部队获得更快、更轻松的进展。 这些炮兵确实踏上了赶往莫斯科的公路,但公路上的情形使他们始料未及,一个泥潭接着一个泥潭,另外还有许多深深的弹坑,公路被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这个靠马匹牵引的炮兵营,在这里毫无希望,从格扎茨克至莫扎伊斯克这一区域的公路上,拥堵了2000~3000部车辆。 ![]() 拥挤在道路上的德军摩托化部队 看到这一幕,第197步兵师的炮兵们赶紧再次掉头,重新返回到泥泞中。 他们的前进速度,从夏季平均每天45公里下降至现在有时候每天甚至不超过5公里。 战斗、行军、污秽、饥饿、虱子缠身把他们折腾得筋疲力尽,到了夜间,这些士兵在当地的小村庄里宿营,挤在穷苦农民们棚屋的灶台前。 马匹在屋外挤成一团,咀嚼着低矮屋檐上陈旧的干草,士兵们在屋里烘烤着他们湿透了的军装,第二天早上,他们将再次踏上征途,沿着摩托化部队留下的轨迹,不停地跋涉,一路向前,赶往莫斯科。 实际上,到10月份的中下旬,从卡卢加到加里宁这一宽广的正面,莫斯科的第一道防线已是千疮百孔。德军部队沿着三条主要的道路,朝着莫斯科的第二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扑去。 这三条道路是:从小雅罗斯拉夫韦茨至莫斯科;从纳罗福明斯克至莫斯科;从莫扎伊斯克至莫斯科。 苏军的第二道防线由南向北,从图拉一直延伸至谢尔普霍夫,从那里沿着纳拉河,穿过纳罗福明斯克到达莫斯科公路的纳拉湖区,然后沿莫斯科峡谷穿过兹韦尼哥罗德、伊斯特拉、伊斯特拉水库以及克林,直达加里宁东南方的“莫斯科海”。 这道防线其实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具有相当纵深的防御体系。此外,向西的所有路口和铁路车站,甚至包括防御的外围,都已得到大力强化。 向后,也就是朝莫斯科方向,反坦克壕和防御阵地也一直延伸至莫斯科的边缘,从这里到红场,遍布着数不清的铁丝网、路障、反坦克壕以及半埋的坦克车。 到10月底时,莫斯科的命运似乎已被决定,北面,霍特第3装甲集群(现已更名为第3装甲集团军,由莱因哈特将军指挥)的作战区域内,来自图林根—黑森州的第1装甲师,在加里宁以东方向成功地渡过了伏尔加河。 “海德布兰德”战斗群,连同附属给它的第900摩托化教导旅,沿着托尔若克公路前进,一直到达梅德诺耶,并封锁了通向北方的公路和铁路。 可是,几天后,与苏军新锐援兵,来自西伯利亚的坦克部队激战后,他们被击退,该战斗群不得不再次退回到加里宁郊外。 通过凶猛的反击,苏军试图重新夺回伏尔加河上游这一莫斯科防线上的基石,但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 德军第6装甲师的一部、第14和第36摩步师的一部、后来还有第129步兵师,这些部队成功地守住了重要的桥头堡。 第41摩托化军加强了对这个桥头堡的控制,该军的军长现在由莫德尔将军担任。 但是,德军攻势的重点,是沿着莫斯科公路的两侧,施图默将军第40摩托化军的作战区域内,战斗最为激烈。 该军辖内的第10装甲师已经攻占了舍尔科夫卡,这是一个重要而又得到严密防守的交通路口,然后渡过了莫斯科河,进入了鲁扎的北部地区。 该军的任务是以麾下的党卫军“帝国”师和第10装甲师,从西北方对莫斯科实施打击。 第10装甲师已下定决心,要第一个冲入莫斯科的红场,不过,他们停在莫斯科城外不到80公里处,而且不是被苏军,而是为泥泞所阻。 菲舍尔将军的第10装甲师不得不通过一条15公里的束柴路获得补给,他的车辆、大炮和坦克就停在这条木柴铺砌的道路的两侧,动弹不得。 ![]() 正在把陷入泥泞道路车辆抬出的德军士兵 步兵、工兵、反坦克兵以及摩托车手们盘踞在村庄和树林中,坦克没有燃料,大炮每天只获得十来发炮弹。 与此同时,苏军还不断地用他们的T-34发起进攻,这种坦克在烂泥地里仍能行驶,第10装甲师陷入了困境,正慢慢地流血而亡,直到今天,该师的生还者仍能记起普罗科夫斯科耶和斯基尔米诺沃村。 德军士兵们坐在农民的棚屋里,绝望地祈祷着地面赶紧冻结,这样他们便可以再次前进,但是当年的霜冻来得特别晚。 在此期间,第10装甲师的力量正在一点点地消耗殆尽,菲舍尔少将向他的军长汇报自己的作战力量时,施图默将军被吓坏了,他惊呼道:“天哪,你的可用兵力还不及一个加强巡逻队!” 在第40摩托化军南面48公里处,德军第78步兵师同样在苏军防线上插入了一个32公里深的楔子,他们从鲁扎出发,沿着兹韦尼哥罗德—莫斯科公路前进,想以此来接近莫斯科第二道防线上的主要防御工事。 在艰难的森林作战和针对加强路障的战斗中,第195和第215步兵团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成功地夺取了洛科季亚西面的筑垒地域,距离莫斯科已不到64公里。 但随后,泥泞接管了一切,德军在这一方向的进攻也陷入停顿,不得不等待着霜冻的到来。 在公路的南面,克鲁格第4集团军的作战区域内,起初的攻势进展得相当顺利,第7和第292步兵师夺取了克留科沃地区,就在莫斯科第二道防线的外侧。 然后,他们对守军发起了进攻,结果却陷入到泥泞中,沿纳拉河进攻苏军主阵地的行动不得不被取消了。 不过,德军的某些行动还是取得了成功,第258步兵师和第3摩托化步兵师就是其中的幸运儿。 第258步兵师获得了成功,第479步兵团第2营在吕布克少校的带领下,于10月22日通过一个大胆的突击,在罗斯拉夫尔—莫斯科这条主干道上夺取了纳罗福明斯克,从而突破了莫斯科的第二道防线。 现在,他们距离那座城市只有不到70公里。 10月22日,第3摩步师辖下的第29摩步团在纳罗福明斯克南面,渡过了纳拉河,并获得了一个12公里宽的桥头堡,他们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29团的姊妹团(第8摩步团)不仅击退了苏军所有的反扑,还立即发起反击,歼灭了一股强大的敌军。他们抓获了1700名俘虏,其中包括52名军官,这些俘虏大多来自莫斯科临时组建的民防营,或者就是民兵,还有些乌克兰人。 再往南32公里,德军第98步兵师也同样成功地跨越了莫斯科第二道防线的主障碍,那条获得加强的纳拉河。 该师在河东岸转身向北,与第19装甲师相配合,以便在戈尔基城夺取一座大型铁路桥,这座桥就位于通往波多利斯克和莫斯科的公路上。 前面说过,来自下萨克森州的第19装甲师已在戈尔基的北部渡过了纳拉河,该师辖下的第27装甲团还成功地击退了苏军的反击。 随着纳罗福明斯克的失陷,以及德军在戈尔基城上游和下游渡过纳拉河,莫斯科西南方的最后壁垒,已在三个地方被突破。 就在这时,天气赶来救助苏联,雨水将道路变得泥泞一片,根本无法通行,“中央”集团军群陆军元帅冯·博克没有任何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他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等待地面冻结,这样,他们的车辆才可以再次上路,发动进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