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50)德军挺进高加索

 梦想童年594 2023-02-16 发布于江西

第3装甲军辖下的第16摩托化步兵师来自威斯特法伦,第40装甲军麾下的第3装甲师来自柏林—勃兰登堡,他们是第一批渡过马内奇河,进入亚洲大陆的德国部队。

第3装甲师师长是布赖特将军,这个师是第40装甲军的先头部队,他们一直追逐着后撤中的苏军,从顿河起,渡过萨尔河,一直追到马内奇河的一条支流——卡雷切普拉克河的普罗列塔尔斯卡亚地区。

布赖特的装甲部队已推进至宽阔的马内奇河的岸边,严格说来,这条河是由水坝支持的一连串水库,这些水库库面大多近2公里宽,水库和巨大的水坝构成了一个水力发电系统,被称作马内奇水电站。

在河对岸,苏军士兵早已构建好阵地,对他们来说,马内奇河是一道理想的防线,因为它是横跨高加索接近地的一道坚实屏障。

“我们怎么才能渡过河去?”布赖特将军焦急地询问他的参谋长蓬陶少校和第3摩步团团长齐默尔曼中校。

“河流最窄处是俄国人防御最严密的地方。”蓬陶少校指着一份空中侦察的报告回答道。

“从这些航拍照片来看,他们的阵地构建得也很不错。”布赖特点了点头。

“干嘛不智取呢?选择河道最宽处,就是靠近大坝的地方,那里的河面近两英里宽。他们不会料到我们会在那里发起进攻。”蓬陶少校建议道。

这个建议被采纳,很幸运的是,第39装甲工兵营还带着21艘突击舟,这些船只被带了上来。

此时的气温酷热难当,进行尝试时,两艘突击舟立即像石头那样沉到了河底,另外十九艘也漏水,但这可以让船上的士兵舀水来解决。

默韦斯少尉和12名“勃兰登堡人”团的士兵勘查到两个合适的渡河点,几乎就在河面最宽的地方。

这两个渡河点都位于“马内奇水电站”所处的镇的上游,这个镇子坐落在大坝的尽头,看情况,大坝似乎只在几个地方被加以封锁,并布设了地雷。

因此,这座镇子必须以突袭的方式夺取,以防止苏军爆破组将大坝彻底炸毁。

第3摩托化步兵旅组成了一个战斗群,以执行这一次的行动,第3摩步团第2营从左面发起进攻,第1营居右。

另外,第3摩步团第2营的士兵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突击连,由训练有素的第6连连长汤克中尉带领。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以夜幕为掩护,在水库的远端构建起桥头堡。待战斗群所有的士兵渡河后,突破敌人的防线,以突袭夺取镇子。”

为确保来自东北岸炮火支援的有效性,一名炮兵观测员被派给该战斗群。

第40装甲军开始进行强渡马内奇河的行动,在此次行动的重点地带,第3装甲师以第6装甲团的一个营,从西北方发起佯攻,与此同时,第3摩步团第1营实施了真正的渡河行动。炮火准备由师属炮兵提供,零点至1点间,他们突然进行了猛烈地炮火齐射。

第6连连长汤克中尉和他的部下们趴在河岸上,工兵们将突击舟推入水里。炮弹呼啸着掠过头顶,在河对岸炸开,一时间,硝烟和尘土四散激扬。

“行动!”汤克下达了命令,士兵们跳入突击舟,向前驶去,并不得不用空饭盒拼命地舀水,以免沉没,而马达的声响,早被炮火的轰鸣所淹没。

没有任何伤亡,德军士兵渡过了马内奇河,19艘突击舟的船底擦过河对岸的碎石,汤克率先飞身上岸,站在了亚洲的土地上。

“打一发白色信号弹。”汤克对一名班长说道,信号枪射出的白色信号弹嘶嘶地窜入半空。

德军的炮火开始向前延伸,工兵们回到船上,再次返回,以便把下一波士兵带过河来。

渡河成功后正在攻占苏军阵地的德军士兵

这一边,汤克带着部下冲过平坦的河岸,第一道战壕里的苏军士兵措手不及,他们四散退去,还没来得及向下一道战壕发出警报,便被汤克他们的机枪子弹扫倒。

不过,登陆点左右两侧的苏军士兵已被惊动,突击舟带着第二波士兵渡河时,遭到了机枪交叉火力的射击,两艘突击舟被击沉。

剩下的17艘顺利渡过河去,带来了120名士兵以及弹药,另外还有第2营营部人员。

但是,摆渡行动已无法继续,营长伯姆少校成功地扩展了马内奇河南岸的桥头堡,却已身负重伤。

连长汤克中尉接掌了桥头堡的指挥任务,苏军用纵向火力覆盖着整个河岸,各种口径的火炮猛烈轰击着这片地区。

随着天色渐渐放亮,突击舟摆渡的行动再也没有希望,危险来临了。

汤克中尉和他的部下仍趴在河边的平地上,他们在已占领的苏军战壕中挖掘着射击阵地。

苏军用迫击炮和机枪朝着他们猛烈开火,并发起了两次反击,一直逼近到离汤克的阵地不到几米远的地方。

而最糟糕的是,汤克他们的弹药即将耗尽,右侧的机枪只剩下两条弹链,其他武器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而迫击炮弹已经打完。

危机时刻,快到清晨6点时,德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呼啸而至,朝着苏军的炮兵和机枪阵地猛烈开火。

在冰雹般的炮弹和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德军第三波次的步兵终于渡过河来。

汤克中尉充分利用了这段等待时间,他轮番地从一名排长处跑到下一名排长那里,向他们指点着行动的细节,随即便让他们发起了进攻,一个排接着一个排,向“马内奇水电站”镇冲去。

苏军士兵没有想到,防御如此严密的阵地会遭到来自后方和侧面的攻击,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前方面朝着大坝的方向。于是,汤克和他的部下迅速席卷了苏军的后方阵地。

等苏军指挥员重新组织起防御,并让部下们背对大坝实施抵抗时,德军的第一批坦克以及韦尔曼营里的装甲车已沿着大坝坝顶,轰鸣着驶过了狭窄的路面。

马内奇河已被征服,这个小镇被攻克,通向南方,通向高加索及其油田的最后一道大型障碍被突破。

8月2日早上,第3装甲师的“冯·利本施泰因”战斗群一直突破至伊基图通,而“帕佩”战斗群则在普列加特诺耶建立起一个桥头堡。

此时,冯·施韦彭堡的第40装甲军与右侧冯·马肯森将军的第3装甲军已在亚洲作战。

大胆渡过马内奇河,打开通往高加索的门户,这一行动,得到了第23装甲师一次同样大胆、成功的行动的补充。

来自巴登—符腾堡州的这个师,消灭了苏军一处顽强、巧妙的伏击阵地,该阵地对德军侧翼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苏军甚至没有想到这一威胁。

在马尔特诺夫卡附近的萨尔河渡口,铁木辛哥埋伏了一个完整的摩托化军,并配备了大批坦克。

马克少将的第23装甲师跟在第3装甲师身后前进,该师获得加强的第23摩托车营直扑马尔特诺夫卡。

空军的侦察报告指出,这座城市的防卫力量“非常薄弱”,马克少将发起进攻时,俄国人的摩托化军也进入了阵地。

马克立即意识到危险,他以正面进攻牵制住敌人,随即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行动,以“布尔迈斯特”战斗群得到加强的第201装甲团包围敌军。

7月28日凌晨,他们对苏军的后方发起打击,敌人彻底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混乱的坦克对决中,苏军的T-34往往在20至30米这样极短的距离上,被德军的反坦克炮击毁。

第201装甲团第9连率先冲入了马尔特诺夫卡,单是这个连就摧毁了12辆T-34和6辆T-70,另外,还有数门反坦克炮和步兵炮。

弗里茨·费希纳上尉用“粘性炸弹”干掉了好几辆T-34坦克。

马尔特诺夫卡的坦克战,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德军第一次以优势的战术指挥和熟练的坦克对坦克技能,牵制住一股庞大的苏军部队并将其歼灭的行动,总共有77辆苏军坦克被击毁,缴获的大炮不计其数。

第3装甲师的坦克和掷弹兵,沿着马内奇河追赶后撤中的苏军,他们冒着摄氏50度的酷暑高温,穿越卡尔梅克草原,从大批牛群和好奇的骆驼身边经过,而此刻,在文尼察附近的元首大本营,希特勒正坐在他闷热的暗堡中,查看着摊放在面前的大幅态势图,约德尔将军在旁边作着报告。

他们讨论的主题,并非国防军统帅部公告上宣布的“马内奇河上的胜利”,而是第6集团军在顿河河曲部所遇到的棘手情况。

保卢斯将军的南端和北端攻击部队确实都已到达顿河,但卡拉奇的桥头堡(该桥头堡控制着进入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狭长地带的通道),不仅控制在苏军手中,而且,实际上已变成俄国人发起反击的一块跳板。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戈尔多夫中将,已在德国第6集团军面前,布设了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21、第62、第63和第64集团军),还有两个刚组建完毕的坦克集团军(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

苏军坦克第4集团军已开始包围保卢斯的第14装甲军,冯·赛德利茨-库尔茨巴赫将军位于南翼的第51军已遭遇严重的困境,弹药和燃料的短缺,使整个第6集团军开始陷入瘫痪。

希特勒同时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推进的决定,意味着补给物资供应,也必须分别进行。

由于南端战事需要推进的距离更远些,所以陆军总参谋部军需长瓦格纳将军在燃料补给上,给予高加索战线优先权,许多原先驶向第6集团军的长途补给车队,现在重新转向了南方。

7月31日,希特勒终于不得不认识到,他的乐观已经毫无根据,第6集团军的实力受到补给物资严重短缺的影响,面对强大的苏军防御部队,他们的力量已不足以夺取斯大林格勒,他再也无法对这一事实,视若无睹。

因此,他于当天下令,再次更改计划,第4装甲集团军(尽管已被抽调了第40装甲军)脱离高加索前线,置于B集团军群麾下,并从顿河南岸向东北方推进,以便在进攻斯大林格勒前,对卡拉奇的苏军侧翼实施打击。

这是个很好的计划,但它来得太晚了,就令人担心的力量分散来说,抽调第4装甲集团军改变不了任何问题。

希特勒将这股力量抽离A集团军群,只是削弱了该集团军群对高加索地区的打击力量,而作为提供给B集团军群的增援,这股兵力太少,到达的也太晚,根本无法确保尽早拿下斯大林格勒。

两个同样强大的集团军群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双方形成了一个直角,他们距离各自的目标,都有很长的一段路。最严重的问题是补给,由于整个行动始终缺乏一个明确的重心,这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死结。

在希特勒的指挥下,德军最高统帅部自己把自己带入到一个毫无希望的状况中,逐渐变得依赖于对手的决定。

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决定作战时间和作战地点的是苏联人。

元首于7月31日下达的指令要求,高加索战线第二阶段的“雪绒花”行动现在开始——夺取黑海沿岸。

A集团军群将投入其快速部队,归第1装甲集团军统辖,朝阿尔马维尔和迈科普方向前进,集团军群内的其他部队,“劳夫”集团军级集群和基希纳将军的第57装甲军将穿过新罗西斯克和图阿普谢,沿海岸赶往巴统。康拉德将军第49山地军麾下的德国和罗马尼亚山地师将在左翼投入行动,穿越高加索隘口后,包抄图阿普谢和苏呼米。

一开始,所有的一切都以惊人的精确按部就班,元首新指令下达的当天,第3和第57装甲军向高加索方向跃进了一大步。

冯·马肯森将军以刚刚隶属自己麾下的第13装甲师,于当晚夺取了萨利斯克,越过几道反坦克壕后,该师在8月6日拿下了拉巴河上的库尔干纳亚,而第16摩步师则夺取了拉宾斯克。

8月9日夜间,赫尔少将的第13装甲师攻向迈科普石油镇,这个镇子是广阔油田地区的行政所在地,德军在这里缴获了50架完好的飞机,但储油罐已被摧毁,工厂也因所有的关键设备被搬迁,陷于瘫痪。

第49山地军和第5军也获得了进展,他们在罗斯托夫东面强渡顿河。8月13日前,他们已拿下克拉斯诺达尔,并强渡库班河。

第57装甲军的推进同样取得了成功,他们穿过库班草原后,党卫军“维京”师的“吉勒”装甲战斗群与尾随在身后的“诺德兰”、“日耳曼尼亚”战斗群,沿库班河北岸投入战斗。

“吉勒”装甲战斗群渡过了库班河;冯·朔尔茨指挥的战斗群在克鲁泡特金顺利渡河,并迅速建立起一个桥头堡,从而为“劳夫”集团军级集群清理出通向库班河南岸的道路。

正在向高加索推进的党卫军“维京”师

位于第57装甲军最前方的“维京”师随即转向西南,朝图阿普谢而去。在武装党卫军中将施泰纳的带领下,由来自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和德国的志愿者组成的“维京”师突入了迈科普油田的西北和西南部。

就这样,1942年8月的头几天,“A”集团军群的快速部队,沿着他们的整个前线,穿过库班河和卡尔梅克草原向前推进,以便在实施弹性防御和缓慢后撤的苏军部队到达高加索地区前,拖住他们,从而防止苏军退入山区,并在那里建立起一道新的防线。

8月3日,第3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到达了伏罗希洛夫斯克,镇内的苏军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经过短暂的战斗,该镇于下午16点被德军夺取,尽管苏军以坦克和骑兵发起了一次反击,但还是被德军击退。

接着,德军继续前进。“勃兰登堡”团的士兵们跟随着先头部队一同行动,随时准备执行特殊任务,罗马尼亚山地兵也被编入第3装甲师麾下。

德国人向高加索地区的推进越快,一个事实就越清楚:苏军仍在后撤,其有生力量和物资并未遭受重大损失。

德国部队获得的领土越来越多,但没能成功地打垮敌人,更别说歼灭对方了,几辆翻倒的农用大车、几匹死去的马,就是德军在前进道路上所获得的战利品。

为了掩护向高加索地区进军的德军越来越长的东侧方向,奥特将军的第52军,以其麾下的第111和第370步兵师,沿着一个宽大的正面滚滚向东,朝里海而去。

卡尔梅克草原上唯一一座大城市埃利斯塔,于8月12日陷落。

与此同时,第3和第23装甲师继续向南推进,晴朗的夏空,士兵们看见很远的地方有一片白色的云层。但这片云层一动不动,第二天,它还在那里,第三天也是如此。

那是高达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峰,覆盖着晶莹的冰川和永恒的积雪,是高加索中心地带最大的山体。

“我们今天前进了多少?”第421步兵团团长莱因哈特问他的副官。博尔中尉看了看地图,地图上标出了第125步兵师及其身边的第198步兵师(这两个师隶属于第5军)的前进路线,他以此测算出距离:“64公里。”

64公里,这就是步兵们在当天前进的路程,在炽热的天空下,穿过光秃秃的库班草原,行进中的队伍笼罩在厚厚的灰棕色尘埃中,只有为首的骑兵能独善其身。

正在快速行进的德军装甲部队

越往南前进,各个团之间的连接就越发松散,只是靠远处激起的尘土表明,遥远的右侧和左侧,其他部队也在向着南方前进。

在汽车的阴影处,莱因哈特研究着他的地图,“这一距离真够怕人的。”他的副官查看着地图。

莱因哈特点了点头,他的手指划过地图,指向卡尔梅克草原:

“克莱斯特的坦克也好不到哪里去。”

的确,他们真的没好到哪里去,第40装甲军(自8月2日以来便隶属于第1装甲集团军),于8月10日以第3装甲师夺取了皮亚季戈尔斯克,以第23装甲师拿下了矿水城,从而到达了高加索脚下。

前方最后一道障碍是捷列克河,他们能否渡过河去,然后经奥赛梯和格鲁吉亚的军用公路夺取高山上的隘口呢?

与此同时,位于中间位置的第3和第57装甲军正穿过炎热和尘埃,从顿河进入迈科普产油区,试图追上后撤中的苏军。

莱因哈特上校指着地图上的克拉斯诺达尔说道:“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然后,他又指向迈科普:“克莱斯特将赶到这里。然后,我们就要看看我们的第17集团军和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团军所形成的包围圈里能逮住些什么。”

莱因哈特把地图递还给博尔。“等着看吧!”他咕哝着,“还有水吗?”

“一滴也不剩了,我的舌头像张捕蝇纸那样黏在上颚,都一个小时了。”

他们钻进车内并宣布:“出发,我们今天还要再前进10公里。”

第125步兵师第421团就是这样前进的,1942年8月初,劳夫麾下的步兵、猎兵以及山地兵部队的情形也与之相类似。

这段时间里的南线战事,呈现出沙漠战的特点,穿越库班草原追赶苏军的行动,变成了从一个供水点赶至下一个供水点的比赛,中途会短暂停歇几次,吃点东西。

诚然,后勤单位会用大型水箱为部队紧急运送饮水,但他们无法为马匹也送来足够的饮用水。所以,部队每天都必须夺取新的供水点。

A集团军群的右翼,面对第17集团军的压力,苏军实施着弹性后撤,以这种方式,他们已在顿河中游取得了成功。

苏军会以强大的后卫部队,有组织地守住几个村子和众多的河床,战争初期,他们会顽强地守住这些阵地,可现在,他们迅速放弃阵地,通过这种方法,执行了铁木辛哥元帅的新指令:

必须迟滞敌人的推进,但在关键时刻要将部队撤离,无论如何要避免被包围。

这就是苏军的弹性战术,苏军总参谋部放弃了斯大林寸土必争的老战术,那种打法曾使苏军一次次遭受到包围和巨大的损失。

很快,苏军的下级指挥员便掌握了这些迟滞行动和弹性防御的战术,这种战术自1936年起便被德军训练手册所删除。

通过对德军进攻路线上众多河流的巧妙利用,苏军一再迟滞德军的推进,并及时撤出了自己的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劳夫”集团军级集群中的师级单位,以及第1装甲集团军,未能成功完成第45号元首令中的关键任务:

“逃过顿河的敌军将被包围并歼灭于罗斯托夫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希特勒的计划再次落空。

不过,德军还是继续着他们的推进,不停地向前追击、行军、前进,越走越远。

正在强渡库班河的德军士兵

士兵们从一条河流赶至下一条河流:卡加利尼克河被渡过了,叶亚河也被克服了。

来自符腾堡的第5军,在他们到达库班前,渡过了8条河流,该军的目标是夺取新罗西斯克,在其右侧的是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第57装甲军在其身后,第49山地军位于该军的左翼。第44猎兵军则跟在基希纳将军的快速部队身后。

在季霍列茨克,从巴库通往罗斯托夫的输油管穿过铁路和公路线,苏军以强大的火炮、反坦克炮和三列装甲列车顽强地守卫着这个重要地点。

88毫米高射炮部队被置于第125步兵师的指挥下,最后,第125步兵师的先头部队与第198步兵师取得了会合。

季霍列茨克失陷,苏军退出了这座城市,但他们并非仓皇逃窜。

对德军推进的迟滞打击方式很多,有时,会突然来自广阔的向日葵地,地里的向日葵有一人多高,苏军士兵经常躲在里面袭击德军,可一旦德军试图逮住他们,这些苏军士兵便逃之夭夭。

在夜间,单独的车辆很容易遭到苏军的伏击,派遣摩托车传令兵已变得不复可能。

就这样,辖第125、第198、第73和第9步兵师的第5军,于1942年8月10日到达了克拉斯诺达尔。

16天内,步兵们从罗斯托夫到库班哥萨克的首府,已前进了近320公里,他们的作战和行军,穿过了骄阳烘烤下的库班草原的焦土,但也走过了肥沃富饶的河谷。

在他们推进的周围,是无边无际的向日葵地,以及大面积的小麦、谷子、大麻和烟草,庞大的牛群越过浩瀚无边的草原。

哥萨克村庄的果园是名副其实的绿洲,杏子、李子、苹果、梨、甜瓜、葡萄和西红柿生长得极为茂盛。这里的鸡蛋多得像海滩上的沙子,还有大群大群的猪,对厨师和军需官来说,这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克拉斯诺达尔是库班地区的中心,位于库班河的北岸,当时的居民约有二十万人,这座城市是个大型的炼油厂。

韦策尔将军投入他的第5军,对这座城市展开了向心攻击,来自法兰克尼亚的第73步兵师从西北方发起进攻,来自黑森的第9师从北面出击,来自符腾堡的第125师和第198师分别从东北和东面发起攻击。

苏军在果园和城郊进行了顽强而又激烈的抵抗,他们希望能保持市中心及库班河上桥梁的畅通,以便尽可能地把更多的人送过河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将重要的物资运走,无法被运至南岸的一切被付之一炬,包括巨大的油罐。

8月11日中午,奥尔特利布少校带领着第421步兵团第1营,已到达距离桥梁不到50码的地方,苏军塞得满满当当的车队正从桥上过河。

第2连接到了进攻的命令,泽茨勒上尉跳起身,手枪攥在举起的手里,他只向前冲了三步便倒在地上,子弹射穿了他的头颅。

但是,全连还是向前冲去你最前面的排距离桥梁的斜坡已不到20米,就在这时,警惕的苏军守桥人员引爆了炸药。

伴随着一声雷鸣般的巨响,大桥六个不同的地点,连同桥上的车队一同发生了爆炸,透过硝烟和尘埃,马拉大车和马匹的挽具飞过被炸毁的桥梁护栏落入河中,消失在河水里。

桥梁被炸毁,使德国人耽误了两天的时间,直到8月13到14日夜间,第125步兵师才使用突击舟和木筏渡过河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