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复习教案
2023-02-16 | 阅:  转:  |  分享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化学 制定日期 课型 复习课 课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变化的基本特征判断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区分并指出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性质属于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环境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一、考点梳理

复习方式:自主复习记忆(回归课本)

考点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____________的变化

____________的变化



本质区别

没有______生成

有______生成



微观变化

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______,变化的是粒子的______

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变成了______的粒子



宏观现象

通常在______和______方面发生改变

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及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等

木炭燃烧、钢铁生锈等



联系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_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______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发生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确定方法

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

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定



性质内容

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氧化性等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温馨提示】区别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可以根据表述加以区别,性质在汉语表述中常用“能”“会”“可以”“不容易”“难”“不能”等加以区别。

命题点1 物质的变化

 (2015·济南)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湿法炼铜     B.雕琢玉石



C.制造轮胎     D.葡萄酿酒

1.(2015·株洲)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汽油挥发 D.木炭燃烧

2.(2015·毕节)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得意 B.如鱼得水

C.百炼成钢 D.草木皆兵

3.(2015·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

A.食盐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

C.汽油洗出衣物上少量油污

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

命题点2 物质的性质

 (2015·广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制冷剂

B.小苏打——焙制糕点的发酵剂

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

4.(2015·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5.(2014·白银)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B.用氢气作燃料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干冰人工降雨

6.(2014·菏泽)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根据下列用途选择对应物质(填字母)。

A.干冰 B.钛合金 C.生石灰 D.熟石灰 E.乙醇 F.硝酸钾 G.硫酸钾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2)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是________;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5)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________。1.[2018·宜昌]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破布捣烂(造纸) B.活字排版(印刷)烟花燃放(火药) D.航海导向(指南针)[2018·衡阳]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18·吉林]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6.[2018·济宁]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A.干冰升华   人工降雨大理石硬度大 建筑材料钢铁熔点高 金属导线过氧化氢易分解 制取氧气[2018·长沙]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钢丝用于作导线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干冰人工降雨 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食物腐烂 C.煅烧石灰石 D.铁生锈(2015·宜宾)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经过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

(2015·武威)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锌、铁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D.稀盐酸、稀硫酸.(2015·宁波)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氧化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2014·济宁)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

A.氮气 性质稳定 保护气B.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

C.食醋 酸性 除水垢D.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2018·雅安]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环境等联系紧密。请在“白醋、维生素、尿素[CO(NH)2]、油脂、酱CO2、SO、稀有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1)可除去不锈钢热水壶中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的物质。(2)常用的氮肥。(3)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营养素。(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填化学式)大量5)美丽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2015·德州)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酸和过氧乙酸都是无色液体,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要把两种液体区别开来,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起立记忆课本知识点,教师进行巡视,对于坐下的同学进行抽查。











教师边梳理边提问本节课重要知识点.







学生完成学案考点梳理部分内容,完成举手。多媒体出示答案,红笔批阅。









教师做适当点拨。



















学生完成学案命题点部分,完成举手,多媒体出示答案,对桌互批。教师适当进行点拨。



















































































当堂达标部分,处理方式,一坐一蹲,学生完成举手,多媒体出示答案,对桌互批。自己独立改错,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板书

设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复习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课后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中小学知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