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教案
2023-02-16 | 阅:  转:  |  分享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化学 制定日期 课型 复习课 课题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物质的元素组成2.知道物质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物质的宏观组成 教学重点 1.物质的组成 2.物质的分类

教学难点 1.物质组成与分类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图。 一.考点梳理

考点1 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区别

宏观:由______的物质混合而成

宏观:由______物质组成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中含有______分子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只有______分子





组成不固定,各成分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

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有唯一的化学式



联系





考点2 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

由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



联系

二者均属于______,



【温馨提示】(1)纯净物和混合物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分的。

(2)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元素的种类来分的。

(3)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不一定是单质,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考点3 氧化物、酸、碱、盐

1.氧化物:由______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______的化合物,如H2O、CO2、Fe3O4等。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MnO4等。

2.酸、碱、盐

















元素组成

至少含两种元素,一定含_____元素

至少含三种元素,一定含_____、_____元素

至少含_____种元素,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解离产生的离子

H+、酸根离子

OH-、金属离子(或NH4+)

金属离子(或NH4+)、酸根离子



相同点

都属于_______________



考点4 有机物和无机物

1.无机化合物指不含______的化合物。

【温馨提示】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和CaCO3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______,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常见的有机物还有乙醇(C2H5OH)、葡萄糖(C6H12O6)等。

考点 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______(即______)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的______的第一个______来表示元素,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再加一个______来区别。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______,如O表示氧元素。(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______,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

【温馨提示】(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某些固态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它们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物质。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单质)。

(2)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不是1时,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元素

原子



定义

具有相同______(即______)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______的最小粒子







含义

宏观概念,只表示______,不表示______

微观粒子,既表示______,又表示______





使用

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只要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而元素则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



5.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考点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______个周期、16个族、3个区间。

2.两个等量关系

(1)原子序数=______数=______数=核外______数(2)周期数=______数

3.每一格信息(以硫元素为例)



命题点1 混合物和纯净物

 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石灰水

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



1.医院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理盐水 B.止咳糖浆C.液氧 D.碘酒

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命题点2 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

 (2015·安顺)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食盐、食醋 B.青铜器、空气C.氧气、二氧化碳 D.水、铜丝



3.酒精(C2H6O)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有机物

4.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有机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我国探月工程已经发现月球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矿物,其中有的是在地球上未曾发现过的矿产。下列月球矿物中属于单质的是( )

A.钛铁矿 B.铁锡合金C.纯铁颗粒 D.硫化银颗粒

命题点3 氧化物、酸、碱、盐

 下列四种物质的俗名均得名于它们的产地,其主要成分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的是( )



选项

俗名

产地

主要成分

化学式



A

大理石

云南大理

CaCO3



B

信石

古信州(今江西

上饶信州区)

As2O3



C

口碱

张家口,古北口

Na2CO3



D

智利硝石

硝石

NaNO3



  



6.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HNO3 B.MgOC.O2 D.NaCl

7.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e、CO2、H3PO4 B.H2、H2O、NaOH

C.O2、NaOH、H2SO4 D.C、CaO、NaHSO4

命题点 元素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的统称叫元素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命题点2 元素周期表

 我市盛产金属锑。如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 g

C.锑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D.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



.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 g

1.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单质 D.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元素符号“H”除表示氢元素外还能表示()

A.一个氢原子 B一个氢离子一个氢分子 D氢气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该( )



A.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1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该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我国企业成功研发了圆珠笔笔头所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所用材料向国产化、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如图是其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只能形成二种单质铁原子中有30个中子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4g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全是金属元素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金属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铜和硫酸铜 B白磷和氧化镁铝和铝合金 D硫和澄清石灰水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Hu(OH)2



类别

氧化物

化合物





8.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 )不锈钢——金属材料维生素——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氢气——可燃性气体天然橡胶——有机合成材料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以下与钛有关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钛元素是金B.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等位于同一族钾、钙、钪、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与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钙元素是人体的微量元素缺钙易得佝偻病发育畸形青少年要多喝牛奶等及时补钙图中X=8钙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可表示为Ca+2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 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所以该钙原子中子数为20

3.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1)查找出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其中有一处元素符号不正确应该改为。(2)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填“得”或“失”)电子。某离子符号是,表示的是(填名称)。

(3)由8、6号元素组成的一种气体(空气组分之一)是(填符号)其检验方法是。(4)上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5)氮元素与硅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6)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考点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____________的变化

____________的变化



本质区别

没有______生成

有______生成



微观变化

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______,变化的是粒子的______

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变成了______的粒子



宏观现象

通常在______和______方面发生改变

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及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等

木炭燃烧、钢铁生锈等



联系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_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______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发生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确定方法

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

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定



性质内容

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氧化性等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温馨提示】区别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可以根据表述加以区别,性质在汉语表述中常用“能”“会”“可以”“不容易”“难”“不能”等加以区别。

命题点1 物质的变化

 (2015·济南)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湿法炼铜     B.雕琢玉石



C.制造轮胎     D.葡萄酿酒

1.(2015·株洲)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汽油挥发 D.木炭燃烧

2.(2015·毕节)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得意 B.如鱼得水

C.百炼成钢 D.草木皆兵

3.(2015·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

A.食盐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

C.汽油洗出衣物上少量油污

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

命题点2 物质的性质

 (2015·广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制冷剂

B.小苏打——焙制糕点的发酵剂

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

4.(2015·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5.(2014·白银)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B.用氢气作燃料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干冰人工降雨

6.(2014·菏泽)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根据下列用途选择对应物质(填字母)。

A.干冰 B.钛合金 C.生石灰 D.熟石灰 E.乙醇 F.硝酸钾 G.硫酸钾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2)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是________;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5)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________。

1.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破布捣烂(造纸) B.活字排版(印刷)烟花燃放(火药) D.航海导向(指南针)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A.干冰升华   人工降雨大理石硬度大 建筑材料钢铁熔点高 金属导线过氧化氢易分解 制取氧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钢丝用于作导线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干冰人工降雨 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食物腐烂 C.煅烧石灰石 D.铁生锈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经过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

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锌、铁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D.稀盐酸、稀硫酸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氧化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

A.氮气 性质稳定 保护气B.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

C.食醋 酸性 除水垢D.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1.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环境等联系紧密。请在“白醋、维生素、尿素[CO(NH)2]、油脂、酱CO2、SO、稀有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1)可除去不锈钢热水壶中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的物质。(2)常用的氮肥。(3)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营养素。(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填化学式)大量5)美丽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2.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酸和过氧乙酸都是无色液体,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要把两种液体区别开来,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设计 1.物质的组成 2.物质的分类 课后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中小学知识...原创)